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早疫病的田间防效比较

2024-04-12姜超翟永青李景伟韵丽娜尹鑫跃刘雅萍王宏利葛丽远

南方农业·上旬 2024年1期
关键词:田间防效杀菌剂马铃薯

摘 要 以马铃薯早疫病敏感品种V7为试验材料,采用4种杀菌剂处理和空白对照,在内蒙古海拉尔、牙克石和特尼河3个试验地开展早疫病田间防效比较试验,每种杀菌剂处理均进行2次施药,施药后14 d调查不同处理下马铃薯的病情指数并计算田间防效。结果表明:牙克石试验点Q3处理(露娜森25 mL/667 m2)的田间防效最好;海拉尔试验点的Q2处理(露娜森20 mL/667 m2)与Q3处理(露娜森25 mL/667 m2)差异不显著,均优于其他处理,生产中可选择Q2处理(露娜森20 mL/667 m2)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特尼河试验点的Q2处理(露娜森20 mL/667 m2)的综合田间防效最好。

关键词 马铃薯;早疫病;杀菌剂;田间防效

中图分类号:S435.3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1.034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茄科茄属一年生粮用兼饲用型作物,是世界第三大主粮作物[1]。中国是马铃薯生产大国,其生产面积和总产均居世界首位[2]。马铃薯具有抗逆性强、分布较广、适应性良好、生长周期短、高产稳产、块茎营养充足、产业链条长等特点[3-4]。近几十年,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马铃薯播种面积和总产量持续增加,占该地区粮食总产的46.8%左右[5],但马铃薯的平均单产水平仍显著低于欧洲和世界的平均单产水平,其中,病虫害问题是制约我国马铃薯单产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6]。

马铃薯早疫病(Potato early blight)是国内外马铃薯生产中的第二大真菌病害 [7-8],造成早疫病的病原菌是由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和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 [9],主要为害马铃薯的叶片,也可以侵染块茎,病原菌侵染寄主组织后,快速形成病斑,之后当条件适宜时1~2 d就会产生分生孢子,导致循环侵染[9-11]。早疫病隐匿期短、二次发作频繁,马铃薯田间生长期及储藏期均可发病;通常于出苗期开始发病,随着时间推移,马铃薯叶片病斑逐渐增多,开始出现同轮纹,并且当田间湿度较大时,病斑上出现绒毛状黑色霉层,在成熟期病斑不再增加,而同心轮纹和霉层仍较为明显[12-13]。在块茎膨大期,由于植株大量的营养被输送到块茎,叶片的养分减少,导致马铃薯容易被病原菌侵染,所以马铃薯早疫病在这一时期发生最为严重[14]。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基础,而在生产中杀菌剂防治是最直接快速且有效的方法。

呼伦贝尔岭西地区气候冷凉,属农牧交错带,适宜马铃薯生长的习性,是马铃薯的优选种植地之一。由于本地区近年来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重茬问题严重,7—8月雨热同季、降雨量较大,早疫病为害越发严重。为了更好地指导马铃薯早疫病的化学防治,本试验以早疫病敏感马铃薯品种V7为试验材料,在海拉尔、牙克石和特尼河3个地点,拟设置不同的杀菌剂种类和浓度处理,观测计算不同处理下马铃薯早疫病病情指数,统计田间防效,开展早疫病防控效果对比,以期筛选出早疫病防控的最优杀菌剂处理,为呼伦贝尔岭西地区马铃薯生产过程中早疫病防控提供适宜方案。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马铃薯品种为早疫病敏感品种V7。供试杀菌剂为拜耳公司产品露娜森和先正达公司产品阿米妙收。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在内蒙古海拉尔、牙克石、特尼河共3个试验点开展,行距 0.9 m,株距 0.2 m,土壤为黑钙土。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法,共设4个处理(见表1),清水作对照(CK),每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135 m2。采用电动背负式喷雾器施药,于马铃薯早疫病发生盛期前[14]喷施2次(见表2)。

1.3" 调查项目及方法

施药14 d后,观察马铃薯叶片皱缩变色的情况并调查各处理病情指数,计算防效。调查时处理方法为5点取样,每点选5株,调查全部叶片,按下列分级标准统计每小区调查叶片病级数(见表3)[14]。

病情指数及田间防效计算公式如下[14-15]:

式中:CK为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PT为杀菌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16-18]。

1.4" 数据处理

基础数据记录和处理利用Excel 2021软件进行,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安全性的分析

试验期间马铃薯生长正常,没有任何药害症状,杀菌剂对马铃薯作物安全。杀菌剂的安全性经田间药效试验及日常观察表明,该试验设计的各种杀菌剂处理均未对马铃薯植株产生药害,且在用药的试剂范围内对马铃薯植株生长未表现不良影响,表现出了良好的用药安全性[16]。

2.2" 牙克石试验点杀菌剂处理对马铃薯早疫病的田间防效分析

牙克石试验点各个杀菌剂处理后马铃薯发病情况统计和田间防效见图1和表4。对于叶片中上部,第1次和第2次施药病情指数最低的均是Q3处理,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田间防效最好,分别为96.62%、71.54%。其他处理第1次施药病情指数从小到大依次为为Q1、Q2、Q4,第2次施药病情指数从小到大依次为为Q4、Q2、Q1,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第1次施药田间防效从优到差依次为Q1、Q2、Q4;第2次施药田间防效从优到差依次为为Q4、Q2、Q1。

对于叶片下部,第1次和第2次施药病情指数最低的均是Q3处理,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田间防效最好,分别为64.28%、63.75%。其他处理第1次施药病情指数从小到大依次为Q2、Q4、Q1,第2次施药病情指数从小到大依次为Q2、Q1、Q4,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第1次施药田间防效从优到差依次为Q2、Q4、Q1,第2次施药田间防效从优到差依次为Q2、Q1、Q4。

对于整株,第1次和第2次施药病情指数最低的均是Q3处理,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田间防效最好,分别为74.91%、70.54%。其他处理第1次施药病情指数从小到大依次为Q2、Q4、Q1,第2次施药病情指数从小到大依次为Q2、Q1、Q4,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第1次施药田间防效从优到差依次为Q2、Q4、Q1,第2次施药田间防效从优到差依次为Q2、Q1、Q4。

2.3" 海拉尔试验点杀菌剂处理对马铃薯早疫病的田间防效分析

海拉尔试验点各个杀菌剂处理后马铃薯发病情况统计和田间防效分析见图2和表5。对于叶片中上部,第1次和第2次施药病情指数最低的均是Q3处理,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田间防效最好,分别为80.03%、82.98%。其他处理中,第1次施药病情指数从小到大为Q1、Q4和Q2,第2次施药病情指数从小到大依次为Q4、Q2、Q1,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第1次施药田间防效从优到差依次为Q1、Q4、Q2,第2次施药田间防效从优到差依次为Q4、Q2、Q1。

对于叶片下部,第1次施药病情指数最低的是Q4处理,田间防效最好,为61.41%;第2次施药病情指数最低的是Q2处理,田间防效最好,为65.76%。其他处理,第1次施药病情指数从小到大依次为Q3、Q2、Q1,第2次施药病情指数从小到大依次为Q4、Q3、Q1,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第1次施药田间防效从优到差依次为Q3、Q2、Q1,第2次施药田间防效从优到差依次为Q4、Q3、Q1。

对于整株,第1次施药病情指数最低的是Q3处理,田间防效最好,为62.62 %;第2次施药病情指数最低的是Q2处理,田间防效最好,为68.63 %。其他处理,第1次施药病情指数从小到大依次为Q4、Q1、Q2,第2次施药病情指数从小到大依次为Q3、Q4、Q1,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第1次施药田间防效从优到差依次为Q4、Q2、Q1,第2次施药田间防效从优到差依次为Q3、Q4、Q1。

2.4" 特尼河试验点杀菌剂处理对马铃薯早疫病的田间防效分析

特尼河试验点各个杀菌剂处理后马铃薯发病情况统计和田间防效见图3和表6。对于叶片中上部,第1次和第2次施药病情指数最低的均是Q3处理,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田间防效最好,分别为88.69%、74.15%。其他处理,第1次施药病情指数从小到大依次为Q2、Q4、Q1,第2次施药病情指数从小到大依次为Q4、Q1、Q2,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第1次施药田间防效从优到差依次为Q2、Q4、Q1,第2次施药田间防效从优到差依次为Q4、Q1、Q2。

对于叶片下部,第1次施药病情指数最低的是Q3处理,田间防效最好,为56.18%;第2次施药病情指数最低的是Q2处理,田间防效最好,为55.37%;其他处理,第1次施药病情指数从小到大依次为Q2、Q4、Q1,第2次施药病情指数从小到大依次为Q3、Q1、Q4,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第1次施药田间防效从优到差依次为Q2、Q4、Q1,第2次施药田间防效从优到差依次为Q3、Q1、Q4。

对于整株,第1次和第2次施药病情指数最低的均是Q3处理,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田间防效最好,分别为64.50 %和56.47%。其他处理,第1次和第2次施药病情指数从小到大依次为Q2、Q4、Q1,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第1次和第2次施药田间防效从优到差依次为Q2、Q4、Q1。

3" 讨论

近年来,马铃薯早疫病愈发肆虐,国内外大批学者对马铃薯早疫病开展了多方面研究。吴志会等学者研究发现马铃薯早疫病田间防效受早疫病的发病情况、周围环境等因素影响,同时也受所使用的处理杀菌剂的影响[19]。本试验在田间自然条件下对呼伦贝尔马铃薯早疫病防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杀菌剂处理在不同试验地点、不同喷施部位的田间防效不同。

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基础,而在生产中杀菌剂防治是最直接快速且有效的方法。徐小虎发现试验杀菌剂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对马铃薯早疫病的田间防效较好[20]。师芳等发现世高、科博能有效降低马铃薯早疫病的发病率,建议这2种杀菌剂交替使用,不会影响马铃薯的产量[21]。周远平等发现75%肟菌·戊唑醇WG对马铃署早疫病相对于其他杀菌剂具有十分明显的田间防效,并且对农作物安全无药害,可以放心在未来的生产应用上推广使用[22]。郑雯等发现阿米西达300 mL·hm-2在早疫病发病初期施药,可提高植株的抗病力,不仅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还可显著提高产量[23]。由于受试验条件和时间限制,本试验仅在呼伦贝尔3个试验点开展不同处理对马铃薯早疫病防治的研究,后期有待于扩增试验点,为马铃薯抗早疫病提供更多理论支持,保障呼伦贝尔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4" 结论

在牙克石试验地点,经过2次施药后,Q3处理(露娜森25 mL/667 m2+露娜森25 mL /667 m2)的综合田间防效最好;在海拉尔试验地点,经过2次施药后,Q2处理(露娜森20 mL/667 m2+露娜森20 mL /667 m2)和Q3处理(露娜森25 mL/667 m2+露娜森25 mL/667 m2)综合田间防效最好,二者差异不显著,在生产中可选择Q2处理(露娜森20 mL/667 m2+露娜森20 mL /667 m2)防治早疫病;在特尼河试验地点,经过2次施药后,Q2处理(露娜森20 mL/667 m2+露娜森20 mL/667 m2)的综合田间防效最好。

参考文献:

[1] 郑寰宇. 马铃薯早疫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分化的研究[D]. 大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0.

[2] 唐建昭. 北方农牧交错带马铃薯基于缩差和增效的种植管理模式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8.

[3] 刘冠求, 万博, 崔亮, 等. 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和早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J]. 园艺与种苗, 2022, 42(4): 53-54, 75.

[4] 王怡凡, 刘巍, 朱其立, 等. 马铃薯早疫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进展 [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9): 129-133.

[5] TANG J Z, XIAO D P, WANG J, et al. Optimizing water and nitrogen managements for potato production in the agro-pastoral ecotone in north China[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21, 253: 106945.

[6] 徐进, 朱杰华, 杨艳丽, 等. 中国马铃薯病虫害发生情况与农药使用现状 [J].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52(16): 2800-2808.

[7] 罗福利, 穆伟. 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效研究 [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12): 110-111.

[8] 张建平. 马铃薯早疫病菌分生孢子传播和病害发生的规律及与降雨的关系 [J]. 中国马铃薯, 1991, 5(4): 209-213.

[9] 郑慧慧, 王泰云, 赵娟, 等. 马铃薯早疫病研究进展及其综合防治 [J]. 中国植保导刊, 2013, 33(1): 18-22.

[10] 台莲梅. 马铃薯早疫病菌多样性和侵染过程及品种抗病机制研究 [D]. 大庆: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1.

[11] 李宝芹, 姜铁军, 董娟. 马铃薯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3): 129.

[12] 雷玉明, 邢会琴, 张建朝, 等. 马铃薯早疫病田间消长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09(2): 22-23, 25.

[13] HARRISON M D, LIVINGSTON C H, OSHIMA N. Epidemiology of potato early blight in colorado 1. initial infection, disease development and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J]. American Potato Journal, 1965, 42(10): 279-291.

[14] 魏敏, 刘长仲. 4种药剂对马铃薯早疫病和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14): 5-7, 13.

[15] 施乾芮, 刘倩雯, 陈友华, 等. 新农药105亿CFU/g多粘菌·枯草菌WP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 [J]. 农药, 2022, 61(4): 292-294, 304.

[16] 屈鸿. 不同药剂浸种对马铃薯早、晚疫病的防效试验初报 [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1): 8-11.

[17] 李培玲. 寡糖·链蛋白防控马铃薯晚疫病效果评价[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8.

[18] 张建平, 程玉臣, 哈斯, 等. 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早疫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J]. 中国马铃薯, 2011, 25(6): 369-370.

[19] 吴志会, 韩晓清, 张尚卿, 等. 冀东地区马铃薯早疫病田间防治效果试验 [J]. 农药, 2020, 59(3): 231-234.

[20] 徐小虎. 几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早疫病的田间防效[C]//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恩施州人民政府.马铃薯产业与健康消费.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4): 399-402.

[21] 师芳, 王永胜. 防治马铃薯早疫病药剂筛选试验 [J]. 安徽农学通报, 2013, 19(S1): 85-86.

[22] 周远平, 贝近灵, 孙红兰. 75%肟菌·戊唑醇WG对马铃薯早疫病的药效试验初报 [J]. 福建农业, 2015(1): 91-92.

[23] 郑雯, 郑秀英. 25%阿米西达防治马铃薯早疫病和晚疫病的研究 [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7, 19(3): 5-8.

(责任编辑:敬廷桃)

收稿日期:2023-08-05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研究项目(NJZY2122);呼伦贝尔市科技计划项目(NC2021002);呼伦贝尔市“科技兴市”行动重点专项(成果转化)项目(2022HZZX006)。

作者简介:姜超(1989—),副教授,主要从事马铃薯遗传育种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E-mail:jiangchao8905@sina.com。

*为通信作者, E-mail:mojiuyu@163.com。

猜你喜欢

田间防效杀菌剂马铃薯
12种杀菌剂对三线镰刀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马铃薯有功劳
新颖杀菌剂Picarbutrazox合成方法概述
植物源农药丁子香酚与苦参碱及其混配对葡萄灰霉病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
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
定边马铃薯
胖胖的马铃薯
不同生物源农药对西洋参主要病害的室内抑菌活性及田间防效
真菌病害怎样正确选择杀菌剂?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