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老工业基地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实践与思考
2024-04-11王恒胡哲伟单艳红张晓雨黄旭
王恒 胡哲伟 单艳红 张晓雨 黄旭
[关键词] 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土壤;老工业基地;合肥东部新中心
[摘 要] 合肥东部新中心瑶海片区为合肥老工业基地,园区企业布局分散,污染物排放总量高,土壤作为多数污染物的最终受体,其质量受到显著影响。鉴于合肥东部新中心瑶海片区关闭企业腾退时间不同、企业类型和规模多样、地块污染类型和污染程度不同等,污染地块治理修复难度较高。在合肥东部新中心瑶海片区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踏勘等方式充分摸清园区具体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制定治理任务和统筹安排治理修复工程,科学提出因地制宜的治理修复方案,建设合肥东部新中心企业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一张图”掌握片区内建设用地的总体情况和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工程的精细化管理。以市委、市政府为主要领导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推动市、县级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坚持环境修复与开发建设并重,注重科研机构技术指导和宣传教育作用,推进老工业基地科学转型发展,促进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
[中图分类号] X53[文献标识码] BDOI:10.3969/j.issn.1000-0941.2024.03.007
[引用格式] 王恒,胡哲伟,单艳红,等.合肥老工业基地污染地块治理修复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24(3):22-26.
在过去的很长时期,我国处于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初期阶段,经济建设处于粗放型发展状态,污染物排放总量较高,而土壤作为多数污染物的最终受体,其质量受到显著影响[1]。土壤质量的下降最终会威胁人们的生活,这与全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做的努力背向而驰[2-3]。《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发布的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不容乐观,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大量的老工业基地污染问题已成为限制其转型和发展的突出短板之一[4-5]。据调查,我国关停并转迁的企业数从21世纪初的6 611家已增至2020年的22 488家[6]。但由于土壤污染的隐蔽性、累积性和滞后性等特点[7-8],搬迁后遗留下大量的潜在污染场地,在老工业基地此类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城市功能提升;再加上老工业区废水废气处理不当,排放未得到妥善处理,环境污染严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化学需氧量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和2.2倍[9-10]。工业废弃地重金属污染、沉陷区等问题已严重制约老工业基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11]。因此,高质量开展污染地块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治理对于维护人体健康、推动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13]。
合肥东部新中心瑶海片区为老工业基地,园区面积小、企业布局分散、污染物排放总量高,且园区内关闭企业腾退时间不同、原企业规模和所属行业类型多样、地块污染类型和污染程度参差、后期开发方向和建设时序各异,导致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工作难度很高。正值“十四五”时期,《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的出台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需要立足实际、着眼发展全局,除科学全面应用工程技术手段外,还需要有效的政策支持和机制保障[14-15]。本研究通过分析合肥东部新中心瑶海片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治理修复实践,以期推进老工业基地科学转型发展,促进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实现“土十条”提出的2030年“两个95%”目标提供支撑[16-17]。
1 研究区概况
合肥东部新中心位于合肥市东部,涉及瑤海区、包河区、肥东县,规划面积34.1 km2。研究区为合肥东部新中心瑶海片区,地处南淝河以北、大众路以西、长江东大街以南、东二环以东范围,占地面积约为17.7 km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5.7 ℃,极端最高气温41.0 ℃,极端最低气温-20.6 ℃,年均降水量988.4 mm,年均降水天数123 d,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无霜期227 d。研究区内以平原为主,广泛分布于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土壤类型以黄棕壤、水稻土为主,并分布有石灰(岩)土、紫色土和砂黑土。主要植被类型为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组成的混交林。
2 合肥老工业基地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实践
合肥东部新中心瑶海片区污染地块治理工作流程见图1,治理工作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制定治污工作计划,通过资料收集、人员走访、现场踏勘等方式了解片区范围内需重点关注企业的分布、规模、类型、现状等,再结合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片区建设规划等进行资料的统一梳理和分析,并做出初步评估;第二阶段是通过收集整理的资料判断片区内需调查评估的污染地块,开展污染地块的调查和评估分析工作,基于污染地块调查评估结果确定污染地块治理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第三阶段是构建片区生态环境信息数据库和信息化平台,编制老工业基地工业污染地块修复规划,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1 扎实推进前期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工作
在污染地块治理修复中,修复方式的确定需要根据场地目标污染物的类型、浓度、分布情况和场地土壤质地等因素,如马钢和氯碱虽然同属化工项目,但是所属行业类别不同,前者属钢铁行业,后者属农药行业,造成的土壤污染类型和特征也不尽相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污染地块修复方式。只有充分了解“病情”,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才能“对症下药”,因此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现场踏勘工作十分重要。合肥老工业基地污染地块治理时需收集的资料包括规范标准、自然环境数据、社会信息资料、企业相关资料、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相关材料等。其中,规范标准包括国家、安徽省、合肥市出台的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政策;自然环境数据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气象、地质条件、土地利用等要素数据;社会信息资料包括人口密度、人口分布、敏感目标分布、经济现状、区域发展规划、区域环境保护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建设规划、水源保护区规划等;企业相关资料包括合肥东部新中心瑶海片区第二次污染源普查资料、全国重点行业企业名单、涉及企业的“三废”排放情况、危险废弃物或固废堆放资料、企业已有的环境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资料等;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相关资料指合肥东部新中心已开展的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相关信息资料。
通过对上述资料的收集整理,结合现场踏勘、人员走访等进行信息核实,最终确定合肥老工业基地涉及土壤污染的预关注企业共61家,对涉及的14个地块开展无人机航测,依据企业规模、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土地再开发的紧迫程度,明确合肥老工业基地需重点关注的疑似污染片区和地块,着重关注其中涉及的4个小企业集聚区、3个重点关注项目、3家重点关注企业。
2.2 深入分析存在问题,进行数据评估
针对预关注企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化工、电镀、焦化等重点行业企业污染地块进行资料梳理,并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土壤污染调查评估工作计划,内容包括核查已有信息、判断污染物分布、制定采样方案、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制定样品分析方案、制定数据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控制程序等,通过数据评估与分析工作,判断疑似污染地块的污染情况和风险等级。对于未开展土壤污染调查评估的预关注企业,根据预关注企业资料分析、现场踏勘和人员走访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区域土壤质量与修复项目库中项目的成熟程度、复杂程度、影响人居安全的重要程度、规模的大小、土地再开发的紧迫程度,确定土壤污染调查与评估、污染地块土壤治理与修复重点工程、土壤治理与修复工程效果评估等4类重点工程的具体项目,再根据项目成熟程度、资金匹配程度、技术可行性等工程实施的关键要素,安排重点工程的实施顺序,确保重点工程有序、高效、高质开展。
2.3 科学制定污染地块修复方式
基于地块污染物基本情况和周围处置场地的处理能力等,考虑经济、技术、环境影响等因素,确定合肥老工业基地污染地块治理修复方式,见图2。项目区内设置集中暂存与修复区用于暂时存放污染土壤,对于重金属(砷、汞)和无机污染土壤,杂填土和粗砂污染土采取淋洗方式,黏粉土采取固化/稳定化方式进行修复。对于VOCs/SVOCs污染土壤可依照污染物浓度分为低、中、高浓度污染土,其中低浓度污染土优先采取化学氧化技术,中、高浓度污染土采取热脱附技术。修复完成后达标的土壤尽量原场消纳,确需离场的可作为水泥窑、路基等材料离场消纳处置。废水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2.4 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为提升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治理修复的监督管理水平,保障工作质量,基于物联网、云计算、GIS、信息技术等现代手段,进一步提升现有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用地环境管理信息化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污染地块调查的信息化建档管理,构建合肥东部新中心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管理数据库,建立合肥东部新中心企业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管理信息化平台。信息化平台包括污染地块和预关注企业环境调查管理、污染地块和预关注企业环境风险评估管理、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管理3个模块,依据实际进行信息化管理平台的维护、更新、调整,实现对合肥东部新中心片区内建设用地的全过程回溯和有效化监管。同时采用进度监控、可视化数据管理和分析手段,实现片区内建设用地情况的“一张图”管理(见图3),推动片区内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的精细化管理,为决策制定、监督管理、方案调整提供有力抓手。具体来说,通过三维数字化平台对污染地块修复工作进行精确设计和施工模拟,围绕修复和治理工作开展过程管理,建立科学管理、智能作业、互联协同的治理修复项目信息化生态圈,并将数字孪生三维情景与物联网采集到的治理修复工程施工信息相结合用于数据挖掘分析,提供过程趋势预测和专家预案;通过接入施工单位配备的球机、枪机、智能AI摄像机等设备的影像数据,实现土壤及地下水修复现场施工全作业面可視化管理;通过接入车牌识别、智能地磅、GPS等设备数据,实现外运车辆闭环记录和土方外运管理;通过接入人脸识别考勤、人员位置实时定位等设备,实现施工现场人员实时监管;通过接入施工单位配备的在线智能环境监测设备、土壤和地下水修复专业设备等传感器实时数据,实现土壤和地下水修复过程及二次污染防范管理;通过实现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工程的可视化智能管理和土壤、地下水修复作业的可追溯、可还原,创新合肥东部新中心企业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修复项目进展和质量管理模式,实现人与物智能感知、工作互联互通、信息协同共享,提升项目各参与方的业务协作能力,推动监管部门监管能力的现代化和高效化。
2.5 编制污染地块治理修复规划
通过对合肥东部新中心工业污染地块的调查分析,依据片区土地利用规划和开发建设规划,配合重大建设项目建设规划,基于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相关规范标准等要求,编制《合肥东部新中心瑶海片区工业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治理修复五年实施计划》,明确2020—2025年治理修复工程的工作重点、时间安排、重要节点调度、预期目标、实施方法、组织保障、投资规划等重大事项,为有序开展治理修复工程明确了目标、压实了责任。
3 合肥老工业基地污染地块治理修复思考
1)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合肥东部新中心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和开发建设并重的位置,紧扣“高质量”和“一体化”两个关键词,推动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为主要领导的片区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工作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推动市、县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按照统一部署形成合力,在政策制定、业务指导、监督检查、资金保障等方面给予合肥东部新中心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工作最大支持,确保高标准完成工程实施、技术分析等业务工作。
2)通过环境修复和开发建设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治污效率。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鼓励采用“环境修复+开发建设”模式,统筹污染防治、经济开发和环境管理之间的关系。推动合肥市出台《加强合肥市东部新中心规划范围内出让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试行)》,有力支撑片区工业污染地块探索实践“环境修复+开发建设”创新治理试点模式,统筹布局,突出重点,加快推进老合钢东二地块“环境修复+开发建设”污染治理模式试点工程,有效减少基坑修复回填、开发再开挖重复性投资造成的资源浪费。
3)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撑作用。针对老工业基地内以炼钢和农药产业为主的地块污染物种类多、污染程度较深、周边敏感目标较多、部分治理修复工程与居民区相邻等特点,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等要求,充分发挥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技术指导作用,加强对治理修复工作的督促检查,推动治理修复项目切实发挥成效,有效保证了治理修复项目实施中的人居健康和环境安全,促进了土壤资源的安全持续利用。
4)强化宣传教育。一是加强信息公开,将疑似污染场地名单,场地土壤污染调查、评估、治理与修复的相关信息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平台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向社会公开,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污染监督、危害防范和安全利用。二是加强科学普及和宣传教育,结合具体的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工程,制作工程实施告知牌、土壤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挂图和视频等,普及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知识,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解读,营造保护土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是引导公众参与,鼓励公众通过微信平台、政府网站、电子邮件、“12369”环保举报热线等途径,对区域内地块环境管理各个环节,特别是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项目实施过程中乱排废水、废气,不按规定倒污泥、废渣等污染土壤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
4 结束语
针对合肥东部新中心瑶海片区老工业基地腾退转型的污染治理修复难题,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走访等方式充分摸清片区具体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治理任务和统筹安排治理修复工程,科学提出因地制宜的治理修复方案,基于物联网、云计算、GIS、信息技术等现代手段建设合肥东部新中心企业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一张图”掌握片区内建设用地地块的总体情况和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工程的精细化管理。推动形成以市委、市政府为主要领导的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工作领导小组,以形成部门合力,坚持环境修复与开发建设并重,注重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撑和宣传教育作用,推动治污工作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颜永毫,韩云,夏晨曦,等.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领域技术研发进展[J].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23,25(2):47-53.
[2] JIA X Y,OCONNOR D,SHI Z,et al.VIRS based detec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machine learning for mapping soil pollution[J].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11,268:115845.
[3] 林道辉,高娟,王祥科,等.土壤有机污染阻控与高效修复用纳米材料与技术研究[J].中国基础科学,2019,21(4):35-42.
[4] WANG N,GUAN Q Y,SUN Y F,et al.Predicting the spatial pollution of soil heavy metals by using the distance 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 method[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21,799:149452.
[5] 赖文佳.我国土壤污染治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新农业,2022(10):71-72.
[6] 赵丹,於方,廖晓勇,等.发达国家(地区)污染场地修复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23,40(4):441-452.
[7] 戴洪萍,吕冰,侯兰梅,等.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探讨[J].南方农业,2019,13(29):138-139.
[8] 赵丽江,李鹏红.政策工具视角下中国土壤污染治理研究:基于47份政策文件的文本分析[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9(5):15-25.
[9] 李阳,陈冲,李成,等.三维模拟与可视化技术在土壤污染调查方面的应用:以澧县原青云香料厂废渣及土壤污染修复项目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3):122-124.
[10] 姜琦,吴凯,施洋,等.矿区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生态学,2019,1(2):35-40.
[11] MARTIN J A,GUTIERREZ C,ESCUER M,et al.Trends in soil mercury stock associated with pollution sources on a Mediterranean island(Majorca,Spain)[J].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21,283:117397.
[12] 周长松,邹胜章,朱丹尼,等.土壤与地下水污染修复主要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矿业,2021,30(增刊2):221-227.
[13] 曹海兵.浅析土壤污染治理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13):133-134.
[14] QIN G W,NIU Z D,YU J D,et al.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and food safety in China:Effects, sources and removing technology[J].Chemosphere,2021,267:129205.
[15] 王效举.植物修复技术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8(1):65-70.
[16] 陈卫平,谢天,李笑诺,等.中国土壤污染防治技术体系建设思考[J].土壤学报,2018,55(3):557-568.
[17] 吴隽雅.农地土壤污染治理公私协作法律机制探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4,18.
收稿日期: 2023-08-12
第一作者: 王恒(1975—),男,安徽合肥人,黨委书记,董事长,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生态修复工作。
通信作者: 胡哲伟(1989—),男,江苏南京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修复。
E-mail: zheweihu123@163.com
(责任编辑 李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