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智设计”背景下AI生成工具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创新研究

2024-04-07袁学丽李璐

参花(上) 2024年3期
关键词:数智漫画文化遗产

袁学丽 李璐

一、引言

数智设计,其实就是设计和科技相互融合的过程。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利用科技将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探索并开启文化传承新的路径,是非遗文创的研究热点。以非遗文创的网红品牌“故宫文创”和“唐宫夜宴文创”为例,二者不仅在构建品牌故事、提炼视觉符号等方面推陈出新,还结合元宇宙等开发文创品牌的数字创意内容,再利用哔哩哔哩、抖音、微信视频号和公众号等进行有效的网络传播,收获了不少网友的喜爱,并成功稳固了其品牌形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创新是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文化元素,满足了非遗文化活化利用、传承创新的时代需求,对中小型城市的地域文化推广作用巨大。本文基于数智设计的时代背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觉创新的意义入手,分析AI 生成工具合理运用于非遗视觉创新的实践。

二、数智设计的时代背景

“十四五”规划为建设数字中国提供了指导思路,而今被称为“ABCD”的四项内容,即AI(人工智能)、Blockchain(区块链)、Cloud Computing(云计算)、Big Data(大数据),是数智时代重要的基础设施。数智设计,字面上的解释为“数字+ 智慧+ 设计”。谷丛等(2021 年)从数字时代的设计新形态角度出发,认为“数智设计是数字时代背景下,人和计算机共生的新形态,是人的思维和数字技术之间建立的一种新型关系,也是解决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问题的系统思维和方法。”[1] 数智时代,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能,人类社会将进入到数据智能时代,很多原本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才能产出的设计作品,通过技术赋能,设计的生产力和工作效率将会发生巨大改变。未来的“设计”不仅仅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更是进入识别问题的创新模式,使设计具有更多的可能性,也能够应对更为复杂的问题,但同时数字经济和智能时代带来的考验也非常严峻。

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2001 年执导的《人工智能》、2018 年执导的《头号玩家》两部影片中,均探讨过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未来数字智能时代的设想。同时,导演对人工智能、元宇宙等科技也有一定的批判性思考,和目前学者提出的数智时代的认知设计、设计思维等问题具有一定重合性。总之,在数智时代背景下,设计的方式与方法将有重大突破和改变,设计师的个人认知水平、技术水平、综合能力也在不断地更新和迭代。今后的设计将是以可持续设计为主的自然资源、人类需求、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协同发展的综合性设计,最终能够达到构建美好生活的共同目标。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觉创新的意义

(一)延续非遗生命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群众的生活,如果没有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很多非遗文化将会失去生存土壤和养分。纵观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见,非遗和群众的日常生活、民俗习惯等密不可分。而今为了保护一些濒临消失的非遗文化,相关部门采取了多样化的保护措施,并鼓励非遗传承、創新与发展。其中,将非遗文化转化为公共艺术是很多学者提出的一个方法,可采用多种形式呈现,如利用非遗的视觉元素设计、制作城市雕塑等。随着非遗视觉创新的不断深入,可以提升受众对非遗文化的持续关注,进而延续非遗文化的生命力。

(二)凸显非遗历史文化价值

非遗衍生品被视为非遗文化的创新设计,尤其是近年来文旅融合的不断发展,扩大了非遗衍生品的范畴,也大大提高了非遗文化和时代环境的契合度。因此,通过非遗的视觉创新,结合新技术开发特色产品,有助于凸显非遗衍生品背后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

(三)提升非遗文化传播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创新,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元素。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和积极践行。[2] 尤其近年来在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中,设计师站在受众的视角,经过合理使用数智时代的各项技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得以迅速传播。非遗文化的视觉创新,不仅能够带动地方特色文创产业的发展,也能够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形成“以文兴业”的良好发展局面。

四、AI 生成工具运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觉创新的实践

(一)IP 形象与表情包的创新设计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IP 形象与表情包的创新设计近年来颇为流行,尤其是各省市级博物馆的非遗文创案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创新性。以安徽博物院为例,不仅在展区设立了线下的文创馆,方便游客参观、欣赏、购买,而且在展区设立了“安博智时空”数字展览。“安博智时空”充分利用当下流行的卡通形象和科学技术,将博物馆内的兽首鼎等9 件青铜器优化设计为安小博等小神兽系列IP 形象。IP 形象设计是将知识产权(IP)和企业形象设计(CIS)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品牌设计的热点名词,通常是将一个或一套角色的形象设计作为品牌的视觉代言形象,通过丰富角色的背景故事、周边设计,加深受众对IP 形象的印象,继而提升其品牌价值并扩大宣传范围。“安小博”小神兽系列IP 沿用上述IP 形象的设计思路拓展创新,在展览中以“安小博游历记”为主题创作小故事,并在故事中传达“青铜文化”,内容浅显易懂,吸引了游客的关注。

表情包设计也是IP 形象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创新。表情包被视为基于网络传播的一种视觉符号,最先被用于QQ、微信等社交平台,传达微笑、生气、流泪等信息。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更新,以及网络用户的不断增多,表情包设计也随之丰富多彩,尤其是结合IP角色设计出的喜、怒、哀、乐、悲等表情符号,在传达出更多层次视觉信息的同时,也为IP形象的视觉推广和宣传起到一定作用。上述案例中的“安小博游历记”同样推出了表情包,将小神兽的形象与“我爱学习”“给你点赞”等网络语言相结合,既能够在微信等社交平台使用,扩大IP 形象的传播范围,也能够提升其传播速度。

设计IP 形象的工具不设限,既可以用传统的纸笔手绘,又可以借助SAI、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 等平面类软件辅助绘制,还可以使用Cinema 4D、3dsMax 等三维类软件制作。无论运用哪种类型的软件,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完成。如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创新设计中,恰当、合理地利用AI 生成工具来制作IP 形象与表情包,将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当前学者对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较为关注,李白杨等(2023年)分析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认为AIGC 兼有内容特征和技术特征,可以将AIGC 概括为伴随着网络形态演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变革产生的一种新的生成式网络信息内容。[3] 设计师利用ChatGPT、Disco Diffusion、Midjourney、DALL-E2 等人工智能工具,并结合原创设计的角色在算法的支撑下可获得同类型的图形。如果将AIGC 结合Photoshop、Blender 等二维、三维软件综合创作,不仅提高了视觉效果,而且为视觉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二)四格漫画与绘本的创新设计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结合四格漫画和绘本进行创新设计。近十年来国产动漫发展势头较好,尤其是基于公众号、小红书、哔哩哔哩等平台,国产漫画作品的质量和数量均不断上升,条漫、动态漫画等漫画新形态也在不断涌现,极大地促进了国产动漫再创辉煌。国产的漫画和绘本通过IP 孵化,可改编为动态漫画或影视剧,诸如《一人之下》《斗罗大陆》等,获得了受众的喜爱和支持。四格漫画是漫画的一种形式,通常用4 个分镜格子表达出故事的“启、承、转、合”,创作周期相对较短,但呈现效果较好,短小精悍。四格漫画和绘本设计均属于二维视觉设计范畴,受众更加偏向于青少年和儿童群体,近五年的立体绘本在市场上也颇受欢迎。

非物质文化遗产漫画式和绘本式的表达也有不少案例,如广东省非遗保护中心组织编撰的《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地图》,采用插画的视觉形式展现出粤港澳大湾区的特色非遗文化,色彩丰富,趣味性较强,阅读体验较好。又如江苏如东县文化馆官网中有“非遗漫画——优秀文化艺术作品网络联展”系列内容,用漫画的形式展示提线木偶制作技藝、南通面塑的特色,获得众多网友的喜爱和肯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同样可优化视觉效果,并提高创新设计的效率。四格漫画和绘本在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故事大纲、剧情设定、分镜脚本等方面,在关键词的设定中要精准地描述每个分镜格子的状态,再结合同类型案例生成内容。根据测试,虽然AIGC 可生成多张图片,但是有很多图片是无法直接使用的,需要设计师根据原先设定的分镜脚本从中挑选,并结合二维软件稍做修改才能使用。使用AIGC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四格漫画和绘本创作,依托海量数据与强大算法来突破原先创作的瓶颈,生成的内容可能更具国际性。[4]

(三)三维动画、互动游戏、短视频的创新设计

为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提升传播效率和质量,众多非遗文化动画小短片、互动游戏等不断出现,尤其是在博物馆的展厅内设立的AI 互动区域,吸引青少年参与并体验非遗文化。当前有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很多老一辈的传承人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不断地创新传承方式,另一方面也需要有更多的年轻人对此感兴趣,愿意投入学习。因此结合年轻人较为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来设计制作相关非遗衍生品,既是对传统工艺的留存保护及地域文化的尊重,也是历史沉淀、民间智慧与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5]

当前有不少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师生,在课程作业和毕业设计中以非遗文化为元素,利用AI 技术以三维动画短片为视觉呈现形式,如《青衫烟雨》《镜游青龙》《夙》等,投放在微博、哔哩哔哩等平台,获得了很多网友的喜欢和支持。同时,各省市的博物馆积极开发非遗衍生品,凸显非遗文化的艺术性、文化性、历史性,重视国家的软实力建设与发展,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再如,湖北省博物馆为方便游客更高效地参观并了解馆内展品,开发了一系列的展品解说短视频,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展品的信息。湖北省博物馆的官方网站上有一个4 分钟的短视频——《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将原本一幅静态的图画二次创作成动态短视频,便于受众了解车马出行的丰富内容。目前,湖北省博物馆的游客体验评分较高,这与其充分应用AI 技术手段、重视游客的视听体验是分不开的。在当前数智时代背景下,利用各类二维和三维的设计软件,既能够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设计的工作效率,也能够拓展非遗衍生品的深度和广度,达到促进非遗文化传承创新的目的。

五、结语

在数智时代到来之际,随着人工智能的更新发展,我们的设计思维要不断创新,利用数字空间和虚拟世界有效为人类服务,更好地满足人类需求,体现出AI 生成工具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觉创新的重要价值,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AI 技术与非遗相结合,有利于非遗的持续传承和其与现代社会的对话。因此,将数字技术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设计、创作作品,将是非遗活化创新的有效途径。

(作者简介:袁学丽,女,硕士研究生,汕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创设计;李璐,女,硕士研究生,西安市灞桥区东城第二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数智漫画文化遗产
“数智”视域中苏南蒲岸村微湿地公园公共设施情感化设计研究
路安炎:按下中国造纸业“数智转型”启动键
网安天下担使命数智引领向未来"双引擎"驱动现代警务创新人才培养(计信系摄影报道)
乡乡镇镇通5G”建设助力山西“数智”转型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