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翠1号梨采用砧木嫁接建园与成品嫁接苗建园早期效果对比
2024-04-12李伟杨青松李晓刚王中华
摘 要 以豆梨为砧木,采用嫁接(砧木苗)与成品苗种植的方法建园,进行主干形栽培树体生长及结果性状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砧木苗建园当年的成活率比成品苗高17.49个百分点,干高为2.2 m,显著高于成品苗,而主干上腋花芽率显著低于成品苗;第2年,砧木苗树高2.92 m,干径粗度3.54 cm,发枝总数28.77个,均显著高于成品苗;第3年为结果始期,砧木苗比成品苗单株产量提高了47.89%,虽平均单果重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但二者无显著差异。综上,苏翠1号采用砧木苗主干形建园,第1年达标准高,第2年定形,第3年结果,可实现早果、丰产,可大范围推广应用。
关键词 苏翠1号;砧木苗建园;主干形
中图分类号:S661.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1.033
砂梨早熟新品种苏翠1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选育而成,该品种于7月上旬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品质上佳[1]。在春季干旱少雨、土壤条件差的地区,直接栽植梨树成品苗往往成活率不高,造成建园难等问题。而先种植砧木、后嫁接品种的建园方法,在杏树、核桃、猕猴桃、苹果等果树的种植方面成功率较高,而在梨树实生嫁接主干形建园方面的研究较少[2-5]。为加快梨树品种的更新,解决苗木繁育量不足及建园成活率低等问题,本试验研究梨实生砧木嫁接建园的效果,为新建梨园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试验于2020—2022年进行,选择在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镇省级农业示范园区试验地内进行。该试验地土壤类型以黄黏土为主,较瘠薄。供试材料:1年生苏翠1号(砧木为豆梨)嫁接成品苗(成品苗),以2年生实生豆梨为砧木的苏翠1号单芽嫁接苗(砧木苗),苗木侧根数大于3个,干径粗度大于1.5 cm,无病虫害,枝干健壮。对其进行大田定植,株行距为2 m×4 m。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个重复种植1行,每行26株。
1.2" 处理方法
试验成品苗与砧木苗在2020年2月下旬进行定植,成品苗定干高度为40 cm,砧木苗在15 cm处进行单芽嫁接换头,当年处理修剪只保留一根主干;第2年,春季萌芽前近地上端50 cm与顶梢向下30 cm不刻芽,其余部位芽全部刻芽处理;第3年,对主干上短果枝进行二次刻芽,摘除花蕾,长果枝每枝留3~4个果,中果枝每枝留2~3个果。
1.3" 调查指标
观察记录1年生苗成活率、嫁接成活率,测量干高、嫁接口处上下砧木与接穗的粗度,调查腋花芽率、大小脚比率;测量2年生苗树高、干粗,调查刻芽成枝率、不同枝条组成比例及总枝数;测量3年生苗树高、干粗、冠幅,调查根系生长情况(垂直分布、水平分布情况),测定单株产量、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
采用Excel 2010和DPS 18.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法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第1年生长情况
用不同苗木建园,苏翠1号1年生主干形树生长状况不同。由表1可知,与用成品苗定植的建园方式相比,采用砧木苗定植方式的幼苗成活率提高17.49个百分点、干高增加24.16%,主干上除腋花芽率显著低于成品苗,砧木粗度、接穗品种粗度、大小脚率都显著高于成品苗。砧木苗的1年生苗木在粗度和干高方面均优于成品苗,完全满足主干形栽培整形要求。
2.2" 第2年生长情况
采用不同种类苗木建园,苏翠1号2年生植株主干形生长状况存在一定差异。由表2可知,2年生砧木苗除成枝率和中枝数量外,其余指标均显著高于成品苗;2年生砧木苗长枝数比成品苗多49.91%,短枝数比成品苗多37.83%。由此可见,砧木苗建园更能满足主干形栽培对成枝量的要求,为丰产打下基础。
2.3" 第3年生长情况
3年生砧木苗与成品苗在生长量、果实品质及产量方面均不相同。由表3可知,3年生砧木苗的树高、干粗显著高于成品苗,而在冠幅大小上无显著性差异。在地下部分根系生长情况方面,绝大部分根系集中在10~30 cm土层内,这一部分占全部剖面的70%以上,其中砧木苗垂直根系分布比成品苗根系更深,而水平根系分布广度上二者无显著性差异。在果实品质及产量上,砧木苗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317 g、12.53%,相比成品苗减少3.41%、1.42%,且二者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单株产量上砧木苗显著高于成品苗,提高了47.89%。
3" 结论与讨论
对梨主干形树形的结构培育一般需要1~3年完成,即第1年制定标准高,第2年定形,第3年结果[6-7]。苏翠1号采用砧木苗建园,在第1年中,栽植梨苗深度一般10~20 cm,早春气温回升快时,上部枝条芽萌发生长加快,如果供水不足,植株散失的水分大于吸收的水分,就会出现萎蔫,严重时出现整个植株抽干。单芽嫁接其养分相对集中,早期消耗小,不仅成活率高,而且当年就可长成2 m多高独干;成品苗种植后,顶端呈多头萌发,养分较分散,水、肥供应量不足,影响成活率,当年苗生长高度小于单芽嫁接的砧木苗。由于砧木苗后期接穗生长过快,极易造成“大小脚”苗的现象,这与砧木和接穗间生长速度不一致有关。接穗的营养水平是嫁接成活和前期生长的重要营养来源,在用砧木苗建园时,需要提前定植,使砧木积累足够养分以满足自身和接穗生长需要[8-10]。建议在春季或秋季进行砧木定植,待第2年春季再进行嫁接,或者采用粗壮2~3年生大砧木直接在春季芽接后定植建园,芽接后要注意水肥、杂草管理,待接穗苗长至50 cm高时,绑竹竿扶正苗。
第2年,梨树刻芽时间参照当地早春柳树发芽时间进行;要求树高在1.5 m以上,低于1.5 m的要重新定干。具体方法为在主干上顶端向下30 cm至地面向上50 cm之间进行刻芽,注意弱芽重刻、强芽轻刻[11-12]。本试验中砧木苗的总枝数及长枝数都显著高于成品苗,这与第1年嫁接苗生长高度及主干上腋花芽率低,即干高且单芽多、混合芽少有关。苏翠1号刻芽后枝条自然开张角度较大,基本上不需要进行拉枝处理,且发出的枝都能形成结果枝。
第3年,两种建园方法中的树体都进入结果始期,其中砧木苗建园果树单株产量显著高于成品苗,提高了47.89%,但由于树体负载量大,使得平均单果重、树体冠幅生长受到影响,从砧木苗根系水平分布不及成品苗上也能印证这一结论。试验结果与其他研究者相同[13-14]。故对初次结果树,应当控制树体负载量,否则会使结果枝条下垂,侧枝顶端优势削弱,枝条停长。可在冬季修剪时,首先剪除侧枝粗度超过主干1/4的枝,剪口呈“马蹄口”状;所有侧枝呈“单轴”延伸;在侧枝延长头处理方面,如果基角开张较小,可以采取轻剪(或不修剪)+长放+拉枝的方式加以改善;若基角开张较大,应适当重剪回缩,重新发枝,为早期丰产创造良好的营养基础。
采用砧木苗可以直接嫁接理想的良种,可确保品种纯度及合理田间授粉品种分布,还可解决新品种苗木繁育力不足、苗木成本高等问题。对采用主干形栽培的苏翠1号,当年嫁接后无须进行修剪,对早期树冠形成非常有利。
参考文献:
[1] 蔺经,盛宝龙,李晓刚,等.早熟砂梨新品种‘苏翠1号’[J].园艺学报,2013,40(9):1849-1850.
[2] 翟广华.杏树建园新法:坐地苗建园[J].北京农业,2012,22:25.
[3] 董林茂,张炳深,李喜.林西扶1号核桃实生苗建园的表现及栽培技术[J].落叶果树,2008(4):43-45.
[4] 符平均,杜宏,宋爱伟,等.猕猴桃实生苗嫁接良种建园及其效果[J].落叶果树,2008(2):57-58.
[5] 张继亮,刘新华,王健民.苹果利用实生砧木建园技术[J].落叶果树,1994(S1):52-53.
[6] 盛宝龙,李晓刚,王中华,等.苏翠1号梨主干形栽培技术[J].果农之友,2022(9):26-28.
[7] 王龙,杨健,李秀根.梨主干形树形整形过程[J].果农之友,2019(3):10-12.
[8] 邸俊儒,石建朝,孟祥书.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方法[J].河北林业科技,2005(增刊1):108.
[9] 诸玲.黄连木大树嫁接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7):230.
[10] 曹建华,林位夫,陈俊明.砧木与接穗嫁接亲合力研究综述[J].热带农业科学,2005(4):6.
[11] 张驰,马媛媛,张琦.不同梨品种(系)主干形促发分枝和花芽形成效果比较[J].江苏农业科学,2022,50(15):108-114.
[12] 张建光,张江红,许建锋,等.刻芽对黄冠梨高接树萌芽和成枝的影响[J].中国果树,2010(4):26-28.
[13] 甘卓亭,刘文兆.渭北旱塬不同龄苹果细根空间分布特征[J].生态学报,2008(7):3401-3407.
[14] 秦玲,魏钦平,李嘉瑞.成龄苹果树形改造对根系生长分布的影响[J].果树学报,2006(1):105-107.
(责任编辑:张春雨 敬廷桃)
收稿日期:2023-12-18
基金项目:江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JAATS〔2023〕091);常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项目(KCSF〔2023〕14)。
作者简介:李伟(1969—),大专,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果树高效栽培及技术推广。E-mail:3232055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