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3 展望2024
2024-04-12祝波善
我们正处在一个跨周期的过程里,如同数学家、哲学家怀特海描绘的那样:“在每个明显过渡的年代,人们都在无声而被动实践着一套正在过时的习惯和感情模式。与此同时,一整套新的习惯正在形成。在这个漫长的时期,夹杂着衰亡者的悲惨和新生命的朝气。”
过去的2023非比寻常,有很多的始料未及,在满怀信心中起步,在现实却又不断遭遇挫折和泥泞。2024已经拉开帷幕,需要我们认真去对待、去适应、去突破,认识变局、理解变局、应对变局。
真实的2023:变化来得更快了
回首整个2023,有很多的始料未及、很多的意想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上半年和下半年,甚至每个季度似乎都在剧烈动荡变化中,总体上呈现出高开低走的态势。年初很多企业满怀期望,现实却不断往沼泽、泥潭滑去。
过去几年,行业发展的景气指数一直处于荣枯线以下,2011年行业景气指数为123.9,到2023年三季度仅为82.9。近三年的指数均在基准线以下,一定程度也说明整个勘察设计行业在过去这么多年的一种调整、动荡、合并和变化。
项目越来越难了。2023年仅有13.2%的企业当年业务实现增长,大多数企业营收与上一年持平,而营收下滑的企业占比达到46.9%。在营收下滑的困境下,还面临着活多、钱少、强度大以及设计产能明显下滑的问题。2023年,多数企业表示项目推进进度较往年放缓,项目难度要求明显攀升。
现金流越来越少了。上游企业与地方财政收紧的压力传导至设计行业,不少企业面临到账慢、收款难的困境。2023年,49.8%的企业表示回款额较上年同期水平减少。
业务储备也越来越少了。2023年,43.6%的企业表示新签合同额较上年同期相比有所减少,42.6%的企业表示与上年持平,仅有13.8%的企业表示新签合同额有所增长。从企业目前在手合同量能满足的人员产能情况来看,近半数的企业产能情况并不富裕,只有14.2%的企业合同储备量较为充足,在手合同量基本能满足90%以上的人员产能;有近四分之一的企业产能仅能满足50%以下的人员生产。
设计企业的发展内涵、评判标准也在发生深刻的改变。一些企业可能有相当的规模,但现在已经不能根据规模判定是否是一个好的企业了。“好”与“不好”的标准在变化,未来不仅仅是规模、影响力的标准,价值、发展韧性、潜力、竞争力等都会是“好”企业的标准。在一定时间里,哪怕企业的规模受到一定影响,但如果具备价值、发展韧性、潜力、竞争力等,这才是能真正适应未来的好企业。
从大周期来看,行业内单位2023年暴露出的生存发展问题,相关成因并不是在短期内产生的。有些是长期的弊端、矛盾不断积累的结果。这中间有行业监管的问题,有业内企业的发展模式、管理模式落后的因素。
2023年基本上是一个发展的转折点,这种转折不仅仅是业务情况,还有行业前景、行业的社会美誉度、从业者的焦虑迷茫等。2023年,在整个大周期中,到底是一个什么位置,是阶段性的低点还是转头向下的开始?是原有发展逻辑的终结点还是新模式新赛道的探索起点?目前要回答这些问题,似乎还有难度,但总体上支撑乐观判断的基础不扎实。
展望2024:重构、重置、重塑
前几年,大家已经习惯了VUCA时代的说法,即易变的、不确定的、复杂的、模糊的。而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BANI时代,BANI即脆弱性、焦虑感、非线性、不可知,这是美国的未来研究所学者卡西欧提出的观点。身处BANI时代,我们面临的挑战更大,这就要求我们思考怎么能真正构建韧性、怎么让我们有敬畏感、怎么能提高适应性,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创新。
面对2024,依然是“震荡前行,蜕变进行时”。展望2024,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概括:重构、重置、重塑。重构临界点,整个行业进入深度分化重组,大变革、大调整依然会进一步推进;重置新极限,过去的发展是对增长潮流的极限同频,未来的发展是依靠创新的极限发挥;重塑生命力,创新的发展极限带来持续健康发展的竞争要素,我们需要在此过程中重塑自身生命力。
展望2024,笔者有五个方面趋势研判:
第一,部分设计企业在生存、发展方面的矛盾将加剧,也就是行业洗牌进一步加剧。这对于相当一部分单位来说,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面对生存的压力,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
第二,变革广度、深度进一步加剧。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讲变革,但是有很多时候的变革确实是没有落到实处,现在就倒逼我们必须真正把变革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思考、实践。
第三,设计企业各种各样的创新将快速涌现,以价值增长为纽带,通过管理创新、组织创新、业务创新和技术创新来体现。
第四,AI将主导部分的业务场景。AI对我们的很多业务的作用会逐步加大,并且在部分领域发挥主导作用,有望为破解勘察设计企业普遍存在的管理模式落后、管理效率低下、精细化管理缺位等问题带来新的解决思路。
第五,应对非线性,生态型增长模式将逐渐占据重要地位。企业边界将会进一步打开,链接更多的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产业生态资源,用场景架构系统化需求,进而组合生态资源打造解决方案产品,从而极大提升企业的服务能力。
震荡前行:进入企业蜕变关键时期
面对新的趋势,行业企业当下压力大的深层次原因是过去提供的服务和产品是当时时代的产物,而现在的组织理念、管理理念、经营理念都需要改变,行业企业要有清醒的审视。
在当下变局中,如何通过创新不断突围,实现持续迭代、穿越周期,是企业的追求。现在一些企业非常悲观,但在历史中,其他国家都有若干很差的时刻,都会有一些企业能够穿越周期并达到新的高度。企业的生命力就在于能够穿越周期。
首先,破除传统思维。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目前真正进入了一个“良币驱逐劣币”的时代,我们怎么来学会做一枚“良币”,因为以前“劣币扰市”的现象会逐步减少。有很多时候我们的苦恼根本不是问题,而是因为延续了原有的思维,因此答案往往不在问题层面。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来考虑思维创新,考虑怎么跳出惯性。我们要“基于设计高于设计、跳出设计来看设计”,重新聚集资源,来构建新的发展架构。
其次,基于设计高于设计,跳出设计看设计。从企业的战略角度来讲,从过去的“聚焦设计”,到后来的“设计+”,再到“双核驱动”,作为新的驱动因素,在未来要再跳出设计或者高于设计来重新看。“未来决定我们是谁的不是行业边界,而是企业服务价值”“行业有界,企业无界”,行业是从行业主管部门的逻辑出发,而对企业、对服务价值的评价,才能决定“我们未来到底是谁”。
再次,注重创新。我们处在这样一个不确定的时代,也将是创新涌现的时代,机会在混沌中产生,创新在边缘融合中迸发。过去我们习惯于回答解答题,但是现在要来帮助客户思考,引领客户思考,并且接下来有各种各样新技术、新理念、新产业在不断地演变、迸发,也一定会有更多机会和空间。所以,行业企业毫无疑问会面临更复杂的局面,越是一个复杂的局面,越需要全面重塑顶层设计。顶层设计也可以理解成和战略有关,最后会形成一个战略规划,对长远的、全局的、宏观的考虑。在碎片化信息爆炸的当下,在竞争激烈的高阶领域,决胜的关键不仅在于知识的多寡、勤奋的程度,更在于具备深度思考的能力,要不断探求问题的本质,将战术上的勤奋和战略上的优化同时推进。
最后,关注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对设计单位来说,过去是市场红利、各种各样的红利,笔者认为,接下来还会进入管理红利时代。过去,设计单位的管理非常粗放,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精益化管理会带来很大的效益;原来是靠运气赚钱,现在要靠实力,而这个实力可能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要切实推进精细化、标准化、流程化管理,通过管理来解决效能、效率和价值。未来,企业管理关注的重要方向核心体现在——“愿景重塑、团队认知、资源重构、流程优化”。新的商业生态正在重构中,每家企业都有机会,都需要真正的革新——开放的理念设计、合作共赢的生产模式。因此,行业企业要坚持“战略前瞻、行动落地”,需要重新评估资源,包括人的资源、合作资源、生态资源等,来进行切实的流程优化。过去,很多的流程优化更多考虑的是权责利,现在要从服务创新和长期竞争力的打造等方面来考虑。
预见未来,立足当下,灵活有度。越是在这样的一个纷繁复杂多变的时代,越是需要大方向的把握。管理者、领导者的认知往往会成为阻碍变革推动的重要力量,所以要以极致取胜。企业的成长就是一直在持续的破局,要充分认清客观条件的限制,充分认识到自身能力的限制,要关注在顺境里容易被忽略的本质性东西,从自身找问题,才能帮助自己穿越周期。面向未来,希望设计工作者、设计企业、设计行业拥有理性的信心,相信设计始终有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