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秋说赵普

2024-04-10王瑞来

领导文萃 2024年7期
关键词:形塑赵普宋太祖

王瑞来

俯瞰北宋初期历史,从“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到“杯酒释兵权”;从“烛影斧声”到“金匮之盟”,对一些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都有直接或间接参与,难脱干系的,那就是赵普。围绕着赵普,还有许多诸如“雪夜定策”“半部《论语》治天下”等逸事与传说。研究北宋前期历史,绝对绕不过去赵普这个有故事的人物。

继唐五代之后,没有成为短命的第六代,在创建和巩固宋王朝的过程中,赵普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乃至宋太祖如此说:“朕与卿平祸乱以取天下,所创法度,子孙若能谨守,虽百世可也。”这句话除了表明赵普在宋朝“祖宗法”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还客观地显示了赵普是开宋代君臣共治的先行者。一百多年后,再造宋朝的中兴之主宋高宗也如是称赞赵普:“唐末五季藩镇之乱,普能消于谈笑间。如国初十节度,非普谋,亦孰能制?辅佐太祖,可谓社稷功臣矣。 ”尽管宋高宗的称赞有着感慨南宋当时武将跋扈的现实背景,但也点明了赵普的主要贡献。

还有在宋朝消失之后更远的历史观察,由元入明的陈桱在他的《通鉴续编》卷二就记载了赵普在“杯酒释兵权”等一系列削弱武人势力的行动中的作用。在平定了宋初李筠、李重进的叛乱之后,宋太祖忧虑地向赵普发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于是,宋太祖的发问便引出了赵普总结历史与现实的经验教训,巩固新兴政权的策略:“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

这一策略成为“杯酒释兵权”行动的认识前提。不过,当赵普主张具体行动时,宋太祖又有些放不开情面。“普数言于上,请授以他职,上不许。普乘间即言之,上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普曰:‘臣亦不忧其叛也。然熟观数人者,皆非统御才,恐不能制伏其下。苟不能制伏其下,则军伍间万一有作孽者,彼临时亦不得自由耳。”赵普最后的这番话让宋太祖痛下决心,于是就有了后来那场戏剧性的“杯酒释兵权”。

在“杯酒释兵权”之后,赵普对位高权重的武将的抑制也是不遗余力。赵普比宋太祖年长,所以尽管有君臣之分,说起话来有时也很直接。比如他反对让有势力的武将、同时又是赵光义岳父的符彦卿掌管禁军,宋太祖说:“朕待彦卿厚,彦卿岂负朕耶?”对此,赵普冷冷地回答了一句:“陛下何以能负周世宗?”噎得宋太祖一句话也说不出 。

“杯酒释兵权”只是消除武人势力潜在威胁的第一步,赵普此后又有了进一步的抑武行动,《通鉴续编》记载道:“赵普请设通判于诸州,凡军民之政,皆统治之,事得专达,与长吏均礼。大州或置二员,又令节镇所领支郡,皆直隶京师,得自奏事,不属诸藩。于是,节度使之权始轻矣。 ”

其实除了上述贡献,赵普还有一个潜在的贡献被强调得不够。宋仁宗在位四十年,有人夸张地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四十年。宋仁宗被宋人称为“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 的皇帝,他的无为而治,给了士大夫们驰骋政坛、充分发挥才智的广阔空间。

“与士大夫治天下”的君臣共治,其实始源于赵普时代对皇权的形塑。

这首先体现在从行政上限制皇权。《宋史·赵普传》记载:“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又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这件事,尽管逆鳞,但却扭转了太祖的意志。

对皇权的形塑还体现在从制度上的制约。南宋杨万里曾在奏疏中引述了一件为宋人所津津乐道的赵普逸事:“太祖皇帝尝令后苑造一薰笼,数日不至。帝怒责左右,对以事下尚书省,尚书省下本部,本部下本寺,本寺下本局覆奏,又得旨,依方下制造,乃进御。以经历诸处故也。帝怒问宰相赵普曰:‘我在民间时,用数十钱可买一薰笼,今为天子,乃数日不得,何也?普曰:‘此是自来条贯,不为陛下设,乃为陛下子孙设。使后代子孙,若非理制造奢侈之物,破坏钱物,以经诸处行遗,须有台谏理会,此条贯深意也。太祖大喜曰:‘此条贯极妙。 ”皇帝和皇权就是这样被士大夫们装进了制度的笼子里。

对皇权的形塑还体现在从道理上的教谕。有一个有名的对话。宋太祖问宰相赵普:“天下何物最大?”大概宋太祖本心是希望赵普回答“陛下最大”。但赵普却回答说:“道理最大。”面对这样令人哭笑不得的回答,宋太祖什么也说不出,只好连连称善。 赵普说“道理最大”,就等于是说还有高于至高无上的天子的重要东西存在。赵普说的道理后来被理学家上升为天理的理论高度。

对皇权的形塑,在太宗朝我们依然可以观察到。一個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赵普欲对宋太宗宠爱的不法妖人侯莫陈利用治罪,宋太宗求情说:“岂有万乘之主不能庇一人乎?”赵普回答:“陛下不诛,则乱天下法,法可惜,此一竖子,何足惜哉!”太宗不得已,只好“命赐死” 。在法律与皇权的天平上,在士大夫们看来,显然法律要重于皇权。法律是士大夫用来压倒皇权的主要武器之一。在法律的背后,则有道支持着。一纳入法律的规范,皇权便显得软弱无力了。因此,才会出现“万乘之主不能庇一人”的事态。

没有经历过正常的帝王教育,凭借武力和篡夺取得天下的开国皇帝,登基之后几乎都经历了从军人到政治家的角色转化。在这一过程中,像赵普这样的士大夫们通过各种形式为皇帝补课,最终将皇帝纳入君道的范围之中。

然而包括宋太祖和宋高宗在内,历来对赵普都强调他在太祖朝的政治作用,而对他在太宗朝的政治贡献则揭示得不多。唐末五代以来虽然是武人纵横的天下,但行政管理还需文人。因此,武人跋扈的表象之下,潜行的崇文之风一直未衰。北宋建立,王朝的政策取向又是重文轻武。

在崇文风潮大盛的背景之下,北征屡屡败北,武功不竞的宋太宗转向内政。在位期间,不仅组织编纂了宋初三大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还做了一件在客观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大事,这就是扩大科举取士的规模。持续十多年的大规模开科取士,很快让科举出身的官僚取代了武人、贰臣等旧有势力,占据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舞台。到了太宗后期,其中的出类拔萃之辈已经攀升到政治的制高点,李沆、寇准等人都进入到政治中枢,成为能够决策的执政。士大夫史无前例地成为政治的全面主宰。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科举规模的扩大,不仅促进了社会流动,带动了全社会的向学,更是造就了影响此后中国历史的士大夫政治。“与士大夫治天下”的权力共享,极大地激发了士大夫们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从此,士大夫政治贯穿两宋,无论是唐宋变革、宋元变革、元明清转型,还是江山鼎革、王朝易族,社会虽然不断在发展变化,但士大夫政治及其精神,已经像遗传一样根植于读书人的意识之中,在各个时代都发挥着作用。

赵普晚年已经欣慰地看到了士大夫政治之花的早春绽放。其实不仅仅是见证者,赵普应当是造就者之一。他两朝三度为相所实施的政策导向,对士大夫政治的形成起到极大的催化作用。

(摘自“澎湃新闻”)

猜你喜欢

形塑赵普宋太祖
“半部论语治天下”说的是谁
媒体形塑时代的对外传播研究
照葫芦画瓢
图像内外:清代王云《休园图》的家族形塑倾向
宋太祖“开门办公”
宋太祖的开门哲学
“斯文”的日常生活形塑——苏轼琴意象的存在原因分析
宋太祖与羊肉泡馍
“黑压压的恐怖感”:《呼啸山庄》中复仇者的形塑与爱情悲剧的书写
贤相赵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