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汉民:开放的中国仍是外商投资热土
2024-04-12夏媛媛
夏媛媛
2023年以来,市场关于中国吸引外资规模变动的情况持续引发关注。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周汉民表示,中国不断扩大开放,对于外商投资而言仍然充满机遇。
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吸引外商投资政策成为不少外国驻华使节、外籍记者以及外资企业高度关注的话题。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释放了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这给外商投资者吃下一颗“定心丸”。
2023年以来,市场关于中国吸引外资规模变动的情况持续引发关注。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2023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FDI)同比下降8%,由此引发对外资流出以及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的担忧,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借此炮制“中国投资环境恶化论”。
如何客观地看待外资规模的波动?中国市场吸引外资优势还在吗?如何展现中国坚定开放的姿态,稳住外商投资信心?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周汉民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不断扩大开放,对于外商投资而言仍然充满机遇。
中国吸引外资规模仍处历史高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促进外贸的发展,始终在与国际规则靠拢,适应国际惯例的道路上前行。今天,中国是世界外贸进出口最重要的國家之一,中国利用外资基本上仍然处在世界前三位。
2023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632.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13万亿元。周汉民委员表示,“FDI虽同比下降8.0%,但引资规模仍处于历史第三高位,比2021、2022年略低一点。”202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规模突破1.2万亿元人民币,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他认为,在上年高基数的情况下,今年吸引外资出现波动,是正常的。
同时,在全球范围内,跨国投资持续低迷。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规模同比下降18%。同年,中国吸引外资规模在国际上依然排在第二位,在发展中国家居首位,在吸引外资方面仍然坐稳了“优等生”的位置。
此外,周汉民委员还提到外商投资去年呈现出的一些新亮点值得关注。例如,“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对中国的投资猛增,“这是前所未有的,很多人只知道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有投资。”其次,中国引资质量持续提升,外商在华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高技术产业项目成为外商投资热门领域。此外,2023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
2024年1月30日,中国贸促会发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显示,九成以上被调查外企认为中国市场富有吸引力,近七成看好未来五年中国市场前景。
“以上数据印证了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势头。可见,仅仅因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下降得出外资大规模撤离的说法不符合中国当前的实际,是个伪命题。”周汉民说。
“理性看待”中国外商投资下降
周汉民委员表示,中国FDI下降受到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
首先是新冠疫情的冲击。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造成的冲击和影响还未消退,疫情阻断了线下考察交流,影响跨国公司投资决策。
其次,地缘政治风险显著上升,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积极性。“有些外资离开中国是不得已而为之。”周汉民说,例如,美国运用“长臂管辖”域外制裁一些与中国合作的外国企业,导致跨国资本流动出现一定波动。同时各国引资竞争日趋激烈,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对中国吸引外资带来一定挑战。
此外,乌克兰危机让本就脆弱的全球供应链产业链雪上加霜,企业家们开始调整其世界布局,纷纷寻求产业链的备份,以避免过于依赖单一供应商导致的巨大风险。
同时,随着中国本土企业的成长,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企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国外企业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少。近些年,家用电器、通讯设备、工程机械等多个领域,都有国外公司迫于竞争压力退出中国市场的案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公司出于风险考量,投资决策相对慎重。
最后还应注意到,随着中国产业升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引资减少。随着国内发展阶段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低成本优势弱化,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比较优势变化发生梯度转移。
如何才能“稳”外资
何为“稳”外资?周汉民认为所谓“稳外资”,一方面是已有的存量外资要减少撤出;另一方面,要积极开拓新的外资增量。
如何“稳”外资?周汉民认为应继续改善营商环境,稳定外资预期。所谓好的营商环境,他认为有五个维度,即政治稳定而清正廉明,经济活跃而有序,文化包容而兼具特质,社会公平而正义,法制健全而又与时俱进。
“我们要打造更加公平、便利、可预期的外商投资环境,在市场准入、商事登记、企业经营、社会服务等方面尊重、符合国际惯例,进一步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水平,完善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保护。”周汉民说。
为了进一步吸引外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多方面政策举措:一是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二是要继续放宽外资市场准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三是提升外资服务保障水平,包括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提升外籍人员来华工作、学习、旅游便利度。
“中国将始终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机遇。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周汉民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