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行发和他的“遥感世界”
2024-04-07
顾行发30几岁时,就在法国当终身研究员,住在普罗旺斯的别墅里。在40多岁时,他毅然放弃了这一切,回到中国,投身到几乎一穷二白的遥感事业中。转眼间,顾行发即将62岁,早已成为全球遥感领域的顶尖科学家。他说:“当‘逆行者,做祖国需要的事,而不是做别人认为我应该做的事,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有趣味!”
对遥感“一见钟情”
“简单讲,遥感就是通过卫星远距离地探测地球,给地球拍照片、拍视频、拍CT,来了解地面上所发生的一切。”顾行发经常向大家科普。
1978年,顾行发16岁,以所在中学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武汉测绘学院(今为武汉大学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专业。在大学里,因为听了边馥苓老师的课,他第一次了解到遥感卫星的用途有多大。他对航空航天朦胧的喜爱变成清晰的目标:要学遥感!虽然,他因一分之差与北大失之交臂。后来,他被分到了位于北京的国家测绘局测绘研究所。
研究员夔中羽带着刚毕业的他,尝试用3个做航空摄影的相机来模拟遥感卫星,以同时实现测绘和遥感的功能。几年后,在法国读博的顾行发因这项研究喜提199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我还是得回中国去”
1986年2月,法国发射了SPOT卫星,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发射遥感卫星的国家。彼时的中国,相关技术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迫切需要培养一批懂卫星、懂遥感的人才。于是,顾行发被公派到法国学习。他在法国先后拿到地质系遥感应用硕士学位、物理系遥感物理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其间,一件事让顾行发出了名。顾行发作为法国科研组的一员,发现他们的一组定标数据和美国的定标数据相差很多,并最终证实是美国搞错了,促使美方修改了相关数据。
2003年,在法国图卢兹召开了一年一度的世界遥感大会,中国去了300多人,但“整个大会,一点儿中国声音都没有”。顾行发大受刺激,对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的田国良教授说:“我虽然常回国交流,但现在看来,这无异于隔靴搔痒。想做中国的遥感卫星,我还是得回中国去。”
回国后,顾行发牵头组建了中国遥感应用“三大机构”——国家航天局航天遥感论证中心、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也因他的努力,世界遥感大会开始有了中国会场。
目前,我国有300多颗遥感卫星,这个数量相当于全世界除美國之外所有国家的总和。论载荷的数量,也就是遥感卫星上相机的数量,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一。
(摘自《环球人物》 许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