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海文化的开篇之作

2024-04-05贺云翱

江苏地方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江海遗址文化

贺云翱

江海交汇之地是文明发生发展的重要空间,世界江海交汇地区的先民大多会率先创造出璀璨的人类文明。如非洲的尼罗河三角洲、南亚的恒河三角洲、西亚的两河流域与波斯湾结合部、东亚的中国黄河及长江三角洲等,这些江海交汇之地,都是发出人类文明先声的地方。随着历史的演进,江海交汇之地往往也是文明演化推进的重要场域:欧洲大陆的莱茵河和多瑙河孕育了欧罗巴古典文明;北美大陆的密西西比河和圣劳伦斯河,以其便利的交通吸引了殖民世代拓荒者的到来,开发了北美处女地;泰晤士河和哈德逊河则分别催生了现代文明的代表都市伦敦与纽约。现在,这些江河交汇之地仍然是人类生活居住的繁华之地,也是现代文明创新发展的核心地域。

我国的江海交汇之地是中华文明重要起源地和现代化发展的重地。从鸭绿江口的丹东,到海河口的天津;从黄河口的东营,到淮河口的盐城;从长江口的南通,到黄浦江口的上海;从钱塘江口的杭州,到甬江口的宁波;从瓯江口的温州,到闽江口的福州;从韩江口的汕头,到珠江口的广州……它们构成了中国沿海城市带。大海把中华民族引向世界,大江把海洋导入腹地,一个个江海交汇之地编织成中国沿海大开发的城市群和发展轴。在江海交汇之处,形成土壤深厚、水土肥美的三角洲,成为适合农业开发、工业创新、城市兴造、交通发展、物流运行、人才汇聚的优胜地域。

一、长江下游江海交汇地带的万年变迁

长江全长约6300千米,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千米,径流量丰富,其自西向东流至华东平原,冲积形成自然意义上的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扬运河,南抵钱塘江、杭州湾,西至南京以西,东到海边,包括上海市全部、江苏省南部、浙江省的杭嘉湖平原和安徽省东部。不过,当代广义的文化和经济视角下的长江三角洲已经是包容了江苏、上海、浙江、安徽在内的广阔区域。

长江下游江海交汇地带位于长江三角洲内部。历史上,由于海岸线变迁和长江主泓道迁移,长江下游江海交汇地带也多次发生变迁,包括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上海市等的部分地区以及南通市的全部地区,都曾被包罗在江海交汇地域之内。江海空间的形成与长江河口段的演变密不可分。历史上,长江从上游挟带大量泥沙在河口附近形成沙洲,随着沙洲不断发育,逐渐与北岸并陆,河道日渐束狭并向东南偏移,河口三角洲不断向大海延伸。江海交汇空间也在这一历程中不断变迁。

学术界普遍认为,第四纪以来中国东部沿海经历了三次大海侵与海退。最后一次海侵发生后,在距今1.2万年前左右,海岸达到现代水深-110米的位置,到了1.1万年前上升到-60米位置,其后海平面仍然继续上升。大约在距今7500-5000年间,进入全新世海侵最盛期。海水溯长江古道而上,进入南通、上海及杭州湾一带。大量陆地沉没在海面之下,长江口后退至今镇江、扬州一带。

针对距今约1万年即全新世以来本区域的海面变化,学术界尚未形成共识,人类遗址的探寻是考察本区域变迁的更直观的方式。距今7000—6000年間,长江每年携带着4亿吨左右的泥沙在镇江、扬州之间入海。当时长江口呈喇叭口状向东展开,今镇、扬以下沙洲罗列,水流多分汊,主泓游移不定,今南通地区当时尚为水域。

江淮东部史前考古工作相对滞后,基础略显薄弱。本地区史前文化谱系至今未完全建立。长江下游江海交汇地带(江北范围)经过考古勘探、发掘的遗址不多,主要包括海安青墩、吉家墩,兴化蒋庄、南荡,东台开庄等。在今南通市域,最早的遗存为青墩遗址下层,可归入考古学上的龙虬庄文化。随着江南环太湖地区崧泽文化的北上,本地区经历了一次影响深远的“崧泽化”过程。后续良渚文化持续北扩至淮河北岸,以至于整个江淮东部滨海地区均成为良渚文化的势力范围,而长江下游江海交汇地带是崧泽文化与良渚文化北上的重要通道。

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长江入海口一直在扬州—镇江附近,但随着沙洲向北部并岸,扬州与镇江之间的江面逐渐束狭。此时,在远离中原的长江三角洲孕育出吴越文化,并成为此后江南文化的渊源和江淮文化、江海文化的重要因子。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为加强中央权力,大举分封王侯。公元前195年,刘邦封刘濞为吴王,统领东南三郡五十三城,定都于广陵(今扬州)。长江下游江海交汇地带位于吴国范围内。吴王刘濞为开发海盐资源,开挖“东邗沟”,又称盐运河,一直到达海陵蟠溪。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领头挑起“七国之乱”,被汉景帝平定,刘濞被杀,吴国国除。

一直到三国时期,长江入海口还在扬州—镇江附近。六朝时期,孙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国家政权选择定都今南京。当时江苏的江海交汇区域便属于广义的京畿范围。到东晋咸和二年(327),长江入海口已推进到今靖江北部—江阴北部之间,此时,今如东地区东部已经成陆,称“扶海洲”。6世纪中期,长江江口处形成了“胡逗洲”(今南通市崇川区、通州区西部)。隋炀帝在西汉吴王刘濞“东邗沟”的基础上主持开挖“掘沟”运河,一直到达现在如东主城区的掘港镇。

到五代十国时期的908年,长江入海口推进到今南通—常熟市之间,此时“胡逗洲”已经并陆。10世纪中期,“东布洲”形成。唐代,日本多次派出遣唐使,当时的中、日之间友好交往,创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诸多佳话,其中,高僧圆仁入唐求法尤为著名。圆仁以45岁之龄历经艰辛渡海入唐,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抵达扬州海陵县掘港场。后来圆仁在唐近10年,足迹遍及半个中国,其所写旅行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唐后期江苏江海、江淮区域史料。

到北宋政和元年(1111)时,长江入海口位于今海门区南部—太仓市北部之间。“东布洲”并岸,启东—通州—吕四海湾(即三余湾)形成。长江北岸推进到现在的启东附近,长江南岸已基本稳定。元末至清初,古通州东部部分境土坍没入江,长江入海口又退回至今通州狼山—常熟北部一带。此后,长江口沙洲不断并岸,河道南摆,海岸向东南淤长。清代,崇明岛形成,海门诸沙与崇明外沙并岸,三余湾到光绪年间全部淤填,至此江海平原大体形成。

19世纪末,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积累,长江下游以上海为中心的海派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海派工商文明逐渐形成。南通区域城市和城镇群及江海文化区也不断成长。1895年以后,在张謇的带领下,南通发展地方工业、交通、商业、文化与社会公益事业,进行了卓越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成为中国20世纪初叶早期现代化的成功范例,南通被吴良镛先生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现代认知视角的“江海文化”崛起于江海大地。

二、青墩遗址的考古发现与发掘

1973年8月,海安县沙岗公社青墩大队(现海安市南莫镇青墩村)村民在开挖青墩新河时,发现许多的坛坛罐罐和兽骨,其中的一些兽骨被农民当作入药的“龙骨”。1976年,一位村民在自家屋后挖粪坑时,又挖出了玉琮、玉璧等8件玉器。这些发现引起了当地文物工作者的特别关注,南通博物苑工作人员多次到青墩进行调查和文物征集工作,断定这是南通地区发现的第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977年10月,在南京召开的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学术讨论会上,南通博物苑的有关同志介绍了青墩遗址的考古发现,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

1977年11—12月,南通博物苑组织在青墩遗址东部和北部边缘试掘了两个考古小探方,面积共25平方米。这是第一次对青墩遗址的主动试掘,初步确定了遗址的时代。青墩遗址的正式考古发掘先后有两次,发掘总面积为490平方米。

第一次是1978年4—5月,由南京博物院主持,发掘面积为150平方米。第二次是1979年4—5月,仍然由南京博物院主持,并结合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77级学生考古教学实习进行,发掘面积为340平方米,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发掘。南通博物苑、连云港市博物馆和无锡市博物馆的部分工作人员也参加了第二次的发掘。后来南京博物院的考古专家撰写了青墩遗址发掘报告,并在《考古学报》上发表,详细记载了两次考古发掘的成果。

2020年10月10日—12月18日,经南通市和江苏省文物局批准,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考古队员与海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合作,对青墩遗址和吉家墩遗址开展了包括勘探、记录、照相、测绘、遗物采集等在内的一系列考古调查与勘探工作,总勘探面积约8万平方米,在1978、1979年两次发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明了青墩遗址、吉家墩遗址分布范围,以及周边区域地下文物大致情况。青墩遗址西侧范围至青墩北侧桥梁南北一线,东侧至河道,南侧至河道。勘探区域内地层堆积情况自上而下主要分别为深灰褐色土、灰黄色土、黑褐色土、黄褐色土。此次考古调查过程中,还发现了莫家墩、仇家墩、杜楼村等地块有文化堆积层现象,为海安地区保护地下文化遗产及研究该区域历史文化演变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结合过去的考古发现,我们对青墩遗址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基本认识。

遗址概况 青墩遗址面积约3.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3米左右,其中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厚2—2.5米。文化年代为距今约6300—5000年。已发现的文化遗存主要有居住遗迹、灰坑、墓葬,遗物主要有陶器、骨角器、玉石器等,此外还发现稻粒、桃核、芡实、菱角及猪牙、鹿角、蚬壳等动植物亚化石近20种。通过考古工作证明,这里当时是江海区域的一处“环濠聚落”,青墩遗址的先民创造了南通最早的水稻农业、多种手工业、渔猎采集业等。

居住建筑遗迹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土木建筑发明传统的国家。目前发现的木结构建筑技术起源于长江三角洲,在8000多年前的浙江跨湖桥遗址以及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遗址、田螺山遗址等都发现了“干栏式”建筑遗存或造船与漆器制作遗存,这些令人惊叹的榫卯技术实物为后来中国乃至东亚区域的木结构建筑体系和家具工藝开启了技术先河。青墩遗址发现的“干栏式”建筑遗迹在年代上晚于河姆渡遗址,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技术系统,它很可能是河姆渡文化建筑技术向江海区域传播的结果。在青墩遗址文化层中发现了木桩、圆木、柱洞、残木板及红烧土和芦苇印痕,这与木结构“干栏式”房屋的形制构建相吻合,故青墩遗址有“江苏河姆渡”之称。这些长江北岸江海区域时代最早的新石器时期的“干栏式”建筑遗迹对研究我国远古时期民居的类型,建筑技术的发展、分布和演变、干栏式建筑的分布和演变,人口及文化的迁徙交流等问题具有一定的价值。

墓葬 青墩遗址共发掘新石器时代墓葬98座,分布集中,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公共墓地,是江海区域发现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集体墓地,反映了氏族社会的特点。当时维系人们社会关系的主要是族群内的血缘因素,“一夫一妻制”还没有产生。青墩遗址四面环水的环境特点为当时聚落上的居民带来便利和安全,但是聚落延续的时间长,而墓地的范围有限,人们只能在同一块墓地上反复掩埋死者,形成了墓葬人骨彼此叠压的现象。

石器 青墩遗址发现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磨制的石器,种类较多,主要为穿孔石斧、石锛、有段石锛、石铲、石凿等,大都磨制得比较精致。表明当时还是新石器时代,即磨制石器的时代。其中既有农业工具,也有手工业工具,由于本地缺少可供制造石器的优质石料,这些制造工具的石料可能来自与其他部落的交换,或是“青墩族群”长途跋涉四处寻找的结果。

骨角(牙)器 青墩遗址中,对骨角(牙)器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这类器物不仅数量多、品种丰、磨制精良,而且造型别致、装饰手法多样,运用了诸如钻孔、刻画图案等手法。种类包括骨耜、角镰、角叉、角斧、骨镞、骨锥、骨鱼镖、骨匕、骨针、骨凿、骨拍等,其中有农业工具、渔猎工具、手工业工具等。

青墩遗址中发现一批麋鹿角和骨角器上的刻文。著名学者张政烺先生认为是“易卦刻文”,有三五三三六四(艮下、乾上、遁),六二三五三一(兑下、震上、归妹)诸卦。其中奇数相当于《周易》卦爻中的阳爻,偶数相当于阴爻。徐冬昌认为,古青墩人是用1到10的数字占筮,使用的是古代筮法“数卜法”的卦画,孙振声认为《易》的占卜方式“最早者见于江苏海安县青墩遗址中的骨角柶和鹿角枝上”,也有学者认为这是伏羲的“八卦”文化,或者说这80多个近20种数字符号与后来甲骨文的数字符号是为同一文字系统,等等。

陶器 青墩先民熟练掌握了制、烧陶器的技术,制作出炊煮器、容器、饮食器、储藏器、纺织工具等陶器,包括鼎、豆、盆、钵、罐、瓮、缸、碗、杯、盖、纺轮等,造型各异,用途多样,反映了物质生活及饮食生活的丰富性和艺术性。

玉器 青墩遗址出土的玉器数量不多,其材料的选择、雕琢的工艺、精美的造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早期主要是玉珠、玉坠、玉镯、玉环等小件饰品,晚期有玉琮、玉璧、玉璜、玉环等。其中部分器物具有了“玉礼”的特点,并且明显受到江南良渚文化的影响。青墩本地不产玉料,据推测玉料应来源自长江南岸的茅山山脉。

炭化稻谷 青墩遗址发现有少量的炭化稻谷,在一些已经硬结了的人畜粪便中也发现有未被消化掉的稻壳,这是青墩遗址存在水稻农业的直接证据。

长江流域是世界栽培稻的重要起源地。湖南道县玉蟾岩、江西万年仙人洞两处遗址都发现了距今1.5万年左右带有人工驯化特点的水稻遗存。在1万年前左右,人工栽培稻已经在浙江境内多个地点种植,并且由长江之滨向淮河流域传播,形成了我国最早的水稻农业体系。至于长江流域的人工水稻技术是如何影响东亚、东南亚乃至世界其他国家的,则是一个正在研究的全球性学术话题,过去有学者提出,青墩遗址是人工栽培稻传播到朝鲜半岛及日本地区的重要地点。

家养动物和兽骨 从已出土的考古材料来看,青墩遗址的兽骨主要有猪、牛、狗等。其中,成年猪占总数的88%。这一年龄段的猪体型较大,适宜宰杀食用,猪骨上的股肉附着面比较光滑,尺寸也较小,与家猪接近。这可以证实,青墩先民已驯化猪并将其作为肉食来源。此外,青墩遗址的墓葬中出土有猪獠牙8件,可见除饲养家猪外,青墩先民也存在狩猎野猪的行为。

三、青墩遗址考古成果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一)对历史认知的重大学术突破

将江淮平原东部滨海地区的人类开发历史追溯到6000年前。青墩遗址为目前所知江淮东部滨海地区面积最大、文化层堆积最厚且保存最完好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四面环水,出土遗存表明其地域文化特征比较独特,文化遗迹和遗物十分丰富,代表了江淮之间滨海地区史前文化的面貌,为江淮东部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之一。

把长江口北岸的成陆史向前推进了3000余年。长江三角洲北部平原,过去学术界一向认为成陆较迟,海安青墩遗址的发现,说明至少在距今6000多年以前,这一带不仅已经成陆,而且已成为人类聚居活动的地方。青墩被认为是研究苏北地区全新世海岸线变化较为关键的地点,对探索本区全新世以来新石器时代文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有重大科学意义。

把海安及周边地域的农业文明史上溯至6000年前左右的新石器时代。青墩遗址发现之前,考古学界曾认为运河以东、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这片广阔地域是考古的盲区,没有原始文化。青墩遗址的发现和一大批蕴含多方面历史文化信息文物的出土,将海安及其周边地域的农业文明史追溯至6000年前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其中水稻农业尤其值得重视。

(二)对江淮文化起源期认识的意义

地处淮河和长江之间的江淮地区是中国东部沿海及长三角的重要区域,其新石器文化中孕育着许多文明因素,是探索中国地域文明起源的重要地区。地处江淮滨海区的青墩遗址文化是江淮东部滨海地区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文化,在中国文明起源和形成中起着别的新石器文化所不能取代的作用。

(三)对江海文化起源期认识的意义

青墩遗址是南通地区首次发现和发掘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多位学者指出,青墩文化代表江苏江淮滨海地区地域性原始文化,是研究江海文化起源的最重要遗存。江海平原东部滨海区的成陆及开发以青墩为原点,后来的“扶海洲”“胡逗洲”“东布洲”等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逐渐淤积生成,而人类在向大江、大海寻觅生活资源的拼搏中,从古到今都表现为水进人退、水退人进的规律。潮涨潮落,新的滩涂生成,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况下,追江赶海的人必须格外勇敢勤劳,远古时代渔猎、采集则更需要人们齐心协力,所以南通先人在长期的开拓性劳动中形成“追江赶海、创榛辟莽、协力同心、敢为人先”的精神文明因子,并影响至今。

(四)对新石器时代南北文化源流认识的意义

青墩遗址所在的江淮东部,处于海岱地区与太湖地区及宁镇山脉三大自然单元和文化区之间,属于我国南北地理的过渡地带,具有明显的“廊道”特性,从而影响了这一地区文化因素上的多样性与交融性。在青墩遗址的文化遗存中,存在着一些分别与宁镇地区的北阴阳营文化,太湖地区的崧泽、良渚文化,淮河以北海岱地区的大汶口、龙山文化等相同的文化因素。这些说明史前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在青墩已经频繁发生。这既反映了青墩遗址所在空间具有南北过渡的地缘特点,又反映了文化初起阶段这里的文化就具有包容南北的特点。

青墩遗址早期遗存中的罐形鼎、有柄鬶形器、钵形豆等,在南京北阴阳营遗址下层遗存中可以找到相似器形。青墩遗址中文化层和中期墓葬所出土的粗矮圈足豆、瓦棱纹罐、折肩折腹罐、平底或三弧形矮足的筒形杯等,在太湖流域的崧泽文化中都可找到相似的器形,反映青墩文化中期大约和崧泽文化时代相当。青墩遗址晚期文化遗存中黑皮陶贯耳壶及几种形制的豆,石器中的有肩扁平穿孔石斧、有段石锛,以及玉琮、玉璧、玉瑗、玉镯、玉坠等,都和良渚文化的同类器形相似,时代也大致相当。

(五)对江淮间大运河以东其他遗址认识的意义

1951年,淮安青莲岗遗址的发现打破了江淮东部地区为考古盲区的传统理论。此后,地处江海滨海区域的青墩遗址的考古发现,对人们重新认识江海区域的开发历史及早期文化面貌,特别是对盐城、兴化、东台、高邮等境内发现的相关新石器时代遗址群之间的文化关系具有重大科学价值。

(六)丰富完善中国史前海洋文化体系

海洋文化是中华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在环太平洋文化圈中占有特别地位的文化系统。我国滨海地区史前文化发现较多,其空间分布北起辽东,南至海南,遍及海岸线。其重大发现除青墩遗址及其文化之外,還包括辽宁小珠山,山东贝丘,上海崧泽,浙江马家浜、河姆渡,福建壳丘头、昙石山,广东石峡,台湾大坌坑、圆山等遗址及文化。将来,青墩遗址及其文化应该放到中国史前海洋文化体系中加以观照。

四、江海文化是江苏文化和长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亚文化区

在海安青墩遗址和吉家墩遗址存在的期间和前后,在今天的大运河以东江淮之间还有一大批遗址,如兴化草堰港遗址、影山头遗址、东古遗址、蒋庄遗址、南荡遗址,高邮龙虬庄遗址、唐王墩遗址、周邶墩遗址,东台开庄遗址,姜堰单塘河遗址,阜宁陆庄遗址等。它们的年代都在7200—4000年前左右。其中草堰港遗址年代最早,为大约7200年前。龙虬庄遗址年代为7000—5000年前。

考古界认为,龙虬庄遗址文化内涵与青墩遗址所发现的文化内涵相近,如稻作农业、骨角器制作、石器制作、陶器制作、干栏式建筑、环濠聚落,以及和甲骨文系统有关联的陶刻文字等。但是龙虬庄遗址作为先民的居住聚落,其开始的年代早于青墩,此外这里还出现7座男女合葬墓(可能为一夫一妻制)以及高水平的黑陶制作工艺,遗址规模也大于青墩,故把青墩遗址纳入龙虬庄文化体系。

但在6000—5000年左右的年代尺度上,青墩遗址具有独特的地方性文化内涵和特点,龙虬庄文化系统中应该存在一个“青墩文化类型”。

此外,青墩聚落遗址在4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末期之后就被废弃了,这涉及中国更大范围内的文化变迁和中华早期文明阶段不同区域文明的兴衰问题。青墩遗址在被废弃后,数千年未再成为人们选择居住的地方,直到近现代才重新成为乡村聚落所在。青墩文化的奥秘长期被隐埋在地下深处,是现代科学考古学的发展,才使其重新进入现代人的视野,成为被重新认识和“复活”的对象。

考古界认为,龙虬庄文化是“江淮文明之花”,填补了“江淮东部区域文化的空白”。很显然,这是把最初发现于今高邮境内的龙虬庄文化视为江淮文化。实事求是地说,青墩遗址及青墩文化也应该属于早期的江淮文化的范畴,但是我们又认为它是江海文化的源头。

“江淮”是一个内陆性的空间概念,而“江海”则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空间概念,它不仅仅是指长江和东海(含黄海)交汇之地的陆域部分,还包括经由长江向海洋延展的无限广阔的开放空间和联通空间。当代江海文化的中心是以南通为中心的城市群,因为大江右岸的江海区域如上海、苏州、无锡等已经被定义为江南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当代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江苏的江南文化、江淮文化、江海文化三大板块身在其中。

正是站在这个起点上,我们向前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南通城市群的逐步成熟和成长为“一带一路”交汇地,再追溯到以张謇先生为引领代表的“中国近代第一城”在江海地域的崛起,再追溯到清雍正二年(1724)通州升为江苏布政使司直隶州,再追溯到五代十国时期通州的设立,再追溯到1000多年前隋唐时代“掘沟”运河的开掘和一系列盐镇、盐场(亭)的设立,再追溯到东晋和南朝时代如皋、临江、蒲涛、海阳、宁海等县治的出现,再追溯到2000多年前西汉吴王刘濞“东邗沟”的开挖,最终追溯到海安6000年前史前“青墩聚落”“吉家墩聚落”等及青墩文化的出现。在江海文化从产生到发展繁荣的时空与内涵的逻辑体系中,我们给青墩文化一个定位:它是中华先民最先到达江海交汇之地进行开发和建设,并谱写出江海文化起源阶段第一篇章的非凡成就。南通海安市青墩遺址有条件、有资格建成“江海文化原点考古遗址公园”。

需要说明的是,在扬州、高邮、兴化、泰州、盐城境内都发现了大批属于夏、商、周时代的文化遗址,如高邮的周邶墩遗址就发现了从早到晚的龙山文化王油坊类型、岳石文化的尹家城类型、江南吴文化(西周到春秋)等3个时期的遗存。泰州天目山城址也属于西周时代到春秋早期的城址。但是,在整个南通地区,目前还缺少夏、商、周时代甚至秦汉、六朝的聚落遗址或城市遗址的发现。近年在南通地区发现的城市遗址中,年代最早的就是如皋老城区的唐代遗存。解决从夏商到唐代之间的江海文化的相关遗存出现和分布问题,将是我们今后的重要学术目标,而这个目标很有可能会在海安到如皋一带得到突破。

猜你喜欢

江海遗址文化
三星堆遗址
非遗吹糖人
神秘的地下遗址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在露水与江海面前,你会如何选择?
谁远谁近?
江海
6000m~3江海直达LNG运输船推进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