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行为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4-04-11李飚周健丁诗琳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年1期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新文科教学改革

李飚 周健 丁诗琳

[摘 要]本文以郑州大学为例,剖析了行为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与主要问题,并结合郑州大学“双一流”高校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和行为经济学交叉学科的特点,提出行为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以期为行为经济学课程质量提升提供参考,为新文科背景下的学科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教学改革;新文科

0     引 言

2020年11月,教育部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强调新文科在提升综合国力、培养时代新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文科教育融合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1-2]。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实践创新的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标准[3]。行为经济学作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是经济学类课程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前沿性课程之一,是涵盖社会学、心理学、脑科学等多理论维度的新兴交叉学科,以多学科融合的视角解读人为何时常做出有悖于自我利益最优的选择[4]。行为经济学的崛起,是对传统主流经济学理论的补充与拓展,对学生学习和深入认识经济学有着积极作用[5-6]。

2021年,郑州大学开设行为经济学课程,着力提升经济学人才培养质量,打造中部地区具有显著引领力,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专业。行为经济学旨在帮助本科生灵活使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理论,形成交叉学科理论知识和思维能力,能够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宏观经济、政府决策、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金融与财务等经济学领域的知识和研究视角,契合郑州大学坚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相融合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理念。本文结合实地调研、问卷调查以及一流院校开设行为经济学课程的经验,梳理行为经济学课程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以及评价机制的改革方案,为其他多学科融合的学科课程改革提供借鉴,为新文科建设提供可行依据。

1     行为经济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通过面对面访谈、调查问卷、其他高校的课程实践以及文献研究等方法对郑州大学行为经济学课程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面对面访谈的对象包括商学院经济系教师、商学院行为经济学授课教师和2019级、2020级经济系学生,以期从多角度、多渠道分析郑州大学行为经济学课程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行为经济学为院级选修课,本文的问卷调查对象为郑州大学2019级和2020级商学院本科生,共发放问卷61份,收回有效问卷55份,有效回收率为90.16%。根据问卷和访谈结果,研究发现郑州大学行为经济学课程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1.1   行为经济学在经济学研究中仍有拓展空间

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正冲击和改变着传统主流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在过去二十年里发展得极为迅猛,并且与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和环境经济学等诸多经济学研究领域都有所渗透融合。但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行为经济学目前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亟须解决。行为经济学目前还没有形成統一的理论体系,并且与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在很多地方还缺乏有限的衔接;作为心理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目前行为经济学多是研究微观经济现象与个体,罕有研究者将精神分析的潜意识理论与经济现象结合,也少有研究者将微观领域的研究成果整合到宏观经济模型中,行为经济学研究仍任重道远。

1.2   行为经济学教学方式多样性有待提高

行为经济学是将经济学与心理学结合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运用观察、调查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心理因素对日常经济行为的影响。因此,实践教学、仿真教学对于行为经济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目前我国行为经济学教学方式仍采用的是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则努力抄笔记,考试背笔记,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由于行为经济学是一门与心理学交叉融合的前沿学科,国内拥有计算机实验室、决策模拟与经济建模实验室、金融实验室、管理行为实验室的学校寥寥无几,因此,在没有实验环境和设备的情况下,要想让学生更能深入学习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并联系实际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必要方法。

1.3   行为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程度有待加深

近年来,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深入推进,国家对高校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随着国家现代化转型,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多技术跨界融合将成为常态。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第九大学部,即交叉科学部。从全球的实践经验来看,西方国家对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并逐渐加速行为经济学与医学研究、教育研究、心理研究等领域的融合,并且切实地将行为经济学理论应用至这些领域。然而,我国行为经济学的发展严重滞后,目前国内对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系统性介绍还非常少,特别是质量较高的实验经济学教材仍比较稀缺,推动行为经济学与其他领域深度融合的人才也较为稀少。

1.4   行为经济学课程评价机制有待改善

行为经济学作为一门更加注重学生实践性的课程,其评价方式大多仍局限于对行为经济学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测试,凭借测验分数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会对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行为经济学的课程评价应更具开放性与多维度,通过课上同学们的互动率、实验室的参与率,课下对案例和相关知识的思考程度以及文献分享等活动,全面、多样性地评价学生,培养学生的高阶思考能力。

2     行为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改进措施

2.1   行为经济学的课程内容改革

行为经济学主要包括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内容,在学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学内容中加入学术前沿成果,并结合时事热点,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用多样的视角观察社会经济现象和问题。

第一,引进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行为经济学课程包含心理学、社会学、金融学等多个学科,作为新兴交叉学科,需将不同领域的基础知识结合前沿领域成果,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引领学生以独特视角观察社会现象和问题,结合数字技术,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例如,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行为经济学在金融领域、宏观经济学领域和企业管理领域都有深入研究,衍生出神经金融学等前沿研究成果,将此类内容加入课程中,使学生在巩固经济学基础的同时了解经济学前沿。第二,紧密联系时事热点。郑州大学在培养环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经济学基础,强调跨学科融合,加强文科内部人文与社科的有机融合。在课程中融入时事热点、金融事件、政策设计等的讨论,通过加强对时事热点事件的思考和反馈,在教授课程中用渗透性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应当在课程中增加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知中国、知世界、服务中国”,培养经济学理论扎实、知识宽厚、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优秀经济学人才。

2.2   行为经济学的课程实施改革

行为经济学教学内容多样复杂,学科交叉融合广泛,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本课程。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拟采用以下四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一,案例教学。行为经济学课程与真实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案例教学引发学生的共鸣,例如,在“偏好理论”章节中,可采用“多重选择的困境”经典案例,这一案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了解与深入分析;在“行为经济学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中,可以通过“孪生股权问题”“美国存托凭证”

“编入指数”等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学习“金融市场中的套利者和噪声交易者”相关知识,认识并深入分析“套利中的风险因素”、重视“履约成本”和“模型风险”,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及提高其社会责任感。第二,多媒体教学。行为经济学课程授课对象为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其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知识,但行为经济学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包含了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相关知识,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在讲述“羊群效应”相关知识时,可加入各类社会新闻视频,视频比单纯的理论讲述更加生动形象,帮助学生迅速建立认知并加深印象;通过PPT、视频和音乐的结合,打破传统的黑板板书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更具创新性。第三,仿真式教学。行为经济学课程已形成完备的教学大纲和教案,内容主要涉及偏好理论、认知偏差、时间贴现、社会偏好等,同时结合了宏观经济领域、公共决策领域、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领域以及创新创业等场景来探讨行为经济学的应用。例如,在“心理账户”章节中,可以通过一个测试来跟学生进行深度互动,“期待已久的演唱会门票丢了,选择再买一张还是不去”,也可以通过设定相应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选择背后的心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第四,实验式教学。郑州大学商学院具备完善的实验室及设备,有充足的教研室,学院先后采购了170余台计算设备,为学生开展学术研讨活动提供了物理空间。学生可在实验室通过做实验,了解抉择时的心理波动和反应,从而在学习“交易偏好”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2.3   行为经济学的评价机制改革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为了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提高思维能力,提升学业挑战度,行为经济学在考核评价中采取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过程性评价。教师在评价体系中提高学生的平时成绩比重,通过提问、课堂互动、文献分享等方式对学生的参与度、对课程的认识程度和对行为经济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一个过程性评价,建立科学、连续、合理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充分运用数字技术,从课堂互动率、各章节测试分数、回答问题的深入程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第二,发展性评价。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将学生的各类信息进行汇总,在文献分享、读书会等活动中,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态度进行记录,同时,根据经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联系生活实际,不仅结合课程案例,引经据典阐述经济学的智慧,并且让学生自主进行小组调研,从社会实践调查中观察社会现象,优化课程输出的效果,对学生的感性活动、社会交往活动、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全面评价。第三,结果性评价。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从学生角度,让学生对自我有清楚的认知,通过小组作业的完成度、课堂回答的思考深度、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等指标,学生能够针对自己的日常表现展开动态评价,并且实现自我反思与改进。从教师角度,创新学生评价方式,在掌握学生个体学习情况的同时,对学生的内容理解情况进行了解和评价。从院校角度,建立院校督导评价机制,展开多种学术活动,相关专业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以学院为主体展开同行评价,提高课程质量,提高评价效率。

2.4   行为经济学的课程设计改革

针对经管行业的新要求、新趋势,根据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本文对行为经济学相关课程设计进行优化。

第一,加强学科融合。坚持以学生学习成效为主体的价值导向,形成跨学科课程建设智囊团,吸纳并激发不同学科的青年人才,将其学术兴趣、课程建设方案、课程投入等进行黏合,举办跨学科课程建设学术研究沙龙,形成有利于非正式自组织团队知识创新生态与学术治理体系等氛围。第二,增强学科应用性。提升跨学科课程知识融合度,行为经济学与时事热点、政策设计、公共决策等环节的结合,使学生具有人民情怀、中国立场、全球视野,进而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素养、较强的质性分析和量化分析能力、文化底蕴厚重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仕勇.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新理念与新进路[J].中国编辑,2021(2):16-21.

[2]楚建英.新文科建设视角下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创新的实现路径[J].对外经贸,2023(4):97-100.

[3]陈慧,王雅茹,魏宝社.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跨学科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以行为金融学为例[J].科教文汇,2022(9):55-57.

[4]劉骥,王易昕.行为经济学在教育领域的前沿实践与启示[J].教育与经济,2020,36(4):68-74.

[5]蒋军锋,殷婷婷.行为经济学兴起对主流经济学的影响[J].经济学家,2015(12):68-78.

[6]那艺,贺京同.行为经济学的兴起及其与新古典经济学关系的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2019(5):60-77.

[收稿日期]2023-07-07

[基金项目]郑州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行为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2023ZZUJGXM121)。

[作者简介]李飚(1988— ),男,河南郑州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劳动经济;周健(2000— ),男,河南郑州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劳动经济(通信作者)。

猜你喜欢

行为经济学新文科教学改革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可采取的环境治理措施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公选课《行为经济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