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沁水煤田东掌研究区可采煤层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2024-04-07刘海滨

新疆有色金属 2024年1期
关键词:砂质泥岩均值

刘海滨

(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二地质队有限公司,山西长治 046000)

东掌煤矿位于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南宋镇东侧赵村—东掌村一带,该研究区地质工作始于1917 年王竹泉在本地区做过矿产调查,1957~1958 年山西省煤管局114队在长治区进行了普查勘探找煤工作。1983~1984 年山西省地矿局二一二地质队勘查了王庄煤矿,大致了解了其所有可采煤层的结构、厚度以及层位的情况,本研究参考前人的成果,通过标志层以及煤层间距法等,采集有关资料与数据,分析评价了研究区煤层的稳定性与特征,希望可以为后续的开发提供依据,使开发工作可以顺利推进。

1 研究区地质

地层从老到新的依次是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第四系中更新统(Q2)、第四系中更新统(Q3)与第四系全新统(Q4),具体为:

O2f:该组属于含煤地层基底,石灰岩占比相对较高。区域全组厚度为146m,揭露最大厚度为18.01m。

C2b:灰—灰黄色泥岩主要分布于其上层部分,铁质泥岩夹薄层砂质泥岩或浅灰色铝土质泥岩存在于其该组的下部,底部的一些区域存在黄铁矿,主要为星散状、团块状与结核状。最大厚度为9.16 米,最小厚度为2.37米,厚度的均值为4.50米。

C3t:该组为研究区的一个重要的含煤层,主要构成分部是石灰岩、煤层、砂质泥岩、泥岩与砂岩,属于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岩系,最大厚度为111.28 米,最小厚度为103.15米,厚度的均值为109.35米。

P1s:该组的主要构成部分是煤层、泥岩、砂质泥岩与砂岩,属于陆相含煤岩系地层,有3个含煤层,区域的中下部为3号煤层,稳定性相对较高。

图1 研究区地质图

P1x:该组主要在井田的西北与中部地区,分布相对较少,以泥岩、砂质泥岩与砂岩为主,具体有较多的铝土,最大厚度为62.55 米,最小厚度为55.87 米,厚度的均值为59.75 米,沉积在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具有连续性。

P2s:该组在下石盒子组以上,处于连续沉积的状态,属于河流相沉积岩系,以泥岩、粉砂岩、细砂岩为主,主要为灰黄色与灰绿色,厚度的最大值是108.31米,一般在西北与南部分布。

Q2:该组含钙质结核,亚粘土较多,为浅红色,厚度的最大值为45米,厚度的均值为20米。

Q3:该组的亚粘土夹砂砾石层与亚砂土较多,颜色为土黄或是浅黄色,厚度的最大值为18米,均值为8米。

Q4:岩性主要为粉砂土及砂砾层、卵石层。厚0~22m,平均5.00m。

2 可采煤层特征

井田内可采煤层为3号和15号煤层,2层煤均全区稳定可采,现分述如下:

3 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中下部,上距下石盒子组底K8砂岩37.67~44.05m,平均40.56m,下距K7砂岩0.45~9.36m 平均5.76m。煤层厚2.42~7.63m,平均4.95m,煤层厚度变异系数为22%,可采性指数为1,本区3号煤层稳定、厚度大,呈现北西部略厚,中部和南部略薄,井田北中部局部风氧化或者剥蚀。

15 号煤层:15 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C3t1上部),上距14 号煤层底0~2.72m,平均1.63m,下距K2灰岩底0~3.97m,平均1.98m。上距3 号煤层底100.15~130.97m,平均107.29m,下距K1砂岩底(C2b界线)4.80~10.29m,平均7.85m。K1砂岩在井田内不稳定,多为砂质泥岩或铝土质泥岩,15 号煤层厚2.58~7.00m,平均4.15m。煤层稳定,厚度大,厚度变异系数为24%,可采性指数为1,为稳定可采煤层。

3 煤层稳定性评价

3.1 影响煤层稳定性因素

3.1.1 地壳运动对煤层稳定性的影响

晚古生代之后东亚发生的侏罗—白垩纪燕山运动的地壳活动剧烈程度最大,早期的挤压方向为东西向,太岳山与太行山的隆起等与该活动有关,在形成隆起的同时,也形成了大量褶曲与压性裂隙,接下来又出现了左右旋运动,导致断裂面出现位移,形成了地堑。此次燕山运动影响煤层的特征与连续性相对较为明显。

3.1.2 构造作用对煤层的破坏

断层的方向主要是东西向,在南部分布较多,具有相对较长的平面延伸,大致横跨了整个区域,存在明显的断距,对煤层的特征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3.2 煤层稳定性评价指标

3.2.1 煤层厚度指标评价

在对煤层稳定性进行评价时经常会运用煤层厚度变异系数,该系数属于定量指标,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可以说明厚度的变化情况,在评定时会运用均方差值(S)与变异系数(γ),具体如下。

上式内,S、n、、M1与γ 分别代表的是均方差、见煤点数、煤层厚度均值、见煤点厚度测量数据与煤厚变异系数。

3.2.2 煤层可采性指数指标评价

上式内,n'、n 与Km分别代表的是见煤点中厚度在可采厚度以上的数量、见煤点总数与煤层可采指数。

3.3 煤层稳定性评价结果

通过煤层结构、可采性与厚度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15 号与3 号的变异系数依次是24%与22%,可采指数均为1。3 号煤层常含1 层夹矸,为简单结构。15号煤层一般含0~2层夹矸,多者有3层,为较简单结构。综上所述,3 号煤层及15 号煤层均为稳定全区可采煤层。

4 结语

东掌研究区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含可采煤层2 层,3 号煤层和15 号煤层。控制可采煤层的标志层有4 层,K1砂岩和K2灰岩控制了15号煤层,分别位于煤层下部及上部;K7砂岩和K8砂岩控制了3 号煤层,分别位于煤层下部和上部。根据煤层厚度、可采情况及其煤层结构的分析,3号、15号煤层均为稳定全区可采煤层。

猜你喜欢

砂质泥岩均值
砂质板岩地层下小断面盾构刀盘结构设计方法
河北省砂质岸线修复现状及思考
基于砂质海岸带海水入侵模型试验分析研究
风化泥岩地质断层水疏排工艺探讨
高孔低渗泥岩渗流-损伤耦合模型与数值模拟
均值不等式失效时的解决方法
均值与方差在生活中的应用
关于均值有界变差函数的重要不等式
中国砂质海滩区域差异分布的构造成因及其堆积地貌研究
对偶均值积分的Marcus-Lopes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