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一大市场的绿色之路
——基于空气质量视角

2024-04-10陈建行

科技管理研究 2024年3期
关键词:城市群空气质量劳动力

张 晖,陈建行

(海南大学国际商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

0 引言

2022 年4 月10 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因此,加快完善国内统一的大市场,充分地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中国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同时也是“十四五”期间中国整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之一。此外,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提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由此可见,建设市场一体化和打好蓝天保卫战推动绿色发展都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都是关系到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这两者之间具体的影响机制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探究建设全国统一市场的绿色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要实现市场一体化不得不面对国内特有的市场分割现象。市场分割是指由于某种力量或者手段的阻碍,使得商品、要素和资源无法在区域之间自由地流动导致市场相关性较差的现象[1]。虽然区域间的市场分割能短暂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2],但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地区间的市场分割会抑制商品、人力、资本等要素在地区间自由的流动,不利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尽管学术界Holz[3]、李善同等[4]、桂琦寒等[5]的研究普遍认为国内市场逐步趋于一体化,但市场分割仍旧存在。现有陈刚等[6]、范欣等[7]、曹春方等[8]、丁从明等[9]、彭聪等[10]、洪正等[11]的研究分别从司法独立性、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官员交流、地区方言种类、高管校友圈、财政分权制度的角度来讨论市场分割的成因,但尚未有文献探讨空气质量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改革开放40 多年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伴随着经济活跃度的提高,空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12]。Pun 等[13]、Deryugina 等[14]分别对增加抑郁症的发生率、提高居民的死亡率进行了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对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还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吸引了许多国内外学者进行相关研究,尤其是空气污染的经济效应。如李卫兵等[15]的实证研究发现空气质量下降会制约企业生产率的提升;陈帅等[16]基于监狱工厂的数据实证分析发现随着空气质量的下降,劳动生产率也会随之下降;赵领娣等[17]在分析经济增长和空气污染如何影响就业时发现空气质量下降会制约劳动者就业;谢婷婷等[18]通过研究空气污染对人力资本的影响,发现空气污染会显著降低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

空气污染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空气能见度下降,因此在空气质量较差的地区资源和要素的进入往往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影响商品、人力、技术等在地区间的自由流动。如Konstantopoulos 等[19]的研究发现能见度降低,将会增加企业所面临的运输方面的不确定性,使得商品的流通受到一定的阻碍;Mueller等[20]的研究发现低能见度可以导致机动车行驶速度大为减慢,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将致使交通道路封闭,阻碍机动车正常行驶,大大降低了交通运输效率,从而影响商品高效流通。蔡婉华等[21]在探讨中国工业大气环境效率、工业要素流动与工业经济产出的空动态关系时,发现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能够促进要素的流动;李超等[22]实证研究空气污染对企业库存的影响,结果显示空气质量下降会增加本地企业的库存水平。因此空气质量会对区域间市场一体化产生重要影响,空气质量的区际效应值得学者们研究,但目前对空气质量区际效应分析的文献较为缺乏。

本文以空气质量的区际效应为出发点,基于2001—2019 年的城市数据,探究空气质量改善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随着经济的发展,空气质量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特别是空气质量的经济效应。空气污染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大气能见度的降低,这是由于空气中细微颗粒和有害气体在空气中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气溶胶,通过吸光和散光降低大气能见度。能见度的下降会导致机动车运行速度降低,甚至有可能使得道路封闭,无法通行[19],也会增加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从而影响运输的不确定性,使得商品无法高效率地在地区自由流动,影响到企业的商品库存,导致地区整体商品流通程度下降。此外,李卫兵等[15]的研究表明空气污染会通过危害人体心理健康、挤占企业研发投入资金、造成劳动力资源和人力资本错配以及减少劳动力供给等途径降低地区企业的生产效率,使得商品无法快速且高效地在市场上流通。由于空气污染使得要素流动受到阻碍,对于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会造成要素需求大于要素供给的现象,促使要素价格上升,抬高商品价格,而两地间商品价格相差越大,商品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就会受到阻碍。因此空气质量改善会提高大气能见度,促进商品运输效率的提升,加速商品在区际间的流动,而商品流通程度与市场一体化息息相关,所以市场一体化也会受到影响。

He 等[23]、Chen 等[24]的研究表明空气污染会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Zhang 等[25]的研究表明空气污染还会影响劳动者的心理健康,大大提高了心理疾病的发生概率。空气质量下降的非经济效应会成为劳动力流动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考虑到对自身身心健康的影响,劳动力在流动过程中做选择时往往会主动选择空气质量好的地区,特别是那些高技能和高学历的劳动力,这些人由于自身的竞争优势,且环保意识更强,更加重视自身的身心健康,基本不会流入到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使得该地区的高级劳动力活跃度降低,形成了大气的地方保护主义,因此空气质量改善会打破这种大气的地方保护主义,促进劳动力要素在区际间的自由流动。地区高级劳动力的活跃度往往会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区位选择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若一个地区高级劳动力的活跃度较高,说明该地区人才集聚较高,对于需要高级劳动力维持技术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而言往往会选择该区域进行投资,从而提高了区域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形成,促进了资本的进入;反之则相反。此外,空气质量下降对企业员工身心健康的影响,员工必然会要求企业增加健康补助开支来弥补自身的损失使得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26],阻碍了外来资本的进入,因而空气质量改善会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提高利润水平,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吸引资本进入。空气质量改善引起劳动力和资本的流入往往会带动或者促进地区其他产业效率的提升,更有效促进要素在地区间自由流动,促进市场一体化形成。

综上所述,提出如下假设:

H1:空气质量改善会促进市场一体化;

H2:空气质量改善会提高商品流通程度促进市场一体化;

H3:空气质量改善会促进劳动和资本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有利于市场一体化的形成。

2 研究设计

2.1 模型构建

为分析空气质量与市场一体化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设定如下基准回归模型:

其中,segit为被解释变量表示t城市在i年份的市场一体化程度;airit为解释变量表示t城市在i年份的空气质量;controlit代表可能会影响市场一体化水平的相关控制变量;βi和γt分别表示时间固定效应和城市固定效应;εit表示随机误差项。

2.2 相关变量的定义

2.2.1 市场一体化

本文以市场分割指数来衡量市场一体化水平(seg),市场分割指数越大代表市场一体化程度越低,反之则相反。为了避免回归系数过小不便于分析,本文将市场分割指数扩大100 倍并进行缩尾处理。关于市场分割指数的测度,本文参考桂琦寒等[5]基于冰川成本理论发展而来的相对价格法,考虑到地级市相关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采用7 大类商品(即食品烟酒、衣着、居住、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和生活用品及服务,这里需要指出的是2015 年后以生活用品及服务替代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用于测算地级市之间的市场分割程度,具体构建方法如下:

第三,计算qkijt的波动情况,记为Var(qkijt)。相对价格方差Var(qkijt),不但综合了既定时期内i和j两地各种商品的价格信息,而且还有助于剖析造成区域市场分割的非地理因素,能够对市场分割进行整体评价。

第四,计算出某区域与它所相邻区域的相对价格方差的均值,作为该区域市场分割指数[27]。

本文测算市场分割指数的方法着重关注的是两个区域间相对价格方差的变化情况,不会因为类别不同而受影响,所以该指标的构建具有有效性和合理性。

2.2.2 空气质量

本文的解释变量空气质量(air)是以PM 2.5 来衡量,PM 2.5 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2.5 微米的颗粒物,它也称细颗粒物。PM 2.5数值越大代表空气质量越差,反之则相反。之所以选择PM 2.5 衡量空气质量而不用空气质量指数(AQI)是因为PM 2.5 的数据样本较为齐全,而空气质量指数(AQI)是从2014 年才开始大规模推广使用,2014 年以前是以空气污染指数(API)来衡量空气质量状况且数据缺失较为严重。鉴于不同的污染物可能对地区收入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且考虑到部分年份数据的缺失和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2001—2013 年的空气污染指数(API)的数据和2014—2019 年的空气质量指数(AQI)非平衡面板数据作为替代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

2.2.3 控制变量

参考刘瑞明[28]研究市场一体化所选取控制变量的思路,本文选用地区年平均温度(tem),地区年平均降雨量(pro,取对数),财政分权(fisdec,人均地方本级财政支出和人均中央本级财政支出的比值),政府参与程度(govint,地区财政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GDP 之比),对外开放程度(open,地方进出口贸易总额和GDP 的比值),互联网发展程度(inter,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取对数);基础设施建设(infra,公路里程数与行政区域面积的比值)。

2.3 数据来源

以中国城市为研究对象,本文所使用核心解释变量空气质量的数据是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经济数据与应用中心提供的全球PM 2.5 的年均浓度数据整理计算而得的,计算被解释变量市场分割指数的原始价格指数从各省份统计年鉴和各个地级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手工搜集整理得到的。其他变量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各个省份历年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为了保证口径的统一和城市样本数量的充足性,本文所使用数据的时间跨度为2001—2019 年,涉及到224 个城市样本;由于新疆、西藏、海南以及港澳台地区的数据不完整,因此没有将这些省份或地区纳入样本范围内。主要变量的统计特征详见表1。

表1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3 实证结果和分析

3.1 基准回归

本文采用依次加入控制变量的方法来检验空气质量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当未加入控制变量时,空气质量改善会对市场一体化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当依次加入气候控制变量和城市层面的控制变量时,空气质量改善对市场一体化产生的正向影响仍然是显著的,当进一步考虑对外开放因素时,虽然核心解释变量的系数略有下降但仍然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综上所述,空气质量改善会促进市场一体化,假设1 得到了验证。

表2 基准回归结果

3.2 稳健性检验

3.2.1 替换解释变量

由于空气质量可以用不同指标来衡量,为了结论的可靠性和严谨性同时考虑到相关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了2001—2013 年空气污染指数(API)和2014—2019 年空气质量指数(AQI)的数据进行指标替换重新回归分析,具体的回归结果详见表3 所示,其中,替换空气质量的衡量指标后,空气质量改善仍会促进市场一体化且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基准回归结果是稳健的。

表3 替换解释变量、剔除特定城市和考虑外生冲击因素的稳健性检验

3.2.2 剔除特定城市的影响

考虑到省会(首府)城市、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环境保护政策更多,环境保护力度更大,可能会影响到基准回归结果。因此将省会城市、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城市样本数据剔除,重新进行回归分析,具体的回归结果如表3 所示,其空气质量改善会促进市场一体化形成,与基准回归结果基本相似。

3.2.3 考虑外生冲击因素

除了考虑区域特征因素外,样本期内若有发生外生冲击因素也会使回归结果产生偏差,影响结论的稳健性。在2008—2009 年发生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此期间各地方政府为了稳定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可能会采取地方保护主义行为造成市场分割,影响实证结果。因此本文剔除了这两年的所有样本数据,重新回归分析具体结果如表3 所示。其中,可以看出控制外生冲击因素后空气质量改善仍会抑制市场分割、促进市场一体化,与前文结果基本一致。

3.2.4 工具变量法

为了进一步缓解空气质量下降与市场分割可能存在的反向因果关系即内生性问题,需要找到合适的工具变量进行回归检验。该工具变量必须和空气质量有高度的相关性,并且工具变量只能通过影响空气质量来影响市场分割,不存在其他影响渠道。由于Chen 等[29]、Deschenes 等[30]的研究证实了逆温是较好的替代空气质量的工具变量;参考Deschenes 等[30]做法,选用逆温作为工具变量。由于逆温现象的发生会使空气中污染物颗粒难以扩散,提高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从而降低空气质量,因此逆温与空气质量高度相关。但逆温是一种自然现象理论上与市场分割无关,因此本文对工具变量的选择具有合理性,该数据由NASA 提供的MERRA-2卫星数据整理而得,具体的回归结果详如表4 所示。

表4 Ⅳ回归

从表中第一阶段回归可知逆温会对空气污染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第一段的F值也远高于弱工具变量的门槛值。由表4 中第二阶段回归结果可知空气质量改善会抑制市场分割程度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了在使用工具变量有效缓解内生性问题后,空气质量改善仍然会促进市场整合,进一步验证了前文结论的可靠性。

4 机制分析

以上内容主要是验证空气质量改善会促进市场一体化并检验结论的稳健性,本部分内容主要是探讨空气质量改善如何促进市场一体化?本文主要是以商品流通程度、劳动力流动和资本流动为视角进行渠道机制分析,以下指标原始数据来源于各省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4.1 商品流通程度

借鉴李小平等[31]的做法,本文以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来衡量商品流通程度(comcir),其中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剔除价格影响因素,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完全由商品总量变化引起,具体的构建方式如下:

一个地区若是商品能够自由流动,即外地的商品流入不受阻碍,本地商品的流出也不受约束,那么市场就会出现良性竞争,在市场竞争机制下地区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维护和提升自身市场份额,会引进其他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区域间的贸易,促进市场一体化的形成。

空气污染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造成能见度下降,而能见度下降必然会降低车辆行驶速度、增加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甚至封闭道路。一方面大大降低了商品流通的速度,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外地商品流入本地区的成本。为了探究空气质量改善会如何通过影响商品流通程度进而影响市场分割,进行相关实证分析,具体结果如表5 所示,其空气质量改善会提高商品流通程度,促进市场一体化形成,假说2 得到验证。

表5 机制分析

4.2 劳动力流动

现有文献对劳动力流动(lab)的衡量指标主要有两大类: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其中,绝对指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劳动力流动整体规模大小,而相对指标阐明了地区间劳动力流动方向,更加真实地反映地区间劳动力流动情况。因此本文参考胡立君等[32]的做法,具体如下:

劳动力流动特别是高技能劳动力的流动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和促进市场一体化至关重要。一个地区若高学历和高技术人才集聚,会大大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率和生产效率,促进商品市场竞争,有助于市场一体化的形成;而对于普通劳动力集聚,会使得企业生产成本下降,也促进商品市场竞争,有助于缓解市场分割。

由于空气污染会严重影响劳动者的身心健康,所以空气质量较差的地区往往阻碍了劳动力的流入特别是那些高学历和高技能人才的流入。为了验证空气质量改善能够有效促进劳动力流动从而抑制国内市场分割程度,本文利用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人数占地区的总人口数比重的增长率这一相对流动指标作为劳动力流动(lab)的代理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具体的回归结果如表5 所示,其劳动力流动的系数显著为负且在5%水平显著,说明空气质量改善会促进劳动力流动,进而抑制国内市场分割,推动市场一体化形成,假说3 得到验证。

4.3 资本流动

资本流动(cap)的衡量指标参考李小平等[31]的做法,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资本的流动对促进区域的经济增长与市场一体化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资本的流入可以增加地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商品市场竞争;另一方面,资本流入也会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可以提高商品的创新产出,促进市场竞争,也可以降低生产所带来的空气污染;两方面都能缓解市场分割,促进市场一体化的形成。

空气污染对劳动力流动的阻碍,降低地区人才集聚度,使得地区整体的生产效率和创新效率降低,地区的产业结构也较为低级。对于资本投资者而言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往往会选择生产效率和创新效率的地区,选择人才集聚度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为了检验空气质量下降通过影响资本流动来加剧国内市场分割程度,本文以地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增长率作为资本流动的代理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具体的回归结果如表5 所示,其空气质量改善会促进资本流动,从而抑制国内市场分割,推动市场一体化形成,假说3 得到验证。

5 异质性分析

5.1 城市群异质性

城市群城市与非城市群城市相比,城市群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的边界感相对降低很多,区域间市场一体化程度相对较高,所以空气质量下降对市场分割程度的影响效果也是不相同的。本文根据全国经济总量排名前八的城市群,将总样本划分成城市群城市和非城市群城市进行分析,具体结果如表6 所示。之所以选择经济总量前八的城市群是因为第八名以后的城市群的经济总量与前八的城市群相差较大,不具备太大的分析意义。根据表中结果可知,空气质量改善会显著抑制城市群城市和非城市群城市的市场分割,促进市场一体化形成,且空气质量改善对非城市群城市的市场一体化的影响更加明显。

表6 城市群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分析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城市群内部之间的城市,其政府间沟通合作不断深化和产业间分工不断加强,因此城市群内部之间相比非城市群而言市场一体化程度更高。此外,随着城市群发展的不断深化,尽管城市群内部之间行政边界感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仍然存在,但这种影响会随着发展的不断深入逐步减弱,所以空气质量改善对城市群内部之间的市场分割程度的影响可能会相对较小一些。而对于非城市群来说,由于城市间的行政边界感较强,政府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合作,甚至不乏存在以邻为壑现象,因此相比城市群而言非城市群城市的市场分割程度会更高,空气质量改善对市场分割程度的影响更加明显。

5.2 区域异质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各级地方政府利用本地资源禀赋优势吸引外资投资加速经济增长,这种现象在东部地区尤为明显,其次是中西部地区。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和基础设施水平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改善空气质量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可能也是不相同的。本文将总样本分成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进行分组回归,具体结果如表6 所示,其空气质量改善会对东部地区的市场一体化的影响更为显著,而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是很明显。

之所以在东部地区更为明显可能是因为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政府对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远大于中西部地区,交通网络更为发达与相邻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更为方便,且东部地区拥有优质的海港,对外经济贸易频繁;此外,改革开放以来传统制造业在东部地区拔地而起,相比中西部地区对环境的影响更为严重一些。因此空气质量改善会促进要素和商品更快地在区域之间流动,从而促进市场一体化。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差财政收入有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受到限制,地区交通运输网比较落后;此外,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制造业密集度相比东部地区低很多,对环境污染相对较轻。因此在东部地区空气质量改善会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促进区域间贸易往来,推动商品和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

6 拓展分析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绿色转型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但空气污染状况仍旧让人担忧。据2023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 年仍然有126 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未达标。为了提升空气质量,中国在环保方面曾经颁布了很多政策法规,早期的空气质量标准是在1982 年执行的,后来由于旧的空气质量标准对于提升空气质量的效果逐渐变小,所以环保部门在2012 年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行相关修改,并且同年在全国各地分批执行。在这次的修改最大的特点是首次将PM 2.5 纳入到控制范围内,新标准的出台标志着中国的环境保护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对于绿色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对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以下简称《新标准》)这一改善空气质量的政策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由前文可知空气污染会通过影响商品流通、劳动力流动和资本流动加剧地区的市场分割,而《新标准》的实施势必会对地区的空气质量产生影响。因此《新标准》作为提高空气质量的环保政策是否会促进市场一体化的形成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为了探究上述问题,本文以《新标准》为政策冲击,运用双重差分法探究提升空气质量的政策是否会促进市场一体化的形成。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新标准》分3 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12 年)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共74 个;第二阶段(2013 年)包括国家环保重点城市和模范城市在内的116 个城市(包括87 个地级市和29 个县级市);第三阶段(2014 年和2015 年)涵盖所有地级市。

为探究《新标准》的政策效果,本文以《新标准》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DID)模型,具体模型如下:

式(7)中,segit表示i地区t年份的市场分割指数,treati×postt为虚拟变量,表示i城市若在t年份实施该政策则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controlit表示所有控制变量;βi和γt分别表示城市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εit表示随机误差项。

根据表7 中的实证结果可知,交互项系数都显著为负,说明了这项政策的实施有效地降低了市场分割,促进市场一体化。

表7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政策检验

双重差分法的有效前提是必须要满足平行趋势检验,因此本文参考Jacobson 等[33]的做法进行平行趋势检验,具体结果见图1。由图1可知在《新标准》实施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新标准》实施后产生了显著的政策效应,满足平行趋势检验。

图1 平行趋势检验结果

为避免前文回归结果受到不可观测因素的影响,借鉴Cai 等[34]的做法进行安慰剂检验,具体结果详见图2,从中可以看出估计系数绝大部分落在0 值附近且服从正态分布,绝大部分的估计系数结果不显著,因此基本可以排除不可观测因素对前文结果的影响。

图2 安慰剂检验

7 结论与启示

为探究市场一体化的绿色路径,本文以2001—2019 年224 个城市为研究样本,探讨空气质量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空气质量改善会显著地削弱市场分割,促进市场一体化形成,这个结论经过替换解释变量、剔除干扰因素的影响、考虑外生冲击因素和工具变量法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相比城市群而言,空气质量改善在非城市群城市对市场分割的影响更为明显;相比发展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传统制造业蓬勃发展,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空气质量改善对市场一体化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3)机制分析表明空气质量改善会通过提高商品流通程度、促进劳动力流动和资本流动推动市场一体化形成。(4)进一步分析发现提升空气质量的政策可以有效地降低市场分割,促进市场一体化的形成,这一结论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仍然成立。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地方政府应该制定符合本地区发展情况的环保措施,建立本地区的环保监督机制严格监督政策的实施,把改善空气质量作为地区的一个发展目标,促进市场一体化的形成。第二,深化城市群发展战略,提高城市群内部政府间沟通交流与合作的效率降低内部壁垒,最好中心城市牵头建立城市间互助机制,深化城市间产业分工合作,同时要加快城市群建设进程,降低非城市群城市间的行政壁垒。第三,地方政府应该严格执行中央制定的环保政策如《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降低区域PM 2.5 的浓度,同时与周边其他区域形成环保联盟,共同努力改善空气质量,才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市场分割、促进市场一体化,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而努力。

猜你喜欢

城市群空气质量劳动力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空气质量发布”APP上线
车内空气质量标准进展
重视车内空气质量工作 制造更环保、更清洁、更健康的汽车
开展“大气污染执法年”行动 加快推动空气质量改善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