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2024-04-09赵前华
赵前华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咸阳 712100)
0 引言
2021年3月6日,在看望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习近平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1]因而,如何建好、用好“大思政课”,就成为新时代思政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落实“大思政课”理念,关键在于推进协同育人。但目前高职思政课协同育人工作总体而言还不协调、不顺畅,这已然成为制约高职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探索构建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对于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意义。
1 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的价值意蕴
进入新时代,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2]。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前途广阔、大有可为。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的推进,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思政教育工作水平、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人无德不立。人才的成长、教育的兴旺,始终要把“德”放在第一位,这既是人才培养的使命,也是教育发展的初心[3]。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对于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特殊地位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识,做学生的“经师”,更要具有高尚的品德,做学生的“人师”,在言传身教中使学生成长为对人民有益、对社会有利、对国家有用的人[4]。“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能帮助高职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环境认识国情、感受时代,不断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逐渐将个人发展与祖国需要紧密结合,从而为民族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1.2 提高思政教育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政课还存在着亲和力不够、针对性不强、协同性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机制体制层面的,也有理念行动方面的,而“大思政课”的提出与落实,能够有效解决思政课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真正打通思政课提质增效的“最后一公里”。如果说2021年3月,“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是描绘出了一个愿景,那么2022年7月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简称《方案》)则相当于描绘了一张蓝图。《方案》明确指出:“高校要普遍建立党委统一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协调,教务处、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体系。”[5]毫无疑问,“大思政课”的重点依然在“课”,但它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般课堂,而是具有大平台、大课堂、大师资等特征的人生大课、理论大课、实践大课[6]。“大思政课”不再拘泥于课本和校内,而是强调整合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的所有优质资源,借助社会实践平台,将课本与生活有机衔接,理论和现实紧密相连。通过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实践教学、善用社会资源等多种方式,可以使原本“枯燥无味”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增强高职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提高思政课的实效和水平,推动新时代思政课的守正创新。
1.3 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应然之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既决定青年的前途命运,又关乎国家的繁荣兴衰,意义重大而深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仅仅依靠思政课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全员共同参与。在教育体系中,虽然每一门课的课程属性有别、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方法各异,但无论哪种类型的课程,它的育人目标都是一致的。不同类型课程都能单独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某方面或多方面施以影响,但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各门课程影响的简单相加,而是所有课程综合作用的结果。“大思政课”理念遵循教书育人规律、符合学生成长规律,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构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既要利用好思政课的平台,也要发挥出其他课程的作用;既要体现出课程育人的优势,也要组织好科研、管理、组织等部门的育人工作;既要履行好学校的责任,也要承担起家庭与社会的义务。只有将各门课程、各种资源、各方力量统一起来,相互协作、同向发力,才能形成协同育人新格局,实现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2 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
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的实现,需要广泛调动校内和校外主体、有效整合理论与实践资源、充分利用线上及线下平台。但现阶段不少高职院校协同育人的合力明显不足,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充分认识这些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着力点,从而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2.1 协同育人的理念共识暂未普遍形成
从国家层面看,针对“大思政课”建设,党和国家出台了许多文件,顶层设计清晰而明朗,但目前“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的理念在全社会暂未形成普遍共识。如果说上一阶段的思政课建设更多的是从师资配备、经费投入、课程完善、课时保障等方面来推进,则当下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思政课改革更多的将从主渠道教学的扩展、社会大课堂的善用、大资源平台的搭建、大师资体系的构建、工作格局的扩展等方面入手,毫无疑问,这些方面的改革协同是关键。但遗憾的是,部分思政课教师由于协调的复杂性等多种原因,仍热衷于理论讲授而排斥实践教学,不愿意让课堂深入田间、进入社区,走向外面更大的世界。其他专业教师群体内甚至存在着“思政课无用论”等错误观点,看不到思政课的现实价值,不愿意和思政课教师“携手并进”。教务处、宣传部、图书馆、后勤保障处等部门的部分工作人员依然存在着“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思想,认为育人工作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缺乏与学校之间的交流沟通。社会具有丰富的育人资源、宽广的实践平台,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任重而道远。
2.2 协同育人的各方主体未能广泛调动
善用“大思政课”,需要打造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既要加强校内队伍建设,发挥好校内各主体的育人作用,又要注重校外队伍补充,利用好校外优质资源的育人效果[8]。然而,目前无论是校内育人主体还是校外育人主体都未充分调动起来。一方面,校内育人主体尚未广泛调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要求:“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9]然而,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联系总体而言并不是特别紧密,各类课程守好了每段渠,却未能汇成一条河。此外,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管理等部门仍然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缺乏有效沟通与深度协作。另一方面,校外育人主体尚未有效利用。“大思政课”既要求让学生和教师走出去,又主张将校外育人主体引进来,形成协同育人新局面。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更加强调的是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如定期组织学生赴企业参加实践锻炼、聘请企业人员担任学生的实习指导老师等,这种理念和做法无疑是正确的,但同时却忽略了与校外其他主体之间的协同。虽然“双师型”队伍建设的成效较为显现,但还未广泛调动各方主体,真正形成大师资体系。
2.3 协同育人的丰富资源尚未有效整合
挖掘丰富的育人资源是讲好思政课的关键,“鲜活的思政课素材,正是亿万中国人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1]思政课素材根植于历史、来源于现实。传统的思政课堂,有规定的时间、固定的场所、统一的内容、确定的答案,这种模式很难使高职学生真心喜欢,更难使他们终身受益[10]。“大思政课”具有大课堂理念,需要充分挖掘整合社会育人资源。但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尚未实现协同育人资源的有效整合,协同育人的资源建设不仅存在着交叉与重合,在某些领域甚至面临着空白与短缺。一方面,一些高职院校内部的育人资源还未充分挖掘。从思政课本身来说,尽管近年来思政领域产生了许多教学成果,但向其他思政课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还有待加强,且“反哺课堂”的广度与深度也有待扩展。从其他课程和其他部门来看,对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还有待深入,育人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还相对不足。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与家庭、企业、社会的资源共建机制还不尽完善。感动人心的家风故事、催人奋进的企业名人、振奋人心的红色基地等资源是“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多数高职院校与这些资源之间还缺乏有效的交流平台及可推广的育人模式。
2.4 协同育人的评价体系还未全面建立
考核评价既是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进程的重要抓手,也是检验“大思政课”建设成效的有力手段。然而,现阶段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还未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大思政课”评价体系,对于各类课程、各种主体之间同向同行育人缺乏有效的考核,影响着整体育人成效。从学校层面来看,部分高职院校对于“大思政课”建设缺乏一套规定成文的、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不同程度弱化甚至忽视了其他主体的作用,使得“大思政课”建设往往成为思政课教师的“独角戏”。从评价主体来看,“大思政课”的评价主体往往局限于校内,缺乏校外主体的监督和建议。从评价导向来看,已有的评价侧重于结果,缺乏过程性评价,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素质发展等方面的考查明显不足。此外,缺乏明确的奖惩机制,协同育人效应的发挥,奖惩作用的激励或警示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对于“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缺乏清晰的奖惩机制,既没有对积极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部门和个人应给予何种奖励做出明确规定,也没有对不愿参与协同育人的单位和个人应做出何种惩罚形成合理规则。
3 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的优化路径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协同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要不断从理念协同、队伍协同、平台协同及评价细化等方面发力,形成有效的协同路径,进而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大思政课”的整体水平,推动高职院校育人工作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
3.1 理念先行:树立有机互融协同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先有理念,才有行动,失去了理念的指引,行动就失去了方向[11]。只有树立了有机互融的协同理念,才能发挥协同育人的最大效果。
首先,深化政策精神解读,凝聚思想共识。近年来,针对“大思政课”建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等,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制定了一整套政策,为推进新时代思政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尽管高职院校、地方政府、社会组织等都认识到了协同育人的重要性,但对于文件的传达与落实与党中央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而,高职院校党委、地方政府行政部门、社会相关组织等应进一步做好政策的传达工作,推进“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的具体落实,在全社会形成思想共识,让协同育人的理念与实践深入人心。
其次,强化立德树人目标,形成理念认同。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高职院校所有课程的开设、所有活动的开展都应该以这一目标为准则,“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12]一方面,要切实增强所有课程教师的育人能力,通过师德师风建设、政治理论学习、专题研讨开展等多种方式逐步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学校科研、管理、服务等人员的育人意识,使他们将立德树人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日常工作的基本遵循。只有心往一处想,才能劲往一处使,形成协同育人的最大合力。
最后,培育特色育人环境,激发奋进力量。“人创造环境,环境创造人。”[13]环境育人功能的实现是以“场域”的方式进行的,它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校内协同、校企合作、家校协作等协同育人环境的形成,反过来可以不断强化协同育人的理念,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各自优势,形成协同育人新格局。
3.2 多元参与:打造多元互动协同队伍
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需要明确其育人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14]这里的“教师”,主要指思政课教师,但同时也离不开其他课程的教师及学校、家庭、社会中的其他教育者,他们共同构成“大思政课”建设的主体,共同构建大思政格局。
首先,要筑牢主渠道,发挥好思政课教师的引领作用。“大思政课”建设的推进,必须“坚持思政课教师的育人主体地位不动摇”[15]“大思政课”强调多元主体协同育人,主体的多元并不是要弱化思政课教师的主体地位,而是对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切实做到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要求,遵守“八个相统一”原则,做一名真正合格的人民教师[16]。另一方面,通过教育方式的创新、教学场域的扩展等形式加强与其他育人主体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育人共同体。
其次,要种好责任田,发挥好专业课教师的育人作用。作为“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课教师要从课程性质和特点出发,在大纲制定、内容讲授、课程考核等方面充分挖掘和有机融入思政元素,与思政课教师形成“共舞”效应[17]。具体而言,一方面,高职院校相近学科的教师可定期召开集体备课会,集中智慧、群策群力,共同挖掘和整合育人元素,提升整体育人水平。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重点打造课程思政名师,通过其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形成良好协同氛围。
最后,要畅通全区域,发挥好其他主体的补充作用。“大思政课”建设主张课堂向课外延伸,这一要求必然引起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重构。这种重构使得教学主体不再局限于教师,而让学校的其他成员、家庭及社会的优秀人士有机会参与教学。这既能弥补高职教师自身工作范围受限、社会阅历相对不足等方面的缺陷,又能充分发挥其他群体自身的优势,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对此,高职院校可建立思政课教师特聘与兼任制度,将党政领导、科学家、先进模范等引进来,使高职学生从丰富多彩的“人生大课”中汲取智慧、锤炼品德。
3.3 资源整合:搭建共建共享协同平台
育人工作的展开需要特定的场域,“打造集建设、学习、交流于一体的多元化资源平台,是‘大思政课’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18]这既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又有利于打通各主体之间交流的壁垒,提升“大思政课”的育人合力。
首先,搭建实践教学共享平台。课堂教学虽然是思政课的主渠道,但社会大课堂是思政课汲取活力、激发动力、检验成效的重要场域,开展“大思政课”建设,必须用好社会实践这本“无字天书”。实践教学共享平台的搭建,从社会层面来说,要不断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积极履行社会义务,欢迎并鼓励高职院校组织学生前来参观学习。从高职院校层面来说,学校要对学生的实践活动统一部署,逐渐形成党委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其他学院及部门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使高职学生在志愿服务、社会调研、基地参观等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中增长知识、练就本领。
其次,搭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内容是关键,要不断更新和丰富思政课教学的教学案例库、教学重难点问题库、教学素材库、在线示范课程库[19]。通过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等多种形式,加强高职思政课教师与其他主体之间的交流,加速资源的学习与共享。
最后,搭建网络教学合作平台。在信息时代如此发达的今天,教学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变[20]。“00后”高职大学生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必须利用好网络教学合作平台。要发挥好新媒体、新技术的力量,积极探索“互联网+”教学形式,大力参与“云上大思政课”平台建设,适时开展“同上一堂大思政”系列活动,有效利用大学生在线、易班等网络平台。
3.4 评价细化:完善互促互评评价机制
善用“大思政课”,必须用好评价这个指挥棒,逐步优化和完善评价体系。评价主要关乎由谁评价(评价主体是谁)、评价什么(评价内容是什么)、怎样评价(评价方法有哪些)等问题。完善“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的评价机制,要不断在这三方面下功夫。
首先,评价主体要多元。“大思政课”涉及管理、教育、学习、社会等多个主体,因而在评价时,既要发挥好管理主体的统筹作用,也要发挥好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好学习主体的主体作用,还要发挥好社会主体的补充作用,形成一个包含校领导、各科教师、教辅人员、高职学生、校外专家、学生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评议小组,对“大思政课”的教学对象和实施者进行评价。
其次,评价内容要全面。一是针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要看教师有没有落实“大思政课”理念,有没有创新教学方法,特别是要看其实践教学实施情况,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作为评判的重要依据。二是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在课前、课中及课后是否积极认真,社会实践是否有效参与,判断其是否用心学、用心听、用心悟。三是针对其他主体参与过程的评价。要看学校的管理人员、学生家长、社会团体等是否重视“大思政课”建设,有没有主动配合、积极参与。
最后,评价方法要科学。针对“大思政课”的特点,在评价时可采用过程性评价、动态性评价、激励性评价等多种方法。一是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大思政课”建设既要看效果,同时也要看过程,要对多元主体的参与情况进行动态跟踪。二是短期评价与长期评价相结合。不能只关注高职学生的当前表现,还要看学生毕业后的长期表现,注重用人单位和所在部门的反馈意见。三是适时奖励与适度惩罚相结合。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激励性政策。将参与程度、育人效果等纳入教师的岗位聘任、职称晋升与绩效考核,并给予其他参与主体一定的奖励。另一方面,要合理制定惩罚性措施。对于拒不参与、敷衍了事的人员进行通报批评、依规问责,做到赏罚分明,争取协同共进。
4 结语
“大思政课”是对传统思政课的守正创新,它必将引领思政课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提升高职思政课的有力抓手,要不断从理念协同、队伍协同、平台协同、评价细化等多方面促进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激励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