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滑“小全能”的突破
2024-04-05罗宏涛
罗宏涛
因策尔坐落于德国南部山谷之中,人口不过5000。银白色顶棚的马克斯·艾彻竞技场匍匐于绵延山坡之下,是这座山间小城最大的名片,也是世界上具有很高知名度的速滑胜地。初春3月乍暖还寒,24岁的宁忠岩在这片冰道上轻盈疾驰,成为1970年创办短距离世锦赛后半个多世纪第一位来自中国的男子全能冠军。
1000米和1500米是宁忠岩的主项。2月初,他获得了这两个项目世界杯赛季总冠军。2月中旬,他又取得了单项世锦赛男子1000米银牌和1500米第四。短距离世锦赛全能角逐,是在500米和1000米两个项目上各滑两回,由四次成绩总积分排定名次。已连续征战多场的宁忠岩在这场赛季收官之战中毫无疲态,状态甚至更好。他在1000米上保持了世界顶级选手的优势,第二次滑行中更是打破了场地纪录。他从前相对“短板”的500米这次显著变“长”。此前,宁忠岩500米最好成绩是两年前在海拔1700多米的乌鲁木齐冰上中心创下的34秒84。众所周知,对速度滑冰尤其是短距离项目来说,高原冰场更快。此番在海拔690米的因策尔冰道上,宁忠岩两场500米两度超越自己,第二场更是冲出34秒47,大幅提高自己的最好成绩,这个成绩仅次于新科欧锦赛冠军荷兰人德布。
说来也巧,中国速滑选手首次登上短距离世锦赛全能领奖台,就是在因策尔。1991年的那届赛事,叶乔波获得女子全能亚军。当年的赛场还是露天的冰面,2010年才改造成人们如今看到的室内滑冰馆。1992年,叶乔波在法国阿尔贝维尔为中国冰雪运动取得冬奥会奖牌突破。此后,她在挪威奥斯陆为中国速滑开创性地赢取了短距离世锦赛女子全能金牌,第二年她蝉联了世锦赛全能冠军。
在国际竞技体育的世锦赛系统当中,速滑的世锦赛体系是独特的存在。早在130多年前的1893年,国际滑冰联盟就创立了速度滑冰世界锦标赛,也就是如今的速滑全能世锦赛。滑完3个不同距离后,前八名选手进入第四项:男子10000米和女子5000米,最终依据总积分排定全能座次。随着竞技水平不断提升,短距离高手越来越难以在全能世锦赛上进入前列。因而在1970年,国际滑联创办了短距离世锦赛,只比500米和1000米两项,俗称“小全能”。1996年,国际滑联对标冬奥会设项,又创立了单项世锦赛。于是,速度滑冰就有了三个特性不同的世锦赛并立而存。
那么,速滑全能的积分如何计算呢?那也是一套独特的规则。它是以500米成绩为基准,换算成各项积分,按照相加而成的总积分,从低到高进行排序。以宁忠岩这次在因策尔的表现为例:第一次500米滑出34秒82,计为34.82分;第一次1000米1分7秒67,折算成每500米33秒835,计为33.835分,后面两次比赛同样计分,四次得分相加为136.68分,在所有参赛选手中最低,成功拿下冠军。
速滑三大世锦赛里,短距离世锦赛是中国选手收获荣耀最多的舞台。2009年,王北星成为叶乔波之后加冕“小全能”的中国第二人,于静获得铜牌,中国选手首次有两人同上领奖台。于静其后又在2012和2014年折桂,是第二位兩夺“小全能”桂冠的中国人。此外,薛瑞红、王曼丽、张虹也有过奖牌收获。“小全能”总榜单上,中国队以5金5银3铜共13枚奖牌,列女子世界第四。如今,宁忠岩历史性地在男子金牌榜上,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
历史最悠久的“大全能”,中国运动员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参赛,至今仍未能登上领奖台。女子最高名次是刘凤荣在1961和1962年连续两届排名第四;男子最好成绩是王金玉1962和1963年两次位列第五。
就在宁忠岩实现中国速滑男子“小全能”金牌突破后的第二天,“大全能”世锦赛接踵而至,在同一片冰场上展开。经过5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四个项目的较量,26岁的韩梅获得女子全能第五,逼近了老前辈留下的已沉睡60多年的中国“最佳”。或许,新的突破就在不远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