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下“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改革与探索*

2024-04-12方其仙杨净云

云南农业 2024年4期
关键词:药用植物中药材思政

方其仙,李 茜,郑 竹,杨净云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 茭菱校区 650031)

为实现科学与思政建设相融合,以“立德树人”为教育基础理念,达到科学育人的目标。文章阐述了“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探索课程思政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思路和实施方法,列举融入课堂的9类思政元素,并分析融入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为进一步探索改革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思政教育资源提供了理论基础。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又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在该课程中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在课堂中用好课程思政,实现高等教育“育人”的本质。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是中药产业发展的基础,直接关系着中药质量的好坏,是一门论述药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研究药用植物繁殖技术、田间管理技术以及采收加工技术的学科[2]。当今,提倡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传统教学方法已远不能满足中药行业发展的需求,为了适应中药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如何针对行业的岗位设置进行岗位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3]。从“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如盐入水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对课程目标的实现和培养社会主义中药事业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互融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和教师职责的必然要求。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是高校专业课教师的职责。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是教师立德树人职责所在。教师的职责主要体现在“教”和“育”两方面,“教”就是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育”就是有足够的功底,为新时代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是一门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主要任务是对接中药材种植员职业岗位,培养能从事中药材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的高素质技能技术性人才,以达到优质、高产、稳产、高效的生产目的[2]。但部分学生对中药材人工种植的重要性和种植难度认识不够,甚至对种植行业有一些偏见,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兴趣不浓,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另外,因部分中药材的不规范种植影响了其质量,降低临床疗效,引发了不少社会舆论,给中医药事业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充分挖掘与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将“天人合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知农爱农”“三农情怀”“大国工匠”等科学发展思想融入到课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思维、人文情怀和工匠精神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药用植物栽培技术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培养专业自信、文化素养、责任意识、钻研精神,达到知识、能力和价值共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融合在教学的实施方法

结合当前现状,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重新制订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使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紧密融合,充分利用现代设施——学习通、雨课堂、智慧树等线上和线下教学资源,让学生以不同形式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教师通过不同形式把思政元素如盐入水地与专业知识相容相通,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综合素质,锤炼个人能力。同时,把课程思政融入效果也纳入该课程的评价体系当中,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注重自身思想道德建设和提升个人修养。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协作和创新能力,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根据课程特点,经过不断思考和实践,主要通过以下5种方法将课程思政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一是课前老师预设问题,学生根据老师预设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思考,锻炼学生对专业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二是课中“做-教-学-用”一体,实现知识内化,借助案例讨论、情景模拟、课堂游戏等活动,增加课程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三是追踪有关中医药热点问题,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和拓展应用知识的能力。四是设计科研小实验,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对科研的探索精神和团队的协作能力。五是通过到中药材市场对中药材种类、品种、价格、产地等进行调查分析,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培养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典型案例引领

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的具体要求,结合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认真梳理课程思政元素,并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

(一)塑造和培养学生的专业自信

1.课程导入。在讲授“药用植物栽培”的概念及必要性时,将课程目标贯穿其中,并强调作为中药材种植专业技术人员所肩负的责任。中药材是中医临床的物质基础,在人们健康、保健中起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每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优良的药材资源紧缺,野生药用资源远远不够市场需求,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进行人工驯化大面积栽培种植。

2.列举实例。林下三七仿野生栽培助推乡村振兴,人工种植灵芝助农致富等案例,让学生明白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如何使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利用的重要使命,以塑造和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自信。

(二)培植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在讲授药用植物栽培历史部分时,学生一般对历史人物都比较感兴趣,利用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播放尝百草的神农、出使西域的张骞、《本草纲目》的编写者李时珍等短视频,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理念传播给学生,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让学生观看《我们的中医药》纪录片,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我国中医药的博大精深和文化价值,深刻理解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内涵,牢固树立大健康观念。列举在非典期间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板蓝根、金银花、甘草、连翘等中药都发挥出独特优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4]。通过开展“中医药在抗疫过程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的课堂讨论和让学生绘制中药材手抄报等,让其明白中医药的博大精深,其理论体系和千百年的诊治实践之所以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是离不开品质优良的中药材,从而培植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三)树立“两山”理念,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让祖国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因此,新一代“种药人”就更应该把握好“生态优先”的理念,发挥其在农业建设上的作用,努力推进中药材的生态种植。例如,在讲授药用植物生产基地选择时,设问道地药材是如何生产出来的?道地药材为什么比其他地区生产的同种药材品质要好?同时融入关药、北药、怀药、浙药、川药、云药等我国十大道地药材产区的相关内容。讲述电影《农民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时代楷模”朱有勇教授立足云南生物多样性资源禀赋,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原理,让中药材回归山野林中,严格遵守“三防两不准”和“三证合一”管理制度,实现高品质、高效益、低成本的林下有机三七种植生产,有效地缓解土地资源匮乏的矛盾,将“青山”变成了“金山”[5]。让学生更好地明白中药材生态种植理念,推动中药材生态种植的科技创新,去追求“草木有本心,生态出良药”的心境,为将来中药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6]。

(四)提高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中药材生产种植离不开光照、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自然条件。在讲授环境条件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介绍中华传统文化顺天时、应地利、融人和,天地人三才合力成就伟业的案例,培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高尚品德。为满足三七、重楼、石斛、黄精等药用植物对光照、温度、湿度等条件的需求,建造了温室、大棚等设施来改变自然环境,但在设施条件下栽培也存在一定弊端,会释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产生温室效应等。通过这些实例,向学生强调如何处理好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学生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在讲解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时,结合甲胺磷、百草枯、草甘膦等重毒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危害人体健康而被禁用等实例,引导学生在生产过程中不能滥用农药,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食品安全等问题,牢固树立发展和保护相统一。

(五)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法治意识

在讲授药用植物种子繁殖技术时,种子种苗生产对药用植物栽培十分重要,若想成立种子公司,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GAP和药品生产企业基本生产要求,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种子或苗木销售,若种子或苗木质量不达标,出售给药农造成土地、劳动力和经济上的损失,种子公司将会面临官司等问题[7]。通过这个案例的讲解,向学生说明种子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诚信做人、踏实做事的责任意识。

在药用植物栽培管理部分,通过“是药三分毒”、化肥滥用、农药残留、品种混杂、药材掺假掺劣等中药材质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引导学生认识作为一名中医药原料的生产者,肩上所扛的责任和义务,进而去深刻体会从事本职业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同时,中药材产业也是国家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热点产业,深刻认识和理解中药材带给人类健康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8]。

(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大国工匠精神

在讲解药用植物营养繁殖技术部分,尤其是进行药用植物扦插、嫁接繁殖育苗实践操作时,介绍全国林草乡土专家、坚守北美冬青育苗事业十五年如一日的杭州润土园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余有祥的创业故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勇于承担社会责任。通过这个例子,向学生说明嫁接不能保证一次性成活,需要掌握其原理,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才能成活,才能达到高产优质的目标,激励学生在刻苦学习的同时,不忘深入实践,不断钻研专业。学生通过亲自进行扦插、嫁接、育苗实践操作,能进一步树立良好的劳动观念,掌握农耕知识与技能,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同时,也进一步培养学生规范操作、严谨务实、吃苦耐劳的大国工匠精神。

(七)养成学生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

在讲授药用植物采收与产地加工部分时,列举膨大剂、增色剂、催熟剂、硫磺等在药用植物或药材上的使用给人类和社会带来危害的案例,从环境保护、药品安全和人文关怀的不同角度倡导尽量不使用这些化学药剂,要做到安全生产、诚信经营,以人为本[9]。在讲授中药材贮藏保管时,介绍发霉变质等有质量变化的中药换上新包装继续销售,引起药害事故的案例,让学生明白,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树立诚信、敬业、严谨的职业道德观念,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八)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

药用植物栽培种类繁多,学科范围宽,栽培技术繁杂,且多数药用植物栽培技术的研究还未成熟,多数研究方法和技能还停留在小范围的实验中,还需通过大田生产试验来实践。因此,要培养学生大量阅读课外文献,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求新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参与到专业教师的科研课题当中,让学生养成主动去思考,在思考中去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以此提升学生的科研思维、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

(九)引导学生追踪专业相关热点的意识

目前,中药材在疫情防控和乡村振兴过程中已然是热点问题,通过设问“中药材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中药材在全国脱贫攻坚中的贡献有哪些?”“中药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是什么?”等,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并将学生讨论结果进行修正、归纳和总结,以引导学生对热点问题的追踪、思考和分析能力。利用非典、新冠疫情期间,板蓝根、重楼、红花等与疫情防治相关的中药材市场价格波动现象,使学生主动去关注这些中药材的生产,包括种质选育、栽培管理和采收加工等生产环节。或者利用寒暑假开展一些实地调研,而后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不同因素对中药材生长发育影响的交流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中药材的临床疗效与质量的关系,比如水分条件和生长年限对黄芩、连翘、防风、金银花等防疫药材质量的影响,使学生对中药材的生产流程从理论到实践有全方位地认识和体验,掌握栽培对中药材质量影响的核心问题,正确认识中药材生产的全过程,深刻体会中药材生产是一种高技术、高要求的职业,只有具备这种技能,才能生产出品质优良的中药材。

四、小 结

虽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思政元素进行了挖掘,但仍然还未进行系统提炼和升华,要将这门课程的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还需要专业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思政基础。因此,专业教师要多查阅资料、关注热点,通过“学习强国”“云岭先锋”等App和思想教育相关读本的学习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水平。同时,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调整课程教学的重难点,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如进行模块化教学、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等,采取多渠道收集教学资源、加强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并将其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教学中,形成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培养致力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型“种药人”。在“立德树人”教育的视域下,使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到思想教育的内涵,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进而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10]。

猜你喜欢

药用植物中药材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药用植物保育研究团队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中心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药用植物资源与育种团队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