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2024-04-13冷林峰廖书环刘江涛

中国储运 2024年3期
关键词:经济带长江效应

文/冷林峰 廖书环 刘江涛

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2006年—2018年11个省级的空间面板数据,运用区位熵对其物流产业集聚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物流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的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物流产业集聚能显著促进区域城市经济增长,对邻近城市区域经济增长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一、引言

物流产业集聚对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产业升级等有着显著的作用,有益于促进区域一体化建设。李伊松将物流产业集聚的因素总结归纳分为环境因素、市场因素与基础设施因素[1]。徐秋艳对30个省级行政区的数据进行空间计量回归,得出物流产业集聚能够改善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生产率,有效地推动本地区经济增长[2]。Sheffi认为物流产业集聚是通过第三方物流有形和无形资产的协同作用,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3]。李倩倩测度物流产业水平的结果表明,在长三角城市群中人均GDP、社会消费水平、人力资本和政府宏观调控等因素对物流产业集聚的正向影响程度依次降低[4]。李剑、邹潜、郭湖斌等分别研究了不同地区物流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5-7]。根据现有文献,已有关于物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但存在经济增长指标选择不足、空间因素影响未考虑、样本选择问题等不足。本文采用长江经济带11个城市相关数据,测度城市的物流产业聚集度,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物流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并考虑各个区域间相互作用的空间效应,以更好地契合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实际情况。

二、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测度

由于区位熵以行政单位为基础衡量产业的集中水平,可充分比较不同地区物流产业集聚程度并不用考虑企业规模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区位熵系数(LQ)对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进行区域集聚水平测度。2006-2018年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物流产业区位熵呈现较大的波动性,但上升的年份要多于下降的年份,说明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发展势头仍较为良好。从数据中能够看出,长江经济带省份间的变化趋势并不完全相同,从空间分布上来看,上游的成渝经济变化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变化程度较缓,呈现一个“U”型,其中重庆表现则与周边城市完全不同,呈现出一个倒“U”型。中游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位熵值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下游的长三角地区处于平稳起伏的状态。长江经济带各个地区,物流产业水平在统计区间前半段表现出较大差距,但在统计区间的后半段呈逐渐缩小并又聚拢的趋势。

三、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1.指标选取

经济增长水平(PGDP)是本文的被解释变量,用区位熵(LQ)衡量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用当期固定资产投资额(LFI)来表示物质资本投入,用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支出(GFE)来代表当地政府的参与程度,用各地区外商投资总额(FDI)来表示经济开放程度,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TRS)来表示消费水平,经济密度(ED)用来表示集聚程度,用第二、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来(IS)表示产业结构水平。

2.空间计量模型

在不考虑空间效应的前提下,根据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以C-D生产函数为基础,将变量引入模型并两边取对数,得到如下普通面板计量模型

其中,PGDPit是被解释变量,表示t时期i地区的人均实际生产总值;LQit是核心解释变量区位熵;LFIit、GFEit、FDIit、TRSit、EDit、ISit为控制变量,分别表示t时期i地区的物质资本投入、政府参与程度、经济开放程度、消费水平、经济密度、产业结构水平;β 是各变量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且,εit为随机误差项。

在研究物流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时,仅以普通面板计量回归这一方式进行分析会导致结果的误差,因而考虑到空间关联效应,在(4)式的基础上引入空间因素,建立空间杜宾模型:

其中,WlnLQit、WlnLFIit、WlnGFEit、Wln FDIit、Wln TRSit、Wln EDit、WlnISit分别代表各自变量的空间滞后项,为随机误差项。

四、实证分析

1.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根据2006—2018年11省、市的相关数据,使用Stata计算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的全局莫兰指数。结果表明从2006年到2018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经济增长每年的moran's I指数均大于0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表明长江经济带的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正向空间联系,并较为稳定。

2.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全局moran's I指数只反映了整体的空间关联趋势,但在整体的空间差异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局部区域的差异仍然可能很大。为进一步分析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的空间集聚特征,分别以2006年和2018年为例,绘制Moran散点图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2006年局部Moran散点图

从2006年、2018年的局部莫兰散点图中可以看出,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主要分布在第一,三象限,即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的空间集聚以高值集聚和低值集聚为主,空间正相关关系显著。上海、浙江和江苏这三大城市均处于“高—高”集聚区,说明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很高,并且彼此之间距离较近;云南、贵州在“低—低”集聚区域中一直是垫底的,这表明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湖北,重庆象限变化表明湖北和重庆近年来经济增长水平有所提升。对比2006年与2018年来看,各象限的城市分布没有明显的变动,其空间差异也比较小,这表明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具有相对平稳的空间正相关,这与整体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吻合。

3.模型效应分解结果

在空间计量模型中,物流产业集聚的系数不能直接用来衡量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性,参考LeSage和Pace提出的回归偏微分方法,将物流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总效应进行分解,得到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如表所示。

由表2可知:物流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为正,系数为0.064,5%显著水平下显著,说明其有积极作用。物流产业集聚能带来劳动力、资本等向同一区域集中,促进区域经济增长。间接效应表明物流产业集聚对邻近城市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因为高集聚水平对周边区域物流资源有吸引力,造成周边区域生产要素减少,抑制了周边区域的经济增长。物质资本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系数为0.147在1%显著性水平表明物流业固定资产投入增加1%,区域经济增加0.147%;物质资本投入的间接效应为-0.139,且不同区域物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存在竞争效应。政府参与程度总效应对经济增长呈现显著正向影响,说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政府有效履行职能使命,实现了经济增长目标。经济开放程度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消费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在1%显著性水平下为0.291,间接效应显著为负。产业结构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通过1%显著性水平检验,间接效应不显著,说明还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

五、结论

从物流产业集聚的测度结果可以看出,长江经济带11省市物流产业整体集聚度较低,存在地区发展上的不平衡,差异明显并由此形成了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但近年来各地区发展差距有不断缩小的趋势,空间差异特征显著减小。长江经济带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且具有明显的空间正向关系,下游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经济发展总体上表现为“高-高”“低-低”两种类型。从模型的计量结果可以看出,物流产业集聚的空间效应显著,具备较强的空间依赖性。消费水平、物质资本投入、经济开放水平对长江经济带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正向作用。

猜你喜欢

经济带长江效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懒马效应
长江之头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
丝绸之路经济带媒体合作论坛联合宣言签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