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个结合”重要论述研究述评
2024-04-13段妍
段妍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阐明“两个结合”的基本内涵与实践要义。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提供了方向与遵循。目前,围绕“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学界掀起学习阐释的研究热潮,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例如,陈金龙的《“两个结合”的三维阐释》、李刚的《理论创新视域下“两个结合”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全新的理论视角阐释“两个结合”的叙事框架与内在逻辑;齐卫平的《“两个结合”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实践》、韩东晖的《“两个结合”与马克思主義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从历史分析的视角出发探索“两个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的发展和演进;肖贵清的《习近平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及其意义》、乔清举的《论“两个结合”及其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意义》,结合当前的现实问题探讨“两个结合”的深远意义;包心鉴的《在坚持“两个结合”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徐奉臻的《“两个结合”的历史贡献及实践要求》,以实践为立足点分析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扎实推进“两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推向前进的方向与路径。综观“两个结合”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关于“两个结合”生成维度的研究
“两个结合”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诠释,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实践,推动了民族复兴伟业的现实发展。对此,学界主要从理论、历史与现实三个维度对于“两个结合”的生成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于“两个结合”理论维度的研究。“两个结合”在理论上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再到自信的发展历程,是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内在历史必然性的理论呈现,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扎根本国、本民族历史的内在要求。有学者认为,“两个结合”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个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第二个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为“两个结合”的生成提供了学理支撑。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启蒙、继承以及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量变到质变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实现了逻辑创新上的汇通与内生,为“两个结合”提供了方法论保障。
关于“两个结合”历史维度的研究。“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程的生动写照,深刻揭示了党和国家事业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并迈上时代新征程的内在基因和成功密码。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伟业的生动过程。经过革命、建设、改革各历史时期循序渐进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以科学理论指导中国实践,创造出的辉煌成就,书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关于“两个结合”现实维度的研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体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体现的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深刻变化,是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推进“两个结合”的重要现实依据。当今世界的发展、当代中国的变革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引领,迫切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迫切呼唤实现“两个结合”,这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诉求,具有鲜明强烈的现实关切。有学者认为,“两个结合”是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现实需要,这种现实需要反映在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诉求同中华民族的未来命运紧密相连,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发展。同时,也反映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基、思想精神与价值观念融会贯通,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力与生命力。
关于“两个结合”辩证关系的研究
“两个结合”的研究离不开对其辩证关系的深刻剖析,这是正确认识“两个结合”的必要前提。关于“两个结合”辩证关系的研究,当前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两个结合”相互联系、互为补充。“两个结合”具有内在联系,“第一个结合”与“第二个结合”并不是孤立的概念,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有学者认为,“第一个结合”是“第二个结合”的实践基础和必要支撑,“第二个结合”是“第一个结合”的历史延伸和文化拓展;“第一个结合”内在地蕴含着“第二个结合”,包含着向“第二个结合”发展的逻辑,“第二个结合”完成了这一逻辑,把“结合”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有学者指出,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内在包含着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同时也只有密切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认识中国具体实际。
“两个结合”各有侧重、存在区别。“两个结合”虽在方向、任务、目标等方面基本一致,但在立论依据、考察角度以及功能发挥上却存在区别。有学者认为,“第一个结合”具有价值至上性,“第二个结合”具有时间先在性,前者侧重于解决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后者侧重于解决古与今、中与西思想文化的关系问题。有学者指出,“第一个结合”侧重于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第二个结合”侧重于马克思主义从中华文明中汲取养分,展现民族特色,为中国人民所掌握,前者强调从理论创新的高度概括“结合”的根本要求,后者强调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根基、内容养分以及文化认同等层面概括“结合”的基本途径。
“两个结合”内在一致、辩证统一。“两个结合”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同时又相互促进、不可分割,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两个方面,构成了内在一致的辩证统一关系。有学者认为,“两个结合”是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辩证关系的具体化,交融互动于一体,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遵循。有学者指出,“两个结合”一体两面、相互贯通,互为方法和路径、互为保证和支撑,辩证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演进过程和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创造性实践。
关于“两个结合”价值意蕴的研究
“两个结合”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关于“两个结合”价值意蕴的研究,学界主要围绕以下视角进行深入阐述。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坚持“两个结合”,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叙事,是回答时代之问的行动指南,是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遵循,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入新阶段新境界。有学者认为,“两个结合”对于科学认识百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逻辑、准确把握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都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认识已经由实践探索上升到把握规律的新阶段。有学者指出,“两个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和实践途径,指明了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方向,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坐标系,其理论视野、价值构建、实践导向彰显了综合创新、胸怀天下的历史方位,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两个结合”的典范和最新成果。
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两个结合”是一个系统工程,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思想创新和实践创造之间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在理论创新方面,有学者认为,“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贡献,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的基本方略,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所特有的理论创新精神,只有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深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才能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重大风险挑战与考验,化解重大危机,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在实践创造方面,有学者指出,“两个结合”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何以“能”的“百年之问”,以及中国共产党何以继续“能”的“新百年之问”,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中国共产党的底线意识、优化执政能力、提升执政本领,在实践过程中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纵深推进结合之路,从而最终指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目标。
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在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基的前提下,“两个结合”对于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巩固中华民族在文化上的主体性、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等具有重要价值。有学者认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上,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是伟大的认识飞跃,使得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这一问题开始从“中国实际”的范畴中相对独立出来,把中国共产党推动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自觉发展到了新的理论和实践高度;同时,只有通过“第二个结合”,才能同时将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牢牢根植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中,推动中华文明完成现代重塑。有学者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两个结合”通过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开文化叙事,不断开辟出更加广泛和深远的文明发展视野,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所追求的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想目标,展现出不同于西方现代文明的新的文明图景。
关于“两个结合”实践路径的研究
新征程上,不断推进“两个结合”需要立足于深厚的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入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在此基础上,学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实现“两个结合”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领导各个主体进行不懈探索和实践,这就内在地要求党要勇于肩负起自身的责任担当。有学者认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切实增强推进“两个结合”的理论自觉和政治定力,为不断推进“两个结合”提供强有力的领导力量。这内在要求全体党员同志要主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提升理论领悟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增强自身的行动自觉性。还有学者指出,为了适应“两个结合”深入推进的时代新要求,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升党的领导能力和水平,同时,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破解大党独有难题,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生机活力,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在推进“两个结合”中发挥更大作用。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是实现“两个结合”的根本保证。有学者认为,“两个结合”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鲜明特质,强调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的“双向互动”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对此,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新境界,在准确理解中华文明突出创新性的基础上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意义。有学者指出,推进“两个结合”,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而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形式与实践样态,推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
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人民群众是推进“两个结合”的重要主体、依靠力量和根本受益者。有学者认为,回顾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始终是贯穿“两个结合”的一条主线,因此在推进“两个结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保持人民情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有学者指出,在推进“两个结合”的过程中,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更好地教育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全面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理论创新与实践创造的热情与活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推动“两个结合”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坚持问题导向的基本要求。问题意识是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和最终落脚点,坚持鲜明的问题意识是“两个结合”的现实源泉。马克思主义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为中国共产党回应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思维方式和理论基础。有学者认为,坚持“两个结合”要以规律为遵循、以实践为先导,其中坚持“第一个结合”关键在于把握国情本质、着眼时代要求,坚持“第二个结合”关键在于把握文化真谛、抓住思想精髓。有学者指出,推进“两个结合”要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和实事求是、坚持立足当下和着眼未来、坚持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现实依据,不断认清世情、国情和党情,同时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发展方略,在实践中主动回答时代之问,积极推动已有旧理念的更新与战略性新观点的产生。
结 语
近年来,学界围绕“两个结合”重要论述的生成维度、辩证关系、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等进行了广泛而丰富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但在取得系列成绩的同时,不同论域、方法、视野的研究成果相对有限,亟须不断进行拓展与创新。
在研究论域上,需进一步增强体系化与学理化。已有研究更多集中于对上述生成维度、辩证关系、价值意蕴与推进路径等内容进行研究,体系化学理化的理论研究深度和实践创新力度相对有限。对此,应当不断加强对于“两个结合”的深层次、多维度研究,综合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党史党建、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体系,积极探讨“两个结合”的内涵与外延、内在运行机理、生成发展逻辑等内容,更加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剖析中华文明发展规律,以此不断强化“两个结合”研究的深度、广度和效度。
在研究方法上,多借鉴其他学科及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当前研究更多是以理论文本和历史文献为基础进行阐述和分析,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文本解读和理论论证,对于现实问题的观照不足,系统性思维缺乏,在总体上相对单一。对此,应当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历史研究、实证研究等,系统展现“两个结合”的整体内容和理论全貌。特别是要运用好实证研究方法,通过采用问卷、访谈等形式加强对具体实践案例的分析,更好展现基于实践的中国样本,不断提升“两个结合”研究的说服力与应用性。
在研究视野上,思路可进一步丰富与拓展。目前的研究成果更多局限于理论、历史和实践等传统视野,导致在研究思路上整体受限。对此,要以大历史观为指导,充分挖掘相关史料,准确把握具体历史阶段的发展脉络,以此深刻阐发“两个结合”的历史规律,增强“两个结合”研究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同时,要充分总结“两个结合”所蕴含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深刻揭示“两个结合”的普遍实践规律,丰富拓宽“两个结合”研究的国际视野和世界意义,不断增强“两个结合”研究成果的國际传播与文化交流。
总之,加强“两个结合”的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固树立大历史观,汲取人民群众的思想智慧,及时科学地回答时代新问题,努力在新征程上取得更加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副部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