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振中超道阻且长

2024-04-05张子渊

新体育 2024年4期
关键词:中超联赛中国足协冠名

张子渊

申花众将赛后谢场,气氛热烈。

中超缩水

2024赛季中超联赛开幕前一天,中国足协新领导班子齐聚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足协副主席杨旭、许基仁在发言中频繁提到的一个字就是“新”。

新赛季中超联赛以“以热爱,竞未来”为口号,在经历了金元足球和疫情三年的动荡之后,希望呈现精彩、热烈、振奋人心、积极向上的比赛状态。

年初,中国足协针对新赛季中超做出一系列调整,曾经被各界质疑的U23规定作古,外援出场数增加,一系列的举措让球迷意识到,中超要逐步回到足球规律上来了。

新赛季开赛前,中国足协在赛风赛纪、裁判员选派和监督工作上做出调整,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将肆意违规、不听劝阻者纳入黑名单。中国足协为裁判制定了升降级制度,允许俱乐部就裁判判罚问题提出申诉,及时向社会公布争议判罚的评议结果。

中国足协先后多次调整中超联赛的制度,即便国家队踢出亚洲杯历史最差战绩,也没有因此推翻已经确定的联赛制度。这表明足协对中超联赛的定位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中超联赛不该是國家队的陪练场,而要面向公众和市场,走出一条独立发展的路。

马宁执法京鲁大战,气场强大。

中国足协坚定地为新赛季中超护航,源自如今中超联赛的脆弱。开赛前曾有消息说,新赛季中超联赛大概率将会“裸奔”,新的赞助商迟迟无法到位,转播版权也始终没有落实。

华润怡宝和咪咕视频救场中超,这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殊为不易。据媒体报道,怡宝冠名中超联赛5年,每年冠名费大约1.2亿元。咪咕视频与中超签订的版权协议也是5年,每年约1.5亿元。这样下来,至少未来五年,中超联赛收入可以保证基本稳定。尽管这样的数字比以前大幅缩水,但金元时期的标价虚高且很多费用至今没有落实,成了“空头支票”。

2014年,中国平安以4年6亿元的价格拿下中超冠名权,当时的中超联赛云集大牌外教和外援,俱乐部的投入动辄十几亿元。

2016年,体奥动力以5年80亿元的天价拿到中超联赛版权,后来将合同更改为10年110亿元,创下了中超版权费的新纪录。此外,2018年中国平安与中超联赛续约5年,总冠名费提高到10亿元。

巨额冠名费和版权费提高了俱乐部年底分红。2017年,中超各俱乐部拿到了平均分红7400万元,是中国足球历史上分红最多的一年。

分红虽然多,俱乐部却不赚钱。7400万元的分红与俱乐部的投入相比是杯水车薪,一些强队每年的投入高达百亿元。而且,中超联赛获得的版权费也成了泡沫。体奥动力一直没能按时支付版权费。2021年,中超公司向体奥动力发去解约函。但直到今日,拖欠的版权费还没有结清。

疫情三年是中超联赛迅速萎缩的三年。多支球队因为母公司的资金问题而被殃及,每年都有球队因为无法持续投入而解散。最讽刺的是江苏苏宁夺冠后,第二年就烟消云散。

2021年,因为体奥动力违约,中超公司与其终止了合同。随后,腾讯体育获得中超联赛版权,但腾讯给出的版权费只有一年大约8000万元,比此前体奥动力的11亿元相差甚远。

中超联赛开幕式,孙祥作为冠军俱乐部代表交还火神杯。

同时,百岁山、崂山啤酒、蒙牛、上汽集团等重要赞助商在合同结束后,都没有续约。中超联赛的版权费、赞助费一路走低。2022赛季中国平安执行完了最后的冠名合同,中超甚至一度找不到冠名商。中国平安只好临时救场,以1亿元续约一年后,本赛季正式宣布不再冠名。中超联赛上赛季收入仅有800万元,只相当于鼎盛时期的十分之一。各队分红缩水到800万元,差不多也是鼎盛时期的十分之一。

政府背书

中超赚不到钱了,分红减少了,球队却比之前稳定了。

以前,中超球队都是靠投资方输血,房地产公司纷纷投资足球。一时间,中超成了房地产联赛,恒大、富力、华夏幸福都引领过中超投资浪潮,结果是一地鸡毛。经过疫情三年的洗礼,有的球队因无法经营而解散,目前还存活的职业球队或多或少都找到了自己的活法。

首当其冲就是节流。

以前,要想争夺中超冠军,没有几十亿元人民币的投资是不可能的,现在,大约两三亿元就可以很有竞争力。上赛季上海海港夺得联赛冠军,据报道俱乐部开出了1亿元奖金,但这在金元时期只是恒大一场比赛的奖金数。

球员年薪也趋于正常。中国足协此前曾推出限薪令,要求本土球员顶薪不超过税前500万元,目的就是限制球员的高薪,后来很多俱乐部都按照足协的要求,和球员重新签了合同。

控制好奖金和年薪后,俱乐部在转会市场也变得务实。

2024年,中超各队的投资更加谨慎,虽然冬季转会市场热闹非凡,共完成258笔转会交易,成为2004年以来的峰值,实际上大部分都是自由球员签约。只有4家俱乐部在本次冬季转会窗口的引援投入上超过了100万欧元,投入最多的是山东泰山的185万欧元,其次是成都蓉城的156万欧元。山东泰山的投入都用在外援中锋泽卡身上,使他成为本赛季的中超标王,其他引援都是自由转会或用球员交换完成。上届冠军上海海港新赛季的投入只有34.6万欧元。长春亚泰、沧州雄狮、青岛西海岸三队实现“零元购”,没有花钱,引进的球员都来自自由球员市场。

中超联赛的外援中,有很多来自韩国K联赛和日本J联赛。这些外援经过了亚洲联赛的洗礼,能适应中超,性价比很高。近几年联赛的最佳射手马尔康、儒尼奥尔、克雷桑都是这样的类型。

从名气来说,这些外籍球员无法与奥斯卡、保利尼奥、奥古斯托等相提并论。以克雷桑为例,他因为表现优异与山东泰山续约,年薪涨到300万欧元,但当年山东泰山的意大利中锋佩莱年薪大约2000万欧元。仅中锋位置的支出,山东泰山就节省了大约1500万欧元。

不是俱乐部不想引进大牌外援,而是实在囊中羞涩。目前中超大部分俱乐部的财务状况已经稳定,但多数是靠政府帮忙,自身运营能力极为有限。

根据《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要求,俱乐部应有多个股东共同持股,大力开发商业运作的空间,地方政府部门在实物、场馆、政策等方面给与支持。现实情况是俱乐部自主的商业运营能力不足,政府为了地方形象和稳定,协调地方企业直接掏钱赞助俱乐部。

北京国安是中超联赛历史最久、球市最火的俱乐部,主场工人体育场一直是联赛的标杆,每场上座率都有四五万人,但依然无法依靠自身能力养活自己。去年,北京国安在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斡旋下,从京东获得三年每年5000万元的赞助。

目前,北京国安已经将支出压缩到2亿元左右,工体火热的球市为俱乐部换来门票及衍生品的几千万元收入,加上赞助商与合作伙伴的投入,仍旧无法实现收支平衡。

无法收支平衡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几十亿元的负债更阻碍着北京国安发展。最近两三年,俱乐部董事长周金辉、总经理李明已不止一次被法院强制执行、限制高消费,北京国安也不止一次因为无法支付前几年外援外教的欠薪,接到国际足联的转会禁令。

自从北京国安的后台公司中赫地产陷入经济困境后,俱乐部虽然努力自救,但效果有限。李明说,当下俱乐部已经放弃了争夺冠军,新赛季的目标是“活着”。

北京国安地处首都,拥有中超最好的球迷群体和中国足球悠久的历史传统,局面尚且如此,其它球队的情况可想而知。好在得到各地政府部门支持,绝大多数俱乐部基本上能够保持稳定。

自我成长

比起前些年,2024赛季中超明显少了很多动荡,球迷把目光转到球场上,球队也着力于比赛本身。虽然球队解散的负面新闻大幅度减少,但不可否认,背后的危机仍然存在。绝大多数球队仍旧在过苦日子,背着巨大的债务用寅吃卯粮的方式度日。

中超的市场到底如何开发?俱乐部如何实现收支平衡?未来几年,中国足协、中超联赛和中超俱乐部仍将面临这些问题。

中国足协已经从政策方面开了口子,新赛季开放俱乐部易地搬迁,允许赞助商为球队冠名。虽然有朝令夕改之嫌,但也是无奈之举。《足改方案》本希望俱乐部扎根本土、稳定运营,初衷是好的,也符合足球发展规律。可中国足球很多问题积重难返,现在看来,此前的一刀切有些急功近利。

放开易地搬迁和球队冠名,确实拯救了不少球队。但大多数俱乐部已经意识到,主场搬来搬去、名字改来改去不利于自己的发展,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走这条路。目前,中超只有河南队将冠名权卖给著名酒业杜康,更名为河南酒祖杜康队。

聯赛第2轮,南通支云对阵武汉三镇,安东尼、达兰、普茨林三名外援混战。

河南队这几年的经历是中超球队经营问题的缩影。多年来支持俱乐部的建业集团无力投资足球,球队曾差一点从郑州搬迁到洛阳。因为球迷反对声浪巨大,俱乐部原董事长胡葆森和河南省政府有关部门一起协商解决方案。河南建业俱乐部更名为河南嵩山龙门足球俱乐部,实行双城双主场轮换,俱乐部由郑州、洛阳和建业三方共建。2023年,河南队开启二次股改,建业集团退出股东身份,转而以赞助商的身份继续支持俱乐部,建业集团旗下的多家公司成为俱乐部的高级合作伙伴。此次出售冠名权,杜康出资约3000万元人民币,是河南队一笔重要的商业收入。

中国足协也在努力为中超联赛寻找赞助商、冠名商、版权商,试图增加联赛整体收入,提高俱乐部年底分红金额。

足协统筹出售中超的商业资源,旨在营造更公平的环境,但也限制了很多俱乐部个性化的发展。比如,中国足协此前与耐克签订装备赞助,遭到北京国安等俱乐部的质疑。国安方面认为,如果俱乐部自主招商装备赞助,收益会更多。中国足协和中超公司应做的是找到平衡点,维护公平,让大俱乐部有更多收益。

精彩的比赛是经济收入的基本保障。在中国球员整体水平下滑的背景下,放开外援报名限制、增加外援人数,一方面可以跟上亚足联对俱乐部外援规则的整体调整,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中超联赛的整体水平。

新赛季,没有了金元包装的中超球队在回归理性投入后,想在亚冠赛场再夺锦标基本无望,现实的目标应是力争小组出线,竞争力重新回到2010年前后的水平。戳破虚假繁荣后,留下的才是真正的拥趸,才能够给球队经营提供切实的购买力。

俱乐部提高自身造血的能力是重中之重。类似河南队这样卖掉冠名权的办法并非最优解,俱乐部在经营方面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空间。

目前,俱乐部运营的难点在于运营者中懂运营的不懂足球,懂足球的不懂运营。中国足球急需复合型人才,来盘活低迷的联赛市场。

猜你喜欢

中超联赛中国足协冠名
赛会制视角下中超联赛不同水平球队位置球员跑动表现分析
新王登基!江苏苏宁获2020赛季中超联赛冠军!
第一次煮面
云南盐业再度独家冠名2018上合昆马
中国足协:德称U20项目取消,不实
从企业自由现金流看企业冠名选秀节目
组建冠名班探索印刷类专业校企合作新模式
喊什么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