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独特优势、现实挑战与推进路径
2024-04-05邓强匡丹
邓 强 匡 丹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 经济学教研室,江西 南昌 330103)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五个方面的特征,其中,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也是难度最大的现代化。超大规模的人口既能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超大规模市场,也带来一系列难题和挑战。光是解决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还有就业、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问题,哪一项解决起来都不容易,哪一项涉及的人群都是天文数字。”[1]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对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有着清醒的认识,既充分肯定人口规模巨大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又客观正视人口规模巨大所带来的现实挑战。
一、我国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具备独特优势
人口规模巨大是超大规模市场、超大规模经济体形成的基础所在,超大规模市场和经济体的主要特征在于易形成强大的规模效应。我国的人口规模不仅仅是数量巨大,还具有不同于其他人口大国的独特性,集中表现在高密度的“流量经济”、高素质的“人才经济”和高价值的“数字经济”。
(一)发达的“流量经济”
我国人口规模数量和人均收入增长催生了发达的“流量经济”。从整体规模数量来看,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如14.1 亿人口的总量、4 亿中等收入群体(占总人口比28%);从人口收入与城市发展来看,2023 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89,358 元,城镇化率是66.16%,这些都为我国推进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发达的“流量经济”是建立在生产、消费、交换和分配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基础之上的,这有别于其他人口大国的发展模式。从生产基础来看,我国拥有完备的生产体系,生产链、供应链基础较好,同时,还具备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劳动力人口数量为8.75亿人,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生产要素;从消费基础来看,我国总体人口群体的收入最低下限不断在提高,2021 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整体社会步入小康阶段,人民群众消费能力不断提升;从流通基础来看,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商品交换成本不断降低,大大增加了流通效率与速度;从分配基础来看,我国已经连续两年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均高于GDP 增长速度,整体人口的收入提升较大。
(二)规模的“人才经济”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受教育水平扩大推动了“人才经济”初具规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水平的不断发展,整体人口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规模的“人才经济”已然形成。“人才经济”是“人口红利”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随着“人口红利”效用的逐步减弱,需要“人才红利”来推动经济发展,而我国高素质人群规模化的增加,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提供雄厚的人才保障。
我国规模的“人才经济”体现在人口素质高、人才占比大、人口从业优等特点,是强大的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从人口素质来看,我国劳动力技术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从教育部2022年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9 年,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2.18 亿[2];从人才占比来看,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 亿人(占总劳动人口比重达25.5%),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 万人,高素质的人才会加快社会化大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有利于保持社会生产的高效性和组织性,有利于推动产业体系结构的不断完善;从人口从业来看,三次产业呈现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最多、第二产业稳步提升、第一产业逐步减少,且制造业从业人员具有集中度高、分布行业广、产业体系层次全的特点,能很好地满足现代化制造的需要。
(三)海量的“数据经济”
我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海量的“数据经济”。目前,第四次产业革命发展十分迅速,数字经济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人是数据产生的主要载体和主要来源体,社会间的生产、消费、交换和分配会产生海量数据,通过数据的收集与利用能形成数字经济的发展。
我国海量的“数据经济”表现在网民众多、数字化程度高、政府数字化等。从网民规模来看,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10.7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6.4%。城乡村数字化发展态势保持一致,如此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通过数字设备进行衣食住行、医疗、教育和社交等行为,将会产生海量的个性化、丰富化和多样化的数据,为“数据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从数据产生量来看,受益于我国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数据的产生与应用巨大,数据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的结合能创造大量的新经济,数据的场景应用化能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不断丰富与迭代,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发展将引领未来数字化的进程和创造极具竞争力的数字企业,推动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从政府数字化来看,我国政府积极拥抱互联网,加快推动“政务+数字化”的落地,广泛利用数字技术驱动政府管理创新和社会治理方式变革,在数字化治理方面实现了大飞跃,也将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实现将产生积极影响。
二、我国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面临的现实挑战
人口规模巨大是把“双刃剑”,既有大的好处,也有大的难处。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的难处表现在不仅要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还要满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特别是在实现共同富裕、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等方面,面临着如人口规模的结构性失衡、人口发展的环境约束和共同富裕的多维差距等诸多挑战。
(一)人口规模存在结构性失衡
当前,我国人口规模结构出现了差异化发展。近些年,我国人口规模结构出现两大重要变化,分别是老龄人口的增加和新生人口的减少,两者存在时空叠加,这对于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1.我国老龄人口不断增加,社会老龄化进程在加快。1999年,我国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当时的老龄人口占比达10%;2022年,老龄社会界定的国际标准是60 岁以上人口占比14%。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23 年末我国60 岁及以上人口29,697 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3]。老龄社会的提前到来,引发系列问题的产生,如“未富先老”的问题在逐步显现,这是由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相对略差,且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在不断下降,但对医疗、护理和养老等方面的生理需求在不断增加,传导到社会和家庭则是压力与负担逐步在加大。老龄社会的到来,是我们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问题。
2.我国出生人口不断下降,少子化趋势明显。近十年,我国新增人口持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特别是在2022 年,出生人口首次跌破1000 万,仅为956万,人口出生率连续三年跌破1%。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生育率已降至世界公认的极低水平,且具有稳定性、内生性和长期性等特点[4]。我国人口生育率的持续走低不仅与人口政策调整慢、传导机制滞后相关,还与疫情三年经济发展偏慢、民众信心缺失相关,更与民众婚姻观念、社会趋势和分配机制等深层次原因相关。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人口生育率低短期会对我们的国内消费市场产生直接影响,如婴儿相关的医护、托育和用品等需求的减少,长期来看会导致人口规模快速减少,而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之一,易造成“劳动力人口赤字”,削弱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有生力量。
(二)人口环境约束存在长期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5]。我国虽然地大物博,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水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等,这就决定了人口发展环境必然会面临着“资源约束”。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国人口规模巨大与环境承载“资源约束”的压力必将长期存在。
这种压力既来源于外生的环境承载资源不足,又来源于内生的经济发展方式自我转型。一方面,我国自身的自然资源不足,易形成发展的长期压力。我国巨大的人口规模在生产和消费环节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消费量相对较大,需要稳定的资源供给满足生产与消费需求,但我国部分领域的资源如油气、铜、铁矿石和橡胶等大宗矿产资源存在国内供给量不足、海外依赖度较高的问题,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初级产业的“保供”难题上升为国家长期发展的问题,是一个当前急需解决和未来需高度重视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自我转型的巨大压力。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整体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仍然处于转型期,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但也存在部分问题,如部分产业自我转型力度不够,面临较大转型压力;部分地区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增长模式仍然存在,地方政府在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共同富裕存在多维度差距
建设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推动人在物质上实现富裕和精神上实现富足,其中物质富裕是精神富足的重要保证。“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首要的就是在物质上实现富裕,满足绝大多数人的物质需求,实现消除两极分化和消灭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即共同富裕,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共同富裕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我国要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共同富裕,具有极大的挑战性,这是由于经济、社会和区域发展的不均衡、不充分造成的多维度差距。
1.城乡“二元”差距明显。从2023年我国统计公报数据来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82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691 元,两者间比值达到2.39倍。目前,我国乡村常住人口为47,700万人,仍占较大比重,这对于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现代化”具有较大挑战。
2.社会阶层财富差距明显。2023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95,055 元,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9,215 元,两者比值高达10.32倍。虽然我国消除了绝对贫困,解决了社会整体性的贫困问题,但相对贫困仍然可能存在,特别是在革命老区、贫困老区和边疆地区等地。三是区域发展分化差距明显。由于人口禀赋条件的差异性和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性,必然会产生“先富”和“后富”,区域分化不断显现。同时,受“马太效应”和“虹吸效应”的双重影响,地区发展间差距不会缩小,反而会进一步拉大。因此,如何构建相关机制,推动少数“先富”带动大规模“后富”,从而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共同富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迫切要解决的难题。
三、我国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推进路径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既要注重发挥内在优势,又要抢抓发展机遇,立足点在于“做好自己的事情”。面对“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一历史性难题,“破题”的关键在于做大做好经济这块“蛋糕”,“解题”的要点在于实现全方位的高质量发展,“答题”的标准在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着力扩大人均“蛋糕”份额
我国人口规模巨大所面临的系列难题归根到底还是要依靠发展来解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这要求我们仍然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与质量,做大做好“蛋糕”,扩大人均“蛋糕”份额,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1.完善重要制度基础,优化生产关系。从经济制度来看,要加快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关键要素的体制与机制改革,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制度型交易成本,建立公平、透明、合理的市场机制和市场环境,进一步激发浓厚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社会氛围,培育更多活跃的市场主体;从所有制关系来看,必须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既要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提升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的竞争力,也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两个健康”发展,推动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不断为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2.持续发力供给侧,夯实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在于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关系到国家长期发展、关系到百姓就业。一方面,要把握住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发展机遇,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挥“海量数据”的优势,不断推动数字化应用与数字关键技术的突破。如加快三次产业数字化融合式的发展,推动一产、二产数字化的改造与发展,推进三产数字产业化的应用与提升。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口规模”优势与新兴的“人才经济”迭代优势,提升整体产业链基础化、安全化的发展。如推动传统产业的升链提链、新兴产业建链固链、优势产业延链强链和短板产业补链造链等系列再造工程,加快产业关键领域、关键材料和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创新,提升我国产业整体竞争力。
3.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发展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构建了更加开放型的经济体制。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一方面,注重发挥人口规模巨大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市场和超大规模经济体的优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内循环带动外循环,吸引国外优质资本、先进技术和高质量人才进入中国,推动全球资源要素汇聚国内,提升我国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和融入国际市场,沿海发达地区作为我国开放前沿阵地,在国际市场制度建设、贸易规则制定和投资便利原则上积极“发声”,提供中国方案;中西部地区依托产业分工理论,发挥相对优势,积极承接东部和国际产业的转移,从而形成整体化发展。
(二)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我国推进的“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实现过的现代化,传统的西方现代化理论难以解决人口规模巨大所面临的发展难题,这需要统筹好城乡之间、人与自然、国内国际和社会均衡等方面的关系,实现经济、政治、生态、社会和文化全方位的高质量发展。
1.统筹城乡、区域协同发展。面对城乡差距和南北差距,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重点在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同,不断缩小时空差距。一方面,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推动基础设施如水利、交通等“硬件”的建设与改造,加快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等“软件”的下沉与完善。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区域协同发展强调资源互补、优势互助,既要发挥发达区域的核心作用、带动作用,又要推动欠发达地区“后发赶超”“弯道超车”,形成良性竞争循环发展局面。
2.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绿色发展是必然的趋势。面对人口规模巨大的国情和“环境约束”的现实问题,要在“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走绿色发展之路。一方面,扩大能源、矿产及低碳技术和产品的有效供给,对于战略性矿产加紧勘探开发,对于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加大研发力度,对于进口资源深化“一带一路”国家的资源合作;另一方面,加快构建节能减排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持续优化技术、产品的能耗标准体系,营造全民节约新风尚。
3.统筹国内与国际的关系。“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也是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必须是开放的发展。一方面,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不动摇。当前,我国改革步入深水区,改革是国内生产关系的再调整,开放是顺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深化对于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改革开放,才能更好激发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活力。另一方面,继续坚持“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离不开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加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推动技术、资金和先进管理等的要素流动、交换,形成互惠互利良性发展局面,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新形态。
4.统筹社会各阶层的关系。“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人人都能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因此,共享发展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从共享内容来看,“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强调社会发展成果的共享,不仅涵盖教育、医疗、就业、生态和民主等多项内容,还要求资源、机会、过程和结果实现共享,需要注重社会发展的均衡性与平等性。从共享内在要求来看,公平正义是现代化国家的题中之义,这要求我们不断创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推动法治社会、法治国家的建设,通过法治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保障人人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从共享实现方式来看,现代化的建设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让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形成人人能参与、人人共建、人人能共享的发展局面,通过共建共享最终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三)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不仅指人的现代化的实现,更要实现人民的现代化。人民的现代化的实现意味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进程完成,这种实现的评价标准应当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恰恰呼应的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避免陷入西方现代化国家面临的人与资本的“囚徒困境”。
1.加强调查研究,切实解决摆在人民面前的难题。党员干部要自觉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充分了解人民群众最为关心、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问题,从群众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法和举措。构建党与群众沟通的畅通渠道,实现“上连下接”的双向正反馈。既要面向群众解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增强人民群众对政策的理解与支持,还要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想法,吸收借鉴人民群众的智慧,并转为工作方法,更好推动工作开展。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满足感,才能真正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
2.积极转变理念,加快构建“服务型”现代化政府。一方面,在思想上强化政府服务理念。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杜绝“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等现象的发生,同时,加强群众、社会和舆论对政府的监督,提升公众民主参与度,切实发挥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参与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内容上加快完善政府服务体系建设。针对我国不同发展群体的诉求,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服务、人群和内容全覆盖;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和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实现健康中国、健康人民和健康社会的推进。
3.依托全生命周期,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是充分注重人的发展教育,切实提高人口素质。以素质教育为切入口,改变传统的“唯分数论”,从幼儿时期培养健全人格;稳步推进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系列改革,做好教育与就业的供需匹配;建立教育资源均衡机制,通过政策调整和技术应用,优化城乡地区、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差异。二是充分注重人的身心健康,不断提高国民健康水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丰富人的物质需要,但也会诱发疾病特别是心理疾病的产生,影响身体健康。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身心健康,如青少年的抑郁症、中青年的心累症、老龄人口的孤独症等,构建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理念。三是充分注重人的社会性,切实构建新社会格局。社会治理应当同步跟上经济发展的大变化,防止两者的不协调化发展,影响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新社会格局关键在于公平正义的发挥,公平正义是保证人的社会性发挥的基础,需要保护弱势群体相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