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海而生:江海文化中永恒的精神力量

2024-04-05吴昊翔

江苏地方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通海江海张謇

吴昊翔

大海,以宽广博大的胸怀,兼收并蓄,奋斗不息。江与海的相拥,成就了南通这片包容开放的神奇土地。南通拥有沿江岸线166千米,沿海岸线206千米,是江苏唯一兼具江海岸线的城市。南通地处江之尾、海之端,是大江之总合,也是大海之门户。向海而生,是江海文化中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

一、艰苦创业、安土重迁:古代外盐内稼的早期开发

从公元5世纪到20世纪初,南通经历了4次大的海陆变迁。历史上的每一次沙洲坍涨,都是先民与自然的一场抗争。早先的居民基本上都是移民。他们离开故土,迁移到南黄海滩头,煮海为盐,求得一线生存之机,带动了南通的早期开发。他们在辽阔的江海间,用勤劳的双手,奋斗出生存之法。盐文化与农耕文化相互交融,齐头并进,拓宽了江海文化的历史维度。

“通之资于盐利也久矣”[1],盐业是南通较早形成的产业。从南北朝至唐朝初年约200余年的时间里,在江涛海浪的作用下,泥沙不断沉积,长江入海口形成沙洲,其中较大的一个被称为“胡逗洲”,早期的“流人”最先来到这里,煮海水为盐。从此,披沙拣金的南通先民,在苍茫寥廓的黄海滩头,找到了与大自然抗争并和谐相处的生存之道,盐业由此兴起。唐代中期,江苏沿海逐渐形成了“监场—生产场—亭灶”的管理体系。《文献通考》中记载,“通州(今南通)本唐盐亭场”[2]。中唐以后,随着国家经济重心的南移,盐业也有所发展,奠定了宋代南通盐业快速发展的基础。北宋初年,设利丰监,管理盐场盐务。据《太平寰宇记》等史籍记载,利丰监下设有利丰、永兴、丰利、利和、余庆、金沙、西亭、石港8个盐场。[3]

北宋天圣元年(1023)范仲淹在泰州任鹽官时开始重修海堤,并于天圣六年(1028)完工。这条海堤底阔三丈、面阔一丈、高一丈五尺,从盐城境内延伸到今东台市南境。其后,知州狄遵礼及海门知县沈起等,于庆历、至和年间,也相继修筑了海堤,一直延伸至吕四。由于范仲淹首倡筑堤,功绩最大,人们把这条海堤统称为“范公堤”。“范公堤”修筑以后,逐渐形成堤外盐场、堤内农田的生产布局。有了这条捍海堤以后,南通“鱼稻饶足”,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发展起来。范仲淹等官员的筑堤精神,成为南通的城市精神,激励着一代代江海儿女向海而生、不懈奋斗。“范公堤”便成为江海文化中的一种文化意象,传承至今。

元至元十四年(1277),始设两淮都转运盐使司于扬州,下辖盐司数处,加强了对两淮盐区的管理。这一时期,南通境内共有盐场12所,盐区面积约175万亩。明承元制,在两淮都转运盐使司(初治泰州,后移治扬州)下创设通州、泰州、淮安三分司,每个分司各辖10个盐场,称上、中、下十场,这一格局一直延续至清代晚期。明正德十五年(1520),通州分司迁石港场。通州分司所属的金沙、石港、西亭、余西、余中、余东、吕四、掘港、丰利、马塘十场,在两淮盐场中属于“上十场”,栟茶、角斜属于“中十场”。据一些资料统计显示,嘉靖年间,通州分司的“上十场”年产量约达12万吨,是市境内古代盐业产量的最高纪录。市境内的12个煎盐场有草荡面积3.29万顷,盐灶人口1.48万人。[4]清初延续了明代两淮三分司和三十场的盐场格局,直到清中期才开始改变。由于淮南东部的海岸线向东移动速度加快,海潮不至导致盐卤变淡,盐灶也随之向东迁移。从清代中期到清末,南通境内保留着9个盐场,时称“通属九场”。以范公堤为界,场治与盐灶相分离,一般场治在范公堤内侧,成为市镇,盐灶在堤外侧的沿海滩涂上。然而,到了民国初年,海岸线继续向东推移,通属盐场逐渐失去产盐功能,逐渐被裁撤。

与盐业兴衰交替相比,棉花的种植与土布的销售有了较大发展。在“范公堤”的影响下,历任官员在沿海修筑捍海堤,“遮护民田,屏蔽盐灶,其功甚大”“潟卤之地,化为农田,民得奠居”。[5]范公堤内,原先的盐碱地变成了重要的棉花产区。〔嘉靖〕《通州志》卷一《物产·货之属》有“木棉花”的记录,表明棉花已经成为一种经济作物。乾隆时通州人汪嶪的《州乘一览》中记载:“闽粤人秋日抵通收花衣,巨舶千百,皆装布囊。”[6]南通所产棉花以鸡脚棉为主,其纤维“绪理紧密、绵绵不断”,为各地所乐用。据林举百《近代南通土布史》中载青茎鸡脚棉的性状及优点有:“秆色青,秸短小,高约二至四尺,……铃果自小而中,三或四裂,约三百枚得籽棉一斤,籽粒细黑,籽身光洁,……其特点为成熟极早,可免霜冻,宜于密植,抗卷叶虫力甚强,……每亩收获量常在一百六十磅以上”[7]因此,外地客商纷纷来南通采购棉花。清代甘熙《白下琐言》中记载,道光年间,甘熙叔父在南京孝陵卫设机织布,所用棉花“必得崇明、通州所产”[8]。棉花、棉纱、棉布(俗称“沙布”)相互关联,形成体系,为张謇创办大生纺织企业奠定了基础。

盐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南通人口的集聚,也赋予了南通人安土重迁的文化特征。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记有17527户,43189人。[9]到清代乾隆年间,人口已有30余万。20世纪初,人口超过百万。清康乾时期,崇明人陈朝玉率妻迁至第4次沙洲连陆的海门新地,“斫木为耜,冶釜为犁,夫任半耦,妇任半耦”,进行开垦种植。他们艰苦奋斗过上安定生活的事迹被传播开来,远近之民纷纷效仿,来到沿海进行垦殖,当时的海门厅一度成为“江海大聚”[10]。勇立潮头,披荆斩棘,开疆拓土,艰苦创业,把海边的盐碱地改造成农业生产用地,并在此定居、繁衍,建立市镇,这是古代盐民奋斗的结果,也是江海文化的重要特质。

二、强毅力行、自强不息:近代农垦体系的建立

“海之门兮芒洋,受有百兮谷王。辅南通兮江沄沄而淮汤汤,崒郁起兮垦牧之乡。我田我稼,我牛我羊。我有子弟,亦耒亦耜,而冠而裳。僮万兮井里,百年兮洪荒。谁其辟者南通张。”[11]1921年,为纪念垦牧20周年,张謇写了这首《垦牧乡歌》。清末民初,海岸线进一步东移,海潮不至,盐场被裁撤。鉴于这样的状况,实业家张謇提出“废灶兴垦”,改革盐业,建设垦牧公司,“广植棉产,以厚纱厂自助之力”[12]180,为大生纱厂开辟原棉生产基地。在张謇等人的带领下,沿海滩涂上开始了新的开发热潮。

张謇早年在通海一带办理团练时,亲眼目睹了黄海滩涂地荒人稀,便萌发出开垦滩涂的念头。大生纱厂建成投产后,市场上的原棉需求进一步增加,张謇决心充分利用沿海滩地,发展垦殖。“我父亲等到大生纱厂办得根基渐渐巩固,营业也渐渐有起色,于是就立刻把眼光转射到农垦上边去,就想到光绪二十一年的夏天,办团练到过的东海边,看到通、海二堤交界处的沿海地方,有一大片荒滩,荒弃可借,就想用那片滩地去实行第二步的农垦事业。”[13]

光绪二十七年(1901),通海垦牧公司创办。然而,这片看似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要进行开垦绝非简单的事情。开垦之初,张謇等人面临的挑战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资金困难、产权纠纷、风潮侵袭等方面的困難。张謇在《通海垦牧公司丙午七月报告》中写道:“通海垦牧公司之地,最难施垦之地也。筹垦之初,意明知其难,而欲以是为内地及滨海他处易垦之地倡也。”[14]在张謇的影响和支持下,张謇的得力助手、主持通海垦牧公司的江知源面对艰苦的环境,勇于任事,坚韧不拔,以身作则,与公司员工共甘苦,“非风潮雨息,即除夕、元旦曾无负手嬉游之暇”[15],并下定决心“与通海垦牧公司相始终”[16]。

张謇和江知源等带领南通人民在黄海滩涂上“与海相磨”,进行了一系列艰辛的实践。他们修筑海堤,改变围垦土地的盐碱性;收购土地,确定了沿海滩涂的产权问题;招收移民,以优厚的条件吸引劳动力前来开发。张謇从实际出发,对原崇明、海门一带普遍采用的“崇划制”的土地经营方式进行改造,创新建立“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通海垦牧公司通过发行股票以筹集资金,公司的大政方针由董事会决定,土地所有者凭股票向公司支取利润,从而实现了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垦牧公司的绝大部分耕地出租给农户耕种,每年的租额采取“议租”方式确定,农户与公司按四六分成。这种租佃制的实行,有利于通海垦牧公司统筹全局,完成单个小农家庭无法单独完成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技术推广等生产组织功能。据《垦牧乡土志》介绍,通海垦区建成后,各地的佃户纷至沓来,公司把土地租给佃户,收到的租税用于建镇造闸、兴办学校和建造厂房。[17]

通海垦牧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农垦股份制公司。它的建立,是中国农垦现代化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光绪三十四年(1908),在完成大部分基础设施后,公司放佃,开垦速度大大加快。宣统三年(1911),公司荒滩全部开垦成功,年产棉花3.6万担。1911至1925年,15年中所获纯利达84万余两,为原始投资的3倍。通海垦牧公司的成功,带动了江苏东部沿海一带的垦殖运动。张謇等从1913年开始,再次掀起一个兴办盐垦公司的热潮。十余年间,江苏东部南起启东吕四场、北至阜宁的陈家港,绵延600多千米的沿海滩涂上,相继出现了大有晋、大豫等大小盐垦公司70余家,垦殖土地面积超过70万亩。通过大规模的废灶兴垦、改良土壤、兴修水利,引进驯化良种,广植棉花,淮南垦区形成了我国近代最大的产棉区。至1934年,淮南垦区已拥有棉田500多万亩,年产棉花100余万担。大片荒地的开发,为大批通、崇、海、启移民开辟了新的生活途径。至20世纪30年代,淮南盐垦各公司总管理处所属的17个公司,共建了25个市镇、474间仓库、1761.2千米公路,架设了631千米电话线,建立95所合作社、56所中小学、10所诊疗所。

“多把芳菲泛春酒,已见沧海为桑田。”这是张謇为通海垦牧公司望稼楼题写的对联。通海垦牧公司所在地建设起来的“海复镇”,市镇基础设施、教育机构齐全,成为近代乡村建设的典范。“各堤之内,栖人有屋,待客有堂,储物有仓,种蔬有圃,佃有庐舍,商有廛市,行有涂梁,若成一小世界矣”[12]182。张謇、江知源等人在沿海滩涂通过垦牧所建立的“新新世界”的雏形,有力地推动了近代南通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构成了一个在中国前所未有的体系完整的近代化区域治理样板。

宣统三年(1911),张謇在北京商业学校演说时说,人“患不能以强毅之力行其志”“然果能以强毅之力行其志,无论成就大小,断不能毫无所成”[12]187。在沿海垦牧事业中,在张謇等人的亲身实践与带领下,垦区民众百折不挠,坚毅力行,与海抗争。“缕缕心血以十年,农夫同瘁,旗亿万肩,有此沧海之田”[18]。张謇等所倡导推崇的强毅力行、自强不息等精神理念成为当时社会普遍崇尚的价值观,在近代江海文化形成的关键时期,垦牧文化使江海文化得到凝练和升华。

三、开拓创新、砥砺奋进:改革时代的沿海开放格局

江与海的际会,激荡着创新与创业的力量。浪花千尺育英雄,勇立潮头、不惧艰难、开拓创新、砥砺奋进,始终是江海儿女向海而生的自然本色,是江海大地生生不息的奋斗潮流。如今,江海文化成为一种精神传承,推动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等国家级战略的实施,成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的精神动力之一。

1984年5月,南通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14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南通沿海开发掀起了新一轮热潮。打开了对外开放、通向世界的大门,南通步入发展快车道。同年12月,南通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建立,南通“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改造老企业—增加出口创汇”的思路和实践得到国务院肯定。此后,南通成为投资者的热土,各路外商、港台同胞纷至沓来,考察洽谈。从长江岸线到黄海之滨,国际化气息浓厚的发展热潮席卷整个江海大地,不仅提供了巨大的投资增量,更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大大拓展了南通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高度和厚度,为南通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追江赶海的江海儿女成为改革的弄潮儿,披荆斩棘,擎旗奋进,用勤劳的双手在江海大地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2020年南通市地区生产总值成功突破万亿,达10036.3亿元,成为江苏第4座“万亿之城”。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南通人的血液里流淌着开拓创新的基因。如今的南通,正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时代机遇,更深层次对接上海,更宽领域融入苏南,奋力建设枢纽功能优、产业实力强、城市能级高、制度环境好的江苏开放门户,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黄海边,深水海港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展开。海港,已经成为南通最具特色的优势资源,是南通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城市向海而兴。2020年初,南通市委市政府提出以“大通州湾”思维统筹推进全市域沿海开发、江海联动发展,整合在南通206千米海岸线上的洋口港、通州湾、海门港和吕四港组建“大通州湾”,以湾区经济思维推动国家战略在南通的落地实施。南通的滨海园区规划范围总面积约585平方千米,其中,陆域部分292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93平方千米,远期规划总面积约820平方千米。海洋铁路、洋吕铁路的连接,将“大通州湾”接入了国家铁路网,打通了铁路进港的“最后一公里”。2022年10月26日,通州湾新出海口吕四起步港区集装箱码头开港运营,标志着“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正式起航。随着通州湾的开发建设,南黄海的深水航道、优质岸线和富集后备土地资源集于一身的天然优势逐步激活。江海儿女赓续着垦牧精神,续写着沿海开发的新篇章。

“畴昔是州今是县,江淮之委海之端”。历史发展的轨迹告诉我们,向海而生,是江海儿女生生不息的奋斗历程,是江海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力量。传承、弘扬江海文化,让沿海开发的人文底蕴延续、品质特色更加鲜明,是当代江海儿女奋斗的时代主题。新时代,南黃海滩涂上的江海儿女仍将继续以江拥海抱的恢宏气势,传承江风海韵的人文精神,抓住通江达海的时代机遇,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破浪前行。

参考文献

[1] 沈铠,张謇〔民国〕南通县图志:卷4  盐业志[M].民国十四年(1925)版.

[2]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18  舆地考四[M].清浙江书局本.

[3]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30  淮南道八  利丰监[M].清文渊阁四库本.

[4]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通市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5]梁悦馨,等.通州直隶州志:卷2  山川志[M].清光绪元年(1875)刻本.

[6]汪嶪.州乘一览:卷8[M].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铅印本.

[7]林举百.近代南通土布史[M].南京: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84.

[8]姚继荣.清代历史笔记论丛[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4:354.

[9]赵明远.江海南通概览丛书:历史篇[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5:21.

[10]龚自珍.定盦文集[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七年(1918)年影印本.

[11]李明勋,尤世玮.张謇全集:第7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256-257.

[12]李明勋,尤世玮.张謇全集:第4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13]张孝若.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M].南通:张謇研究中心,2014.

[14]通海垦牧公司.通海垦牧公司开办十年之历史[M].南通:翰墨林编译印书局,清宣统三年(1911)版.

[15]李明勋,尤世玮.张謇全集:第5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456.

[16]刘厚生.张謇传记[M].上海:上海书店,1985:249.

[17]垦牧乡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16.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181-182.

[18]李明勋,尤世玮.张謇全集:第6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333-334.

猜你喜欢

通海江海张謇
非遗吹糖人
春播
状元实业家张謇与其兄张詧
张謇家训一则(书法作品)
论张謇的日本观
通海古城缀记
在露水与江海面前,你会如何选择?
我家通海
江海
透过大众媒介的私人交往——以《通海新报》私人启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