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路径研究

2024-04-06高黎婷

现代农机 2024年1期
关键词:人居整治环境

高黎婷

(青海大学,810016,青海西宁)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的振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动力。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建设美丽乡村,从而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成为全国人民一致的追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农村人居环境是指农村的自然、社会及生活环境,内蕴着农村居民的居住、生产及公共环境等。进入新时代,人们对于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然而杂乱的农村人居环境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影响着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这些都充分证明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1 人居环境整治的价值意蕴

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可以赋能“三农”工作向好发展,从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民在生活上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最终为乡村振兴发展强基固本。

1.1 推动“三农”工作的开展

“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2]首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利于引领绿色农业发展。绿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方向,它致力于以生态友好型的方式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但这种模式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就可以引领绿色农业的发展,构建良好的生态、环保农业产业链,支持绿色农业蓬勃发展。其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仅仅是简单地清理垃圾和建设卫生厕所,通过提高农村环境整体质量和居民生活水平,可以吸引许多青年人才回流来建设家乡,赋予农村发展以鲜活的主体力量,加快农村建设的步伐。最后,通过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可以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基础条件,例如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更新,帮助解决由环境污染导致的健康问题,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

1.2 建设美丽乡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们对于农村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农村作为城市的“后花园”,应该具备更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气息。首先,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良好的农村环境,为开展农村生态旅游创造条件。伴随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追求与自然亲近的旅游方式。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可为生态旅游的发展创造条件,例如完善农家乐等旅游设施和配套服务,围绕自然景观、文化底蕴等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满足游客既想玩得快乐、又想吃得健康等多种需求,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农村的创新发展打开新思路。其次,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通过挖掘和保护农村特色文化,如民间艺术、历史文物等,不仅有助于保护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还能够吸引更多城市居民前往农村感受这些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推动文化传承。最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可以促进当地社会治理,如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规,加强监督执法,这些都为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基础。

1.3 提升农民的生活幸福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1]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仅涉及自然环境,还包括居住条件。首先,通过治理可以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水平等诸多因素,很多农民的居住条件极其简陋,存在各种隐患和安全问题。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可以改变这种现状,修建更加安全、舒适的新房,或者对老旧房屋进行加固和改造,大大提高居住环境的品质和舒适性。其次,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可以促进社区建设。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还会涉及社区建设方面。例如对村庄进行统一规划、提供更多完善的公共设施、开展文化活动以及加强社区治理等措施,都有利于增强农民的社区归属感和集体认同感,奠定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基础,改善他们的社交生活和情感体验,“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3]。

2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困境

自我国开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来,农民的生活环境和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在目前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仍然会遇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较匮乏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基础设施是重要的基础条件。但是由于之前城乡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现在农村基础设施方面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这给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在较为偏远的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由于管道老化或当地居民的生活饮用水仍然依赖自来水公司运输,当地部分居民长期面临着饮用水安全风险。与此同时,厕所无害化处理设施不全,污水处理设备不够完善并且成本过高,健身器材年久不修,分类垃圾箱没有安装,以及一些农村灌溉设施不完善、现代化机械装备缺乏,使得部分农民无法进行有效的田间管理,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这些基础设施的匮乏都将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制约条件。

2.2 宣传措施不力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措施不力,是当前我国农村治理工作中的一个常见问题。首先,针对宣传内容,存在过于单一、不够有针对性的情况。例如某乡镇开展整治工作时,由于缺少对当地居民文化、生活方式等特点的深入了解,导致宣传内容较为空泛,难以引起居民们的共鸣和注意。与此同时,个别宣传人员自身素质不够高,或信息来源渠道较为狭窄,不清楚整治过程的实际情况,导致宣传内容可信度不高、实用性不强。其次,在宣传形式和方式上,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某村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时,仅仅在村委会大门前张贴几张宣传海报,并未主动到各户家中进行宣传,导致很多居民并未真正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操作方法。此外,在传播途径方面,可能因缺少有效的社交媒体、宣传场所等传播平台,信息传播范围有限。

2.3 整治主体单一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主体单一,这种现象导致整治工作的效率低下、成本较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和进程。在全国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大多数地方的整治是由当地政府牵头自上而下组织实施的,其他的社会主体无法有效参与其中,由此形成了整治主体单一的局面。首先,在政府的主导下,缺少相关企业和机构的积极参与,长此以往会导致整治团队专业化程度不高、经验和技术不够成熟,无法有效支撑整个整治工作。其次,在具体工作开展中,缺乏居民的自觉配合和行动,导致执行力度不足、效果不理想。最后,在整治方案的制定和调整上,也缺乏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反馈,导致方案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环境整治的效益不高。

2.4 整治机制不健全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机制、考核机制对于促进整治工作的有效实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政府也会相继印发对该工作具有指导性的纲领文件,但是,由于每个地方的特殊性,这些文件并不能直接应用,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加以完善再实行。在这些指导性文件具体落实过程中,首要面临的问题就是缺乏有效的激励和惩戒措施。考核机制除了检测工作进度和效果外,重点在于落实激励和惩戒措施,从而达到引导、推动和激励人员及组织达成考核目标的作用。但是在整治实践中,发现缺少对参与整治工作的机构或个人制定有针对性的惩罚或奖励措施及机制。同时,各监督主体责任不清,导致互相推诿,且彼此之间缺乏沟通,长久下去,无疑会影响机构和个人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难以实现环境整治的预期目标。

3 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路径选择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从优化基础设施、加大宣传力度、健全监督考核机制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协同整治的作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质升级,从而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3.1 优化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效息息相关。在整治过程中,农村基础设施的优化,需要根据不同区域和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以提高整治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保障村民生活质量。首先,合理利用公共资源。通过统筹利用公共资源,如太阳能、风力、水力等新能源来满足农村地区物流、水电气的需求,从而降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其次,组织开展工程建设。针对道路交通、水电气供应、教育医疗等多方面问题,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解决当地群众最需要的问题,积极推行现代化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设施质量和应用效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有效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状况,才能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3.2 加大宣传力度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以长期、有力的宣传,增强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首先,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进行宣传,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其次,结合每个村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制度体系,完善村规民约,通过张贴、广播、印发等方式,向村民进行宣传公告,来引导和规范村民的行为。在宣传内容上应该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从居民生活实际出发,选择真正能够解决当地问题的宣传内容;在宣传形式和方式上要求多样化和灵活性,既要广泛利用各类媒体,又要根据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群众接受程度选择合适的宣传方式;在宣传主体和参与方式上要注重创新和深入,通过开展日常巡回、户访、现场咨询等活动来引导居民掌握正确的环保知识、建立起环保意识,从而真正落实环保行动、达到整治目标。

3.3 多元主体协同整治

要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多元主体协同整治,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以及村民多个主体形成合力,共同参与治理[4]。首先,政府一方面应当建立相应制度和责任机制,确保整治过程的透明和公正。在制定相应政策之前,应该进行扎实的实地调研考察,以确保制定的政策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颁布之后能够在当地实施并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应当积极引导各行各业积极参与到农村环境整治中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群众广泛参与的多元主体合作机制。政府部门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与社会组织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实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最终形成一个完整、高效的治理网络。其次,当地企业和社会组织应该自觉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来。应该清楚认识到,企业和社会组织拥有丰富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以及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可以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补充力量。最后,充分发挥村民的积极作用,引导村民树立自己不仅是环境整治的参加者、更是受益者的环保意识,自觉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要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多元主体协同整治,必须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优势和作用,共同推动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村环境整治目标,让人民群众在美丽乡村中幸福生活。

3.4 健全考核监督机制

健全考核及监督机制,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制度保障。完善的制度保障是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此要加快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及监督机制。“治理”是手段,“长效管护”才是根本。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新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看到可喜变化的同时,也要充分意识到,由于机制的不健全,不少村庄出现了“三年行动、两年巩固”后又出现反弹的现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5]长效管护是关键。要想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长效化,就必须贯彻“三分建,七分管”理念。首先,将整治成效纳入对基层政府的考核机制,防止出现只顾当下、不管未来的面子工程。其次,可以建立环保志愿者队伍和监督委员会,由群众参与监督环境整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政府反映,促进环境整治工作的扎实开展。为了更好地发挥考核监督机制的作用,需要制定相应的惩罚和激励措施。对于环境污染造成损害的企业和个人,应当追究责任,并根据情节轻重进行相应处罚;同时,政府部门还可以通过奖励机制,鼓励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企业和社会组织,从而推动环境整治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4 结语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振兴的重要体现。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模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应有之义。新时代、新征程需要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深入推进,更好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大局,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猜你喜欢

人居整治环境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专项整治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