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推进文化统战和统战文化工作

2024-04-13陈喜庆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文化

陈喜庆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北京 100080)

在2023 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统一战线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统一战线要在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内涵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扎实推进文化统战工作,切实加强统战文化建设,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一、全面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

学习是贯彻的前提。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一)在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①习近平:《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第147页。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方面。各级党委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把宣传思想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

(二)在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19页。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前进。

(三)在坚持“两个结合”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气和旺盛活力。③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 年第17 期。他特别强调,“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

(四)在新时代文化使命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①习近平:《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第193页。特别是在新的起点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五)在坚定文化自信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为条件。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求是》2017 年第21 期。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层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六)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③习近平:《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238页。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

(七)在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关党的长期执政,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④习近平:《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第147页。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八)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工作导向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⑤习近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288-289页。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九)在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38页。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十)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②习近平:《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228页。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族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二、扎实推进文化统战工作

文化统战,是与经济统战、政治统战、社会统战相对应的统战工作领域,是统一战线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着力重点。具体讲,就是依托统一战线的资源和优势,引导统一战线成员积极投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革命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化统战主要是做文化界党外人士的团结工作,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聚人。早在1928 年,中央就提出要建立文化界统一的革命团体,并在30 年代先后组织领导“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等文化团体,深入开展文化统战工作。1944 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题为《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的著名讲演,标志着我们党文化统战的思想更加成熟。党的文化统战工作,促进了革命文艺运动发展,扩大了党在文化界的影响,为传播进步思想、冲破国民党反动派文化“围剿”、推动民族解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统一战线服务文化建设任务日益繁重,对文化统战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我们进一步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明确功能定位,创新途径载体,提升工作水平,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贡献。

(一)积极为文化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围绕重大问题考察调研、议政建言,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重要职责,也是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优势。要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紧紧围绕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等重点工作,深入调研、集中攻关,形成具有应用价值、解决关键问题的调研成果;支持党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议案、提案、信息直通车、建言献策专家组等形式,收集文化界人士和文化企业的意见建议,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二)广泛团结文化界党外人士

在我国2.18 亿知识分子中,党外知识分子达1.7 亿人,占75%,且大多分布在教育科研、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领域。他们的文化创作,影响着优秀文艺作品的生产活力;他们的传播和服务,影响着文化改革发展成果的共建共享。要在引导他们积极建言献策的同时,加强文化界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努力造就一批政治坚定、素质优良、影响广泛的优秀党外人才队伍,帮助他们解决创作、出版等实际困难,努力创造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力作。

(三)引导民营企业深度参与文化产业

在我国文化产业中,民营中小企业和中小文化机构占绝大多数。2023 年有4 家民营文化企业跻身全国文化企业30 强,电影业80%的市场份额由民营主体占据,有些省份的民营文化产业增加值已经占到全省的一半以上。要支持民营企业积极通过独资、合资、参股等方式进入文化产业,参与新兴文化业态和文化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推动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四)努力促进中华文化对外交流

统一战线成员中的广大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同胞,既“根”在祖国,对中华文化具有天然认同,又“身”在境(国)外,对海外民众的欣赏需求、审美习惯有着深刻把握,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积极力量,是推动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的重要方面。要引导他们以中华优秀文化为依托,参与中华文化“走出去”工程,加大国际文化市场开拓力度,引进其他民族和世界文明优秀成果,激发港澳台海外同胞的爱国情感,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

三、切实加强统战文化建设

统战文化,主要是指统一战线在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能够为统一战线广大成员普遍认同和践行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道德规范和优良传统的总和,既具有文化的一般属性,又体现统一战线特色,是独具风格和气质的文化形态。统战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本身就包括加强统战文化建设的内容。总结这些年来统战系统加强统战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在新的起点上提升统战文化建设水平,关键是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明确统战文化的鲜明特质

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有着区别于其他文化形态的鲜明特质,比如法律文化中的“平等”,商业文化中的“诚信”,军事文化中的“正义”等。统战文化源于统一战线发展壮大的历史积淀,吸收了统一战线的实践智慧和理论精华,团结、合作、和谐是其鲜明特质,体现在统一战线的思想理论、方针政策、战略策略、制度规定、方式方法等各个方面。

1. 统战文化是团结文化

人类社会是以群体方式生存发展的,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生存发展任务繁重而生存发展力量相对不足的问题。这决定了人类社会唯有团结才有力量,甚至可以说团结就是力量。统一战线是实现团结的基本方式,其主题就是大团结大联合,由此决定了统战文化始终以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根本价值追求。因此,统一战线作为一门学问,可以叫作“团结学”;作为一项工作,可以说做的就是团结人的工作。

从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发展史来看,无论是在思想基础,还是信念支撑、方向指引上,重视团结、善于团结在统战文化中都具有重要意义。比如,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始终高举抗战、团结、进步的大旗,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不仅国共两党得以携手抗战,而且最大限度地带动全国人民参加抗战,团结了除汉奸、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投降派以外的一切政治力量,凝聚起全民族抗战的强大力量。又比如,当前的统一战线之所以叫爱国统一战线,就是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政治基础上,不仅可以把大陆范围内一切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团结起来,还有利于把大陆范围外拥护祖国统一、致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同胞团结起来,从而实现最广泛的团结。

当然,强调统一战线团结文化,并不是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是阶级联盟,必须坚持“又团结又斗争”,因为实践证明,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新中国成立、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统一战线逐步发展为政治联盟,统一战线内部矛盾大量的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因而必须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在新的基础上,实现更加坚强的团结。比如,1949 年在革命即将成功之际,柳亚子先生因个人处境不能尽如己意,写下一首《七律·感事呈毛主席》,向毛主席吐露心声:“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毛主席随即以诤友身份赠诗一首,婉言劝他:“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柳亚子先生诚恳接受了毛主席的劝告,在《次韵奉和毛主席惠诗》中写道,“昆明湖水清如许,未必严光忆富江”,打消了归隐的念头。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统一战线的团结是有原则和底线的,对待大是大非问题上的错误观点,必须旗帜鲜明地做好教育引导转化工作,始终把政治底线这个圆心固守住。

2. 统战文化是合作文化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协作性是人的本质需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就其本质而言,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意味着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生存。鲁宾逊在荒岛漂泊4 年,虽然拥有大片“领地”,俨然一个“酋长”,但他仍然需要回到社会。这种社会性,在现实社会中体现出来就是合作,从原始社会的共同捕猎,到现代的社会化大生产,都是合作,而这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结成统一战线,正是适应了这种合作的需要,因此可以说,统一战线是合作战线。

搞好合作的关键是解决好利益分配问题。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围绕争取利益,人们之间形成了多种博弈关系,导致了不同的博弈结果。第一种是“负和博弈”,这是一种两败俱伤的博弈,也叫双输博弈。“鹬蚌相争”就是典型的负和博弈。第二种是“零和博弈”,就是一方的收益必定是另一方的损失,也就是彼赢此输的博弈。“齐王与田忌赛马”的故事,就是典型的零和博弈。第三种是“正和博弈”,这是一种参与博弈各方都获得收益的博弈,也就是一种双赢、多赢的博弈,或叫共赢博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苏法英等国结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而赢得战争,就是典型的正和博弈。从合作的视角看,就是要避免“负和博弈”、摒弃“零和博弈”、实现“正和博弈”。

统一战线是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在具有共同利益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而结成的联盟。这意味着,统一战线也是一种利益关系。实践反复证明,统一战线的建立与破裂,都是依利益关系而变动的,当统一战线成员之间找到共同利益时,统一战线才可能建立;当共同利益得以维护时,统一战线就巩固发展;当共同利益不复存在时,统一战线就会破裂。对于统一战线的领导者来讲,要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就必须在坚持共同利益的同时,尊重、维护和照顾同盟者的具体利益,包括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精神利益,既要同心同德,也要同心同“得”。长期以来,我们党十分重视照顾同盟者利益,将此明确为一项重要原则。建国初期党内有的同志对安排党外人士担任人民政府的职务不服气,甚至发牢骚说“早革命不如晚革命,晚革命不如不革命,不革命不如反革命”。毛泽东同志批评说,如果不给人家饭吃,人家就会另起炉灶,要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干部一样,不能莲花出水有高低。

3. 统战文化是和谐文化

和谐观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从“以和为贵”到“和而不同”,从“天人合一”到“协和万邦”,无不打下了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烙印。对于和谐思想的崇尚和追求,在世界许多国家的民族文化中也有其重要地位。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美是和谐”,赫拉克利特提出“对立和谐”,柏拉图把自己设计的理想国称为“和谐的交响曲”。

广义和谐包括自然界内部的和谐,社会(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社会内部的和谐,其中社会内部的和谐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统一战线的和谐。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和谐不仅是统一战线的鲜明特质,而且是形成团结、合作这两个特质的重要条件。试想,统一战线内部不和谐,所谓团结、合作就难以进行。

和谐的本质是“和而不同”。统一战线是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体,难点和重点就是处理好不同类型的多样性,而处理好多样性的基本理念就是促进和谐。正因为如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将正确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关系明确为统一战线的一项基本原则。怎样对待多样性呢?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些多样性看似对立,但可以调和。比如,我们党是无神论,宗教是有神论,只要不把信仰上的不同等同于政治上的对立,我们就可以建立党同宗教界的统一战线,并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些多样性可以和谐共处,但需要精心维护。比如,我国历经几千年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各民族有着各自鲜明的特性,但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仍然需要处理好民族关系,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些多样性是我们的优势,要充分发挥其作用。比如,我国有多个民主党派,这是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前提。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救国会以使命完成为由而宣布自行解散,周恩来同志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及时对其他民主党派进行劝阻,保留下目前的八个民主党派,并提出“两个万岁”。有些多样性有害无益,必须坚决制止。比如,有的党外人士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发表错误言论,必须坚决批评甚至斗争,否则就会影响统一战线和谐,进而影响团结合作。

(二)明确统战文化的丰富内涵

统战文化产生于中国共产党与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团结奋斗的生动实践,具有十分深邃厚重的文化内涵。加强统战文化建设,必须深入挖掘各领域统战文化的独特内涵,并努力发挥其在巩固壮大统一战线中的独特作用。

1. 弘扬党际合作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有着无可比拟的“三新”优势,即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体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真谛。归结到一点,就是新在我国是合作型政党制度,而非争斗型政党制度。我国实行的这种多党合作型政党制度,不仅在我国显示出旺盛生机与活力,而且引起了世界许多政党的关注,因为它反映了人类政党制度的发展趋势。目前,世界上也有一些政党开始重视党际合作问题,比如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与南非共产党、南非工会大会于1989 年结成“三方联盟”,成为南非最具影响的政治力量。我国之所以实行多党合作制度,从文化层面分析,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合作中,形成了优秀的党际合作文化。因此,各民主党派要把弘扬党际合作文化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搞好政治交接的重要内容,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 传承民族团结文化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了56 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文化的滋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把中华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的牢固纽带。特别是爱国进步、团结和睦,构成了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也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强大精神纽带。比如,1913 年初,针对蒙古分裂势力在库伦的活动,内蒙古西部22 部34 旗王公一致决议“联合东蒙反对库伦”的通电宣言,明确宣布:“数百年来,汉蒙久成一家”,“我蒙同系中华民族,自宜一体出力,维持民国”。这是第一篇由少数民族代表人物共同决议起草的宣告中国少数民族同属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告,也是中华各族儿女奋力反抗帝国主义列强分裂中国的明证。当前,我们要紧密联系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着力促进各民族相知相亲相惜、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建设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3. 挖掘运用宗教和顺文化

我国有五大宗教,各宗教教义不同、信仰有别,但都具有护国利民的光荣传统、至诚扬善的道德准则、崇顺尚和的处世原则,如佛教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道教的“慈爱和同、济世度人”,伊斯兰教的“两世吉庆”,天主教、基督教的“荣神益人”等,都深刻影响着宗教的道德哲学、艺术习俗和仪式典籍,成为信教群众普遍遵循的道德文化体系。特别是我国各大宗教都有爱国利民的优良传统,为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作出过积极贡献。比如,1950 年,以吴耀宗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中国基督教爱国人士,毅然发起“三自”革新运动,以极其鲜明的政治立场,宣告中国基督教坚决割断与帝国主义的关系,走上与社会主义新社会相适应的自治、自养、自办的新路,有力地维护了国家主权的独立。我们要始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引导宗教界挖掘整理教义教规中有益内容,切实发挥宗教和顺文化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中的积极作用。

4. 倡导党外知识分子报国文化

党外知识分子是统一战线各个领域代表性人物的源头,特别是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中的代表人物,都来源于党外知识分子。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长期报国实践中形成了优秀的报国文化,并涌现了许多爱国报国的代表人物。比如,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1956 年回国前,担心美国当局以涉密为由阻挠,毅然烧毁了耗费大量心血的几十万字的文稿,1968 年在飞机坠毁时,则用生命保护写有重要数据的资料。比如,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的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在接到研制核武器的任务后,发自肺腑讲“我愿以身许国”,从此隐姓埋名17 年。还比如,无党派代表人士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不顾高龄常年躬耕于试验地、农田里,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目前,党外知识分子数量众多,人才济济,其中有许多科研专家、学术大家、技术骨干和领军人物,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要看到,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但在很多领域尚处于“跟跑”地位,有的关键技术经常被“卡脖子”。因此,我们要在广大党外知识分子中大力倡导报国文化,引导他们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专业之能融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并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5. 构建民营经济人士信义文化

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用“56789”来概括,即税收贡献超过50%,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均超过60%,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70%,城镇就业超过80%,对新增就业贡献达到90%。民营经济人士作为先富起来的群体,既是市场主体,具有追求利润的经营目标;也是社会主体,需要履行回馈社会的责任。明礼守信、义利兼顾的信义文化,不仅是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道德基础,更是他们发展事业的价值支撑。近年来,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积极践行信义文化,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回报社会、回馈人民,仅“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产业投入就达710 多亿元,公益投入120多亿元,带动和惠及970 多万贫困人口。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真正把民营经济人士当成自己人,着眼促进“两个健康”,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引导,推动各项政策落实,不断增强民营经济人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自身企业发展的信心、对社会的信誉,在新时代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表率。

6. 深植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

华侨华人虽然移居海外,台湾虽然还没有与祖国统一,港澳回归祖国怀抱虽然时间不长,但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始终与祖国根脉相连、与家乡血缘相亲,心怀故土的精神归属、报效桑梓的价值信念,成为维系海内外同胞的共同文化纽带。1911 年广州黄花岗起义,经费全部为华侨资助,许多华侨志士回国参加这次起义,七十二烈士中29 人是华侨。孙中山先生曾感叹“华侨为革命之母”。长期以来,统一战线以血缘、亲缘、地缘、文缘、业缘为基础,以姓氏文化、祖地文化、宗亲文化、民俗文化为表现形式,以“海外杰青汇中华”“公祭黄帝陵”“中华同根文化行动”和各种恳亲大会为载体,巩固发展了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同根文化。我们要继续大力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同根文化”建设,进一步增进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从而把海内外中华儿女更广泛团结起来,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

(三)明确推进统战文化建设的原则方法

推进统战文化建设,既要遵循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也要把握统一战线的特殊要求,尤其需要把握好一些重要的原则方法。

1. 要坚持正确方向

统一战线是政治联盟,统战工作是政治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同党内一位高级干部讨论什么是政治问题时就讲过,所谓政治,就是把拥护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统战问题,统战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政治问题。统战文化建设作为统战工作的重要方面,许多领域都涉及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根本性、原则性问题,特别是当前对我国政治制度尤其是政党制度的发展方向问题、处理民族宗教问题的政策导向问题、阶层结构分化整合带来的团结引导问题等,社会和网络上纷纷扰扰的观点很多。要始终把坚持正确方向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 要立足实践发展

统战文化建设不同于一般的文化建设,其根本出发点是通过在统一战线传播文化产品、营造文化氛围、厚植文化底蕴,最终达到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为巩固发展统一战线奠定坚实文化基础的目的。这要求统战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巩固统一战线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这个首要任务,从本地区本单位统战工作和统战成员的特点出发,总结统战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采取有效方式,把统战文化渗透到统战工作的方方面面,渗透到统战工作对象的内心,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3. 要完善建设措施

统战文化建设重在建设、要在具体。历史经验证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必须具备系统的文化内涵,依托有效的传播载体,形成稳定的文化形态,进而固化为受众的文化自觉、行为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于一个国家和政党来说,其核心理念要经常讲、时时讲,就像僧人天天念阿弥陀佛一样,这样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核心理念,就是中南海新华门影壁上镌刻的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加强统战文化建设,同样要在明确鲜明特质和丰富内涵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明确统战文化核心理念,并在统一战线中广为宣传,人人努力践行。同时,要创建行之有效的统战文化载体,使文化外显于形。

4. 要突出共建共享

文化建设是灵魂工程,解决的是思想问题,必须将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发挥好统战部门和统战人士的作用。有哲人讲,世界上有两件事最难,一件是把别人口袋里的钱装到自己的口袋里,另一件是把自己脑袋里的思想装到别人的脑袋里。实践表明,后一件事更难,因为任何教育如果不转化为自我教育,他觉不转化为自觉,是难以真正持久发挥作用的。当前统战工作社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推进统战文化建设,光靠统战部门开展工作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许多党外人士是统战文化的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在推动统战文化建设方面可以发挥独特作用。可以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育身边人”等多种形式,共同营造统战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