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名称维吾尔语翻译分析
2024-04-14王娅菁
王娅菁
【摘要】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他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观察总结出来的,并成为一年农事活动的指引。其后围绕着二十四节气中重要的几个节点出现了与之相关的各类民俗活动,更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随着2016年二十四节气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本文以二十四节气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维吾尔语翻译,发现其与维吾尔族生产生活产生的联系,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维吾尔语;翻译;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H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1-0059-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1.019
中国古代勤劳的劳动人民在不断积累农事活动经验和季节气候变化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创造了二十四节气,这是综合了天文气象以及农作物在生长阶段不同的特点等多方面的科学知识所创造出的智慧结晶。最早产生于黄河流域的二十四节气,在指导农耕的时间顺序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此后衍生出的各类民俗文化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日历(公历)日期下面,每隔一段时间,会出现“春分”“清明”“谷雨”等字样,这就是一些节气的名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可以看到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内容的宣传,但还是有些节气的名称平常很少听到,或者有些节气的名称听过但再往下深究就不甚清楚了。二十四节气最重要的作用是指导农业生产活动,但随着时代发展二十四节气衍生出许多与之相关的民俗、艺术、养生等文化内容,也都与我们息息相关,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学习二十四节气文化内涵,推广二十四节气相关活动,不论是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上,还是在中华文化的认同上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十四节气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国内外学者对其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自2016年二十四节气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后论著数量明显增多。但笔者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关于二十四节气对维吾尔族生产生活产生影响的论著相对较少,本文在以上论著的基础上简略介绍二十四节气并归纳、分析其维吾尔语翻译名称,进而发现二十四节气在传播过程中与维吾尔族生活产生的联系。旨在让更多人了解二十四节气文化内涵,推广我们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先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1]。每两个相邻的节气大约间隔半个月左右,二十四节气名称及其对应的日期详见下表1。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从经,百姓允诚。”是《尚书·大传》中的古老的诗句,这句话描述了日月星辰的变化以及古代劳动者们依据天象变化规律劳作,生活安居乐业的情形。
古时候,通过不断地生产生活实践,先民们观察到一年中太阳的位置以及昼夜长短是不断变化的,并且太阳照射树林、房屋等投下的影子长短和方向也在有规律的变化。随着思想的不断深化,人们逐渐想到利用竿作为标准物并用一种名叫“土圭”的工具来测量日影的长度。儒家经典《周礼》中记载:“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这段文字的意思是:暑天日短而在南,寒天日影长而在北。这样,古时又把日至分为两个:一个叫“日南至”或“夏至”,另一个叫“日北至”或“冬至”[2]。随着“二分”“二至”确立之后人们意识到春分、秋分当天昼夜均分,夏至是我国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夏至过后黑夜逐渐变长白昼逐渐变短。冬至这天则与夏至刚好相反,冬至过后白天逐渐变长黑夜逐渐变短。但是关于这些四季变化的现象,人们并不了解其中的原因。经过几百年的经验累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个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季伊始的节气才被逐一确定。
随着农业社会的不断发展,农具和灌溉方面也在不断地革新,农耕活动变得更加复杂精细,这就要求人们对时间要有更加精准的把握。经过不断地探索发现,在距今两年多年的汉代,人们就将一年划分出了二十四个节气,西汉《淮南子天文训》中就有完整的记载,其顺序排列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在这之后,二十四节气的排列顺序不断改变后逐渐趋于稳定。经过不断地发展,节气的含义已不仅仅是二十四个名称所能表达的,其中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二十四节气名称维吾尔语翻译
张骞奉汉武帝之命两次出使西域,由此开辟了丝绸之路,在汉朝与西域之间建立了的联系,中央政府便开始了大量开发和治理新疆的工作。此后中原王朝在西域开始了军屯,中原与西域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大量来自中原的先进农耕工具、耕种方法等农业生产技术传入西域,极大地促进了西域的农业发展,维吾尔族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受到周围特殊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维吾尔族从事的农业生产有其自身的特点,林耀華先生称其为“绿洲耕牧型”[3]。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处亚欧腹地,冬季寒冷,夏季炎热,远离海洋,干燥少雨。塔里木盆地周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绿洲,中间是大沙漠。缺乏大片草原和大量水源,因此不利于游牧生活。经过长期的适宜与选择,维吾尔族逐渐由游牧生活转向农耕生活,中原先进的农业技术对维吾尔族农业有着深远的影响。二十四节气名称的维吾尔语翻译体现出维吾尔族对二十四节气及其文化的认识。
在进行词或句子的翻译过程中,通常有音译、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但无论是使用哪一个翻译方法都需要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翻译。二十四节气名称的维吾尔语翻译主要采用直译和意译两种翻译方法。
(一)直译
直译是在翻译的时候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修辞等[4]。简单来说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直接对内容进行翻译,例如:“立”字本身就有“开始”之意,因此以“立”字开头的节气往往都代表着一个新的季节的到来,立春“ba? bahar”、立夏“ba? jaz”、立秋“ba? kyz”、立冬“ba? qi?”四个节气的名称都是由“ba?”加上各季节名称春“bahar”、夏“jaz”、秋“kyz”、冬“qi?”进行地有规律地直接翻译。又如,霜降,维吾尔语翻译为“qiro ?y?yki”,其中“qiro”意思是“霜”,“?y?yki”动词原形为“?y?im?k”有向下降落之意,总体翻译为霜落下来,是对霜降字面意思的直接翻译。寒露,翻译为“so?uq ??jn?m”,其中“so?uq”有冰凉寒冷之意,“??jn?m”指露、露水,其名称根据字面意思翻译为寒冷的露水。这些名称的翻译保持了与汉语名称的词语结构相一致,此外,夏至、冬至、雨水、白露等维吾尔语名称也是这样直译过来的。
(二)意译
由于汉、维两种语言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能更好体现二十四节气的内涵,深入传达节气内容,增强节气感染力,因此部分节气名称就需要采用意译法进行翻译。意译法从含义着手,只追求清楚地表达原作的大意,而不去斟酌原作的句法结构、用词、比喻或是其他修辞手法等细节问题[4]。简单来说意译法就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自由进行翻译,例如:惊蛰,其维吾尔语译为“?andarlarni? oj?ini?i”,“?andarlar”是“?andar”的復数形式,指各种生灵,“oj?ini?i”动词原形为“oj?anmaq”,有苏醒、复苏之意,整体可翻译为“万物复苏”,体现了此时雷电增多,打雷的声音惊醒了在土中休眠的生物,大地苏醒的景象。处暑,其维吾尔语翻译为“kyzgi terim”,“kyzgi”不仅有“秋天”的含义,还可以翻译为“冬小麦”,“terim”有“耕种、播种”之意,整体翻译为秋天播种或是冬小麦播种。秋播注重适期播种,对温度也有一定的要求,需昼夜均温在15度左右,新疆地区冬小麦播种时间一般在8月下旬,此时正值处暑节气前后,翻译由此而来。“芒”指大麦、小麦等有芒类作物准备收割,“种”指谷黍类作物开始播种,其维吾尔语翻译为“orma waqti”,其中“orma”在农业用语中表示收割的意思,“waqt”有时间、时节等意思,总的翻译为收割时节或收割时间,其翻译只反映出其中一层含义,并没有体现出芒种时节“芒种忙种”的说法。这是由于新疆地区受地理环境条件制约,农作物不能像黄河流域部分地区一样一年成熟两季甚至三季,因此在芒种时节没有播种谷黍类作物的条件。
又如,春分的维吾尔语翻译为“?tijazliq kyn-tyn t??li?i?i”,意思是春季的日夜平分,秋分“kyzlyk kyn-tyn t??li?i?i”,意思是秋季的日夜平分,这两个节气的维吾尔语名称充分地体现了春分、秋分时昼夜均分的特点。“tomuz”有“伏天”“炎热”之意,小暑在“tomuz”前加上“ba?”翻译为刚开始进入炎热时间,大暑则直接用“tomuz”表示,反映出小暑到大暑期间,气温不断上升,炎热持续的气候特点。小雪、大雪是两个相连的节气,中间间隔十五天左右,维吾尔语翻译为“seriq qar”和“aq qar”,小雪时节北方虽已开始降雪过程,但降雪量较小,尤其是南疆部分地区雪量甚至不能将地表完全覆盖。而到了大雪时节,北方开始进入大范围的强降雪过程,各地粉妆玉砌,大地早已被皑皑的白雪覆盖。在这两个节气的翻译中“大”“小”并没有直接翻译,而是使用了颜色词来体现降雪的强弱,使翻译更加形象生动,易于理解。
(三)音译和套译
另外,“清明”“谷雨”等词除字典上的传统翻译外现在多用音译“?i? mi?”“gu jy”,这说明维吾尔族读者在共同的生活中国家通用语水平有所提高,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认知逐步加深,即使是音译也能理解,这种趋势更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此外还有部分节气名称与星相学有关,例如:大寒翻译为“d?lw?”,其含义是“宝瓶宫”,“宝瓶宫”是黄道十二宫的第十一宫,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这一宫,那时的节气正好是大寒,译名由此而来。用维吾尔语中原有的词汇直接代替,这种翻译方法称为套译。即“直接套用”,指“翻译时如能采用‘拿来主义的即采用‘拿来主义,不必另起炉灶,尤其是单词、词组和句子层面。”[5]
这些翻译方法要求译者对所需翻译的内容充分熟悉且有自己的理解,再用一种让读者容易明白的方法把它表达出来。虽然这些名称的翻译大都没有体现节气的物候特征,但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了一些气候气象特点,可见,不论是直译还是意译,都是在对二十四节气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才进行的翻译,这正是文化交流融合,民族团结共进的具体表现。
三、结语
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是各民族共同参与以及民族间频繁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历经二千七百多年,二十四节气已不单只是作为一种历法指导农耕,其蕴含的多样的文化更是中华文化中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是人类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对维吾尔族产生的影响更是在翻译上有了突出体现。随着国家通用语的大力推广,各民族都在积极传播与践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基础上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兴盛,激发了各族儿女的文化认同感的同时,也增强了文化自觉、文化担当以及文化自信,共同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宗迪.二十四节气制度的历史及其现代传承[J].文化遗产,2017(02):12-14+157-158.
[2]金传达.细说二十四节气[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6.
[3]华锦木,刘宏宇.维吾尔语谚语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蔡荣寿,王圆.翻译过程的再解读[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51-54.
[5]张顺生.英汉互译的三种基本方法[J].中国翻译,2015,36(01):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