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杨凌示范区以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

2024-04-12淡新昌杨静李佳昕

新西部 2024年3期
关键词:杨凌示范区集体经济

淡新昌 杨静 李佳昕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产业振兴则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从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的机理来看,杨凌示范区的乡村产业振兴主要是通过“五联一抓”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组织形式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运用“党建+”推动土地流转等多措并举的方式来带动农民增收。目前,杨凌示范区的产业发展已具规模,但就农民人均收入而言,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联性并不明显。本文总结和分析杨凌地区产业发展的现状,针对楊凌在农民增收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如何促进该区农民增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是东方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于1997年7月29日被列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农业示范区。2018年10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支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若干政策的批复》,从多个领域、多项政策支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杨凌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按照“核心示范、带动旱区、服务全国”的定位,积极开展涉农改革创新试点,聚焦土地制度、集体产权改革,构建以特色现代农业为依托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对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目前,杨凌示范区的产业发展已经具备规模,但是农民增收仍然是一个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产业发展现状

(一)贯彻“五联一抓”,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产业兴旺,乡村才能振兴。国家鼓励杨凌示范区发展现代农业,以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动乡村振兴。近年来,杨凌实行“专家联产业、科研联生产、企业联市场、部门联政策、党员联群众、书记抓典型”的“五联一抓”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机制。自杨凌实施校企协同“五联一抓”助力乡村振兴以来,已完成任务228项,产业项目投入5200多万元。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过10万元的村子达到40个,其中50万元以上的5个,创新性总结出了示范村“强产业树标杆”、提升村实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双向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特色样板”。

在“五联一抓”机制带动下,杨凌自2018年开始探索一村一模式,依托农业资源优势探索村特色产业模式,培育了高家村樱桃、田西村红薯、田东村火龙果基地等一大批集体经济产业园,以传统农业助推乡村产业兴旺发达。五泉镇高家村以发展集体经济为切入点,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抓手,将目光聚焦到樱桃产业链上,通过建设温室大棚等方式,因地制宜发展樱桃产业,推动樱桃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高标准樱桃产业基地,创新了产业发展模式。

互联网和物流的快速发展也为高家村地区的电商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互联网电商平台通过资源整合,进一步加大了对于高家村特色樱桃产业的宣传力度,为农民提供更为准确的市场供需信息,从而拓宽了销售渠道,促进了高家村樱桃的销售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二)运行“党建+”模式,推动土地流转助力乡村振兴

杨凌示范区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为契机,通过“党建+”的模式,不断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盘活丢荒、闲置耕地,唤醒“沉睡”土地资产,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积极做好土地流转摸底调查,最大限度的发挥土地效益。

杨凌组织党政班子成员全部分片到村,同步安排部署,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召开专题座谈会、恳谈会,深入农户家中做思想工作,力争土地连片规模化流转、集约化经营,以更大的力度激发农村土地资源要素活力。2008年开始,杨凌实施土地银行政策,农民通过协议的方式将土地存在村集体,村集体通过土地银行把土地流转给经营主体,再将租金返还给农户。在土地银行基础上,杨凌于2014年成立土地流转服务有限公司,总共流转土地6.3万亩,土地流转率达 85%。为了探索更多盘活农村土地的路径,2015年杨凌开始大力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到股权、村民到股东的转变。通过土地银行、土地股份合作社等方式将碎片化的土地集中起来,同时又建立起土地数字资源库,强化土地科学化管理,打破土地一村一户的碎片化格局,使得杨凌土地资源利用与运转效率大大增加,让土地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三)创新组织形式,以股份制合作社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股份合作制是杨凌整合农村集体经济资源、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形式。杨凌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稳步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和发展规模经济奠定了制度和经济基础。以陕西省第一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田西村为例,2018年在田西村甘薯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由村集体绝对控股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全村2100余名村民以土地入股。采用“保底收益(流转费)+按股分红”的方式,农民的保底收入为1500元,拿出500元入股,由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统一对农民入股的500元进行支配,自负盈亏,但农民的保底收入1500元仍然不变,最大的亏损金额也就仅限农民入股的500元。把经营性资产以份额或股份形式折股量化到每一位成员身上,村民又将折算的股金入了股,实现了经营收益向资产收益的转变,更好地将农民和市场联系衔接联动。

通过采取股权分红的方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值,全面激发农村内生发展动力,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促进农民农村同步受益、同步提升、同步发展,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

为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新途径,杨凌以“企业主导、集体参股、合作共赢”为发展理念,在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基础上,变集体资源为入股资产、和城市资本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探索由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全资或控股成立生产经营公司,各种市场主体等通过参股、合作开发的方式进行股份合作的“村集体+企业”的发展模式。

以田西村为例,田西村利用农科城优势,探索“产教学研用”发展新模式,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与多家专业公司、机构合作、成立多家平台公司,特别是借助知识平台与校企合作,搭建起集规划设计、科研生产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平台。2019年底,田西村以村集体产业资源为“资本”,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生创业团队合作,联合出资100万元注册成立了杨凌梦里田西乡村建设有限公司。农民在产业中就业,在就业中学习,既提高了自身知识水平,又能将自身知识学以致用技能入股,村集体再通过技术组织为其他农村农业提供技术服务,打造村集体经济的又一可循环增长点。与此同时,田西村依托传统红薯育苗业优势,由村集体经济出资成立了陕西田进农业有限公司,为村集体经济争取到商业信贷,走出了一条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破题”之路。

“村集体+企业”的发展新模式在杨凌示范区已经全面推广,他们组建村级公司,依托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旅游服务、乡村设计规划等近百个项目,项目范围走出省外走向全国,产值破亿元。

农民增收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

杨凌区的产业发展立足于本地的特色,呈现出高质量蓬勃发展的态势,但其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显然动力不足。根据《杨陵区2023年促进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收工作实施方案》可知,2022年杨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61元,仅略高于关中地区。主要问题在于:

第一,对于杨凌本地的农业生产者来说,有技术、有产业的技术能人没有形成相应的规模,没有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缺乏相应的技能培训,就业范围较窄。

第二,农民的财产性权益得不到保障。农民将土地次承包权进行流转给企业,每年获得的只有土地流转的微薄收益,企业运营所获得的收益与农民毫无关系,土地的财产效益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以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深入推进校企协同“五联一抓”乡村振兴工作,谋划实施一批农业生产、产品加工、休闲旅游等多形态产业项目,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要效益,以高素质农民为主体全面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扩大群众就地就业增收途径。支持农民群众参与育种育苗产业链建设。加快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工作,积极探索农村闲置宅基地、农房出租盘活利用新模式,将资产资源变成农民的实际收益。

(二)稳定扩大就业

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建成“零工市场”,稳定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加速实现企业社保补贴“直补快办”,减压赋能,稳定市场主体保就业。实施带头人培育和大学生创业支持计划,年内发放创业贷款,扩大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三)做优特色现代农业

按照“建示范、显特色、能推广”的目标要求,大力推进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推动国家品种测试评价陕西分中心、粮农集团旱作节水智慧示范园建设,建成国家数字设施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全面提升特色现代农业示范水平。

(四)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经营活动的积极性

首先,富有中国特色、适合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对繁荣市场、助推农业产业化、帮助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杨凌示范区应当充分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作用,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应当立足于本村的具体实际,发展相应的特色产业,大的产业借助公司,小的产业依借合伙,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减少盲目跟风,防止产业趋同化;充分盘活利用闲置的宅基地和农房发展特色产业,实现集体财产的保值增值。

其次,个体工商户应当积极地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寻求帮助,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行使议价权,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进行把关,出台相应的政策助力个体工商户形成品牌化经营。

再次,公司和合伙企业类市场主体应当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提高品牌的市场竞争以及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用生产设备等不动产进行抵押登记,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支持企业再生產活动。

最后,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当加大对各类市场主体的资金扶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简化贷款手续,缩短审批流程,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

(五)健全人才保障机制

人才作为一种重要且稀缺的资源,对于促进杨凌示范区农业发展、保障农民权益、实现乡村振兴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首先,对于杨凌本地的农民来说,在给予他们物质帮助的同时,要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实现技能脱贫,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任翁地位,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最终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其次,对于外来人才,杨凌示范区应当出台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来保障他们的基本物质生活条件,让外来人员充分地感受到杨凌对于人才的重视力度。

(六)完善组织保障机制

首先,需要党政部门予以政策服务。党政部门应当加大扶持力度,出台相应的借贷管理办法,拓宽合作社借贷主体的范围;设立乡村振兴发展基金,加强对社会闲散资金的吸引,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加强村级集体经济项目选择的风险论证,顺应优胜劣汰的市场运行规律,建立健全多主体、多渠道的风险分担机制;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开发建设“杨凌土地流转的信息化平台”系统,公开发布“三资”要素、价值评估、抵押登记、交易流转规则等信息,不断完善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充分解决农村核资确权、资源盘活、土地流转等问题,为集体产权入市交易提供服务。

其次,加强村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加强领导干部专业知识培训与素质培训,由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领衔,同相关具备专业知识的法律人员、会计人员密切联系,使村集体领导干部对于国家倡导的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底层逻辑、制度架构安排有一个较为充分、较为完整的认知,必要时可增加一些业务考核,更好地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密切地结合起来。同时,下发政策鼓励领导干部走出村社,主动向外。各村社领导干部定期共享本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加强村社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信息差的最小化。

最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引入相应的第三方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资金进行监管,并对资金使用的情况予以公示。同时,为了更好地规避市场的风险,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利益,考虑聘请专业人员对市场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统一进行议价,避免市场价格出现较大的波动,更好地保成员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张琦:《如何发挥立法在乡村振兴中的保障作用》,载《人民论坛》,2021(03):68-72页。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载《人民日报》,2018-09-27(001)。

[3]李娜:《基于乡村资源优势的乡村产业振兴思考》,载《农家参谋》,2022(24);86-88页。

[4]吴春来:《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有效衔接初探》,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1,42(12):180-189页。

[5]段海波:《刍议农业产业融合机制和农业产业化》,载《改革与战略》,2014,30(05):75-78页。

[6]甘藏春:《土地正义——丛传统土地法到现代土地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01)。

[7]韩松:《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特别性及其立法意义》,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3,43(08):23-41+148页。

[8]赵晓峰:《农民合作与乡村振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04)。

[9]吴迪、丛震:《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之博弈分析——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为例》,载《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6(03):124-131+144页。

作者简介

淡新昌 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三农问题

杨 静 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乡村治理

李佳昕 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法学

猜你喜欢

杨凌示范区集体经济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杨凌推出稳农助农“定心丸”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解码杨凌:不老的农业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杨凌深耕服务“田园”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新时代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陕西青年作家采风团走进陕西杨凌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