目的论视角下《道德经》中哲学术语英译案例分析
2024-04-14刘克娟
刘克娟
【摘要】《道德经》思想文风独特,含有丰富哲学术语。文章选取林语堂和理雅各两译本,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对哲学术语“道”和“德”的英译进行分析。分析发现,可以使用音译且第一个字母大写以及音译加注的翻译方法翻译中国哲学术语。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道德经》;哲学术语英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1-0075-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1.024
“哲学”这一表达来自西方,因此许多人认为中国没有哲学。很多学者也尝试用西方思维阐释中国的哲学,而方朝晖(2022)认为中西方学科的分类方式遵循不同的宗旨,因此,研究方式也应不同。可见,中西哲学存在差异,不能简单地用西方哲学解释中国哲学。在中国的哲学受到质疑的情况下,加快传播中国哲学思想任重而道远。当下中国也正在积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构建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库,以思想外译的方式传播中华文化。因此,文章选择具有较大海外影响力的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道德经》中的哲学术语为研究对象,选择含有经典哲学术语的英译句子进行对比分析,力求找到有利于中国哲学思想传播的翻译方法。
一、文献综述
(一)翻译目的论简介
翻译目的论由弗米尔(Hans J.Vermeer)提出,主要包括三个原则:1.目的原则。该原则是翻译行为的最高原则,翻译都是有目的的,翻译行为由翻译目的决定(Vermeer,90)。2.连贯原则。该原则指的是译文的语内连贯,即译文能够让目的语读者理解,符合目的语的语言特点和表达习惯。连贯原则受到目的原则的制约,如果译文的不连贯性符合翻译目的,则这种不连贯性需要保留在译文中(Vermeer,98-99)。3.忠实原则。该原则指的是语际连贯,即原文本和目的语文本之间的连贯。原文本是翻译的基础,是翻译实现的前提,译文应尽量忠实于原文。忠实原则的实现由译者对原文本的理解及翻译目的决定。忠实原则需要服从于目的原则和连贯原则(Vermeer,102-103)。
(二)《道德经》中哲学术语英译的国内研究
在关于《道德经》中哲学术语英译的研究中,很多学者采用译本对比的方式,选择不同的译本進行分析研究。如王筱(2016)从深度翻译的视角对比分析了辜正坤和韦利译本中的中国传统哲学术语英译,分析了深度翻译现象在译文中的体现并探究其原因。但将林语堂译本和理雅各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的哲学术语英译的研究相对较少。除此之外,用翻译目的论研究中国古典名著中术语翻译的较少,也极少有研究者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探讨《道德经》中的哲学术语英译。而翻译目的论从目的出发,给予了译者一定的自主性,注重目的的同时又关注连贯和忠实,对于分析传统术语翻译中体现的目的性,考察其译文效果具有指导作用。因此,文章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外译的角度,运用目的论,对比《道德经》中哲学术语的英译,分析两译者译文及其所采用翻译方法,探寻有利于促进中国传统哲学术语“走出去”的翻译方法。
二、《道德经》及其译本
(一)《道德经》的特点
《道德经》语言简洁,内容丰富,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书中有众多中国传统哲学术语,如“道”“无为”等,成了书的一大特色。本文主要从哲学术语入手,选择“道”和“德”进行分析,这两个术语在书中多次出现,具有本体论、认识论思想。文章对比理雅各和林语堂两英译本的翻译差异及其原因,探讨在翻译过程中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的体现。分析英译中哲学思想的得与失,力求寻找最大限度保留中国哲学思想又能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的翻译方法。
(二)译本选择
《道德经》外文译本众多,翻译家风格各不相同。本文所选两英译本为林语堂译本和理雅各译本。由于两位翻译家的身份、对原文本的理解以及翻译目的存在差异,两英译本中的一些哲学术语的翻译也就不同。其中,理雅各是传教士,他的译本主要是为传教服务,因此在对《道德经》的解读中难免会运用一些有利于其传教目的的表达。林语堂则是站在传播中国文化的立场上,其翻译目的是向外国人讲中国文化,将中国的经典儒道精神介绍给西方,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的传播。两译本在对哲学术语的翻译中各有取舍,具有一定对比分析的意义,有利于探究各自翻译方法的选择,也有助于探索更忠实地传播《道德经》思想的翻译方法。笔者选用这两个译本,比较分析其中一些哲学术语的翻译,探究中国传统典籍中哲学术语外译的问题和策略。
三、《道德经》中哲学术语英译案例分析
(一)“道”
“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据冯友兰考证,老子的“道”具有形而上学的意义。老子的“道”的主要含义有:万物的本源;自然的规律;人类社会的规律、准则。以下通过两个例子对“道”这一哲学术语的英译进行分析。
例1:道,可道,非恒道。(一章)
林:The Tao that can be told of
Is not the Absolute Tao.
理:The Tao that can be trodden is not the enduring and unchanging Tao.
第一个“道”属于哲学术语,指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在这句话的翻译中,林语堂和理雅各都采用了音译的翻译方法,将“道”译为“The Tao”。笔者认为这种异化式的翻译方法是可以的,因为“道”作为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术语,在目的语中难以找到与其对等的词,因此,难以实现连贯原则。而大写首字母体现其专有术语的特点,较为忠实。若对其意译或者采用归化的翻译方法则容易走向中国哲学思想西化的道路,不利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传播。
音译的翻译方法既表明了“道”字的发音,又可以避免目的语读者对这一哲学概念产生误解,尊重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同时,“The Tao”已被收入一些英语词典,专门用来表示老子的“道”,所以这种音译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语内连贯,较易于让目的语读者接受且不失其本色。将“道”翻译为“Tao”是在无法达到绝对连贯的基础上实现的一定程度的忠实。
例2: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二十五章)
林:I do not know its name
And address it as Tao.
理:I do not know its name,and I give it the designation of the Tao(The Way or Course).
在这个例子中,林语堂仍然将“道”音译成了“Tao”,而理雅各的处理与上一个例子中的不同,音译并添加了注释“The Way or Course”,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有利于实现语内连贯,达到了目的论的连贯原则。但“The Way”一词出自《圣经》新约福音,给人基督教义的联想。除此之外,通过查阅朗文英英词典,“Course”一词具有“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自然过程”之意,该词将老子在“道”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其中的本体论,本源性缩小化了,缺乏一定的忠实性,不利于哲学思想的忠实传播。理雅各作为传教士,有意将基督教思想和老子的哲学思想相结合以实现传教目的,是目的原则的体现。但“道”不同于“The Way or Course”,道中含有本体论、宇宙论、道德和人生等的内涵。所以,在忠实性上欠缺,不能完整忠实地传达老子本身的哲学思想,容易让读者产生误解。笔者认为,在对本句中哲学术语的翻译上,林语堂的翻译更具有忠实性,可以避免目的语读者产生误解,而理雅各的翻译对原词进行了解释说明,帮助目的语读者从已有的知识去理解,更利于实现连贯原则。综合考虑,笔者认为可以将两者的翻译方法结合,即音译的基础上添加上恰当的注释,如将“道”翻译成“Tao(origin)”则更好。
(二)“德”
“德”也是《道德经》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哲学术语,其主要有以下几层含义:“道”的功能、属性;得,得到,所得;自我发展,自然而然的状态。以下通过两个例子对“德”这一哲学术语的英译进行分析,探究合适的翻译方法。
例3: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二十一章)
林:The marks of great Character
Follow alone from the Tao.
理:The greatest forms of active force
From Tao come,their only source.
在本句话的翻译中,林语堂将“德”看作是一种属性、品质,因此翻译成了“Character”,将该词的首字母大写,体现出其专业术语的特殊性,引起读者对该词的关注。林语堂的目的是传播中国传统哲学,采用大写体现了一定的忠实性,能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哲学术语及其思想,符合目的原则。但是这种翻译容易让目的语读者难以理解,因为“Character”除了“属性、品质”,还有“人物”和“性格”的含义,因此,容易产生误解,连贯性不足。理雅各将“德”翻译为“active force”,可见他是将“德”理解为了上文中的第三种含义,这种翻译虽然易于让目的语读者理解,也易于交际,连贯性较强,但是体现不出“德”这一重要哲学术语的重要性和独特性。笔者认同林语堂的理解,即“德”是一种属性和品质,因为在《道德经》的原文中也体现出了“德”和“道”的关系,“德”是随“道”而变化的,将“德”理解为一种品质或特性是较为合理的。总体来说,从连贯性上看,林语堂的译文稍有逊色,但更有利于中国传统哲学术语的传播。在“德”这一哲学术语的翻译处理上,笔者认为可以借鉴下一个例子中林语堂的翻译方法:音译加注。
例4:为天下溪,常德不离。(二十八章)
林:Being the ravine of the world,
He has the original character(teh) which is not cut up.
理:All come to him,yea,all beneath the sky.
Thus he the constant excellence retains.
在本句關于“德”的翻译中,林语堂仍然选择“character”,同时在其后用括号添加了注释。而与前一个例子中首字母大写的方法不同,该处运用了小写,笔者认为该处添加了音译的注释,已经足以体现其哲学术语的特点。同时,该处的“character”和上个例子形成语内连贯,因此,这种改变是可以的,是译文连贯性的体现。而理雅各在该处的用词与前文中的有所不同,采用了“excellence”,具有抽象的特点,让人联想到人的品行和道德。但是笔者认为《道德经》中的“德”不能简单地看作是美德,而是一个包含哲学色彩的术语,所以此处的翻译没有达到目的论中的忠实原则。对比该例和上一例中理雅各对“德”的翻译,可以看出,他是根据不同的语境,依据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对原文的哲学术语进行了意译,采用了归化的翻译方法,翻译比较灵活。但是笔者认为这种翻译方法可能会削弱原文中词的中国哲学特色,不利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真实传播,且文中对术语的翻译不统一,不利于目的语读者对“德”有统一的认识。在这一点上,林语堂的解释则相对固定。“德”依“道”而行,体现出了两者的联系,更能忠实传达原文的含义。在翻译方法上,笔者认同林语堂,但若将译文改成“Teh(character)”则更好一些,凸显“德”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术语的特殊性,达到传播目的,同时译文中添加了帮助读者理解的注释,使译文更加忠实连贯。
四、总结
本文运用目的论对比分析林语堂译文和理雅各译本中对哲学术语的英译,发现林语堂和理雅各的翻译目的不同,造成了其译本的差异。理雅各主要目的是传教,因此译文中存在宗教词汇,多用归化的方式;林语堂主要是为了传播中国文化,因此多用异化的方式。两者都用到了音译的翻译方法,有利于体现中国传统哲学术语的特殊性,其术语特性。在连贯性上,整体来说,理雅各的连贯性更强,这也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其采用了归化的方法,更易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在忠实性上,两者都遵循自己的理解翻译,整体来看,林语堂的译文更能把握原文的思想,更忠实地传达了原文,而理雅各的译文因其传教的目的,其译文忠实性受到目的原则的制约,将中国哲学思想同基督教思想结合,这也是目的原则在三原则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体现。但是在译文的统一性和语内连贯上,理雅各对于中国传统哲学术语的翻译未达到统一,容易让目的语读者产生误解。
通过对比分析,笔者认为,对于中国传统哲学术语的翻译,采用音译且第一个字母大写是一种可行的翻译方法,或者采用音译加解释的方法,既体现中国哲学术语的独特性又方便目的语读者理解,从而达到忠实传播中国传统哲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Nord Christi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 Approaches Explained[M].Theo Hermans,Ed.New York:Routledge,2018.
[2]Reiss Katharina,Hans J.Vermeer.Towards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Skopos Theory Explained[M].Christine Nord,Trans.New York:Routledge,2014.
[3]Reiss Katharina.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Limitations[M].Erroll F Rhodes,Trans.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4]卞建华.关于翻译目的论相关问题的讨论——与克里斯蒂安·诺德教授的四次网上交流(英文)[J].中国翻译,2006,27(01):44-46.
[5]陈林.拓展翻译史跨学科研究新视野——《道经英译史》评介[J].中国翻译,2011,43(03):105-110.
[6]范祥涛,刘全福.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J].中国翻译,2002(06):25-28.
[7]方朝晖.中国哲学是如何可能的?——再谈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危机[J].文史哲,2022(03):51-63+165-166.
[8]何庆机.国内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述评[J].上海翻譯,2007(04):16-20.
[9]彭文青.“无家可归”与“重返家园”:反思翻译目的论[J].上海翻译,2012(04):74-77.
[10]王筱.深度翻译视角下的中国传统哲学术语英译研究——以《道德经》英译为个案[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6(08):94-96.
[11]吴文安.典籍英译训练的惑与得——以《道德经》英译为例[J].中国翻译,2017,38(02):111-114.
[12]张旭冉,杏永乐,张盼,戈玲玲.《道德经》四个英译本的翻译风格对比研究——基于语料库的统计与分析[J].上海翻译,2022(03):33-38.
[13]赵彦春,吕丽荣.中华文化“走出去”:汉籍经典英译的文学性要求——以外文出版社《道德经》英译本为例[J].外语教学,2019,40(06):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