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案在高中美术大单元教学中的作用与运用

2024-04-09周颖娴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民间美术导学案教学实践

周颖娴

【摘要】本文通过对第五单元“淳朴之情——民间美术”中导学案在美术大单元中的實际应用进行深入分析,突出了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故事化引入、层次化设计和实践操作,导学案成功激发了学生对中国民间文化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和体验泥塑、剪纸和窗花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导学案  美术大单元  民间美术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2-0163-03

导学案作为一种系统性教学设计工具,以其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为高中美术大单元教学提供了新的理念与方法。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导学案在美术大单元中的作用与运用,探讨其对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以及团队协作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导学案设计原则、实际运用案例的分析,期望为高中美术教育提供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推动美术教学朝着更富启发性和创造性的方向发展。

一、导学案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一)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意义

导学案通过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问题导向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更为主动。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在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中建立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更能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浓厚兴趣。

学生主动学习的意义体现在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学习需求,通过导学案,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取了知识,更培养了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这种主动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具深度和广度。导学案的设计注重学科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结合,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更易产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兴趣。例如,通过美术作品分析和创作实践,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融入实际创作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验美术的本质。

(二)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导学案在高中美术教学中,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和引导性问题,成为促进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得力工具。导学案的设计强调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被鼓励尝试多样性的思考路径,培养了对问题的多角度思考能力。这种思维方式对于学生在美术创作中的独特见解和创造性表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通过对艺术史的学习、艺术家的作品分析以及实际创作的任务,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了对美术领域的专业认知,为其创造性表达提供了更为深刻的理论支持。导学案设计了合作性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与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借鉴他人的观点和创意,形成集思广益的局面。这种合作与交流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更促进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导学案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合作性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导学案通过小组合作设计,鼓励学生协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仅分享个体的见解,更要将各自的观点整合为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这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激发了每个学生在小组中发挥所长的机会。导学案注重通过共同创作的任务,使学生在美术创作中体验合作的乐趣。通过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学生能够在共同的创作中产生新的创意,加深了对美术创作的理解。这既是对学科知识的实际运用,也是对合作性思维的锻炼。通过讨论问题、交流意见,学生能够学会倾听他人,尊重多元的观点,并在集体中形成共识。这种思想碰撞不仅有利于问题的更好解决,更培养了学生在团队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四)导学案与美术大单元教学的契合度

这一契合度主要表现在导学案能够有机整合大单元的学习目标、重点内容和实际创作任务,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导学案的设计强调明确的学习目标,在美术大单元教学中,导学案通过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有清晰的认识。通过目标的设定,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大单元的核心概念和技能要求,为学习过程提供明确的方向。导学案与美术大单元的内容紧密相连。通过在导学案中设置问题和任务,导学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大单元的主题,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更深刻地理解相关的美术知识。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更主动地融入大单元的学科内容,也更好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导学案中的实践性任务,学生能够在实际创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技能水平。这有助于学生在大单元教学中形成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并在实践中加深对美术创作的理解。

二、导学案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一)课时化原则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在美术教学中,课时化原则是导学案设计的基本准则之一。通过将每个学案合理划分为一个个独立的课时单元,有助于确保学生在每个课时内能够专注、深入地学习特定的美术知识或技能。这种划分不仅使教学有序,而且能够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逐步消化和吸收的需求。在导学案的课时化设计中,首先明确每个课时的学习目标。例如,在学习素描技法时,第一课时可以明确为学习基本线条的运用,第二课时则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阴影与光影的表现。这种目标的逐步细化和分解,使学生能够逐渐领悟复杂的美术技能。课时化原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课时进度,确保每个学案的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得以充分讲解。例如,在每个课时结束前,可以进行学习内容的小结和复习,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为下一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问题化原则对美术探究的促进作用

问题化原则在美术导学案设计中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它不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美术问题,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表达与独立思考。通过问题化的设计,导学案将美术知识和技能巧妙隐藏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例如,在学习色彩运用时,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调配色彩来表达情感。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对美术问题的兴趣,使学习不再枯燥,而是充满探索的乐趣。问题化原则鼓励学生通过探究问题来寻找解决方案,在学习素描时,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不同的线条表达立体感。这种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美术技能的深刻理解。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常常需要学生在小组中共同探讨,例如在学习绘画构图时,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团队合作,共同创作一幅画作。这样的合作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促进了他们之间的思想交流,激发了更多创造性的点子。

(三)方法化原则在美术技能培养中的体现

方法化原则在美术导学案的设计中,通过科学、指导性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和应用各种美术技能,以达到更高水平的美术创作能力。方法化原则强调学习目标的明确性,在学习美术技能时,导学案通过详细而清晰的学习目标,明确指导学生应该达到的技能水平。例如,在学习油画技法时,学习目标可以具体到掌握不同画笔运用的技能,或是理解油画色彩的层次表达。这样的明确目标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保持专注,提高学习效果。

方法化原则在导学案中体现为疑难问题的提示,在美术技能培养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技术难题,例如在水彩画中如何掌握湿画和干画的过渡。导学案通过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克服技术难关。方法化原则还注重解题思路和技巧的指导,在学习绘画构图时,导学案可以通过详细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介绍,引导学生如何有效地组织画面结构,表达出自己的创意。这种方法化的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具体的创作技能,提高其美术表达的水平。

(四)层次化、递进性原则的运用

层次化、递进性原则在美术导学案中的应用,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科需求,通过有序的学习过程使每个学生都能够逐步提升自己的美术水平。层次化体现在学习目标的设定上,在美术教学中,学生的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导学案通过设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既照顾到优等生的需求,又让学困生感受到学科的进步。例如,在学习素描时,优等生的目标可以明确为深入理解光影的表现,而初学者的目标可以是简单线条的掌握。这样的层次化设计有助于学生在适应自己水平的同时,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学科能力。

递进性原则在导学案的编写中有着明显的体现,通过递进的难度设置,导学案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地掌握美术技能。例如,在学习色彩运用时,导学案可以从基础的色彩认知和调配开始,逐步深入到复杂的色彩搭配和表达情感。这种递进性的设计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的美术水平,不至于感到过于困难而产生挫败感。层次化、递进性原则也体现在学科知识的梯度设置上。在学习绘画构图时,导学案可以逐渐引导学生从简单的构图要素认知开始,到逐渐组织起一个完整画面的设计。这样的梯度设置不仅使学生的学科认知更为系统,也更符合其个体发展的规律。

三、第五单元“淳朴之情”的导学案课堂实施

在导学案中,首先通过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将学生带入古老村庄,描绘了泥土创造泥塑的场景,激发学生对“泥土”之美的好奇心。这种故事化的引入使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同时为整个单元的学习设定了文化传承的背景。导学案的设计巧妙地将学习过程分为不同阶段,有序推进学生的认知层次。在泥塑体验环节,通过实地演示和亲身体验,学生深刻领悟了泥土在手中的变化和艺术塑造的乐趣。这一实践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是对“泥土”这一文化符号的实际感受。学生通过观赏和讨论剪纸与窗花的作品,了解质朴与率真的艺术之美。导学案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这些民间艺术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培养了学生对质朴之美的独立审美观。

学生分组展开创作,并在课堂结束时展示。这一环节既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又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实现了对学科内容的巩固和运用。导学案的逐步展开,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逐渐深入,形成了层次化的学科认知。通过导学案设计的课堂总结,教师以一篇短文回顾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了淳朴之情在民间艺术中的表达。这种总结不仅起到了课程知识的巩固作用,更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身边的文化传承,培养了学生对质朴艺术的欣赏和创造。

在本文中,深入探讨了导学案在高中美术大单元中的运用。通过导学案,学生在故事情节中体验了艺术的魅力,从泥塑到剪纸、窗花的实际创作中培养了审美情感和动手能力。导学案通过层次化的设计,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科知识,激发了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浓厚兴趣。通过这一教学实践,更深刻地认识到导学案在美术大单元中的重要性,为未来教学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四、导学案在美术大单元中的评估与改进

(一)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方法

审美评价,通过学生的创作作品,注重对表现力、创意性和技艺水平的评估。教师将依据作品的艺术性和传达文化内涵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具体的艺术建议和指导。自主测评与同侪评价, 学生将参与自主测评,通过对自己创作作品的反思,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进行同侪评价,促使学生形成对他人作品的批判性思考,增强团队协作和学科交流的能力。书面反思, 学生将撰写关于整个学习过程的书面反思,包括对所学文化内涵的理解、个人创作的体验和对他人作品的看法。这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所学,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这些评价方法旨在全面了解学生在美术大单元学习中的表现,既注重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又关注学生对文化内涵的理解程度以及个体能力的培养。通过结合自主测评和同侪评价,可以促使学生在评价中学习,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在实际应用中,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结果,进一步优化导学案,提高其实际运用效果。通过这种循环的评价与改进机制,确保教学策略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导学案的改进策略

不断更新案例,导学案中的案例应紧密贴合当代社会和学生生活,因此将定期更新案例,引入更具时代特色的艺术实践。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案例的吸引力和教学实效性。优化问题设计,导学案中的问题应更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欲望。通过优化问题设计,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学科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层次结构优化,导学案的层次結构应当更清晰,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所学知识。通过调整层次结构,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建立知识体系,提高学科整体把握能力。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虚拟实验、实地考察等,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和需求。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建立定期的教研活动,教师团队进行案例分享和经验交流,以汲取各自的教学优势,不断完善导学案。这有助于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确保导学案的实际效果和适应性。通过以上改进策略的实施,旨在不断提高导学案的质量,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教研和案例的深度整合,确保导学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灵活性,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刘金兰.导学案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4(14):111.

[2]刘舟方平.“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绘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民间美术导学案教学实践
浅论天津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民间美术在高校艺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