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天津市高职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定位

2024-04-11王剑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年1期
关键词:会计人才京津冀协同发展培养模式

[摘 要]本文聚焦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天津市高职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定位。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其中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文章首先概述了京津冀協同发展战略,分析了天津市高职教育的现状,并对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构建了新定位下的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校企合作、优化课程体系等方面。旨在通过这些措施,提升天津市乃至整个京津冀地区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职教育;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0     引 言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推动新时期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在这一背景下,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应运而生,旨在通过优化区域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区域一体化的新格局。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更是对区域内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各个领域带来深远影响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对于天津市这样的直辖市而言,这一战略不仅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也为其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天津市的高职教育尤其是应用型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重新定位。会计是一门实务性极强的学科,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紧跟经济发展的步伐,更要与区域经济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因此,探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指导下,天津市高职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定位,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更具备显著的实践意义。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天津市乃至整个京津冀地区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也为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1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概述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作为中国国家层面的重大区域发展规划,旨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区域一体化,实现京津冀地区的协调发展。该战略的核心目标在于缓解北京的“大城市病”,通过功能疏解和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1]。在这一框架下,天津的角色被定位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承载地,河北省则着重于工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一战略的实施,不仅对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产生深远影响,也对高等职业教育,尤其是会计专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特别是会计专业教育,面临着重新定位和调整的需求。随着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对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这要求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教育中,不仅要注重基础会计知识的传授,更要强化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其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促使区域内的企业和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这对会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对区域经济特点的深入理解、跨区域业务处理能力以及更强的创新和适应能力。同时,这一战略也促进了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跨区域合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质量。

2     天津市高职教育现状分析

天津市作为中国北部的重要城市之一,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天津市的高职教育资源分布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在资源配置方面,天津市高职院校普遍加大了对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致力于打造更加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同时也在不断优化课程结构,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在会计专业的发展方面,天津市的高职院校展现出明显的积极态势。课程设置方面,除了传统的会计基础理论课程,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引入与新兴行业相关的会计实务课程,如国际会计、财务管理、税务规划等,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实践能力。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这些课程往往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师资力量方面,天津市高职院校也在不断加强[2]。许多院校通过引进具有行业经验的专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或者与企业合作,安排教师赴企业实习和学习,以此提升教师的实务教学能力。此外,一些院校还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通过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教学设施方面,天津市的高职院校同样显示出积极的发展态势。许多院校投资建设了模拟会计实验室、电子会计实训室等专业实训设施,这些设施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学习平台,也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通过这些实训设施的应用,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会计核算、财务分析等关键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会计行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在金融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等领域的快速增长,对会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不仅涉及对会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对于实际工作能力、创新思维和跨领域能力的要求。然而,当前天津市高职教育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第一,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实际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的培养。这导致学生在毕业后进入职场时,往往缺乏必要的实务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第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工作的性质和内容正在发生变化,对会计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然而,目前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还未能有效适应这一变化,导致毕业生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能力不足。最后,由于缺乏与行业的紧密联系,教育内容往往与行业的最新需求脱节,这进一步加大了教育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天津市高职教育需要对现有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调整。

4     新定位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4.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简单并置,而是要实现二者的有機融合,以培养出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又能够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工作的会计专业人才。理论教学的重点应当放在构建坚实的会计学基础上,同时引入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案例分析,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会计学的核心概念、原则和方法。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引导者和启发者,他们应当鼓励学生批判性地思考,主动探索会计理论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联系。其次,实践操作的环节应当设计得更加贴近实际工作场景。这可以通过模拟实际会计工作环境的实验室练习、实习机会以及与企业的合作项目实现。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还能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财务分析、预算编制和财务报告的编制等。此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应包括对学生进行系统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不能仅满足于掌握现有知识,而是要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对传统会计理论和实践进行质疑和创新。

4.2   加强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不仅是高等职业教育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培养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的关键。校企合作的核心在于实现教育资源与行业需求的有效对接。通过这种合作,教育机构能够直接洞察行业的最新动态和技能需求,从而使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求[4]。例如,企业可以参与课程的设计,提供实习岗位,甚至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际问题。这种接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也增强了他们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校企合作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在会计专业教育中,实践经验尤为重要。通过企业提供的实习机会,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理解和掌握会计工作的实际流程和技巧。这种经验的积累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同时,校企合作还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企业的参与可以为教育机构提供即时的反馈,帮助学校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育内容的时效性和实用性。此外,企业的参与还能为教育机构提供更多的支持,如资金支持、技术支持等,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4.3   优化课程体系

在构建新定位下的天津市高职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时,课程体系的优化是一个关键环节。在此过程中需要深入分析和反思现有课程体系的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以更好地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背景和行业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新需求。现有的课程体系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在实际操作技能和行业实务的教学上则相对薄弱。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会计专业的教学不仅要覆盖传统的会计、审计等基础理论,还应加强对区域经济特色和行业特定需求的关注。因此,课程体系的优化应着重于增强实务操作和区域经济特色的融入。例如,可以设计一些课程,专门针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特点和会计实务需求,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其次,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专业的教学也应与时俱进。这意味着在课程体系中应加入更多关于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应用的内容,如大数据分析在会计中的应用等。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技术适应能力,也能使他们更好地满足未来职场的需求。同时,课程体系的优化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中,会计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具备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因此,课程中应加入更多关于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的培训,鼓励学生对传统会计理论和实践进行质疑和创新。

4.4   国际视野与地方特色的融合

在天津市高职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定位下,国际视野与地方特色的融合显得尤为关键。这种融合着眼于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同时确保他们能深入理解并适应地方经济的特殊需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需要采取多元化的策略。首先是引入国际化的教育资源,比如与国外院校的合作、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引进,以及外国专家的授课等,这些举措不仅扩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还丰富了他们的学习体验。同时,强调地方特色的整合也同样重要,这意味着课程内容需要紧密结合天津及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如针对地方主导产业的会计实务教学,以及地方文化和历史背景的融入。此外,创新教学方法也是实现这一融合的关键环节,例如通过案例研究、实地考察和项目合作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商业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并理解国际和地方层面的差异和联系[5]。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掌握会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全球视野,为在日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5     结束语

在未来,天津市高职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将走向更加深入和广阔的领域。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天津市的高等职业教育将面临更加多元和复杂的挑战。因此,高职院校需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的实际需求,不断优化和创新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和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一个多元化、全面发展的学习平台;未来的教育将更加注重实务操作能力与理论知识的融合,国际视野与地方特色的融合,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1]董雪杰,王长清,黄苑婷.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专业融合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

(19):21-22,26.

[2]卢嘉怡.“三教”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基础会计新型教材设计与开发[J].理财,2023(10):92-94.

[3]张捷.数字化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发展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3(9):187-189.

[4]刘妍.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改革的探讨[J].营销界,2019(39):215-216.

[5]杨振军.协同发展视角下的京津冀地区高职专业布局优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1):5-10.

[收稿日期]2023-07-17

[基金项目]天津市商务经济研究会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天津市高职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定位”(Yjh2023004)。

[作者简介]王剑(1968— ),女,天津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大数据与会计。

猜你喜欢

会计人才京津冀协同发展培养模式
关于铁路会计人才培养的探讨
“互联网+”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文化认同对京津冀地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分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