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项目式教学实施探索
——以《文化创意与策划》课程为例
2024-04-07许肖琳
许肖琳
(西安欧亚学院 陕西西安 710000)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产教融合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深化产教融合就是推进校企协同,合作育人,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会展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非常有限,项目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企业的真实项目为基础,使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实践技能,有利于激发其创造性思维,提高其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
1 产教融合背景下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建设
关于产教融合背景下会展人才的培养,国内学者进行了广泛研究,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教学实施路径等,相关研究内容不断深入。阚兴龙、郭佳楠(2022)从校企联合编制培养方案、构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充实学校实践教学资源和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等方面为产教融合下会展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建议。张东娜(2023)认为,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是应用型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和重要策略;周健华(2021)强调以“深化产业融合”为重点,重构课程体系;王佩良等(2016)提出会展专业人才培养需通过项目驱动型实践教学,加强校企互动,让学生在企业的真实项目中提高能力;陈华等(2020)认为,会展人才培养可从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加强实践、以赛促教等方面入手;徐明(2022)以北京对外贸易学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提出校企“六共”合作机制,项目式模块化课程体系,建立“项目引领、工学并进”的教学实施路径;徐峰(2023)为提高会展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构建起“五步递进、六双并举”的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彭慧翔(2022)提出,将工作任务转为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真正实现专业和岗位无缝对接的实践教学。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背景对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第一,人才培养要以会展产业需求为导向,深入了解新时代会展产业人才需求,重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使之更符合会展企业实际用人需求;第二,强调会展人才实践技能的培养,参与会展活动、项目合作、高质量实习等,助力学生尽快适应职业环境;第三,校企协同育人,会展企业和会展专业需要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产教合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享。
在此背景下,会展专业开展产教融合课程改革需要做到:第一,与会展企业展开深入对话,了解行业的大势所趋、技能需求和用人标准;第二,根据对企业的调研重构课程内容,制定产教融合背景下课程的具体目标,确保课程目标与实际用人需求紧密结合;第三,建立包括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的跨领域教学团队;第四,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与企业需求保持同步,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程吸引力和实用性;第五,增加课程的实践环节,如实习、项目实训、模拟项目等,让学生在做中学;第六,建立全面的课程评估体系,从学科知识、操作技能、团队合作等维度开展自评、专业教师评价、企业导师评价等,保证学生从课程中学习到进入工作岗位后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
2 课程概述
本校的会展专业聚焦品牌活动的全流程管理,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从活动策划、文案撰写、活动设计、品牌宣传推广、新媒体运营、活动执行、项目运营与管理等方面将学生打造成会展行业的中高级管理人才,专业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开展校企联合培养,致力于培养有丰富实践经验和项目经验的会展新生力量。品牌活动策划与管理中,创意是软实力,也是驱动力,因此在课程建设中培养学生的创意策划能力尤为重要,文化创意与策划课程就是在此背景下开设的,对该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有助于会展专业培养具有创意思维和创意策划能力的专业人才。
“文化创意与策划”课程是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教育课程中的必修课程,开设学期为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课程为3学分,每周授课3个课时,共计48个学时。运用布鲁姆目标分析法将课程目标拆解,要求学生达到:(1)能够复述文化产品创意策划的内涵、特点、类型、形态、基本原则;不同业态文化产品的定义、范围、特征(知识层面);(2)理解文化与创意策划之间的关系及不同业态文化产品创意策划的一般流程及步骤(理解层面);(3)能够按照文化产品创意策划的规范步骤,为不同项目命题制定文化产品创意策划方案(应用层面);(4)掌握项目策划方案各个任务缓解的规范及要求,能够分析不规范的设计环节并进行矫正(分析层面);(5)能够正确评价文化产品创意策划的基本流程,优化创意策划流程,运用正确的知识及规范推进方案执行(综合和评价层面)。
课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管理协调能力、产品经理思维能力、设计能力、方案执行能力为目标,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培养能较快适应初级岗位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课程组以项目式教学为依托,将产教融合融入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界、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进行深入探索。
3 课程内容重构
课程体系的建设上,顺应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实现学科课程与项目式学习的有机融合。《文化创意与策划》是会展专业的必修课程,文化产业成为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增长点,市场对文创产业的需求也日新月异。课程作为会展人才培养的专业教育课程,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必须适应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选择更适合的教学方法,确保师生在互相合作研究的基础上共同学习探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教学设计对现有课程的教学理念从传统的教学设计向课程设计转型,从教学资源内容设计向“内容+项目”转型,教学方法从传统的讲授型向讲授、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转型。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文化创意与策划》课程项目式教学体系按图1体系进行构建。
图1 项目式教学体系构建思路
课程项目式教学的实践设计主要结合PBL教学方式中自主学习的内容探究,给予学生充分自由表达、判断、探究、讨论问题的环境,通过学生之间合作小组成员相互的讨论、交流、沟通多种合作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课程教学改革中,主要采用“校企合作文创项目”实践教学体系,会展专业与知名会展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为会展专业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由教师挂职深度参与企业的真实项目,将真实项目作为课堂任务发布给学生,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把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相链接,完成相关项目作业,作业完成后由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参与评价。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学生熟悉了文化创意策划流程、训练了产品经理思维,提高了审美能力、项目执行及管理能力等,通过构建“校企合作文创项目”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文化创意策划的应用场景,培养了学生的文化创意与策划技能,也提高了其在未来岗位上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会展专业特点及对会展专业学生的学情分析,课程分为基础知识专题和项目实践专题两大模块。项目实践专题共设计5个实践项目(见表1),各项目对应5个专题知识模块,包括城市文化产品、动漫文化产品、旅游文化产品、会展文化产品和校园文化产品。
表1 课程内容及实践项目
4 产教融合项目式教学实施
4.1 教学流程及任务设计
课程强调产教融合,以岗位职业技能为导向,参照企业工作方式,团队分工完成项目任务,教师和企业导师参与任务指导。要求学生从项目调研(文化内涵挖掘、市场调研、产品定位)、初步方案设计(创意构想、方案撰写)、项目评价(专业教师及企业导师点评、方案优化)、成果展示及汇报(课程海报、实物展示)4个阶段完成项目(见图2)。
图2 教学流程及任务
以项目3为例,将企业承接的鼻烟壶·长安十二时辰文创产品策划项目融入课程教学,把鼻烟壶和长安十二时辰作为“项目3-旅游文化产品的创意与策划”的项目主题,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按照项目调研—初步方案设计—方案提升—方案汇报的步骤完成文化创意产品策划的整个流程。按照知识、能力、素养层层递进的原则,对项目设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调整和补充,使之更符合实际项目设计需要,做到知识点不脱离教材,教学实施过程不脱离真实设计、职业素养培养。项目3教学内容分为4个任务,结合学生的现实学情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确定实践项目教学的重难点(见表2)。
表2 “旅游文化产品创意策划”教学重难点归纳
项目调研阶段,学生主要进行市场调研,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掌握文化创意与策划中文化挖掘的方法及流程,能够进行科学的市场调研。创意与构想阶段,学生需要掌握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流程与要点,能够出具一份较为完整的初步创意方案。
4.2 教学实施过程
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鼓励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在项目调研和初步方案设计阶段,借助各种信息化手段,通过案例学习、头脑风暴等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具体实施过程分为4个阶段:(1)课程前中期,每个小组需要参与5个项目,每个项目完成4个任务;(2)课程中末期,根据学生35份项目汇报情况,通过小组自评+教师评价将5个项目分配给对应小组,小组专注完成1个项目,提交项目路演PPT、策划方案、课程海报、实物作品,在课堂上进行点评筛选;(3)筛选优秀项目赴企业进行路演,邀请企业导师进行点评;(4)修改完善后形成终版文化产品创意策划系列作品,在分院进行成果展示。
4.2.1 第一阶段:自主探索
教师在课程开设前一个学期,在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积累了大量企业真实的创意策划项目,并成立会展创意与文创项目研发中心,将任务发布给学生,并设置学习和讨论任务。学生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对项目的背景和现状有了初步了解,通过知识点的探讨对文化创意与策划的基本流程有了大致的认知。教师通过对学生前期学习情况进行归纳,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重新聚焦。
4.2.2 第二阶段:技能训练
确定本组的项目主体后,小组按照4个任务要求,按照项目调研、方案设计、方案优化、汇报展示的流程模拟企业真实工作场景,进行文化创意与策划。项目调研:引导学生从历史建筑、事件、非遗、方言、交通、饮食、生活方式、服饰特色等方面对项目蕴含的地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体现本组项目的特色及创意。学生通过资料梳理、现场探访、头脑风暴多种学习方式发现项目现存的问题,在扎实的市场调研基础上提出本组项目策划方案。本阶段要求学生学会挖掘文化内涵,具备市场调研的思维及能力,并能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提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意构想,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合作、沟通各项技能。
4.2.3 第三阶段:技能展示
学生赴企业进行项目汇报,将课堂搬进企业,让企业导师参与评价,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体验项目汇报情景,激发其学习热情。通过与企业导师的现场交流,增强项目策划的可操性。提高学生项目汇报、临场反应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参与工作后成为一名合格的项目经理做好铺垫。
4.2.4 第四阶段:强化提升
教师参考多元化评价结果,组织学生对策划项目进行优化完善,要求学生将小组成果用课程海报和实物样品的形式在学院内进行展示。学生利用多媒体资源、设计工具等对设计方案进行视觉呈现,并将部分创意构想制作成亚克力立牌、印章、杯垫、发簪多种实物样品,对学生的各项实践技能进行再次强化和提升。
5 课程考核评价
课程考核方式按照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平时成绩主要由学生的阶段项目汇报构成,评价方式为小组自评+教师评价;期末成绩则由学生企业项目路演及成果展示构成,评价方式为企业导师评价+教师评价。整体课程评价采用多元考核评价方式,主要采用线下评价,结合“学生+教师+企业导师”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课中教师从知识评价、技能评价、成果与创新评价、态度与合作评价四个大项、九个细项拟定项目教学过程性模块化评分记录表,采用学生自评打分+教师打分的方式进行评价考核。期末考核将课堂搬进企业,企业导师站在项目经理和设计师的不同角度,从文化内涵挖掘、市场调研、创意构想、产品定位、产品设计、宣传推广、销售计划、项目预算、PPT汇报技巧等方面对学生的项目路演汇报进行专业考核。
6 项目式教学实施效果
6.1 融入思政,提高文化素养
文化内涵的挖掘是本课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课程对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提倡学生在课程期间观看和文化相关的内容。在项目方案设计阶段,学生对中华文化、陕西本土文化等进行了深入挖掘,鼓励学生对本土文化进行探索,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增强了其文化自信。
6.2 激发潜力,强化专业技能
课程内容对会展专业的同学较为新颖,设计课程海报、企业路演汇报、实物样品展示,每项任务对学生都是新的挑战,学生的潜力被激发,学习热情高涨,特别是进入企业进行路演汇报,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职业意识和素养,给学生未来进入该领域工作埋下了种子。
6.3 成果多样,师生联动
《文化创意与策划》课程学生形成了35份中期课堂汇报作业,期末完成了7份完整的项目策划方案及课程海报,创意构想了几十种文创系列产品,制作出10余个IP形象样品。学期末,在学院的教学改革成果展上进行了展出,学生的现场解说、成果海报、成果样品受到参展教师的一致好评。课程结束后,学生收获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老师则收获了课程改革成果,师生形成了良好的联动效果,为教改成果的继续迭代打下坚实基础。
7 结语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积极探索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改革、专业建设的模式及路径。本校“文化创意与策划”课程依托合作企业,以企业真实项目为教学任务,开展项目式教学探索,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同时强化了会展专业学生的技能,有助于学生成长为更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真正做到会展产业和会展教学的融合与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