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减”政策背景下的语文读写结合教学
2024-04-10罗丽鸿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汀州小学
罗丽鸿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汀州小学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更加注重高效教学方法的运用。其中,读写结合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本文将介绍几点关于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尝试,旨在帮助教育同仁发掘更有效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社会对语文教学需求不断增长的今天,“双减”政策正推动着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一环,小学语文教学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响应这一变革。针对“双减”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方法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
“双减”政策背景下重视读写结合教育的意义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强化读写结合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技巧,更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升综合素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读写结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并将其与写作任务相结合,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还能通过写作进一步深化对所读材料的理解。阅读后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思考、提取信息并进行归纳总结,这一过程鼓励学生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要点,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在将所读材料转化为自己的文字表达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理解文本的意义。他们需要挑选出最重要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总结,并形成自己的观点。这种深入思考和整理的过程会促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原文,并从不同角度审视其中的逻辑和内涵。整个写作过程中,为了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需要反复回顾所读材料,提炼并整合其中的信息。这种写作实践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更加熟练地理解和分析文本,并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
培养创造性思维 读写结合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通过阅读各类文章和故事,学生得以深入探索不同的知识领域和文化背景,进而拓宽他们的视野。这些多元化的阅读材料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促使他们形成独特的思维。无论是科普文章、文学作品还是历史故事,都能为学生提供不同领域的知识和信息,帮助他们了解不同文化、历史背景以及各种学科的概念和现象。这种多元化的输入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借鉴,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通过写作,学生有机会将自己的想法与感受进行整理与表达。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发挥创意,并将其转化为文字,他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力、经验和知识,以独特的方式表达观点、描绘场景或创编故事。这种自由的写作实践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并培养他们集思广益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读写结合教育通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培养了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同时,这种教育方式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借鉴,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加强语言运用能力 读写结合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各种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通过学习和模仿,可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多样性。同时,阅读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常见的语言结构、句式和篇章组织方式,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通过与阅读紧密结合的写作实践,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运用所学知识。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思考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要求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同时,写作也是一个反复修改和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去发现和纠正自己的语言错误,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度。因此,通过读写结合,学生能够不断练习和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汇和语言结构,通过写作实践运用所学知识,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培养综合素养 读写结合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阅读和写作活动,学生不仅仅学习语文知识,还涉及其他学科知识内容的学习。例如,在阅读科普文章时,学生可以学到有关科学、社会、环境等领域的知识;在阅读历史故事时,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和事件。这种跨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形成了更广阔的视野,并提升了他们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能力。此外,读写结合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通过阅读各类文本,学生不仅要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还需要对其进行评估和分析。读写结合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他们在阅读和写作中更加准确地表达思想,并提升语言理解,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这种综合性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在多个领域中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几点尝试
综合阅读与写作任务 将综合阅读任务与相关的写作任务结合起来,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后写一篇摘要、总结或回忆故事情节,并进行书面表达。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全面理解文章内容,还能够培养他们归纳总结和文字表达的能力。例如,根据《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篇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先让学生阅读完整篇文章。然后,组织相关的问题或对话来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如“主人公是谁”“他们发现了什么奇特的东西”“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等,引导学生进一步扩展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例如提问:“你在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它与你之前的经验或知识有什么联系?”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根据文章的主题和内容,教师要设计一个与之相关的写作任务,可以让学生以故事、日记、评论等形式进行写作。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结合自己的经历、观点或情感,表达对文章的理解、所学知识的运用以及个人见解。还要提供必要的写作指导,包括组织思路、构思大纲、选择合适的语言和词汇运用等。同时,督促学生参考文章的结构、风格和语言特点,加以模仿和运用。这样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篇文章,并通过写作将其内涵转化为自己的文字。这样的设计不仅帮助学生加深了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写作能力。
阅读文本模仿写作 选择一些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先进行深度阅读,然后要求他们以此为蓝本进行模仿写作。学生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和风格重新创作同样类型的文章、故事或诗歌。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学生吸收并运用优秀作品的文体、结构和语言,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通过深入研读经典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文体和结构的特点。例如,小说、散文、诗歌等各自有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语言风格,学生可以借鉴这些特点来丰富自己的写作技巧。经典文学作品往往有精彩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从而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通过模仿写作,学生可以创作出自己的作品,他们可以将经典作品中的主题或情节进行改编,用自己的语言和风格加以表达。
例如,引导学生阅读《繁星》这种小短诗,并进行模仿写作,让学生先用自己的方式阅读诗歌,《繁星》这首小短诗是由谁所作?突出表达了哪些主题和情感?在学生对诗歌有一定理解和感受后,可以开始引导他们进行模仿写作。提供一个类似的诗歌结构和节奏,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创作一首与《繁星》相似主题或情感的小短诗。然后,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分享,让他们读出自己创作的诗歌,并鼓励大家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教师要提供正向的反馈和建议,让学生在相互促进和启发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由此,学生能够在阅读《繁星》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和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并通过模仿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样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创造性写作辅助阅读 在学生进行创造性写作之前,引导他们进行相关阅读。教师可以提供主题适合的文献资料或阅读故事的一部分,并鼓励学生根据所得到的资料去展开自己的创作。这样的交互式读写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的作品更丰富多样。例如,教师通过简单的描述或提问来引入主题“友谊”,“你们有没有与朋友之间的美好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等。选取一本适合小学生的友谊主题的绘本或故事书,如《小王子》《舒克贝塔的故事》等,在课堂上向学生朗读或播放这个故事的有声读物。在阅读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回顾故事情节,让他们分享自己理解到的故事中关于友谊的重要信息。教师也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故事中的主人公们是如何建立友谊的”“他们彼此之间有什么样的特点和互助”等。根据所阅读的故事以及对友谊的理解,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写作,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的启发和指导,如“写一篇关于你与朋友之间的小故事”或“以你认为重要的友谊特点为题材,写一篇短文”。在学生进行创造性写作时,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写作指导,如组织思路、构建故事结构、选择合适的语言和词汇。同时,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个人经验,充分发挥创造性,引导学生关注写作中的表达准确性和连贯性。学生可以在阅读相关故事的过程中理解友谊的概念和重要性,并通过创造性写作来表达对友谊的理解和体会。这样的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文学素养,同时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阅读讨论与写作反思 学生在完成阅读活动后,进行小组或全班的讨论,共享彼此的观点和理解。随后,他们需要将个人思考和总结写成文章、日记或读后感,并进行书面反思。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深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还能提升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在引导学生读完《我与地坛》这篇文章后,可以组织讨论文中描述母爱的片段。探讨文中所使用的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及其在文中的作用。这些修辞手法如何增强了对母爱的描述和表达?是否还有其他修辞手法能更好地传达母爱的感觉?读完后,学生可以回顾自己生活中的一段与母爱相关的经历,以此为素材写一篇短文,表达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激之情,鼓励他们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作文的表达力,并要求学生思考自己对母爱的态度和意义,写出反思。例如,如何看待自己与母亲的关系?将如何回报母亲的爱和关怀?
这些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描述的母爱特质,通过分享经历和写作反思来加强对母爱的感悟。同时,通过分析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
故事角色写作实践 以故事中的角色为主题,鼓励学生展开角色写作的练习。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故事中的角色,以其视角来撰写日记、家书或对话等。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体验故事情节,同时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例如,孙悟空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西游记》中的主要角色之一,拥有强大的力量和机智的头脑。通过展开角色写作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描写孙悟空这个角色。引导学生描写孙悟空的外貌——他如猴子一般灵活,脸上始终带着调皮的笑容,他的眼神敏锐而聪慧,仿佛正在孕育着一个大胆而智慧的计划。描述孙悟空的个性特点——他十分自信,勇往直前地迎接挑战,他不惧怕权威,勇于反抗不公平的待遇,永不屈服,他善良且乐于助人,才华出众,常常用巧妙的计策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以孙悟空为例进行角色写作的练习,让他们思考和描写关于这个角色的外貌、个性特点以及所拥有的力量和技能。通过练习角色写作,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描写技巧,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个经典角色在《西游记》中的重要性。
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几点尝试的论述,教师可以看到这种教学策略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具有很大的实施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文中提到的这些方法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要求进行适当调整,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升。同时,教师还应提供充分的指导和反馈,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不断改进。借助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几个尝试,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双减”政策的要求,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