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综合实践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2024-04-10张安军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瞻岐镇中心小学

教育 2024年9期
关键词:摊位教师应活动

张安军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瞻岐镇中心小学

随着教育理念的进步,小学教育的核心目标已经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综合素养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设计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该课程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体验,促进他们在实践中全面发展。本文将深入探讨小学综合实践课堂的核心价值,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引导路径来实现这些价值。通过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为学生的长期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方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价值诉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它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获取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成长。这种实践活动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知识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在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价值诉求可从多个方面进行展现。

首先,它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进步。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互动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探究知识的乐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同时,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的趣味性元素,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手工制作等活动,从而锻炼他们的身体机能,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这些活动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其次,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实践技能。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夯实理论知识,更能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掌握实际技能。例如,在手工制作课程中,学生能够学习到各种手工制作技巧,从而完善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此外,通过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还能够了解社会运作的规律和人际交往的技巧,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最后,综合实践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优化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能够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同时,在各种实践活动的辅助下,学生会自觉地思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将其付诸实践。这个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课堂氛围的活跃性和互动性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有些综合实践课堂缺乏积极向上的氛围,学生缺乏合作和交流的机会,这使得学生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和创造力。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促进他们形成友好关系,创造一个更有利于学习的环境。

其次,一些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导致活动内容与学生生活和兴趣不够贴近,从而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设计更具针对性的课程内容,使实践活动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让他们在参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再次,部分学校由于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无法为学生提供实践课程所需的器材、材料和场地。特别是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学校,资源匮乏的情况更为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开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积极寻求各种途径,如与当地企业或社区合作,以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最后,部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会对课堂活动失去积极性,失去学习动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实现路径

链接生活素材,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可以从正面的角度分析,并充分利用实际案例和指导式教学方法。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深度思考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逐步树立创新意识也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个人素养和人文精神。以“旧衣服,作用多”这一知识点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了解旧衣服的再利用价值,并向学生展示如何将旧衣服改造成新的物品,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视频展示如何利用废弃的布料和旧衣服制作漂亮的丝巾或手提包等。这可以促使学生深入观察废弃物品到有用物品的转变过程,激发他们动手操作的兴趣。

为了促进学生深度参与意识的形成,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手工制作比赛,要求他们利用废旧衣物创造有用的物品,如笔筒、饰品等。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应提供必要的指导,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独特而实用的作品,这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知识的应用价值。在比赛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选,并对优秀作品给予肯定和奖励,以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通过注重生活化教学体系的重塑,不断丰富课堂内容及形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使他们能够获取所需的知识和素养,也有助于塑造学生的环保意识。

创设探究情境,培养学生思辨意识 在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时,情境创设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通过有意识地设计情境,教师可以营造出生动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知识的力量,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以“摊位布置我能行”这一知识点为例,教师在导学阶段可以向学生详细介绍日常生活中书籍摊位和手工艺品摊位等不同类型摊位的特点和设计要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摊位的目标群体、产品陈列方式以及摊位空间布局等方面的差异。例如,食品摊位的布置需要考虑食品卫生等因素,而书籍摊位则需要考虑阅读区域的设置和书籍分类等问题。

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文化节为主题,设计一个摊位布置方案,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制定出自己的布置方案。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各自的设计思路,讨论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摊位空间展示特定主题的特色和亮点。有的小组可能会利用不同的阅读书籍和书法字帖等文化展示物品,打造出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摊位。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具体的布置技巧,还能在实践中探索摊位设计背后的逻辑和原则。这种趣味性较强的情境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摊位布置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这也能够帮助学生深入解读摊位设计背后的逻辑和底蕴,提升他们的思辨意识。

倡导实验探究,启迪学生珍惜劳动成果 从侧面来看,实践探究理念的融入对学生成长和学校教育都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实践探究,学生不仅能获得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成长环境,还有助于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我是小小面包师”这一知识点时,除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辅助手段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面包制作的相关知识。例如,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面团的发酵过程,通过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酵母在面团中的作用原理以及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对面包体积和口感的影响。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面团发酵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原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面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对面包松软度和口感的重要作用。如此一来,在亲身实践和观察中,学生能深入体验面包制作的全过程,从中感受到化学变化和物质转化的原理,从而启发其对食物制作过程的探索和理解。最后,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教师可结合学校自身情况,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面包制作厂,让学生亲眼见证专业面包师在制作面包时所展现的精湛技艺,观察面包师精细的操作手法,了解面团的搅拌、发酵、成型以及烘焙等各个环节。基于此,在亲身体验过程中,学生能深刻懂得面包师为了制作出美味的面包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从而激发学生对劳动者辛勤付出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家校共育,实现德育教育 提倡家校共育是培养学生树立勤俭节约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致力于构建稳固的家校沟通桥梁,在实践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使学生能逐步养成珍惜和节约资源的意识。同时,在制定相关的教学策略时,教师还应结合家校共育特点,定期与家长进行适时的沟通,使家长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在校学习进度,实现家校的协同合作。例如,在学完“小纽扣自己缝”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布置具有实践性的作业,要求学生利用家中的废弃布料或废旧纽扣等材料,动手制作小抱枕或小玩偶等小型手工艺品。在制作过程中,可引导学生与家人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共同讨论设计思路。如此一来,在家长的帮助下,学生能进一步掌握使用针线、剪刀等工具的基本技巧,同时学生在利用废旧纽扣装饰家居用品时,能深刻体会到废旧物品再利用的重要性,为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提供了有力支撑。最后,为验证学生的劳动成果,教师可鼓励学生展开课堂成果分享,为学生提供创造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让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各自的创意作品,并对优秀作品给予肯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增强对勤俭节约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立足课堂实践活动,传承传统文化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核心环节,在规划整体的教学体系时,教师应开展有趣的课堂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的乐趣,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古风折扇的制作”这一知识点为例,教师在教授相关内容时,首先,应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古代折扇的各种样式和图案,同时展示古代诗人运用折扇元素创作的作品,通过引入相关的故事和典故,深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其次,教师可提前准备好彩纸、彩笔和装饰贴纸等材料,向学生展示折扇的基本折叠步骤,并引导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操作。在制作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自由选择喜欢的图案和颜色进行装饰,让每个学生都能制作出独一无二的折扇作品。最后,教师可设计有趣的挑战比赛,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折扇制作任务,并评选出最美观、最有创意的折扇作品。通过设立比赛评选机制,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的创造热情也更容易被点燃,并能从他人的作品中汲取灵感,从而激发自身的创作潜能,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注重教学评价形式的多元化,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 在拓展教学路径时,教师应打破传统评价常规,引入全面的教学评价理念,注重过程性和创新性评价模式的构建,从而帮助学生在评价活动中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同时,为了明确评价目标,教师可以引入小组互评和学生自评等评价体系,让学生在小组互评的氛围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古风折扇的制作”为例,教师在讲解完重点内容后,可以衔接实践教学模式,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向每个小组分配一项制作古风折扇的实践任务。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要求每个小组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制作,制作环节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小组展示本组的设计理念和创意亮点,然后让其他小组成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包括制作过程中的亮点和需改进之处。在互评过程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正确的表达方式阐述自己的看法,并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要求其客观公正地评价其他小组的作品,避免出现过分批评或评价语言不当等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综合素养。

总之,在创新综合实践教学体系时,为全面实现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师应注重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展开自主探索。同时,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与反馈,以确保活动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校还应建立与社会资源的互动机制,利用社会资源丰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社会,最终实现知行合一。

猜你喜欢

摊位教师应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水果摊的主人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一个摊位富了一家人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母亲的摊位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