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原低氧环境下“长新冠”的临床特征及藏医药的应用

2024-04-08加永泽培章松扎加次成斯朗丁增洛松斯朗向巴陈列旦增赤列

西藏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昌都人群新冠

加永泽培 章松 扎加 次成 斯朗丁增 洛松斯朗 向巴陈列 旦增赤列

1.昌都市人民医院,昌都 854000;2.昌都市日通藏医院,昌都 854000;3.昌都市大慈医院,昌都 854000;4.昌都市察雅县藏医院,昌都 854000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COVID-19)爆发以来,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大规模的感染和死亡。而且,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即使在康复之后,仍然会经历一系列的健康问题,这种现象目前被医学界称为“长新冠”(long-COVID),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综合征(post-COVID-19 syndrome)以及新冠病毒感染后状态(post-COVID-19 condition);而那些在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持续3~6 个月仍然无法恢复的人群被学界称为新冠后遗症人群。该人群会经历一系列长期反应症状,以疲劳、头痛、认知障碍、肌肉骨骼疼痛、胸闷气短、抑郁失眠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了相关人群的生活质量,这些症状有可能造成病患的很多日常行动受限,从而使其无法完成正常的工作与家务生活[1]。尽管随着人群免疫水平的提升以及新冠病毒致病力的下降,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宣告新冠病毒大流行紧急状态结束,但新冠病毒并未消失,与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的“长新冠”症状成了一个日趋被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未来人类可能会与新冠病毒长期共存,“长新冠”的症状管理将会是临床重要一环。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即指出:对COVID-19 长期影响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需要将研究对象从住院患者拓展到非住院患者,聚焦于一些少数人群。临床和科研同等重要,因此本报告旨在通过临床调查研究,探讨在高原地区气压低、氧分压低、太阳辐射强、寒冷、大风干燥等自然环境下“长新冠”的临床表现、持续时间及藏医药临床用药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接受调查的人群来自昌都市卡若区、类乌齐县5个乡镇、1 个社区、一座寺庙、年满18 岁的居民;调查区域海拔在3200~4500m 之间,居民有95%都是藏族。调查时间为2023年6月至8月。本报告对所接受调查的人员分了四个层次进行筛选抽样:第一,所有接受调查的人群按照海拔被分为三组,即海拔<3500m,3500~4000m 以及>4000m;第二,从每组选出一个乡作为代表。

1.2 调查方法

本研究由县、乡医务人员协助,流行病专家指导,并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工作人员通过面对面采访以及体检的方式完成。调查包括人口信息、性别、年龄、主要症状及症状持续时间等。

1.3 诊断标准

世卫组织对“长新冠”的定义是指可能或确诊感染新冠的个人在感染3 个月后还有症状,症状至少持续2个月,且没有其他的明显诱因。

2 结果

此次调查所有参与者总共达2563人,其中包括男性1307 人(50.9%)和女性1256 人(49.1%);参与调查的80%人是农牧民,年龄分布在18~80 岁之间。调查时间为自患病后的第三个月至第六个月。在参与调查的2563 名患者中,有72%的人报告了至少一种新冠后遗症:最常见的症状依次为疲劳(70%)、记忆力减退(脑雾)(69%)、肌肉疼痛(53%)、咳嗽(45%)、头痛(41%)、胸痛(30%)、心悸(30%)、味觉异常(28%)、头昏(36%)、焦虑(22%)、抑郁(22%)、失眠(21%)、皮肤荨麻疹样改变(20%)、腹泻(20%)、肾脏等损伤因缺少辅助检查无法统计。“长新冠”症状与年龄分布见表1,上述症状的持续时长在3 个月至8 个月不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治疗部分症状逐步减轻。

表1 “长新冠”症状与年龄分布表Table 1 Symptoms and age distribution of “long-COVID”

在4 个筛查组中“长新冠”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调查中发现,年龄在40~60 岁之间的患者更有可能出现新冠后遗症,且症状持续时间更长。

新冠病毒导致的长期症状可能会在感染消失后持续数周或数月,而从中恢复需要的时间则因人而异。“长新冠”恢复的情况各不相同,有些症状可以短期内改善,如嗅味觉障碍等,而另一些症状则持续时间更长,如疲乏、记忆力减退等。此外,存在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红细胞增多症等)的患者也更容易出现后遗症,持续时间更长。“长新冠”症状在个体身上的表现不尽相同,有3 种以上症状的占70%.人体感染新冠病毒以后,不仅仅会影响上呼吸道,还可能累及到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以及血液系统等很多脏器。一般认为是低载荷病毒的持续存在,病毒蛋白所致得异常的免疫反应,激发自身免疫性疾病[2]。即使是在免疫功能健全的前提下,人体在与新冠病毒斗争完毕后,也会有一个“清扫战场”的过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出现各系统疾病损伤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的机制包括病毒直接入侵细胞造成的持续损伤及后期细胞内皮细胞感染导致的炎症等[3]。最新研究发现,“长新冠”的生物学驱动因素之一是新冠病毒在感染急性期后仍然持续存在于体内,形成一个“病毒储存库”,类似其他单链RNA病毒,比如埃博拉和寨卡病毒,也被证明感染急性期后仍然存在于体内,并导致慢性症状影响健康[4]。“长新冠”症状主要分为五大类:一是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如头痛、头晕,急性脑血管疾病,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受损等认知功能障碍;二是周围神经系统表现,如味觉、嗅觉减退;三是骨骼肌损伤,如肌肉疼痛;四是出现精神系统的症状,如抑郁、焦虑、失眠;五是消化系统损伤表现为腹痛、腹泻、食欲减退等。

3 藏医药的应用

3.1 藏医用药理论分析

3.2 心脑血管系统用药思路

3.3 呼吸系统症状用药思路

3.4 神经系统症状用药思路

3.5 精神系统症状用药思路

3.6 消化系统症状用药思路

4 讨论

目前,国内新冠感染急性期大范围的救治工作已结束,新冠感染后综合征的诊疗将是各级医院工作的重点。通过调查发现,在高原低氧环境下“长新冠”发病率高,主要累及呼吸、心血管、神经、精神、泌尿、血液、皮肤和消化等多个系统,常见的有13 种临床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是急性感染恢复后出现的新症状,也可能从疾病开始出现,且反复或复发,通常会对日常生活产生影响。尽管目前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长期症状及所谓“长新冠”了解尚不充分。本研究通过现场调查了解在高原低氧环境下“长新冠”的发病情况,同时依据《四部医典》理论,总结藏东地区基层老藏医的临床经验,探讨藏医药在治疗“长新冠”的临床应用思路及用药价值;同时配合运动疗法,尤其是分级有氧运动和适度力量训练对减轻疼痛、增加体力、提高心肺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有显著作用。

新冠进入“乙类乙管”后对“长新冠”的治疗,对新型冠状病毒逃逸能力增强的担忧,叠加“二阳”“三阳”话题,已经成为防疫防控平稳转段后新的社会“痛点”。长新冠的临床症状特点与其它病毒感染后综合征相比,常见的几种症状无论是在症状的发生频率还是发生数量上都要远高于普通流感症的病毒感染[7]。“长新冠”是一个基本事实,无法回避亦不能回避。临床数据证实感染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越高,所以不仅仅是免疫脆弱群体,对青少年而言感染后尽早使用抗病毒治疗也是很重要的,既有利于减轻其症状,又能减少病毒的传播以及“长新冠”症状的持续。因此,我们既不能“恐冠”,也不能“轻冠”。《四部医典论述部瘟疫症时疫治法》明确指出:四时亏盈、劳损、恶臭、愤怒、恐惧、愁苦等折磨,饮食失调,变生疫疠[8,9]。由此可见,“合理膳食,心理平衡,戒烟限酒,适量运动”是目前我们面对新冠的正确姿态,亦是防治疫病的重要手段。

猜你喜欢

昌都人群新冠
在逃犯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论昌都“卓舞”音乐特征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昌都市灌溉地麦类作物增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