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有建筑企业境外资产盘活工作的思考
2024-04-13邹茹
邹 茹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00)
一、政策链接
为了规范国有资产的管理和流转盘活,国务院国资委于2021 年《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境外国有产权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发产权规〔2020〕70 号),于2022 年发布《关于企业国有资产交易流转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发产权规〔2022〕39 号)。国务院办公厅就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国办发〔2022〕19 号)。
2023 年1 月,国资委召开央企负责人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进一步优化完善中央企业经营指标体系,提出“一利五率(利润总额、资产负债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现金比率、净资产收益率)”经营指标和“一增一稳四提升”总体目标,引导企业更加注重企业资产的投入与产出比,更加注重经营性现金流的质量以及经营质量。推动央企全面高质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等目标。
从以上资产管理政策文件来看,国资委对于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越来越严格,同时管理更加细化和规范,管理范围更加广泛,是企业开展资产管理相关业务执行时所必须遵守的。国家对于国有企业的管理提质增效,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有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企业及相关人员须同步学习相关文件,建章立制,强约束,才能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工作落到实处,维护企业自身利益。
二、境外资产盘活遵循原则
(一)坚持战略定位
资产盘活工作需要紧密围绕国有资产保增值增的目标以及公司的主业开展。大到国家层面,资产盘活的总体目标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绝对优势,规范资产评估行为,维护国有资产合法权益,促进国有资产有序流转,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小到企业层面,资产盘活使得优势资产及时调用至公司专长领域开展业务,闲置资产得到二次利用,减少资金占用,为公司整体发展助力。对于资产盘活管理工作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设定完善的流程和制度予以规范化。
(二)坚持依法合规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政策要求(企业会计准则等)、公司制度,对于涉及到国有资产的处置等事宜,应及时做到该评估的事项必须按流程进行报批、评估、备案、公示,遵循各环节的时间节点要求。相关的要求要严格执行,各个环节不可跳过,在国资委相关网页上亦要逐项进行登记。对于国有资产产权变更的业务要尤其重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坚持经济效益
以法律和企业制度为准绳,在经济合理的范围内开展资产盘活业务。同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公平、公开、透明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充分发挥市场在资产配置中的作用,以经济效益提升为目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交易价格应当以相关部门核准的或者以备案的资产评估价格为参考依据,坚持以效益为中心,实现利益最大化。要做到多方寻求潜力市场,对比确定合理的价格进行出租、出售流转,创新盘活方式,节约存量资产管理成本,提升资产管理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坚持分类施策
企业对于不同类别的资产,要制定不同的盘活制度规范。比如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合同资产等,不同类别的资产设定不同的盘活指导措施供实际执行人员和单位参考。在实现标准化管理的同时,对于重大事项,要一企一策、一事一议来重点部署、重点审批、重点指导,以期能够将资产盘活稳妥落地。
三、境外资产盘活现状
(一)资产调度成本高
境外建筑项目之间进行资产调度,海运费成本较高,尤其疫情时期以来,海运费增长幅度甚至翻倍;调拨时间较长,对于项目间急需调拨使用的资产,由于施工进度紧张,需要催促、等待资产进场,耽误了施工进度。设备需求项目可能会偏向于当地采购,这样更及时满足现场需要,同时也能直接与卖方商定个性化需求,对于内部调度持消极态度。
(二)资产盘活管理权责不明晰
境外项目虽单设机构管辖,但是资产产权归属于同级别的分子公司。这种情况在全盘考虑盘活资产业务时,虽然整体站位考虑符合公司利益,但是实际执行时由于权属、审批权限等有分歧会增加沟通成本。未形成规范化流程,在过程中容易出现审批推进困难、意见不一致、难以形成决议等问题,最终导致资产盘活工作一推再推。
(三)资产盘活与需求不匹配
部分单位可能会出现为了完成年度盘活工作指标或者因为人员场地有限实行统一管理,就近调拨资产,导致实际接收单位只能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去维护保养,占用大量的空间进行存放,承担资产后续的折旧成本,却无法真正投入使用,增加了接收单位的资金压力。长期发展下去,会导致企业盘活资产工作开展困难,基层项目难以消化盘活带来的损失。
(四)资产盘活的税务问题
对于跨分子公司、跨国别的资产调拨,可能会涉及增值税的缴纳问题。对于企业来讲,虽然整体资产未增加或者减少,但若涉及合同签订、出入境报关、产权变更、开具发票时,却是实在发生的巨额的实际税负,对项目来说更是难以承受。
(五)资产就地处置容易导致较大损失
一些建筑项目在当地国属于非常庞大的项目,专业和巨型的机械设备出租出售市场需求较少,变现周期长。无法进行当地出租、就近调拨的资产,若廉价废弃可能会损失严重,若继续持有,又将是巨额的维修保养费用支出,对于完工收尾项目而言,减少了效益,项目进退维艰。
四、提升境外资产盘活举措
(一)增强意识,提高站位。
在基层项目资产管理部门及重点领导班子成员内、公司管理职能部门,深入贯彻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理念,提高政治站位,树立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意识。同时也要意识到建筑行业重资产模式下,管理好资产从进到出的全流程,对于项目、企业的成本效益至关重要。对于资产采购时的审批严格执行分级审批,对于资产采购后的使用及管理亦要加强关注。
(二)集中管理,提质增效。
需要明确境外资产管理制度,明晰流程、审批节点及人员、办理时限等。涉及重大的资产采购,可以实行统一采购和调配。对于重大资产的盘活,需要专题会进行研判。必要时也要借助专业咨询机构的力量,统筹企业的资产管理工作。
对于境外建筑企业的资产管理,主要涉及生产管理部及财务资金部。生产管理部门对于资产的现状(各个项目的设备台套、运行性能、折旧情况等)、项目施工进度和设备需求要做到清晰把控,录入资产管理系统。财务部门对于统计数据提供、资产完整性、按期计提折旧、做好资产盘点,亦要按照规范进行。
对于基层项目的资产购置、调拨、处置等诉求及时反应,各部门专业人员及时评审、分级进行上报审批。企业在日常管理中若管理人员、资源充足,还可以考虑成立资产盘活小组,针对资产盘活专项工作进行合理分析、有效配置,结合存量资产特征与市场变化,挖掘资产潜在价值。对于各部门数据共享相关的信息平台的要求也同步提高,需要企业着力打通部门墙、信息墙。同时加强对资产盘活后的管理,避免形式上资产盘活完成,实际接收单位并未加以充分利用等情况的发生。
对于企业内部进行调拨资产,需要切实考虑拟接收方的需求、对比当地市场售价、双方当地市场租赁价格以及国内出口设备等方式的经济可行的方案,确保资产的盘活可行、有效。
在实际进行盘活过程中,对于第三方评估机构、税务问题咨询以及涉及到当地法律法规等问题,也需要基层项目负责人员与总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和提供相应审批资料,确保盘活的流程符合国资委、公司的要求。
(三)产权明确,避免纠纷。
对于国有资产处置,按照国资委的文件要求,产权转让、企业增资导致国家出资企业及其子企业失去标的企业实际控制权的,交易完成后,标的企业不得继续使用国家出资企业及其子企业的字号、经营资质和特许经营权等无形资产,不得继续以国家出资企业子企业名义开展经营活动。在境外开展资产处置业务,更要注意保护企业利益,资产交割后发生的经济债务、税务罚款等事项与本企业无关,规避后续风险。
(四)压实责任,换岗不换人。
针对境外项目人员流动的现实情况,需要资产管理部门统计责任人及对应资产情况,对于长期的巨额的应收款项,更应重点列示责任担保人,年度工作总结及相应绩效考评应反映相应人员在资产盘活责任范围内取得的成绩或者改进措施。该举措对于信息系统的统计要求较高,实行专班管理,需要持续推进。对于管理人员交接变动也需要有清晰的交接程序,对于资产的具体情况需要有充分的对接。
(五)奖惩分明,推动管理。
大部分境外项目工期较长,海外人员变动频繁,对于奖惩方式、对象等需要有明确的奖惩规定,奖惩范围在覆盖所有待盘活事项的同时需要突出重点事项。针对一些应收款项的低效无效资产,比如类别、金额、持续时间、盘活难度、对应奖惩,都需要列明,推动人员主动担当作为、减少熟悉情况人员的责任变动,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对于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也要进行批评和经济处罚,避免出现长期搁置不处理,给公司造成重大的坏账损失。
(六)预算精准,合理采购。
从源头做好资产管理工作的规划。项目初始施工、采购计划,应结合当年年初全面预算工作同步进行。资产预算指标数据需要基层项目生产设备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协同报批,确保相关部门能及时掌握设备投资性现金流量流入和流出的精准预测,同时在年度内开展经济业务能自发结合年度预算进行参考。加强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与预算系统的无缝衔接。结合年度预算目标以及对于现有资产情况的掌控,能够更合理判断项目增加新资产的诉求是否合理,加强审批管控,同时对资产预算执行进行考核分析,保证预算精准、落实有力。对于年度额外需要调整的预算事项,需要审慎审批。
(七)对标交流,管理提升。
由于与资产管理相关的政策制度一直在更新,企业应该及时跟上国家政策的变化,对制度要求及时学习、及时传达落实。企业需要对资产相关管理人员宣贯企业资产管理制度、资产盘活相关制度、产权交易理论及政策,要求认真学习公司关于资产管理的文件、会议精神,提升理论知识水平,加强法律意识及风险防范意识。同时,企业需要加大对资产管理的培训投入,积极组织、交流推广资产先进管理经验、典型案例和现代化管理技术。对于企业内、外的资产管理先进单位,积极进行对标学习,提升人员资产管理能力,优化管理流程,精简管理模式,让资产管理能够更加合理有效,为企业节约成本、提质增效。
(八)技术提升,信息通畅。
企业规模及资产规模庞大,必然对资产管理、资产信息化管理要求较高,对企业信息技术能力支撑要求也较高。从进入系统被界定为待盘活对象到资产盘活或废弃归档,都需要及时登记备查。按照资产的不同类别由总部同部门人员进行信息初始录入和日常维护。同时对总部资产盘活相关人员或者专班进行授权访问。具体信息可以跟进需要进行备注和增加,比如责任人、低效无效期间、人员变动情况等。对于资产评估业务,涉及到的各类环节的时间节点要设置期限提醒、审批提醒,都将极大地便利执行人员落实推动资产盘活工作。
(九)强化监督,警钟长鸣。公司纪检监察部门需要具体履行监督职责。对资产处置进行全过程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非正常损失、处置亏损情况进行调查,认定责任并提出处理意见。内部审计部门要对资产绩效评价进行审计,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效率进行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后续资产配置工作的重要参考。
结语
境外资产盘活需要完善的制度体系来保障,无规矩不成方圆,行之有据,才能发展长远。需要从项目全生命周期角度进行管控,从资产审慎购入开始、到盘活、再到最终报废,从始至终谨慎、重视。需要各部门的联动配合进行,只有各部门形成合力,积极主动提供专业知识和信息,勇于担责。目前建筑行业国有企业规模日渐扩大,资产规模空前,需要全员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重规模、重效率、轻管理的现象要杜绝。积极主动推动资产盘活工作顺利开展,做企业的有心人、责任人,发挥内部监督的力量,时刻纠偏提醒,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