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地区河长制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分析

2024-04-09谢佳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年2期
关键词:河长制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摘 要]文章從某地区河长制专项资金的基本情况入手,介绍该地区河长制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情况,针对绩效评价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研究表明:该地区河长制工作效率提升,水环境整治取得显著成效,但通过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发现一些问题,必须健全管理制度,加强过程监管,构建完善的绩效目标体系并加快信息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专项资金的功能作用。

[关键词]河长制;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4.02.053

[中图分类号]F810.6;TV2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4)02-0163-03

0     引 言

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是指财政部门、预算部门(单位)依据设定的绩效目标,对专项资金管理状况及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观察、测量、分析和评判,其目的是强化支出责任,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河长制是我国河湖治理工作的一个新举措,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全面建立河长制[1]。河长制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如何进行绩效评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1     某地区河长制专项资金的基本情况

1.1   河长制专项资金背景

该地区为进一步加强河湖管理与保护,根据省政府发布的文件,于2017年在全区河湖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河长体系。2020年,市、区两级发布了美丽河湖三年行动(2020—2022年)实施意见,致力于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生态、安全”的现代河网水系。与此同时,为了保证河长制工作的顺利实施,落实相关工作经费,支持美丽河湖建设,区级财政部门在本级预算中安排了河长制专项资金。

1.2   河长制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

该地区河长制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河道治理、全区河长制年终考核奖励、全区河长制信息化系统建设、委托第三方开展河道水质监测等工作。从使用内容上看,专项资金分为工作经费类支出、考核奖励类支出和项目类支出。2021年,该地区河长制专项资金年初预算为1 651.5万元,由区本级财政投入,已全额拨付。截至2021年年末,实际使用1 647.44万元,预算执行率为99.75%。

2     某地区河长制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情况

2.1   绩效评价目标

河长制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总体目标是河湖资源利用科学有序,河湖水域面积稳中有增,河湖防洪、供水、生态功能明显改善,现代河网水系基本建成,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明显提高。2021年,本项目的年初预算绩效目标包括数量、质量、时效、成本、可持续影响、服务对象满意度6个方面,共计9个,具体见表1。

2.2   绩效评价实施过程

该地区河长制采用财政评价,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步,第三方机构在充分调研项目开展情况的基础上,编制工作方案,设计评价指标及基础数据表,针对绩效指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指标相关数据的可获取性、目标值设定的依据等问题,与预算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在多次论证以后完成工作方案。第二步,预算部门填报基础数据表。填报过程中,第三方机构随时解答部门提出的问题,协助部门完成填报工作。第三步,数据填报结束后进行数据现场核查,具体包括以下内容:①核实资金使用、制度建设、河长制工作履职情况等,逐一核对基础数据和支撑依据;②抽取部分板块,核查美丽河湖建设、新一轮河道综合整治的台账资料,同步访谈相关工作人员,了解板块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此后再抽取部分河道进行现场调研,实地查看河道现状、维护效果、水质情况、安全状况等。第四步,社会调查。设计满意度问卷,对当地居民及河长制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第五步,数据整理分析。整理调查信息、基础数据、指标数据、满意度问卷,重点分析每项评价指标的完成情况,总结项目开展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第六步,汇总各类信息数据,进行指标数据的总体评估,形成绩效评价报告。

2.3   制定绩效评价体系

2.3.1   指标体系

该地区根据绩效评价的基本原理、原则和项目特点,由评价小组按照逻辑分析法编制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原有的绩效目标进行调整和优化。指标体系包括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其中共性指标为决策与过程类,包括使用情况、绩效目标、规范运作3个二级指标,预算调整率、预算执行率、目标合理性、目标明确性、明细支出合规性、项目实施配套办法、项目运转程序规范、项目实施监控管理8个三级指标;个性指标分为产出、效果2个二级指标,包括产出数量、产出质量、产出时效、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社会满意度7个三级指标,美丽河湖建设数量、行动问题整改率、河道专管员巡查报告数等26个四级指标。

该地区重点关注个性指标设计思路。产出指标设计思路:在产出数量上,从资金投向出发,考查各类工作是否完成;在产出质量上,从工作规范、达标、有效情况出发,考查各级湖长履职是否到位、信息化系统运行是否稳定、监测勘察调研等结果是否应用等;在产出时效上,重点考查项目整体推进是否及时。效果指标设计思路:在社会效益上,重点从河长制的覆盖面、群众举报、媒体曝光情况来考查项目的运行情况;在生态效益上,重点考查水质达标情况、重点整治河道优Ⅲ比例、黑臭和地表水丧失使用功能(劣Ⅴ类)的治理完成情况,以及河容河貌改善情况;在可持续影响上,重点考查项目长效管理机制健全性、宣传效果及社会参与度。同时,通过获取群众对河长制工作的满意度,侧面反映项目效果。

2.3.2   權重标准

第一,在目标值设定上,有明确管理要求或任务计划的,按要求或计划设定;不够明确的,一般采用行业标杆值。第二,在指标权重与评分规则上,根据本次绩效评价关注的重点、资金投入量及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同时,参照财政部、市区级政府部门绩效管理有关要求制定评分规则。

2.4   绩效评价结果

该地区2021年度河长制专项资金综合得分88.92分,评价等级为“优秀”。其中,共性指标实际得分21分,个性指标实际得分67.92分。

3     该地区河长制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发现的问题

河长制专项工作开展以来,该地区8条河道入选市级首批幸福河湖评价名录,评价数量位列第一。通过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河长制专项工作效率不断提升,水环境指标总体向好,整治工作成效显著,该地区圆满完成美丽河湖示范片区阶段性创建任务。与此同时,该地区河长制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3.1   资金使用不够科学

一是部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尚未建立,资金的使用范围、要求、标准等还不够明晰。二是个别项目的合同条款不够合理,不利于项目监管。三是个别项目考核机制不够完善,实际监管考核方式与合同要求有差异。

3.2   过程监管不够严谨

一是监管过程不够严谨、规范,个别项目要求在线填报数据,但填报的数据衔接性较差,对河道环境综合整治进度的跟踪不够紧密。二是部分交办问题未实现闭环,没有记录要求、完成时限、实际完成时间等,不利于跟踪管理。三是个别河道的管护效果不理想,存在蓝藻暴发、垃圾、围网捕鱼等情况。

3.3   绩效管理不到位

一是现有绩效目标与资金支出方向、实际工作内容等关联度不够,与预算资金匹配度不高。二是未有反映项目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等方面的指标,且个别指标目标值的设定不够合理。例如,年初预算设定的绩效目标为逐步落实长效管理工作的重点河道10条,而实际长效管护已基本覆盖所有河道,10条河道的目标值明显偏低。

3.4   信息化水平待提升

以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目前在各行各业得到普遍应用[2]。专项资金管理与绩效评价中,也应该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数据信息传输效率,实现财务资源共享。但是,本次绩效评价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现场核查、社会调查,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低,影响评价工作的效率,增加了人力成本。

4     相关建议

4.1   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优化合同条款

第一,结合河长制工作任务和实际需求,尽快制定本地区河长制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资金的使用范围、使用方式等,做到资金支出有据可依,避免跨专项支出。第二,全面梳理各类合同的条款,优化支付条件、支付方式等不够合理的条款,保证资金的全过程监控。对于购买服务类支出,应确保合同条款与考核机制的一致性,并严格落实考核制度,确保考核结果与服务质效相匹配,与资金支付“挂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3]。

4.2   加强过程监管,持续做好长效管理

第一,加大过程监管力度,形成管理上的闭环。针对各类河湖问题,制定相应的处理流程体系。第二,建管齐抓,持续做好管护,营造全民治水氛围。一方面,各板块继续保障对已创建片区及已整治河道的长效维护,落实运维资金,做好日常管理,加大巡查检查力度;另一方面,对相关连通河道有计划地实施整治,加强各部门间的协同,从源头上解决污染源流入情况。第三,提高社会公众的主人翁意识,一起加入治水行列。通过设立标识标牌,增强周边居民的认知度,充分利用横幅、标语、宣传栏、广播、电视等,宣传加强河道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营造全民爱护河道、保护水环境的氛围[4]。

4.3   构建完善的绩效目标体系,强化绩效目标跟踪管理

第一,河长制专项资金作为常年支出项目,应有完善的绩效目标体系,全面反映资金的使用情况与效果。构建完善的绩效目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相关性原则,绩效目标既要和资金管理要求、重点工作目标有关,又要反映资金的完整性;二是经济性原则,绩效目标要科学、准确、清晰、可量化、可衡量,切合实际,不宜过低或偏高;三是重要性原则,根据不同项目的侧重点,选择具有代表性、能反映目标要求的指标,设置与项目紧密关联,能充分体现资金产出与效果,且数据采集可信度高的指标,体现绩效全过程;四是可比性原则,参考不同单位同类项目的绩效目标,或根据同一项目上年度评价结果来设置绩效目标。第二,主管部门要强化绩效目标跟踪管理,做好绩效监控。一是定期分析和预测绩效运行趋势,及时发现绩效运行偏离目标的状况,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纠正,必要时暂停项目运行;二是促进部门内部协调配合,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4.4   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资金管理效能

第一,河长制专项实施过程中,根据专项资金的使用特点打造信息化管理平台。要想做到这一点,应在软硬件设备上增加投入,对资金的支出、使用进行动态监控。同时,对工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其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确保其熟练操作终端设备,实现专项资金使用信息的共享[5]。第二,在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中,转变传统的工作方法,引入大数据、云平台等新技术,实现资金使用数据的自动收集、分类和整理,提高评价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人力成本,实现绩效评价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5     结束语

河长制是河湖保护与管理的有效手段,相关工作开展需要专项资金的支持。本文结合某地区河长制专项资金实际情况,分析河长制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过程,指出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包括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加强过程监管、构建完善的绩效目标体系、加快信息化建设等。希望本文能为类似项目的管理提供参考,切实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1]周莉梅,杜力,朱丹.基于投入产出量化视角的水污染治理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方法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3(7):25-27.

[2]张志国.基于模糊一致矩阵优选模型的河长制绩效评估

[J].水利技术监督,2019(5):126-129.

[3]刘冬.事业单位专项资金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19):214-215.

[4]袁娜.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新疆河长制绩效评价:以玛纳斯河为例[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20.

[5]周琴.生态环保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体系构建: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视角[J].市场周刊·商务营销,2021(45):59-60.

[收稿日期]2023-07-02

[作者简介]谢佳(1981— ),女,江苏无锡人,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预算管理、绩效评价。

猜你喜欢

河长制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一张图读懂推行河长制的“ 山西步伐”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设立国家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