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2023年浙江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发展浅析

2024-04-11李衡金晶袁帆何林强马文君贝亦江

中国水产 2024年3期
关键词:技术推广水产浙江省

◎ 文/李衡 金晶 袁帆 何林强 马文君 贝亦江

2018年以来,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积极响应机构改革要求,创新建立协同推广工作机制,做好“示范推广、主体培育、管理支撑”三篇文章,有力地推动了浙江省渔业高质量发展。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发展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并建议通过统一思想强保障、多措并举培人才、多元发展重服务等措施进一步推进体系改革与建设。

截至2023年,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总数400个,较2018年(下同)减少76个;编制数933个,减少150个,实有推广人员875人,减少203人;经费总数3.5亿元,增加1.3亿元;高级职称人数171人,占比提升1.64%,推广体系培训教室及实验室数量快速提升,检验检测批次及指导养殖面积维持高位。

一、机构情况

(一)机构总数显著减少

如图1所示,2023年机构总数为400个,较2018年的476个减少了76个。其中省、市级机构总数保持不变,县级站增加了8个,区域站减少了8个,乡镇站减少了76个。机构改革以来,乡镇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合并趋势最为明显。

图1 2018年~2023年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机构变化情况

(二)综合站数量占比提升

2023年综合站数量为356个,较2018年减少35个;专业站数量为44个,较2018年减少41个(见图1)。2023年综合站所占比例是89.00%,较2018年的82.14%提升了6.86%,这一变化也是由于机构改革,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合并趋势,呈现机构职能综合化。

二、经费情况

2018年~2023年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经费保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经费总数呈现递增趋势。如图2所示,2023年经费总数为35085.34万元,较2018年增加12454.61万元,增幅为55.03%。具体来看,2023年项目经费为15264.88万元,较2018年增加9747.77万元,增幅为176.68%;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则变化幅度不大。近年来,水产技术推广系统在科研推广项目立项上得到了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科技厅以及各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以浙江省科技厅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领雁”项目为引领,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三农九方”科技协作项目为示范,以重大协同推广项目、产业技术团队项目为基础,形成科研、推广、生产全产业链推广服务体系,项目经费不断增长。这些资金的投入为浙江省水产新品种选育、绿色健康养殖模式推广、渔业转型升级以及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图2 2018年~2023年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经费使用情况

三、人员情况

(一)推广体系人员数量逐年递减

2023年推广机构编制数933个,较2018年减少150个,降低13.85%;实有推广人员为875人,较2018年减少203人;编外人员为137人,较2018年减少36人(见图3)。人员数量递减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乡镇站被撤并,综合性岗位增加,而专业的水产岗位减少,人员数量同步减少。

图3 2018年~2023年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人员数量变化

(二)推广体系人员素质和技能不断提升

水产技术推广体系近年来致力于学历教育、人才培养以及能力提升,得益于职称评聘条件的不断优化,技能人才培育体系的不断成熟,高素质高学历人才的不断引进,人员素质持续提升。从技术职称上看,2023年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为171人,占总人数的19.54%,较2018年的17.90%提升1.64%(见图4)。从受教育程度上看,2023年大学本科以上人数为663人,占总人数的75.77%,较2018年的60.58%提升15.19%(见图5)。

图4 2018年~2023年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人员职称情况

图5 2018年~2023年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人员学历情况

(三)推广体系人员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

2023年35岁及以下人员为237人,占总人数的27.08%,较2018年的29.22%下降了2.14%。36岁~49岁人员为361人,占总人数的41.26%,较2018年的33.86%上升了7.40%。50岁及以上人员减少121人,降幅明显。年龄情况变化如图6所示,数据变化表明推广体系人员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这一变化和当前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年轻化的形势相适应,为未来体系队伍的进一步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将在渔业数字化改革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图6 2018年~2023年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人员年龄情况

四、条件能力情况

(一)自有及合作示范基地有所减少

2023年自有及合作示范基地为156个,较2018年的235个减少了79个(见图7);自有及合作示范基地面积由2018年的5207.82ha减少至2367.06ha,降幅为53.52%。

(二)培训教室数量快速提升

2023年培训教室为106个,较2018年的79个增加了27个(见图7);培训场所面积2023年为8992.8m2,较2018年的8048.8m2增加944m2,增幅为11.73%。

(三)实验室数量有所增加

2023年实验室的数量为129个,较2018年的113个增加16个,增幅14.16%(见图7)。2023年实验室面积为17435.49m2,较2018年的19914.92m2减少了2479.43m2,降幅12.45%。2023年设备原值为15739.71万元,较2018年的13882.63万元增加了1857.08万元,增幅13.38%。

五、履行职责情况

(一)检验检测批次稳定维持高位

2018年~2023年,推广体系平均每年开展各类检验检测17700余批次(见表1)。随着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对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生态环境的重视,推广体系承担的监测、检测等公益性服务工作量不断攀升,每年出具的水生动物病害测报、病害形势分析,渔业水质公报、水产品质量安全公报等有力地支撑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表1 2018年~2023年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履行职责情况

(二)推广体系指导养殖面积显著上升

如表1所示,2023年,推广体系指导养殖面积为132667ha,较2018年的117522ha增加了15145ha,增幅为12.89%。推广体系指导面积占浙江省水产养殖总面积比例从2018年的45.03%上升到2023年的51.21%。2023年,共指导服务农户、企业及合作组织31472户,通过推广示范和培训,指导渔农民、渔业企业、合作组织,提升了养殖主体的技术水平。

(三)培训渔民和公共信息服务变化显著

如表2 所示,因受新冠疫情影响,近年来组织开展渔民技术培训期数、培训人数以及发放资料数较2018年有不同程度下降。另一方面,为促进渔业信息传播的发展,公共信息覆盖用户增幅较大,2023年为88558户,较2018年增加36412户,增幅69.83%;发布公共信息为178262条,较2018年的85033条增加了93229条,增幅109.64%。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步结束,未来培训数量将取得新的增长。数字化改革成果的应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的新方式将实现了知识、信息、产业的进一步沟通融合。

表2 2018年~2023年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开展培训情况

六、主要做法与成果

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体系通过搭建新载体,推动大转型,做好示范推广。深入实施水产种业提升行动,率先完成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开展精准鉴定;推动出台国内首个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五年行动方案,重点品种养殖区基本实现全覆盖;创新开发“浙农渔”数字化应用,大力发展数字设施渔业;全域推进水产养殖尾水治理,“三池两坝”模式被制作成教学片推广全国。

通过抓住新机遇,培植新产业,做好主体培育。全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创新建立“公司+农户+季节性流转”经营模式,浙江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超79万亩,并以每年10万亩的速度递增;积极培育特色淡水鱼产业,实施加州鲈、溪鱼全产业链创新推广,推动成为新兴特色产业。浙江省加州鲈年产量达14万吨,产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二;光唇鱼、马口鱼年育苗量和年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做大做强品质大黄鱼产业,育成大黄鱼“甬岱1号”新品种,建立了品质大黄鱼生态养殖技术体系,获批3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打造了一批高知名度品牌,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

通过契合新需求,保障大安全,做好管理支撑。深入开展水生动物防疫,推进建立官方渔医制度,完成苗种产地检疫近千批次;持续开展规范用药下乡活动,推动用药减量行动全覆盖;及时预警和处置五氯酚、地西泮等重大质量安全隐患,获浙江省领导批示肯定。

2018年以来,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推广示范性关键技术2251个,获得技术成果176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29项、发表学术论文471篇、制定各级标准/规范143个、主编或参编出版技术图书44册,形成30个好做法和41个好模式,疫病检测能力测试满意数量居全国前列。推广人员中2人获“最美农技员”,13人获“最美渔技员”,1人获“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2人当选省党代表,1人当选“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当选“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连续3年获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党建考核优秀、连续2年获工作考核优秀单位,三门县站获“十佳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杭州市站获评市委市政府突出贡献集体。体系成绩斐然,成果丰富(见表3)。

表3 2018年~2023年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成果获得情况

七、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建议

(一)存在问题

1.基层推广体系职能需要完善

当前,省、市两级推广机构在技术示范、病害监测、质量检测、渔民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已经建成成熟体系。部分县级及以下机构仍需进一步充实队伍、加大投入、完善公益职能,全面打造“专家+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推广工作机制,从单一示范推广向多方位社会服务功能转变,全面提升新时期推广体系的履职能力。

2.技能培训和知识更新需要转型

“十四五”以来,随着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深入实施,机械强农、科技强农“双强”行动全面推进,以信息化、数字化、机械化、设施化为代表的新装备、新技术、新观念、新理念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在技术人员和广大水产业主面前,知识恐慌和本领恐慌迫使我们思索对策。未来的技能培训和知识更新需要紧扣时代步伐,除了传统养殖、病害防治等技术外,亟须引进渔业数字化、设施化、机械装备提升应用等内容,同时从产业融合发展角度,开展渔旅结合、多种业态并举,高质量发展渔村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做法等培训,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体系人员能力提升。

3.体系人员机构配置需要不断加强

专业人员年龄老化、中坚力量配备不足在当前基层依然存在,推进推广系统职能不断拓展,条线多、任务重、要求高,导致部分工作未能实时、深入开展,影响了公益性职能履行。人才流失问题也时有发生,主要问题在于基层工作环境较为艰苦、个人提升通道有限,一批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难以扎根基层。高学历、高素质推广人才不足的问题阻碍了基层水产技术推广工作,未能达到纵向成线,横向成网的要求,对“十四五”时期乃至未来推广工作上下联动和体系完整性造成较大影响。

4.新时期推广机制需要各方协同创新

渔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推广体系的努力,而“产学研推用”相结合是新模式、新技术、新装备、新理念更快走向主体深入基层的有效途径。高校、科研院所优势在于课题研究,推广体系优势在于示范应用,而企业等生产主体优势在于辐射量产,现阶段越来越多科研推广项目都不单单依靠推广体系本身就能完成,需要充分利用各方优势,发挥各自特长,建立并巩固“研发-推广-应用-生产辐射”的推广路径,加快协同推广。

(二)相关建议

1.统一思想,提升认识,提高主观能动性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建立省级统筹,市级督导,县级落实的上下联动机制。建立日常工作定期调度机制,及时掌握浙江省水产推广工作进展和落实情况。强化在线考评、实地核查、重点任务考评制度。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各地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资金支持,加大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的财政支持,建立技术推广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特别是对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新装备“四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支持力度。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各地要及时了解跟踪水产技术推广动态,通过开展选树“最美渔技员”“星级基层渔技站”等活动,树立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带动致富的推广服务典型,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互联网等渠道开展宣传推介,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水产技术推广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2.多措并举,培养人才,树立技术权威

一是创新高端人才引进机制。优化升级人才政策,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强化服务保障和人才支撑,强化人才引进“同城待遇”。建立水产技术人才信息库和需求目录。紧扣现代种业、数字渔业、设施渔业、智能渔技装备等重点领域需求,加大水产技术人才引进、资助和扶持力度。二是面向基层一线输送新生力量。强化定向培养机制,持续抓好定向培养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工作。在定向培养乡镇推广人员的实践上,探索县级定向培养基层渔技员制度。充分发挥企业、合作社、种养能手等各类人才作用,补充基层水产技术推广力量。三是提升基层渔技员能力素质。遴选具有一定影响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基层骨干,开展专业实训,实现个性化培养和精准管理。促进新进人员下沉到基层一线,掌握情况、发现问题、落实工作。

3.多元发展,健全体系,推广“两翼”服务模式

一是集聚产学研协同推广“优势翼”。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科研院所专家深入基层一线,加强科研与生产结合,熟化科技成果,通过技术培训、实地指导和现场观摩等形式,推进生产一线的技术问题解决。二是激发科技市场化服务“特色翼”。推进水产技术推广公益性与市场化优势互补,支持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组织和个人,建设现代化渔业服务中心,推进实现“资源、技术、产品、文化、服务”多方共享。三是运用数字化打通“一体两翼”网络。大力推广“浙农渔”应用,迭代升级模块应用,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推广服务,实现生产服务“一站式集成”和培训多元化。针对不同领域科技服务需求,依托“浙农渔”等打造“互联网+”服务场景,开发定制个性化服务功能,畅通供需对接、即时指导、远程服务渠道。

猜你喜欢

技术推广水产浙江省
《初心》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加油!水产人!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