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背景下中高职贯通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4-04-11樊聪
[摘 要]随着大數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传统的财务工作已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为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职业院校的会计人才培养机制也要有新的发展与转型。本文从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学生发展四个方面对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数智化背景;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各行业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变革。2021年,《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快会计数字化转型步伐,企业的财务组织模式、财务信息技术和财务管理技术等也都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转变和升级,会计人才向管理型、数据型、战略型转变已成必然。同年,教育部发布《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正式将高职“会计”专业名称更改为“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转型升级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1 数智化背景下会计专业人才需具备的能力
1.1 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的能力
会计人才是技术含量高、专业素质要求强的应用型人才,无论技术怎样发展,会计人员都需要系统掌握会计、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不仅要掌握企业会计核算方法、熟悉税法及其他经济法律法规,懂得企业运营管理知识,还要具备编制预决算和各类财务报表、能够进行税费申报和纳税筹划的能力。
1.2 灵活运用数智技术的能力
数智化时代背景下,企业经营过程中会产生海量的数据,会计人员需要具备利用大数据会计信息处理系统的能力,通过数据分析,掌握数据背后的企业经营状况,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参考,同时会计人员还需具备应用智能工具和智能平台进行业务处理的能力[1]。
1.3 综合进行分析决策的能力
人工智能、财务机器人等技术赋能会计行业,原始单据和发票通过OCR扫描自动生成凭证、账簿、报表,大量重复的基础性工作被智能化代替,迫使会计人员由财务核算向管理决策进行转型,即能够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后客观评估企业运营风险、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帮助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2]。
1.4 全面参与企业业务的能力
单纯的财务数据信息对于企业决策来说毫无意义,会计人员要走出自身的认知范围,深入业务,才能在繁杂的数据中准确提炼出相关业务信息,进而转化成对企业有用的决策信息。一名优秀的会计人员应该参与项目管理,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企业的业务运作,参与经营分析,把财务与业务结合起来,让财务分析成为管理工具。
2 数智化背景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原有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点强调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掌握,教育部印发新版专业目录后,各职业院校认识到,应结合时代特征和社会对会计人才能力的新要求制定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方向,把会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与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相结合,培养出数智+管理,同时又具备创新能力的知识型、发展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3]。
2.2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现有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核算与管理等体现财务人员在核算方面的课程。针对大数据背景下对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的要求,职业院校应重构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增加与数据收集、处理与分析以及智能平台运用相关的课程,以满足工作岗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4]。
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会计专业教师理论扎实,教学能力出色,但往往只具备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核算等方面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不足,且欠缺新兴的大数据、云计算、财务共享等数据收集、挖掘与分析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识。会计专业学生培养目标是要同时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和大数据分析、RPA智能平台应用能力,实现数据挖掘与分析为财务决策所用。因此,亟须培养一批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能满足专业课程教学要求的师资队伍。
2.4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会计人才培养应以会计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建立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ERP沙盘实训室、虚拟仿真模拟实训室等实训基地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学校应注重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具备财税基本技能、财经职业素养,具备智能工具应用和智能平台业务处理的能力。
3 数智化背景下上海商业会计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
3.1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四面育人
上海商业会计学校在建设中高职贯通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紧跟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跨界融合化的发展趋势,基于教育部新专业目录调整方向,通过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新理念,将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紧密联系起来,紧贴上海经济发展需要,从素养、知识、能力、思维四个方面对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构建。
上海商业会计学校将大数据与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义为: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主要面向现代服务、现代制造等企事业单位,培养数智化背景下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良好职业素养,掌握扎实专业知识,具备较强专业技能和运用智能工具的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和管理思维,能从事“大、智、移、云、物”环境下出纳、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成本管理、数据分析、财务共享服务等相关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知识型、发展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2 完善課程体系建设——四类并进
上海商业会计学校中高职贯通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考虑了专业与企业、岗位的对接,以及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在认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依据2021年制定的《上海市中高职贯通教育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标准》,结合上海市教委1+X证书制度试点等要求,采用长学制、一体化设计、有效贯通,按照“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原则,将中高职贯通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课四类。
公共必修课主要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职业素养以及具有审美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类课程主要有语文、数学、英语、思政、心理健康、体育、艺术、商务礼仪、沟通与演讲等。
专业必修课主要体现为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这类课程主要有基础会计、出纳业务操作、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财务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内部控制、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综合实践等,根据培养目标,在原有的一些会计课程中,导入大数据、BI等新技术来进行财务数据的分析。
专业选修课主要是融合大数据技术的新兴专业课程,主要包括财务数据处理与分析、大数据分析、Python财务应用、RPA财务机器人、财务共享服务、智能财务与可视化等课程,目标在于能够使学生熟悉大数据技术在财务领域中的应用,学会利用技术探索和分析财务问题,能够根据财务场景完成相应工作。
实习实训课主要是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包括电子会计凭证缮制与管理、ERP沙盘实训、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实训、财务数字化实训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实现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
3.3 打造优质教师团队——四层聚焦
3.3.1 聚焦比赛,创新教法改革
学校以科研为引领,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以校内青教赛为抓手,组织教师参与各级各类教学比赛和技能竞赛。近年来会计专业教师团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上海市星光计划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教学设计一等奖、中职教师市级企业实践学员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两次获得上海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3.3.2 聚焦科研,引领课程改革
近五年,学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积极探索,团队老师牵头或参与完成《上海市中高职贯通教育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标准》等多项国家和上海市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的开发。完成财务数据处理与分析等七门上海市在线课程的建设,完成《初级财务会计》等五本中高职系列教材的开发和《管理会计基础》市级规划教材的编写;及时总结教学科研成果,撰写教学案例并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其中《十四五期间增值税改革模式的研究》获财政部综合司优秀征文。
3.3.3 聚焦培训,培育数智双师
学校会计专业教师专业知识丰富、功底扎实,拥有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会计师、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多人。为满足数智化时代“会计+大数据技术”双背景的师资要求,加强会计专业教师在数智化方向的培训,定期派会计专业教师参加与大数据技术应用、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等相关的培训。近年通过智能财税、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财务数字化、财务共享服务等1+X师资培训并取得证书的教师比例达100%。
3.3.4 聚焦实践,打造校企双师
学校致力于为教师队伍建设搭建产教融合平台,不断加强与用友新道、中联、正保网中网等多家企业的合作互动。每年组织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实践,跟进具体项目实施,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反哺课堂教学;安排校企合作企业师资进课程、进课堂,共同参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3.4 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四力助推
3.4.1 借“技能大赛”之力,促进专业技能发展
学校重视学生技能发展,每年举办财商文化技能节,鼓励学生全员参与,近三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沙盘模拟企业经营比赛团队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智能财税基本技能赛项三等奖,在上海市“星光计划”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会计技能、财务数据处理分析赛项中多次取得一等奖。通过比赛,学生得到了收获和成长,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
3.4.2 借“创新活动”之力,激发创意能力提升
学校注重学生创新创意实践,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搭建多元化、国际化的交流实践平台,鼓励引导学生在课堂以外自主学习,以积极参与创新创意类大赛,在国家和上海市各类DI比赛项目中均获得优异成绩。在2021年DI全球总决赛中,学生获得了高中组技术类团队挑战全球总分第一及快速反应挑战全球第一的成绩,这正是学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国际化素养和终身发展能力的喜人成果。
3.4.3 借“创业课程”之力,增强创业意识形成
熟悉企业运营、全面掌握业务的会计人员才能给企业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学校充分依托市、区、校、企四方资源,积极开展各类创新创业课程,使学生充分了解企业经营业务全貌,2022年学校举办各类形式的创新创业活动23场,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获市赛金奖2个,银奖2个,铜奖5个,最佳乡村振兴奖1个。
3.4.4 借“实习实训”之力,强化实践能力提升
依托上海市唯一的会计开放实训中心、ERP云沙盘综合实训室、商业社会环境VBSE等实训场所,结合企业用人及学校育人规律,构建实践教学、岗位实习、社会化服务等立体化的产教融合育人体系。学生中职段开展沙盘模拟企业经营、虚拟商业社会环境等实习实践课程;第五学期到上海市代理记账行业协会成员单位进行出纳和会计、审计助理等岗位实习,企业实习带教老师一对一指导学生进行业务训练。高职阶段,学生可进入校内生产性实践基地财务中心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操,由企业专家和学校老师共同带教,指导学生对企业真实业务进行处理,从开票到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编制报表、纳税申报、工商公示、工资等业务,和企业的实际会计工作零距离对接。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探析了数智化背景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以上海商业会计学校中高职贯通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和学生发展等方面进行论述。总体方向是大数据、智能化技术与会计专业的深度融合,“四面育人”从素养、知识、能力、思维四个方面对人才目标进行构建。“四类并进”的课程体系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但总体是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会计融合课程的梯度增加和深度开发。“四层聚焦”的师资建设要从政策和机制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力度。“四力助推”的学生发展要求学校、企业、教师、学生联动,达到资源互通、人才互通。总之,数智化时代的到来迫切要求职业院校顺应时代发展和行业变化趋势,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建设,为社会培养新型智会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徐明华.“大智移云”时代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2(6):173-175.
[2]黄丽丽.数智化时代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J].经济师,2021(5):145-146.
[3]郑方方.大数据时代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大学教育,2022(6):199-201.
[4]张水莉,赵红艳,席素梅.数智时代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财经界,2023(15):174-176.
[收稿日期]2023-07-12
[作者简介]樊聪(1987— ),女,浙江嵊州人,硕士,讲师,注册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