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职业本科专业建设初探
2024-04-05周晶晶
周晶晶
(天津职业大学,天津 300410)
一、问题的提出
制造业是强国之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影响,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推动制造业向着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党中央高度重视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在此背景下,2022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推出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面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职业场景,培养一大批具备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提出“到2025年,累计培养不少于20万名现场工程师”的目标。
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教育体系[1],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以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工程学科建设为主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然而,当前我国无论是在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中,还是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由职业院校培养现场工程师尚处于摸索前进阶段[2]。从技能人才培养层次和职业教育层次来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定位于工程型人才培养[3]。因此,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服务国家关键性战略的重要手段,是顺应产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一线工程技术人才需求的积极回应,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工程教育体系的制度安排。当前,我国职业本科教育正处于稳步发展的关键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找准人才培养定位、把握工程教育规律,建构专业、产业、人才的协同体系,努力培养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人才。
面对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以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要求,职业本科教育应该如何发展?专业应该如何建设?这些问题亟待深入思考。目前,学界对于职业本科专业建设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且主要聚焦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专业建设原则,郝建提出职业本科专业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聚焦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区域性、行业背景特殊性的需求,“拔高”办学层次,提升培养规格和目标定位[4];二是专业建设机制,曾天山提出职业本科专业设置应从宏观专业布局、中观专业管理、微观专业教学三个层面以及调整机制、建设标准、质保体系等多维度明晰和优化职业本科专业设置,夯实现场工程师培养的理论基础[5];三是专业结构布局,宋亚峰基于生态学视角提出职业本科院校应科学布局专业群,确保各专业群之间良性竞争、协同发展[6],并提出专业结构要遵循纵向同类型贯通、横向同层次融通和外向产教耦合联通的“三通”逻辑[7]。上述研究虽为职业本科的专业建设给出宏观指导,但在操作层面,可实施、可落地的指导性意见尚未清晰。
本文基于职业本科现场工程师培养角度,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依据,从操作层面提出职业本科专业建设的路径。
二、基于工程教育认证开展职业本科专业建设的时代意蕴
2016 年,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缔约成员,实现了工程教育学历层面的国际可比与实质等效,通过组建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CEEAA)进行全国性专业认证组织与实施。工程教育认证是世界各国保障工程人才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核心就是要确认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8],为工程教育改革中所涉及的理念、标准、模式、评价等核心要素指明方向[9],能够有效促进工程教育办学质量提升。2022年7月,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发布《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给出了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形成比较完善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
(一)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职业本科专业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他山之玉”
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三大协议:即《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和《都柏林协议》,分别对应着工程师、工程技术员和工程技术工人三大工程人才。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的同时,由于当时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虽未加入《悉尼协议》,但高等职业院校(专科)亦兴起了对标《悉尼协议》认证标准,开展成果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热潮[10]。稳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以来,学界对职业本科定位进行深入地分析,基于本科层次高校分类,给出了学术本科、应用本科、职业本科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提出职业本科院校聚焦生产工艺创新重点培养现场工程师,应用型高校聚焦技术集成及产品创新重点培养设计工程师,学术研究型高校聚焦技术原理创新重点培养研发工程师[11]。对于学术本科和应用本科而言,自1992 年我国探索实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到2016年与国际接轨,再到现阶段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深化改革,已经形成了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促进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成熟模式和丰富经验,可为职业本科专业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工程教育认证遵循成果导向理念,其核心是“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学生中心就是强调以学生为本,将学生作为首要服务对象,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通用标准中,各项指标均围绕学生培养目标达成而衡量;产出导向就是强调专业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以学生接受教育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对照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评价专业教育的有效性;持续改进则强调必须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和持续改进机制,通过对各方合格评价结果的有效使用,促进质量持续提升。因此,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进行职业本科专业建设,有助于构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监控体系,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职业本科专业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竞争力的“未雨绸缪”
当前,世界各国、全国各地高校都在积极推进工程教育认证,认证已是大势所趋,是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12]。一方面,按照认证流程,申请参加认证的专业必须是属于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的认证专业领域,并已有三届毕业生的专业;另一方面,认证标准中对培养目标的界定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即从时间角度衡量,职业本科院校申请专业认证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达到条件的。因此,在专业建设规划之初就对标认证标准进行建设,将工程教育认证理念贯穿于专业建设的全过程,有助于明确目标、发现问题,进而促进专业建设,不断改进与完善教育全过程中各个环节。在此过程中,经过持续改进和建设,可逐步达到工程教育认证的条件,有效缩短认证准备周期。当专业通过认证后,既可以通过认证过程检验专业办学水平、明确专业定位,又可以使培养的学生具备与工程师认证相衔接的学历条件,形成“生源质量——办学质量——人才培养成效——行业企业认可度”的良性循环,大大提升职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三、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审视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给出了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以及支持条件等7 项36 条通用标准,其中毕业要求是核心[13],与《华盛顿协议》毕业标准保持一致。
(一)学生:强调教学管理要支撑毕业要求
该项在学生生源保障、学生指导措施保障、学生毕业要求达成的评估保障以及学分认定保障四个层面给出具体指标。学生生源包含“质”和“量”两个要素,认证关注吸引优质生源的制度和措施,包括对认证专业独有的招生管理制度、学生奖励制度等激励机制;关注专业是否围绕毕业要求,开展学生的学习指导、职业规划指导、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实现学生各阶段毕业能力的实时评价;面向全体学生,要在支撑毕业要求达成“等效”的原则下,建立专业对转入学生原有学分认定的相应制度与办法。
(二)培养目标:强调学校定位与社会需求的统一
该项主要考查培养目标是否符合学校定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强调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充分调研学校教师、在校生、家长、校友、行业企业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和需求,制定的培养目标既要体现学校定位、专业特色,又要体现社会发展对本领域职业工程师的能力要求。此外,要定期开展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评价,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主体作用,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评价修订工作,依据合理性评价结果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修订。
(三)毕业要求:强调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
通用标准中给出了12 条毕业要求,提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应具备的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等方面的能力和要求,并强调毕业要求要“明确、公开、可衡量、支撑、覆盖”。专业应根据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制定清晰的毕业要求,并通过固定渠道进行公开。基于可衡量的原则,要将12 条毕业要求进行进一步细化,制定每一条要求的观测点,观测点描述的能力和素养要全面支撑专业培养目标中的毕业生职业能力,通过对学生学习成果和表现的观测,用以衡量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能力和素养是否达成。《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解读及使用指南(2022 版)》中明确认证专业人才培养“解决问题”的程度应定位于“复杂工程问题”,并对复杂工程问题的特性进行说明。专业毕业要求不仅要在广度上覆盖12 条毕业要求,在深度上应不低于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
(四)持续改进:聚焦评价方式的科学合理及评价结果的有效运用
该项共包括四个机制,即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社会评价机制,强调对毕业要求以及培养目标达成情况分析结果的运用。依托对专业课程质量的评价实施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通过对最具代表性、最能表征专业毕业要求内涵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分析,衡量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结果用于判断学生各项能力的长处和短板,为专业教学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建立稳定的跟踪和信息反馈渠道,通过对毕业生、用人单位和行业组织等相关利益方的定期调研,分析培养目标达成情况,针对培养方案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持续修订培养目标,完善毕业要求,重构课程体系,改进课程及教学过程,健全评估和评价机制,提升师资配置和支持条件等。
(五)课程体系:强调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
该标准的核心内涵是课程设置能够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强调对12 条毕业要求支撑的全面性,凸显核心课程对某一毕业要求的强支撑性。课程体系的系统设计中,要构建支撑毕业要求的课程矩阵,使每一条毕业要求均有相应课程予以支撑,且布局科学合理。在课程建设中,要明确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根据课程目标合理设计课程内容,并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针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要在不同类型课程中予以系统设计,并在课程大纲及教学过程中予以体现。此外,通用标准还给出了各类课程的学分占比要求,如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30%。课程设置除了满足通用标准外,还应符合专业补充标准要求,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体系的设计,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相适应。
(六)师资队伍:强调工程教育能力
师资队伍建设不仅需要满足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还应具备工程类专业教育需要的职业能力、投入程度和责任意识。专业要界定相关课程需要教师具备何种水平和程度的工程背景和工程经验,需要制定保障教师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和学生指导的制度和措施,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培养学生能力形成中的主力作用,并督促教师贯彻成果导向理念改进和评价工作,用以保证教学质量。
(七)支持条件:支持学生毕业要求的其他教学要素
涵盖教室、实验室及实验设备、实习和实训基地,计算机、网络、图书和电子资料等公共资源,教学经费的投入保障,支持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和效果,为学生达成毕业要求提供的学习生活环境、文体设施、实践活动平台等各类必要基础设施,以及高质量的教学管理服务等。各类教学要素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各种硬件设施要提高服务学生使用的便利性和效果。
四、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职业本科专业建设路径
通过对《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分析,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指标、关注点等进行梳理,提出职业本科“五化”专业建设路径。
(一)优化体制机制
专业认证标准指南中常见问题表明,职业本科专业建设应在学校制度体系下,建立和完善专业层面的各项机制。一是优化生源保障机制。新建职业本科院校多为专本结合的专业布局。因此,为保障生源的质量,学校应成立专门的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本科招生工作;加强学校与“双优”中等职业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优秀生源基地,探索中本衔接的新模式,构建选拔优秀人才平台,共同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二是建立健全学生激励机制。探索实行双学位制、研究生推免制;加强与国际同类院校的合作,可依托鲁班工坊等国际化办学项目,为本科生提供国际交流机会。三是建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强化教学大纲审查机制,完善由专业教学副主任初审、专业负责人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复审、教学副院长和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进行最终审核和批准的制度;强化毕业生及在校生跟踪调查机制,围绕毕业能力达成情况对在校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围绕培养目标达成情况对毕业生职业发展中的职业能力和成就进行跟踪与评估,完善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制度和措施,强化过程记录(如表1,表2所示)。
表1 学生能力达成跟踪评估示例
表2 培养目标评价机制示例
(二)细化两个目标
1.专业培养目标
确定培养目标是依据工程认证理念进行逆向设计的基点,即根据培养目标制定毕业要求,根据毕业要求构建课程体系。专业要加大对行业企业、用人单位的调研,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学校办学定位,一方面,要系统分析本专业培养人才面向的岗位所需的能力要求;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比分析学术型本科、应用型本科以及高职专科院校同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和社会竞争优势,制定职业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要与学校定位和发展要求相契合,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学生毕业5 年左右预期达到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成就,为了便于建立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逆向设计课程,需要进一步细化分解为不同层面的具体目标。
2.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确定是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课程目标规定了整个课程的走向, 是课程理念的具象化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解域化。因此,教学大纲需明确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课程内容及考核方式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并明确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各教学环节要以实现课程目标为核心,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应能反映课程目标的要求。当教学环节结束后,需及时完成该教学环节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形成相应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报告。通过每门课程的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分析,综合评估与之相对应的毕业要求/观测点的达成。课程目标达成计算评价方法如表3 所示。式中,字母A 代表课程目标1 中各考核形式的目标分值,λ 表示各考核形式的目标分值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B 代表课程目标1 中各考核形式所有学生实际得分的平均值。X 表示课程目标2 考核目标分值,X1表示课程目标2 所有学生实际得分的平均值。此外,课程的所有分目标分值之和为100,即λ1A1+λ2A2+ … +λN AN+X+ … = 100(分)。
表3 《XXX》课程目标达成值计算方式
(三)精化两个矩阵
1.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支撑关系矩阵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及专业特色,遵循实现全覆盖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要求的原则,通过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行业专家问卷、专家论证等多种形式,综合分析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制定能够支撑专业培养目标达成的毕业要求,构建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支撑关系矩阵,以便观测是否每一条培养目标均有相应毕业要求予以支撑(如表4所示)。
表4 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支撑关系矩阵示例
2.课程与毕业要求支撑关系矩阵
课程教学是实现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根据培养目标制订毕业要求后,应将毕业要求细化为具体的观测点,根据毕业要求观测点所需的能力要素,设定相应的支撑课程,实现对专业毕业要求所提出能力要素的“可衡量”。此外,专业应对课程支撑毕业要求观测点的强度赋值,H表示强支撑,M 表示中支撑,L 表示弱支撑,构建课程支撑毕业要求关系矩阵(如表5所示)。
表5 1-3课程支撑毕业要求关系矩阵示例
(四)强化师资能力
专业教师既要承担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教学任务,又要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科技创新项目及创新创业大赛等。因此,增强教师自身的能力和责任感、鼓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是专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专业应建立班导师、学业导师、专业教师等工作考核制度,发挥专业教师的主体作用,加强专业认知教育;建立与完善专业教师指导技能大赛、科技竞赛等管理制度。专业应秉承“引进与培养并举”的原则,依托产教融合项目或合作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保证师资数量,提高工程实践教育水平。专业应健全师资能力提升保障机制,设立专业专项师资建设资金,培育教学名师、技能大师、工程名师和教学团队,鼓励不同专业、学科之间教师交流合作,提升专业教学能力。
(五)转化评价结果
健全校友评价、用人单位评价、校外第三方评价等校内外评价机制,以四年为一个周期,定期对培养目标合理性进行评价;通过对专业开设课程的考核,进行各类理论、实验、实习、实践类课程的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及毕业要求达成评价,考查学生本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及毕业要求能力达成情况;以学生为中心,围绕提升学生知识能力要素和非技术能力要素,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强化培养目标达成、毕业要求达成等过程评价结果的转化和应用,确保来自教学督导、学生教学评价、应届生座谈、往届生座谈、往届生问卷调查、用人单位走访、第三方社会评价机构等方面的评价结果能够及时、有效地反馈给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任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等相关人员,进而应用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学环节、师资队伍、支持条件等方面的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