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钢琴改编曲《彩云追月》的艺术特征及演奏诠释

2024-04-07宋子钰

参花(上) 2024年3期
关键词:和弦作曲家声部

《彩云追月》是王建中根据同名民族管弦乐合奏乐曲改编的一首钢琴曲。在该作品中,作曲家融合了传统民族管弦乐元素与现代钢琴演奏技巧,在旋律、和声以及节奏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其中,悠扬的旋律、独特的民族音调、灵动的钢琴音色和考究的演奏效果,将民族音乐元素完美地融入钢琴这一乐器中,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觉。与此同时,该曲还在音乐表现中融入了中国古典文学和诗歌的情感,使其具有更深层次的艺术内涵。本文以钢琴改编曲《彩云追月》为研究对象,从作品的创编背景与艺术价值入手,分别探讨作品的艺术特征、演奏技巧及演奏处理,由此深入地认识该作品的音乐风格和乐曲情感。

一、钢琴改编曲《彩云追月》的创作简介与艺术价值

中国钢琴音乐的历史与发展,展现了中国音乐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浪潮下的演变与创新。自20 世纪初以来,中国音乐家开始不断地尝试与探索,通过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征与钢琴音乐的演奏技巧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中华民族鲜明艺术风格特征的钢琴音乐作品。

(一)创作简介

《彩云追月》是聂耳和任光为百代国乐队创作的一首民族管弦乐乐曲。该曲以广东小调为主题旋律,通过运用笛子、二胡、秦琴等乐器来展现浓郁的民族特色,并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美丽的夜空景色。1975 年,王建中重编了此曲,通过保留民族管弦乐曲中的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元素,融合西方特有的探戈节奏以及借鉴钢琴的表达技巧,使《彩云追月》这首民族管弦乐乐曲成为钢琴改编曲中的经典佳作。钢琴改编曲《彩云追月》巧妙地用音乐元素和钢琴音响将天空中的景色呈现出来,描绘出云朵和月亮在夜空中“追逐”的场景,给人一种美妙的音乐体验,使人不仅能够聆听,还可以感受到夜空的浩瀚之美。此外,这首钢琴音乐作品也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夜空之下。总之,作为中西音乐融合代表作的钢琴改编曲《彩云追月》,完美地展现了民族管弦乐的风格,生动地再现了东方传统民族音乐的特色和宏伟气势。其中,传统的五声调式调性、独特的钢琴表现技巧和现代化的艺术气息,赋予了整部钢琴改编曲独特的韵味与美感。

(二)艺术价值

钢琴改编曲《彩云追月》以其独特的音乐理念与艺术创新备受关注。作曲家王建中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西方钢琴音乐技巧相融合,使作品不局限于一种音乐风格,而是跨足多种文化和音乐传统。这种音乐创新拓宽了音乐的边界,为听众带来了全新的审美体验,同时也丰富了音乐创作的可能性。例如,前奏部分舒缓的音乐节奏配以轻快的律动,营造出一种静谧、安逸的环境氛围,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在前后两个乐段的衔接上,节奏快慢适中,连续的衬音、琵音增强了音乐的流动性和艺术张力,呈现出一幅洁白云朵和皎洁明月嬉闹的场景。可以说,这部钢琴改编作品自诞生以来,不仅在国内音乐界备受推崇,也在国际音乐舞台上获得了广泛好评。总而言之,作曲家在钢琴改编曲《彩云追月》的创作中,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创作基础,将中西音乐元素巧妙地融合,在创造出富有创新性音乐语言的同时,注入了丰富的情感,赋予了作品深刻的艺术内涵。

二、钢琴改编曲《彩云追月》的创作特征

在钢琴曲《彩云追月》的编创中,王建中保留了原管弦乐乐曲旋律音调的框架,通过民族性的A 宫五声系统,创造性地对原曲的结构、旋律线条、节奏、织体等方面进行了重塑与发展。

(一)三部性的曲式结构

《彩云追月》这首钢琴改编曲再现了单三部曲式,由辅助部分引子、呈示段A、连接Ⅰ、中段B、连接Ⅱ、再现段A1 和尾声部分组成,共71 个小节。引子段落(1 ~ 9 小节)中,作曲家分别运用模进和托卡塔式的创作手法,该乐句中的高音声部是一个八度的五声音阶,与左手的单音交替进行,在描绘出如水般荡漾月光的同时,也展现了云月追逐的情景,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呈示段A(10 ~ 19小节)由三个乐句组成,其中10 ~ 11 小节是该乐段的主题句,旋律从E 徵音开始上行进行,最后结束于调式的#F 羽音。20 ~ 21小节的连接Ⅰ具有过渡的作用,其中探戈的节奏音型和琶音伴奏织体为B乐段进行铺垫。中段B(22 ~ 37 小节)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方整性平行乐段。38 ~ 47 小节的连接Ⅱ,以引子部分的材料为主进行展开,在模仿笛子音色的同时增强了音乐的活泼性和流动性。再现段A1(48 ~ 57 小节)是全曲的高潮部分,以呈示段A 中单音式的旋律线条变化为和弦的织体形式,乐曲的情绪达到顶峰。最后58 ~ 71 小节是全曲的尾声段落,作曲家通过运用引子段的材料,对全曲进行了回顾、总结。

(二)中西交融的调式和声

在钢琴改编曲《彩云追月》中,王建中通过以五声调式为基础,结合西方经典和声序进的方式,很好地突出和彰显了作品中浓郁的民族韵味。纵观全曲,作品从缓慢速度的主旋律音调开始,以级进的方式进入全曲的主题乐段,形成一种朦胧、悠远的意境之感。其中,五声调式调性中的稳定音级作为全曲发展的骨干音,配以三度叠置和弦的构建手法,不仅突出了这首钢琴改编作品疏朗的音乐情感,也彰显出民族音乐的质朴风格。例如,在乐曲的38 ~ 39 小节中,作曲家借助I6 和弦与IV 和弦,突出高音声部波浪式的旋律。可以说,中西交融的调式与和声构建手段,很好地突出了主题旋律的音调,增强了音乐的立体感,丰富了乐曲的层次感及艺术张力,也避免了传统五声音调发展进行中的单一性。此外,通过与原曲合奏声部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王建中充分挖掘了中西方调式和声的特點,运用复调性与音型化的和声织体,模仿了原曲中各民族乐器的音响和音乐情感。

(三)线条性的民族韵律

在作品《彩云追月》的创编中,作曲家以A 宫调式音阶的5 个音为骨干音,通过运用重复、模仿、变奏、头换尾等手法,构建出一条具有浓郁民族性的韵律线条,在表现唯美艺术画面的同时呈现出极强的民族色彩。在引子部分中,王建中借助旋律的上下行和琶音的线条形式完成了对夜空意象的描绘,呈现出悠远、流动的效果。与此同时,引子段落中的装饰音、自由模进的手法,以及长琶音、音阶和颤音,均表现出浓郁的民族色彩。在呈示部分A 段中,作曲家通过十五连音的旋律形式模仿琵琶和笛子的音色,在表达乐曲主题乐思的同时,传递出温婉细腻的情感。在展开部分B 段中,作曲家延续了A 段的旋律音调,高低音声部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再现部分A1 中,作曲家则通过对位复调的创作手法,来凸显乐曲的织体层次和立体感,且高音声部五声音阶很好地烘托了左手弹奏的旋律,使音乐更具动感。总之,钢琴作品《彩云追月》的旋律线条流畅,曲调优美,并运用了快速音阶、附点节奏、探戈音乐节奏,不仅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而且给人一种独特的艺术美感。

三、钢琴改编曲《彩云追月》的演奏诠释

在《彩云追月》这部作品中,作曲家王建中通过简洁的旋律,表达出浓郁民族色彩的同时,充分发挥了钢琴这一乐器的优势,即借助钢琴多样化的演奏技巧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表达淳朴、自然的情感,描绘出一幅迷人的夜空美景。

(一)演奏技巧

1. 颤音技巧

在钢琴曲《彩云追月》民族性的旋律中,作曲家运用了大量颤音对旋律进行装饰,从而使音乐的线条更加清晰,音乐的律动感也更加强劲。在呈示部分A 段的10 ~ 15 小节中,三次颤音记号分别在调式的A 宫音上,羽、宫、羽、徴、角、徴的波浪式旋律线条极具歌唱性;在16 ~ 19 小节中,颤音记号三次出现在调式的E 徴音上,伴随着两次严格的重复和一次变化的重复,音色与音量也产生了一定的波动。因此,在演奏中演奏者触键要轻盈,通过借助手部关节的力量,确保声音集中于手指的指尖,最终奏出平稳、灵动、干净、明亮的音色,给人以温暖、柔和、圆润的美感。总而言之,颤音作为民族性乐曲中运用较为广泛的演奏技巧,在《彩云追月》这首钢琴作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演奏者不仅要将力量集中于指尖,而且要果断、有力、灵活地触键,才能更好地诠释出月亮活泼、俏皮的形象。

2. 琶音与连奏技巧

在钢琴作品《彩云追月》中,作曲家设计安排了大量的琶音形式,以此突出表现月夜的宁静与安逸。因此,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演奏者双手能够协调配合,并在手位迅速转移的过程中准确、饱满地弹奏出每一个音符。例如,在引子段落的第2、第4、第7 小节中,均出现了琶音记号,所以演奏者在演奏低音声部时,左手要运用大臂的力量将声音沉下去,而右手则要放松手腕,通过调整手位的高度使触键更加自然。另外,在演奏琶音时也要特别重视弹奏指法的编排,确保所奏出音响的流畅、唯美。例如,在乐曲开始的第2 小节中出现了十五连音的大琶音,左右手交替的指法分别为54321、12345、54321,因此弹奏时需要手指迅速地将力量转移至下一音,从而确保整体声音欢快、清晰和连贯;在乐曲中段B 的37 小节处,是连续4 拍进行的十六分音型和五声音阶式的上行,要呈现出轻盈且流畅的律动感,所以演奏时手腕、手指要保持放松,左右手的衔接要连贯,一气呵成。

3. 和弦与八度技巧

和弦与八度技巧作为钢琴演奏中较为重要的和弦演奏技巧之一,对表达作品内在情感和美感至关重要。可以说,良好的和弦演奏技巧不仅可以增强乐曲的色彩,而且在推动音乐发展、提升音乐动力以及承上启下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在钢琴改编曲《彩云追月》连接Ⅱ的第45 小节处,高音声部通过运用柱式和弦的织体形式丰富乐曲旋律的层次与情感色彩,弹奏时要运用好手臂和手腕的力量,突出乐曲结构性的同时,凸显轻松、愉快的感情色彩,并为再现段的展开奠定基础。在作品《彩云追月》的再现段A1 中,作曲家通过将和弦与八度音程相结合的方式再现了呈示段A,在演奏再现段A1 时,演奏者要运用好手腕和手臂的力量,掌握好八度音程弹奏的连贯性,在突出节奏律动的同时与呈示段A 形成情感和气势上的对比。

(二)演奏处理

在钢琴改编曲《彩云追月》中,作曲家通过运用简洁的五声性旋律音调、多层次的音乐织体构建方式,以及多样化的演奏技法,描绘出一幅别具一格的夜空美景。其中,演奏处理作为音乐内容陈述的关键手段,直接影响着作品中音乐情感的表达。因此,在钢琴曲《彩云追月》的演奏中,演奏者要先整体准确把握乐曲的宏观与微观结构,其次对乐句的力度、呼吸、强弱起伏、触键方式进行一定的处理,最终将乐曲的情感准确地传达出来。在引子段落中,王建中大量运用了小三度音程,配以大附点和两个四分音符组成的节奏型,模仿我國传统民族音乐中大鼓的音响效果;其中第7 ~ 8 小节,左右手十六分音符的交替进行,描绘出活泼、俏皮的月亮形象。在呈示段A 中,乐曲从E 徴音开始以级进的方式发展,左右低音声部模仿我国传统的民族弹拨乐器秦琴,演奏时要弹奏出轻巧、活泼的感觉,以此营造出云与月嬉戏的唯美画面。与此同时,这一部分与引子段落之间在力度上形成了鲜明对比。在附属结构的连接Ⅰ中,运用探戈节奏模仿民族弹拨乐器琵琶,并与左手低音声部相互呼应。在连接Ⅱ的第46 小节中,高低音声部十六分音符的交替进行要以强的力度处理,从而为再现段落的展开积蓄力量。而在再现段的第53 小节,需要演奏者将跳跃性的旋律与大跳演奏技巧相结合,并且注重附点节奏型的弹性表现,确保音乐情感自然、充沛地流露出来,呈现出一种连绵不断的意境。

四、结语

《彩云追月》作为一部优秀的钢琴改编曲,自创作改编以来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一致的好评。作曲家在该作品的编创过程中,以我国民族民间调式调性为基础,借助钢琴多声部、多层次的立体效果,呈现出质朴的旋律、流畅的音乐线条和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风格,描绘出一幅迷人的浩瀚夜空景色。在这部作品中,王建中基于民族管弦乐合奏乐曲,深入挖掘、探索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钢琴艺术的契合点,通过娴熟的创作技法使原管弦乐曲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可以说,《彩云追月》是一部兼具传统与现代音乐风格,且符合中国人审美的钢琴艺术作品,为民族音乐创作开辟了新的实践方向。在演奏处理方面,鉴于钢琴改编曲《彩云追月》中多样化的演奏技巧,需要演奏者注重明与暗、动与静之间的对比,从而突出高远、缥缈、宁静的意境美。总之,这部扎根于民族音乐的钢琴改编作品《彩云追月》,以其多样化的创作手法与演奏技巧展现出浓郁的“中国风味”,在描绘唯美意境的同时给人以深刻的震撼。

(作者简介:宋子钰,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钢琴表演)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和弦作曲家声部
小小作曲家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青年作曲家危阳简介
著名作曲家杨天解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