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援新规死水微澜
2024-04-05张子渊
张子渊
曾经的中超射手王扎哈维,提升了广州富力的成绩,也提升了中超比赛的观赏度。
一场中超比赛,除了守门员,双方20名球员中有10名外援,这样的一幕在新赛季的中超出现。
1月3日,中国足协发布了2024赛季中国职业联赛相关文件,其中引人瞩目的是中超联赛外援人数的变动。根据新的规定,新赛季各队可以让5名外援一同登场。这一巨大改变颇为无奈,但这种无奈激发了各界对中国足球的关注,给这潭死水带来了一些活力。
谨慎对待 调整频繁
中国足协在2024赛季相关文件中提出,中超各俱乐部注册外援人数累计不得超过7名,每场比赛外援报名最多5名,上场最多5名。相比上赛季,最大的变化就是中超外援上场人数从4名调整到5名,意味着一支球队中除守门员外,一半位置将可能由外援承担。这是中国足球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
自从职业化起,对外援的出场限制一直非常谨慎,30年来调整了13次,最近几年受到疫情和U23规定等影响,调整尤其频繁。“平衡”外援和本土球员的出场机会,始终是调整的根本。
1994年中国足球开始推行职业化,允许各队配备外援,但当时各队的理念还没有跟上,很多球队没有外援。从1994年到2002年间,各队可以拥有3名外援,同时登场,那个年代,“三个火枪手”、“三剑客”、“三驾马车”都是送给各队外援组合的常见称号,最有名的就是北京国安的“三杆洋枪”。从2001年起,中国足协要求各队不得引进外援门将,这个规定一直延续到今天。
到2003甲A末年,为了增加顶级联赛竞争力,中国足协允许各队同期注册4名外援,出场人数仍是3人,外援也要“ 竞争上岗”了。2004年中超启动后,外援规定回到了注册3人、上场3人,到2007年放开为注册4人、上场3人。
2009年起,外援规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亚足联改革亚冠联赛,中超球队参加亚冠联赛要遵守亚足联的外援规定,由此产生了所谓的“亚洲外援”,即亚足联成员协会的球员。2009-2016年,中超联赛实行的外援规定是注册“4+1”,上场“3+1”,各队可以同时注册4名非亚洲外援和1名亚洲外援,但只能有3名非亚洲外援和1名亚洲外援同时上场。
2009-2016年间,中超外援规定没有经历过大幅调整,但4名外援同时登场的情况压缩了本土球员的出场机会,尤其是还存在一名替补外援。各队往往把替补外援用在进攻线上,直接导致本土前锋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于是,从2017年开始,中超外援规定屡屡调整。中超取消了所谓的“亚外”规定,外援人数变成注册5人,出场3人,明显是“保护”本土球员的出场机会。2018年,为了增加本土年轻球员锻炼机会,外援出场人数开始与U23球员挂钩,仍为3人,但不能多于U23的出场人数。2019年的外援规定一年两变,先是注册4人出场3人,随后又将累计上场3人次更改为同时上场不得超过3人。到了2020年,中超联赛外援规定调整为“同时上场4人、同时报名5人、同时注册6人、累计注册7人”。直到2023赛季,中超联赛各队外援出场名额都是4人。
从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历史来看,2024年中超联赛允许各队同时有5名外援登场前所未有,创外援同时登场人数新高。
国际潮流 被迫顺应
总的来说,中国足球对外援的放开非常谨慎,因为在外援身上吃过亏。
2009年起,中国足协紧跟亚冠外援“3+1”的规定,推出了注册“4+1”,上场“3+1”。很多中超俱乐部把外援用在了球队的中轴线上,即中卫、中前卫、中锋这些关键位置,中国球员只能成为外援的辅助,去踢边后卫、边前卫。还有一名替补外援,往往是前场攻击手。
各队往往配备两名外援前锋作“双保险”,直接导致本土前锋失去了展示空间,郜林、杨旭等前锋只能被迫改踢边路,有的中锋要么沦为替补,要么被改造成中后卫。后来在国家队担任中锋的肖智、毕津浩等人,都在不同时期踢过中后卫。
2021赛季因疫情改为赛会制,广州赛区举行圣诞节活动,各队外援齐聚一堂。
當外援占据整条中轴线,成为球队前场、中场和后场的核心以后,中国球员对他们的依赖感越来越强。“不知怎么弄,球给外援送”,成了中国球员的本能反应。北京国安的法国外教热内西奥曾直接点出这一问题:“他们太依赖外援了,不敢承担场上的任何责任。”
一些本来有能力和特点、可以担当组织重任的球员也被迫改踢边路,如蒿俊闵、张稀哲、尹鸿博等,导致国家队层面缺少好的中场球员,国际比赛中往往群龙无首,一盘散沙。
中国足协现在做出增加外援的决定,其实也是无奈之举。毕竟,增加外援是职业足球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在亚洲,增加名额或取消外援限制成为一股无法阻挡的潮流。
亚足联将2023-24赛季的亚冠联赛外援使用名额从过去的“3+1”增加到“5+1”。从2024-25赛季开始,亚冠精英联赛为首的三个级别联赛将全部取消外援限制。亚洲其他国家已经抢先调整了外援规定:沙特联赛外援名额从8人扩展到10人;日本J联赛和阿联酋联赛已经不受外援名额限制;韩国K联赛紧跟亚足联脚步实行“5+1”,并将在2025年起取消亚外名额,允许6名外援;泰超联赛外援增加到9人;澳大利亚联赛外援名额是“5+N”,即5名外援和生长在海外或代表其他足协出场的澳大利亚球员。
相比之下,中超联赛的5外援虽然对自身是一次大的突破,但仍然落后于整个亚洲足坛。
上海上港夺得2018赛季中超冠军,艾克森与奥斯卡手捧火神杯。
除了顺应大环境之外,增加外援的另一背景在于当前中国球员水平已经没有竞争力。无论3外援还是5外援,给中国球员再多的机会,锻炼意义都不大,只能使中超聯赛的水平和影响力越来越低,中国足球越来越脱离国际轨道。
80后球员老去,1993-2000年龄段的本土球员就算没有外援竞争,就算中国足协制定再多的规定来扶植,也很难有大的突破。过去,中国足球还有武磊、杨旭这样的前锋和蒿俊闵、张稀哲这样的中场球员值得保护,但93后球员需要的不是机会,而是必须在严苛的环境中激发潜能。
那么,增加外援反而是一种不错的尝试,更激烈的竞争也许会带来更多的惊喜。
无论是近邻日韩,还是西亚的沙特、卡塔尔、阿联酋,亦或是足球水平并不高的泰国、越南、菲律宾,都没有因为单纯增加外援数量而导致本国足球水平下降。在外援的带动下,这些球队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维持水平 锻炼球员
几年前有一种说法,既然本土球员不留洋,何不放开外援限制?本土联赛多些外援,不就相当于中国球员实现留洋了吗?如今,这种“反向留洋”的说法眼看要实现。
“反向留洋”确实能够促进现有中国球员水平的提高。因为外援增多了,训练和比赛的质量就会提高,同场训练和竞技的中国球员自然也在更高水平的环境中得到了锻炼。
这些年来,中超联赛一直靠外援维持水平,相比甲A时期,本土球员的影响力大大降低。过去甲A时代还有范志毅、高峰、彭伟国等明星球员,京派、海派、粤派的足球风格也十分清晰。现在的中超赛场如果把外援拿掉,水平甚至不如当年的甲B。从上赛季足协杯来看,很多中超球队在失去外援后,竞争力与低级别球队没有多大区别。前几年中超球队在亚冠赛场取得好成绩也能够佐证这一点,即外援是中超球队的支柱,也是整个中超联赛水平的保障。
金玟哉(中)是少有的离开中超加入欧洲豪门的外援。
增加外援,提高联赛水平,有助于本土球员成长,也势必挤压他们的成长空间,但这种竞争是职业联赛的优胜劣汰。一部分球员会从中超赛场流向中甲、中乙,提高低级别联赛的整体水平。
增加外援后,联赛水平有了保障,才能够吸引更多关注,从而盘活整个联赛和俱乐部的经济运转。企业需要的是效益,投入看的是回报,联赛和球队水平提高是吸引投资的关键。
中超联赛这些年的运营举步维艰,多数俱乐部陷入经济困境,与多年来球队培养不出明星球员形成相互影响。本土球员羸弱,球迷和赞助商都提不起兴趣,不如把这个展示球队、展示城市的机会留给外援。而且,跟此前总有一名外援处于替补相比,增加上场名额避免了俱乐部浪费资源。
外援带动联赛提高水平,成绩乃至生存都与外援的联系更加紧密。有好外援就能出好成绩,没有好外援就只能保级。如何找到物美价廉的外援,成了各家俱乐部的重要任务。当前,中国足协对俱乐部的投入限制没有改变,俱乐部不能像以前那样一掷千金。这种环境考验着俱乐部高层的眼光,5名外援的发挥和作用将左右球队的成绩和联赛走势。
出场外援增加到5名,只是中国足球发展过程中的一小步,未来可能会有更大幅度的调整,让出场外援增加到6名、7名,甚至更多。
不难发现,当外援只有3名的时候,球队往往把他们放在中路或集中在进攻线上。当外援增加到4名时,就有球队把外援分散在进攻和防守位置。当外援增加到5名时,使用就更加灵活了。若提升到6名,位置一定会分散。之前人们担心外援增多导致某一位置长期被外援占据,这种情况会迎刃而解。
放开外援限制对球迷和中超都是好事,对各俱乐部也非坏事。既然利大于弊,坚持跟随国际潮流走下去便是。至于挤压中国球员生存空间,可能是投向中国足球这潭死水的一块石头,本土球员不能总靠规定的倾斜才踢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