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台区的线损分析及降损技术分析
2024-04-10李立蕊朱昶旭
李立蕊,朱昶旭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中卫供电公司,宁夏 中卫 756000)
电网的线损率在很大程度上是衡量一个国家电力发展水平的标准,电力工业越发达,电网的线损率就越低。电厂发电产生电能后需要借助电网完成传输、变电管理与配电管理,尤其是电力输送过程中线损情况。电力企业强化线损管理,提高电力输送效率,也是改善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推动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充分应用降损技术改善电能的输配效果。
1 低压台区线损管理内涵及种类分析
低压台区强化线损管理,降低电能输送损失,制定合适的降损方案,明确线损种类,以便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大幅度降低线损,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具体内容如下。
1.1 线损管理的意义
电网企业经济管理的主要指标就是台区线损管理,其管理效果关系到企业能否长远发展。科学合理地进行台区线损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损耗,落实节能降耗目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低压台区线路运行时,线损出现主要为技术、管理方面的因素,技术因素主要为计量装置配备不合理、供电半径设计不科学等;管理因素为反窃电策略不科学、相关规章制度没有得到妥善落实等方面。
降低线损是电力企业提升其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通过分析实践经验,发现电力行业每年线损都很大,其损失量约为三峡供电站电力供应能力的2~3倍。电力企业需要高度重视低压台区线损控制,选择科学线损控制方式,最大程度地降低线路损失,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电力企业的高效发展。
1.2 线损类别
一般情况下,低压台区的线路能源损耗可以分为变动能耗、固定能耗以及其他能耗。其中,变动能耗与电流平方有直接关系,随着电流的增加,变动能耗也会随之增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低压台区域的铜损,具体与布线服务有关,在为客户提供布线服务时,会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线路损耗。(2)线圈损耗问题。这也是配电器和降压器出现铜损的主要原因。(3)变动能耗出现的原因是电流线路输出的能耗影响了配电线路中的铜能耗。
固定损耗与其他能耗不同,只要电力设备被激活,固定能耗随之产生,进而导致线路能耗。常见的固定损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表损耗。(2)调压器压力机的电晕能耗。(3)电容器的介电损耗。(4)相机的电晕损耗。
其他能耗主要与变动损耗和固定损耗导致的电力线路能耗有关。大多数的电力设备的能耗都属于这种范畴。如通风设备、信号设备以及保护设备的能耗。在电气操作过程中,额外电损不可避免。最后,电力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能源的能耗,具体而言,电费的错误计算和电表记录登记的遗漏都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2 低压台区线损的影响因素
电力能源损耗的影响因素较多,并且相对复杂,不同地域的电力企业面临的线损因素也存在一定差异。低压台区线损影响因素较多,将其归纳整理,主要为配电设备、输电技术和电网结构及变压器因素等,具体内容如下。
2.1 配电设备运行因素
电网运行过程中需要大量电力设备,这些设备运行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主要设备为变压器、计量设备等。变压器运行时会产生热量,继而造成电损。另外,电能也会出现无功损失低压台区电力运行时会配备多台变压器,这些设备有着不同的运行模式,不同模式下设备能耗不同。因此,配电设备也是线损的主要组成部分。
2.2 技术与结构的因素
如果电网规划时在用电中心区域设置台区电源布置,这一模式下用电线路最短,线损最少,同时,用电区域中心损失功率增加。供电模式与半径差异,也会造成不同的能量损耗。通常情况下,变压器与用户间距离和线损呈正相关,即距离越远、线损越大。这是因为距离越远配电线路越长,越有可能出现用电负荷不均匀的情况,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线损。
2.3 相关数据计算因素
电力企业计算线损时,需要统计各种数据,数据计算结果关系到线损管理情况。虽然数据不会直接影响线损,但却会影响线损治理方案的制定,阻碍电力企业的效益提升。此外,线损计算结果关系到电网正常运行,实际数据搜集整理时,受到一些因素影响,出现遗漏情况,有必要做好相关研究分析工作。
3 低压台区降损管理的技术与措施分析
就当前低压台区存在的线损问题,需要做好以下措施。
3.1 健全并优化线损管理机制
电力计量运行过程中消耗的能源非常多,加上技术和南北区域因素的差异,我国的电力计量运行过程中,能源消耗情况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电力计量运行过程中,应用节能降耗技术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缓解总体的供需矛盾。应用节能技术有利于实现能源的二次利用,进一步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
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提升对线损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督促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保证降损工作的有序开展。就当前的线损考核机制而言,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内容,包括线路、台区、用户等,全面做好漏洞的处理工作,才能保证降耗措施的实效性。就台区的普查数据而言,各台区存在的问题不同,因此开展具体工作时,需要做到深入诊断分析,明确技术原因还是管理原因,结合实际情况科学编制降损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升降损效果。
3.2 合理利用远程管理技术
用电环境的治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全力打造电力服务品牌,树立良好的口碑形象。电力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对企业自身交易形态进行分析。各电力企业需要结合电力计量设备的实际应用情况针对电力数据进行科学统计,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通过结合自身实际发电用电情况,针对电力数据进行科学统计,并建立合适的奖惩机制。按照电力计量数据的整体形态,核对企业实际发电量,结合具体电力供求量,进行适当的电力补偿。另外,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远程控制系统极为重要,且多为多层管理系统。实际上,远程计量系统多采用分布式结构,通过各个通信模块组合成一个完善的电力数据统计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它需要依托相关网络设备才能正常开展工作,实现对数据信息的登录、采集,再结合各阶段电力企业实际发电情况,对各阶段实际用电量进行统计和管理。在保证终端设备通信价值的基础上,降低电力计算带来的损耗,节能且环保。
3.3 主动推进电力设备改造
将节能理念应用于计量设备结构方面,可以通过减少或降低产品结构中不必要的高能耗设备的使用来实现节能的目的。正常情况下,由于计量设备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其内部结构与能源消耗关系紧密,因此,对于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但是,随着设计优化,其内部结构不断精简,制造过程也在不断优化,因此对能源的需求和消耗也在不断降低。相关人员在针对计量设备部件展开设计时,一定要结合节能理念,按照要求和标准,对其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和完善,实现能源节约。为提升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在设备实际运行中可以结合和设备实际运行情况,通过能源转化的形式提升其利用率。同时结合实际,对动力系统具体类别进行分析和判断,结合具体参数选取低能耗设备,确保其稳定运行。
3.4 做好线损管理绩效考核
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建设时,需从自身实际出发,确保操作规范的可行性。而且内部控制规范在指定时,需要以自身发展原则为导向,将理念、基本原则、企业治理机构、组织机构以及业务流程等进行科学衔接和融合,确保内控管理能够发挥其本身价值和作用。通过对财务控制制度和流程的建立,提升对基础工作的管控,就财务内控制度的编制而言,需紧密围绕会计核算、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等内容制定具体管理制度和方法,确保操作规范的可行性,以此推动企业内控管理和经营管理体系的融合,并借助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等手段,强化企业内控,发挥其价值和作用。为保证激励机制的公平性,在起到激励作用的同时,还要能够对单位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才进行切实奖励。所以,在具体机制制定过程中,需要和本单位绩效考核进行有效结合,针对考核的公平性进行客观分析和研究,方便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电力企业在针对激励机制进行设计时,需要针对不同岗位类型、员工等进行划分,结合其实际需求制定相关的绩效考核标准,并为其匹配与之对应的绩效考核方法,确保电力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的公平性。如此,才能结合员工绩效考核的结果为其匹配合理的激励标准和奖励等级。
3.5 提升变压器的运行效率
就当前存在的三相不平衡问题,需要认真治理,全面依托现代技术和设备提升变压器的工作效果。具体而言,保证变压器的工作状态良好,实现降低线损的目的。同时,做好电力系统日常监督。电力系统运行时,经常受外力因素影响,导致线路输送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失。对于电力系统以及相关设备而言,通过变压器的合理调控,使其输送稳定性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减少数据误差。
实际上,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计量误差通常都是因为工作人员人为操作失误所引起的,致使电力计量损耗严重。针对此问题,电力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更加科学且完善的管理模式,在提升电力设备运行精准度的同时,针对员工实际操作进行日常监管,实现对工作人员工作行为的规范,确保电力计量的精准性,帮助电力企业实现节能减耗的目标。在开展电力计量工作时,需要针对工作人员实际操作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电力计量工作开展的规范化以及科学化。
3.6 强化电力设备运维管理
在低压台区电力设备运行中,管控一体化系统能够打破传统技术限制,实现新形势下管控需求的瓶颈要求。实际上,管控一体化就是将自动化控制技术和智能化调节技术结合在一起,在推行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实现工程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以此提高电力设备运行质量和效率。比如,针对电力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收集时,通过有效控制技术能够对传输和通信的各个细节进行优化,实现信号的准确传输、科学集成,确保信号在传递和接收过程的持续性以及连贯性。再如,通过集成控制系统,可以利用网络管理实现对电力设备的智能化控制,通过发布信号实现具体命令的执行。而且,在设备运行出现故障时,控制系统会第一时间发现并发出警报,在对故障位置进行显示的基础上,针对导致故障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和提示,确保故障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提高电力设备运行稳定性。可见,管控一体化的实现,不仅能加强对电气工程的控制和优化,还能凸显自动化技术在自动化控制方面的优势,实现以技术推动产业化进步。
4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的经济收益会受到线损的影响,因此,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提升对线损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全面分析线路能源损耗的原因,对于低压站的区域,需要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入手,加大技术的投入,结合自身存在的实际问题,制定有效的降损管理策略,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因素对线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