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04-11刘涛
刘涛
(山西西山金信建筑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200)
0 引言
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而危险的工程活动,涉及多方面的技术、经济、社会、法律等因素。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和相关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 建筑安全管理常见问题
1.1 理念落后
建筑安全管理理念能够指导和影响建筑安全管理行为和决策,直接决定建筑安全管理的目标、原则、方法和效果。但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我国目前在建筑安全管理理念方面还存在一定欠缺,如安全管理被视为成本而非投资、安全管理被动应付而非主动预防、过于依赖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等。部分建筑施工企业认为安全管理是一种增加成本、降低效益的负担,而不是一种提高质量、增强竞争力的投资。也有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只在发生安全事故后才采取应急措施,而不是在施工前就进行风险评估和危险源辨识。此外,没有制定统一的安全标准和规范、未能开展定期的安全检查和评价等情况也大量存在,为提高我国建筑施工安全水平,必须设法改变这一现状[1]。
1.2 方法传统
当前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方法还存在着较为传统和落后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依赖人工检查和监督、缺乏科学技术的支持和应用、忽视风险评估和预防等。如主要依靠人工进行现场巡查、检测、监督和整改,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疏漏和失误,难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人员素质、经验、态度等因素也会直接影响人工检查和监督成效。此外,只注重事后的处理和整改,未能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平台等情况也属于常见问题,这使得视频监控、定位追踪、智能报警等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成效不佳,施工场地、周边环境、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也往往未能得到充分考虑,这种情况下建筑安全管理方法难以适应建筑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2]。
1.3 宣传教育成效不佳
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直接影响事故发生概率,但在具体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实践中,安全教育培训缺乏制度化和规范化、培训内容和形式单一且陈旧同样属于常见问题。例如,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责任体系,没有制订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和方案,没有配备专业的安全教育培训人员和设施,没有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和考核机制。只是简单地进行法律法规、操作规程、事故案例等方面的知识宣传,没有针对不同工种、不同岗位、不同风险等级的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也属于常见问题。此外,传统的课堂授课、现场讲解、视频播放等培训方式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未能与实际施工操作相结合,这使得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无法发挥预期作用,在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必须设法改善[3]。
2 建筑安全管理优化策略
2.1 更新理念
为了提高建筑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必须更新建筑安全管理理念,树立科学、先进、人本、系统、预防、持续改进的安全观念。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从成本观念转变为投资观念。建筑施工企业应该认识到安全管理不是一种增加成本、降低效益的负担,而是一种提高质量、增强竞争力的投资。因此,应该主动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安全管理,不仅要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还要追求安全管理的优化和创新。具体应建立安全生产年度及中长期管理目标,设立安全生产奖励基金,加强安全设备和防护设施的配置和维护,开展安全生产成本核算和效益分析。
(2)从应付观念转变为预防观念。建筑施工企业还需要认识到安全管理不是一种被动应付、事后补救的措施,而是一种主动预防、事前控制的措施。进而在施工前就进行风险评估和危险源辨识,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实施动态监控和风险控制。具体实践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做好现场布置,全面开展作业、操作方案的交底和培训,实行分级分区巡查和隐患排查制度。
(3)从经验观念转变为规范观念。安全管理不是一种依靠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的活动,而是一种遵循客观规律和科学方法的活动,具体这一认知,建筑企业需要编制完善的安全管理手册和操作规程,实行持证上岗和定期考核制度,全面开展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并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安全宣传和教育,统一的安全标准和规范制定及宣传属于其中关键[4]。
2.2 开展“三要素”安全管理
建筑安全管理的“三要素”是指危险源、应急和隐患,这3 个方面是建筑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建筑安全管理的创新和突破口。开展“三要素”安全管理,必须在危险源识别、应急预案、隐患排查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提高建筑安全管理的水平和效果,建筑施工企业危险源构成如图1 所示,“三要素”安全管理体系如图2 所示。
图1 建筑施工企业危险源构成
图2 “三要素”安全管理体系
在危险源管理方面,需要做好危险源识别,聚焦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物、环境等因素,这属于预防事故发生的第一步。具体实践应对施工过程中的所有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不遗漏任何一个细节。在施工前要对施工场地、周边环境、气象条件、地质情况等进行充分调查和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火灾爆炸等危险因素;还应根据施工进度、环境变化、技术更新等因素,及时调整和更新危险源目录,实现动态监控。在施工过程中定期检测施工设备、材料、结构等的性能和状态,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和缺陷;这一过程需要根据危险源的性质、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对危险源进行分级管理,确定重点防范对象和措施。同时,在施工中要根据不同专业和工种,采用相应的检查方法和技术,对高风险作业如高空作业、吊装作业、电气作业等进行重点监控;此外,还应制定出具体的危险源识别方法和流程,明确责任主体和参与人员,确保危险源识别工作能够有效执行。具体需要在施工中建立健全危险源识别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制订危险源识别的计划和标准,采用表格、图表、照片等形式记录危险源识别的结果,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各类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也极为关键,可考虑建设智能监控体系(图3),全面开展危险源管理[5]。
图3 智能监控体系
在隐患排查方面,需要认识到其属于消除事故隐患的关键步骤,进而在施工全过程中持续开展隐患排查工作,不断发现和消除隐患,形成闭环管理。施工前要对施工设计、材料、设备等进行审查和检验,消除设计缺陷、材料不合格、设备故障等隐患。在施工中要对施工操作、结构安装、安全防护等进行监督和检查,消除操作失误、结构缺陷、防护缺失等隐患。在施工后要对工程质量、设备运行、环境保护等进行验收和评价,消除质量问题、设备故障、环境污染等隐患;同时,需要基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对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和部位进行系统的检查和分析,找出隐患的根源和链条,可对施工过程中的人员素质、设备性能、材料质量、管理规范、环境条件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检查和分析,找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为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管理因素;还应基于不同专业和工种,采用相应的检查方法和技术,提高隐患排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如根据不同的危险源针对性选用声学检测、红外检测、电子检测等不同的检测仪器和方法,及时发现并定位隐患的位置和程度;此外,必须明确具体的隐患排查方法和流程,明确责任主体和参与人员,确保隐患排查工作能够有序进行,例如,规定使用表格、图表、照片等形式记录隐患排查的结果,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在应急预案方面,为减轻事故损失和保障人员安全,必须根据不同类型和等级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目标、任务、组织、流程、资源。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如火灾应急预案、塌方应急预案、人员伤亡应急预案,这类预案需要明确应急指挥部的设置、应急救援队伍的组成、应急救援设备的配备、应急救援程序的执行等;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因素,避免空泛和理想化,突发事件的发展变化也需要得到考虑,这样才能够充分结合施工场地的地理位置、交通状况、通信条件等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施工现场的应急预案,确定最佳的撤离路线、救援通道、联络方式。同时,也需要考虑突发事件的性质、规模、影响,进而及时调整应急指挥部的级别、应急救援队伍的规模、应急救援设备的数量;此外,还需要制定出具体的应急预案执行方法和流程,明确责任主体和参与人员,确保应急预案能够快速有效实施。具体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的演练和评估机制,定期组织各相关部门及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和评估,以此动态更新和完善应急预案。
2.3 创新宣传教育工作
建筑安全管理的宣传教育工作是增强建筑施工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建筑安全管理的宣传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提高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建议采取以下创新措施。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拓展宣传教育渠道和方式。例如,利用网络平台、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发布安全知识、案例、法规等信息,方便施工人员随时随地学习和查阅。利用多媒体、动画、视频等形式,制作生动有趣的安全教育课件和素材,吸引施工人员的注意力和兴趣。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模拟安全事故的发生过程和后果,增强施工人员的危机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结合建筑施工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差异化和个性化的宣传教育方案。可基于不同的施工阶段、工种、岗位、风险等级等,制定相应的安全教育内容和要求,避免一刀切和泛泛而谈。不同施工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经验水平也需要得到考虑,进而制定相应的安全教育方法和形式,不得生搬硬套。此外,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项目的特点和条件,优选相应的安全教育时间和地点,规避形式主义等问题。
(3)加强宣传教育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提高施工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可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了解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水平、学习需求、意见建议等,及时调整和完善宣传教育方案。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模拟演练等方式,增加施工人员的实践操作机会,提高该群体的安全技能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可灵活采用竞赛评比、奖惩激励、互动反馈等方式,以此增加施工人员的学习动力和成就感,进而提高该群体的安全责任感和安全技能掌握水平,这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3 结语
综上所述,更新理念、开展“三要素”安全管理探索、创新宣传教育工作是提高建筑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途径。在具体实践中,建筑企业必须聚焦行业发展动态,及时更新管理理念、方法、技术,进而更好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