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策略

2024-04-05王宇慧

中国储运 2024年2期
关键词:跨文化跨境校企

文/王宇慧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跨境电商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其中。培养具备跨境电商相关能力和素质的人才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交叉融合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四个角度探讨了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策略。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师资队伍能力、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措施,可为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1.加强实践教学

1.1 建设跨境电商实验室。跨境电商实验室是为学生提供电商实践教学场所的重要平台。在实验室中,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跨境电商运营流程,可以亲手体验订单管理、支付结算、商品管理等多个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跨境电商实践能力。为了提高实验室的教学效果,实验室的设备和软件需要保持更新,以满足不断变化的跨境电商行业需求。此外,实验室的人员配置也需要得到充分重视,确保学生能够得到专业指导和支持。

1.2 实施“双师型”教学模式。“双师型”教学模式是指由学校内外两类师资资源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在跨境电商教学中,学校内的师资资源负责课堂教学,而外部师资资源负责实践指导。通过实施“双师型”教学模式,学生可以获得全面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还可以接触到业内前沿的技术和经验,更好地适应跨境电商行业的变化。

1.3 拓展实践教学资源。除了实验室和“双师型”教学模式外,还需要拓展其他的实践教学资源,如企业实习、参观实践等。这些实践教学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运营模式,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更多选择和机会。

1.4 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已成为跨境电商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因此,针对跨境电商人才的特点,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成为培养方案中的重要部分。针对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经验的问题,可以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引导学生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以及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方式。在教学中,可以结合课程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商务洽谈、海外市场考察等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认识和理解。可以通过跨国交流活动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组织学生参加海外交流项目、国际学术会议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商业环境和管理方式,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语言沟通能力。

2.提高师资队伍能力

2.1 定期组织师资培训。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师需要保持与时俱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为此,学校应定期组织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培训的形式和内容可以多样化,如邀请业内专家举办讲座、组织教师参加相关行业的展览、讲座和研讨会等,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

2.2 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师生交流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建立师生交流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互动交流的机会,促进双方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师生交流平台可以采用在线论坛、微信公众号、QQ群等形式,以便教师和学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进行互动交流。

2.3 建立导师制度。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学校可以建立导师制度,为学生指定一位或多位导师,由导师负责对学生进行课程指导、实习指导、职业规划指导等。导师制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趋势,熟悉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操作流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4 鼓励师资开展科研项目。科研项目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跨境电商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参与跨境电商领域的科研项目,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实践经验。通过科研项目,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3.加强学科交叉融合

3.1 与经济、国际贸易等相关学科开展合作。跨境电商涉及众多的学科,如经济学、贸易学、法律、物流等,因此,开展跨学科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知识和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学校可以与相关学科的教师开展合作,共同制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共同开设的课程,并组织学生参加跨学科的研讨会、实践活动等,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1]。

3.2 丰富跨境电商课程设置。针对跨境电商行业的需求,学校应当适时地调整和完善跨境电商课程设置,引入最新的理论、技术和应用。此外,还应结合实际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计划,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应该注重与行业对接,及时了解市场需求,掌握行业动态,开设相关课程,如跨境电商平台管理、跨境电商运营、跨境电商法律法规等。同时,还应当注重学科交叉融合,设计多样化、综合性强的课程。

3.3 引入跨境电商案例分析。跨境电商案例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行业的实际运营情况,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学校应该从跨境电商实际案例出发,引入案例分析教学法,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营销策略、供应链管理、品牌管理等。

3.4 提供专业领域的实践教学机会。首先,专业领域的实践教学机会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实际操作和市场状况,加强学生对跨境电商实践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实践学习各种跨境电商平台的操作,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提高跨境电商的实践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其次,专业领域的实践教学机会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跨境电商领域的各种业务模式、市场营销、运营管理等,提升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专业领域的实践教学机会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在跨境电商领域,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跨文化沟通成了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和文化,加深对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的认识,提高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在实现专业领域的实践教学机会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学校可以与跨境电商企业合作,提供实习机会。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实习了解企业的实际运作,学习实际操作技能,积累实践经验。学校可以建立跨境电商实验室或工作室,为学生提供模拟实践机会。通过模拟实践,学生可以模拟跨境电商业务的各个环节,了解各种情况下的应对方式,提高实践能力。

4.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4.1 合作建设校企联合实训基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跨境电商已成为一种新型的贸易形式。为了更好地培养跨境电商人才,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其中,合作建设校企联合实训基地是校企合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校企联合实训基地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建立在高校内部的跨境电商实训基地。建立实训基地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投资,共同设计和实施实训方案。实训基地可以提供现代化的设备和实验室,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竞争力。实训基地可以开设各种类型的实训课程,如跨境电商平台运营、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这些课程可以与企业的实际业务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实训基地还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和学者来讲课,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和行业动态,增加实际操作经验。

4.2 开展实习实训活动。开展实习实训活动是校企合作机制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实习实训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企业的运营管理、市场拓展和产品研发等实际业务,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实习实训活动需要与跨境电商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实际操作的机会[3]。学生可以通过实习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和企业文化,积累实践经验,并逐步提高跨境电商实践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在开展实习实训活动时,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实习实训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实习实训质量和安全。同时,学校和企业应该制定明确的实习实训方案和指导手册,明确实习实训的目的、任务和要求,保证实习实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4.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随着跨境电商的不断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人才的发展需求。在互联网+背景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法,打破传统教育的条条框框,注重个性化和灵活性,更加注重实践和创新。一方面,学校应该优化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例如,采用项目制学习、案例分析、实验室实训等多元化的教育方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同时,学校应该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践环节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跨境电商的行业规律和运营方式。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共同推动人才培养的创新。企业可以提供实际业务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了解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企业还可以开展企业内部培训,为学生提供实际工作经验和实战技能。

结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商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升级。人才培养不仅要关注人才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还要注重人才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因此,推进跨境电商科技成果转化也是校企合作机制的重要方向之一。学校应该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提供更加丰富和实用的科技资源。企业可以与学校合作,提供技术资源和实践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科技成果的应用和商业价值。

猜你喜欢

跨文化跨境校企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跨境直投再“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