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关系史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

2024-04-13王秋怡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24年4期
关键词:关系史战争历史

王秋怡

国际关系史作为历史学与政治学的交叉课程,是一门探索国际关系发展规律、深入认识当代国际格局和重大国际问题、研判国际关系未来走向的课程。因其研究对象地域范围广、时间跨度长、注重原始资料、内容丰富多样等特点,所以在立德树人、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等课程思政建设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以史为鉴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依据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重视历史的研究。恩格斯在《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一文中就提到“我们根本没有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其他任何一个先前的哲学学派,甚至比黑格尔,都更重视历史”。[1]历史记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承载着人类的智慧、成就、挫折和教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历史的学习与研究,他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2]通过学习历史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从中获取智慧和启示,为未来的发展铺就坚实的基础。“只有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才能透视出历史运动的本质和时代发展的方向。”[3]国际关系史就是将研究范围置于长时段之下,探究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产生、发展与演变的历史,同时为中国找准在国际社会中的发展定位提供借鉴和指导。

国际关系史为立德树人提供了历史依据。国际关系史的研究跨度长达数个世纪,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有着诸多的历史选择。国际关系的发展经历了数个体系的流转,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维也纳体系(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到雅尔塔体系(20世纪初至20世纪末),每一个体系都是在动态过程中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演变。国际关系体系会在矛盾累积到一定程度时自我调整,当调整无效后体系则会陷入崩溃,从而进入到下一个体系之中。国家与国家行为是构成体系的重要元素,在体系的演变与变迁之中,国家也面临着不同的道路选择。例如,在国际关系体系变化的第一阶段,欧洲的民族国家意识和国家趋利性进一步增强,国家之间不断通过战争来攫取领土、资源,凭借贸易往来增加获利,运用多种外交方式来达到国家目的,这一过程客观上加强了西方国与国之间的沟通与交往,促进了全球化意识的形成;而作为东方大国的中国此时正值明清时期,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安居于东亚,跨入故步自封的“天朝大国”模式。

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诞生,为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道路选择。而此时的近代中国,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等有志之士不断寻找救国的方案、拯救民族的危亡。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中国人在精神上也由被动转入主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

在国际关系史的背景下考察中国变革与崛起过程中的道路选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帮助学生树立大历史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正确走向,认清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沿革和实践要求。”[4]中国共产党人汲取国际关系史中国家兴亡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道路。通过国际关系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更透彻地理解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发展方式,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是历经近代中国的挫折与失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步探索出来的,是历史的选择。同时,这门课程的学习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进一步帮助学生摆正立场,立足中国、放眼世界。

探索规律是理论思维的关键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时强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国际关系数百年的历史也是一部大国兴衰的世界史,探寻两个同步历史进程的发展规律,可以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从局部到整体的理论思维的能力。

在国际关系史中,战争是国家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从王朝战争到宗教战争,从统一战争、侵略战争再到争霸战争,似乎每一段历史的演进都离不开战争。然而,拨开表象深究其实质,战争的底色是流血、痛苦和死亡。大国角力的过程中,国家间的冲突剧烈而频繁,局部的冲突也时有发生,甚至国家内部也充满着对抗与斗争。战争可能会给一个或某些国家带来实力的增加、权力的加强、疆域的扩大,但是战争造成的灾难和恐怖远远超过了其带来的收益。生命的死伤、人民的流离失所、国家和人民财产的损失、民族问题的升级、战败一方政权的受挫,有时甚至是人类文明的消亡,这些都表明战争应该被减少、避免,人类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战争这一种,和平途径也可以促进矛盾的妥善解决。因此,国际关系史课程的学习能够引导学生看到战争的残酷性,从整体国际局势着眼,而不能仅从一国或一方利益角度出发强调战争的重要性和局部的利益,进而理解我国始终坚持的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

在国际关系史中,改革是另一个重要研究对象。改革是国家制度在面临危机时的自我调整,也是让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调整。人类发展进程中,国家通过改革走向富强的例子屡见不鲜,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等都是国家在面临内外危机时所进行的改革。尽管这些改革有着不足与局限性,如俄国的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则使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争霸世界的道路,但是改革在国家的发展和国际体系的變革中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一国走向强大的重要方式之一。中国在面临生产力发展缓慢、科技教育落后、人民生活温饱不足的情况下,进行了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表明,对外的交流开放是大势所趋,在面对内部困境和外部国际环境变化时只有抓住契机、主动求变,才能实现国家的强大和持久发展。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首先,在涉及国际关系和世界历史的众多课程中,国际关系史课程的讲解和学习融合历史事实和理论分析,以交叉融合的方式对国际关系史内容规律进行探索,引导学生从国家视角、地区视角、全球视角来提升自己的理性认知能力,避免片面地套用西方视角来理解国际社会和国际体系。其次,通过国际关系史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客观公正地去看待西方国家和西方文明,特别是在面对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时候做到更加谨慎和理智。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认同这样的规律,即中国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外国的道路和制度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也不一定适合中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突出课程思政的效果。最后,学生能够在学习国际关系史中总结历史经验和规律,逐步认清国际关系的未来走向。历史的视角是时间上的,也是空间上的。学习国际关系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在把握已有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对未来进行合理公正的预测和判断,这也是培养学生理论思维的必要环节。

价值塑造是课程思政的核心内容

围绕课程主题,国际关系史在学生的价值塑造上也发挥着积极作用,进一步推动了课程思政的开展和深入。

首先,课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战争与和平等问题的理性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告诉我们,战争好似魔鬼和梦魇,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和痛苦,必须高度警惕;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必须精心维护。”在国际关系演变的历史中,战争的无情与和平的美好,可以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无论出于何种目的,以武力争霸、称霸世界的国家必将走向灭亡。当年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的兵败、纳粹德国造成的世界性灾难,这些鲜明的历史事例无不证明着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

其次,学生能够认识到冷战与零和博弈思维所带来的危害,意识到丛林法则和强权政治在国际社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国际社会中,国与国之间的相处并非总是对立、对抗和对峙的,一国实力和地位的提升也并不意味着其他国家的衰落或是灭亡,国家之间并不一定是竞争关系,也可以相互间合作共存。当今一些西方国家始终信奉“强权即真理,强者即正义”,企图通过挑起或鼓动别国发动战争,来维护所谓的人民权利和国家利益。回望国际关系的历史,遵循丛林法则的国家都以失败收场,它们都曾相信只有不断去侵占他国、维护所谓强者的地位,才能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如果按照这样的错误逻辑,所有的战争都将变得“合情合理”,世界也将陷入混乱与动荡。相比之下,中国式现代化不走殖民掠夺的老路,不走国强必霸的歪路,走的是和平发展的人间正道,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各国现代化。通过历史事例、结合各国现状,学生可以认识到国际社会需要的是非零和博弈的思维以及和平共处、平等发展、合作共赢的环境,各国要遵守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充分发挥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

最后,在国际关系史课程中,学生也会认识到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与挑战,各国需要团结一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来应对全球性挑战。人类社会的进步并非总是带来和平稳定,也蕴含着一些不确定因素,例如核武器的发明一方面是国家自我保护的方式,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国家间的“安全困境”,甚至增加核战争的风险。这一认知过程也是学生社会和国家责任感不断加深的过程,自然灾害、气候变化、传染病疫情、恐怖主义等贯穿于历史和现实的全球性问题是需要世界各国人民去共同面对和解决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全球问题面前独善其身,各国必须共克时艰、携手前行。

现行的国际关系史教学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質疑,例如一些学生对于历史的重视度不够,有的教材更新不够及时,某些学校对课程的课时安排缩水,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妥善地解决,以保证国际关系史继续在课程思政中占据应有的地位,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总而言之,国际关系史立足历史、放眼未来,聚焦国家体系、关注大国兴衰,无论是从课程内容,还是学习方式,或是实践运用中,都充分体现了其在课程思政中知识传播、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以及理性批判的深远作用。

——————————————————————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20页。

[2]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7月8日。

[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

[4]习近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求是》2023年第20期。

(作者系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

猜你喜欢

关系史战争历史
李伟《如何构建出土文献与上古文学关系史?》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他们的战争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系列成果介绍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十七世纪汉藏关系史》——目录、绪言与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