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党建引领科技自立自强的建构逻辑

2024-04-05白世林

大连干部学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生产力科学技术中国共产党

白世林

( 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

中国式现代化为探研新时代党建引领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最新的理论范式。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如何立足新发展阶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地位和基石作用愈加彰显。中国共产党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的组织者,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格外注重发挥科技的引领带动作用,肩负起了自觉探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拓展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进一步推进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1]1。当下,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这一强国之基与安全之要,就是将科技命脉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使科技的自主创新成为我国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筹码。鉴于此,深刻阐释中国共产党科技自立自强的理论生成,系统总结不同时期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实践范式与经验启示,继续探研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长效机制,对于加速推动我国由科技大国转变为科技强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方法论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何以可能: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党建引领科技自立自强的逻辑理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建引领科技自立自强推进社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辩证统一是其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科技自立表明了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历史主动,科技自强彰显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时代自觉。党建引领科技自立自强立足科技探索的百年奋斗史,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理念与科技探研,重点借鉴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遵循着认识自然与适配自然相统一的逻辑起点,建构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社会变革,聚焦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逻辑旨归。

(一)以科技改造自然:认识自然与支配自然相统一的逻辑起点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自然和人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物质前提,也是科技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洞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对正确认知和运用自然规律推进科技进步进行深入论析,揭示了以科技改造自然,提炼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方法论依据,为中国共产党科技自立自强奠定了理论基础。区别于18世纪片面的机械唯物主义,摆脱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和在历史观上的形而上学等局限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只有从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这两种形式的感性出发,因而,科学只有从自然界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2]308。这进一步证实了自然界是人的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类进行一切活动的必要基础,而科技的产生立足于自然界这一客观的外部世界,科技是人与自然间的重要纽带,发挥着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联结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历史上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推动了以科技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辩证统一。其一,马克思指明了科技能够实现人对自然界的掌控,“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3]。基于对规律的把握和科学技术的掌控,个人可以尽快摆脱宗教与神权的束缚与支配,获得对自然界的占有并借用这种占有谋求自身的进一步解放,进一步印证了“人越是通过自己的劳动使自然界受自己支配,神的奇迹越是由于工业的奇迹而变成多余”[2]275。其二,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历来观点,马克思恩格斯肯定了通过科技改造自然界和推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潜力,对科技的生产力性质作出了全面深入的分析,“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4]。其三,马克思恩格斯论证了以科技改造自然绝不是无条件、掠夺式地支配自然。推进科技进步,使科技成为自然界演进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内生动力,应明确“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5]。基于此,在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科技自立自强既要顺应科技革命新变革,推动科技成为我国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持续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又要实现好科技进步与绿色发展的良性循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以科技变革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的逻辑建构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揭示了科技在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将科技置于社会领域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阐明了科技水平决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进而决定了生产关系。“马克思对于科技进步问题的研究,并不是脱离生产关系来考察技术……而是从技术的依附性来考察它的产生、发展、运用和利用。”[6]13

先进的社会制度得以建立和演进依赖于科技进步推动的全社会范围内更高生产力的产生。马克思明确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7]222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有序提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新的生产方式,助推了历史阶段的演进和文明形态的进步,进一步夯实了科技变革社会的物质基础。科技具有变革社会的作用,科技的提升塑造了社会变革的胚胎。科技在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阶级关系的新变化日益明显。科技水平在全社会生产范围内的提升,以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促进了旧社会所容纳的生产力的充分发挥,预见了革命和新的社会形态的到来。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认知和交往方式,进一步开辟了社会生产力新的发展空间,明确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科技引领下的辩证统一,推动着无产阶级革命的到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将从这种社会生产组织开始,在这个时期中,人自身以及人的活动的一切方面,尤其是自然科学,都将突飞猛进,使以往的一切都黯然失色。”[8]860恩格斯在 《自然辩证法》中厘清了无产阶级能够运用科技破除资本增值的藩篱,从而开创新的社会形态的理念。列宁将掌握科学技术作为变革社会与建设共产主义的必备要素,强调了 “要建设共产主义,就必须掌握技术,掌握科学”[9]的重要理念。这些理念是对科学技术变革社会的深刻剖析,为中国共产党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三)以科技推动自由与解放: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逻辑旨归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现实的人的自由个性是具体的、历史的。马克思 “自由个性”思想立足于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动态过程,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划分的重要标识和掌握自然规律推进科技创新的内在要求,为中国共产党实践科技发展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奠定了理论基础。人们对自由个性和实现人的解放追求的应然和实然中,需要通过借助科技获得更多支配外物的力量,“机器技术的进步无疑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自由度”[6]197,更将人类从“服侍机器”的异化过程解放出来,拓展了人的能力、个性和社会关系。

恩格斯指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5]491恩格斯对自由、规律与目的相结合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以科技塑造自由个性遵循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一方面, “自由是人的本质的体现”[10]。自由的主体是现实的人,是基于理性意识将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从事改造世界,进行创造性实践的人,这从本质上同空想家构建的自由幸福的乌托邦,同一切唯心主义自由观、旧的唯物主义自由观划清了界限。另一方面,科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是基于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把握,是对必然的认识。因此,人的自由个性不能脱离自然界,更不能突破对自然规律的掌握和对科技的运用而独立。自由必须将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探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作用与联系,而自由个性并不是无条件的、无规划的,其始终聚焦和依托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同时,科技创新是解构“服侍机器”异化,实现真正解放的技术途径,“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7]154,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需要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相互契合,这进一步揭示了科技是促进社会进步、谋求人自由与解放的基本路径和关键举措。

二、何以必要:中国共产党引领科技自立自强的实践范式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自主创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是应对变局的关键变量。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的科技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引领科技发展历经了酝酿、形塑、延展和跃升四个时期。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的要义与科技创新话语的前提,中国共产党引领科技发展在历史演进中实现了由自主探索到自力更生,由自主创新到自立自强的理论奠基与实践探研。

(一)酝酿时期:科技自主探索,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助力救国图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聚焦推翻 “三座大山”压迫,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使命是科技自立自强历史性出场的现实依据。早在五四运动时期,一批知识分子高举 “民主”与 “科学”的先进旗帜,既强调了自然科学具体研究的重要性,又关注到了作为蒙昧主义对立物的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的巨大贡献。在此基础上,五四运动先驱强调科学的思想启蒙作用,对科技理念进行前瞻性探索,初步形成了对科学技术的自觉认知。

李大钊曾提出,“科学是在自然界中找出一定的法则,有如何的因便有如何的果。”[11]这一观点通过厘清自然界演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阐明了科学技术发展立足于自然界并遵循着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更指明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重要作用。陈独秀倡导,“吾人所有衣、食、住一切生活必需品,都是物质文明之赐,只有科学能够增加物质文明。”[12]这进一步强调了科学与物质文明在人生历程中所处地位以及科学技术对于社会主义大生产的促进作用,证实了中国人要想走出蒙昧时代,社会要进化,则应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因为社会革命的最终胜利,在于组织社会主义的大生产……要利用资本主义时代一切科学技术的发明,要享有一切重要的生产事业,煤、铁电、交通等。”[13]

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研判和实践总结,毛泽东同志洞察探究自然科学与发展社会科学的统一关系,强调自然科学研究的必要性以及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必要性。他指出,“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同时 “要在社会科学的指挥下去改造自然界”[14]。一方面,“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15],人们通过对自然界的深刻认知,通过对自然规律以及科学技术的掌握拥有了改造社会、提升生产力、进行社会革命从而获得更多自由的强大武器。另一方面,以科技改造自然并不是盲目的、随意的,要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变革自然,以社会科学洞悉改造自然的理论范本与实践范式,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去研究自然科学,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提升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此同时,毛泽东同志强调:“科学的态度是 ‘实事求是’……惟有科学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能够引导我们民族到解放之路。”[16]总之,中国共产党初步形成了对科学技术的自觉认知,在科技自立自强的酝酿阶段,以科学技术改造自然界和变革社会,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助力救国图存。

(二)形塑时期:科技自力更生,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助力立国大业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助力立国大业成为迅速壮大我国科学技术力量的重要目标。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经济贫弱、工业体系薄弱、科技水平落后,在应对计算机信息技术新一轮科技革命逐渐扩展的重要机遇期,我国仍然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和科技封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认识到依靠自身力量推进科技发展和以科技解放生产力的重要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发起了在技术上掀起一场革命的先进号召,注重“把党的工作的着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去”[17],为科技的自力更生,助力立国大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路线指引。伴随着“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国民经济和工业化体系实现了跃升性发展,加快推进了各领域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的制度优势,积累了独立领导科技事业自主发展、自力更生的丰富经验。

在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筹划制定了新中国第一个中长期的科技发展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颁布与施行取得良好成效。我国的科技力量在 “重点发展,迎头赶上”方针的引领下得到快速发展,进一步推进了以科技推动 “赶超战略”的实施[18]。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许多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逐渐依靠自己的力量得以解决,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科技自力更生的历史生成与阶段特征。毛泽东同志历来主张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自主创新发展路线,并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19]。 《1963年至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确定了“自力更生,迎头赶上”的科技发展方略,指明了科学技术是现代化的关键等主张,化解了帝国主义科技封锁和苏联撕毁协约、撤回在华专家等危机。这进一步证实了中国共产党自立自强的科技观得到淬炼和形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依靠自身力量独立自主发展科技,跻身于世界科技之林。

(三)延展时期:科技自主创新,聚焦改革开放助力经济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步入了改革开放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引导经济增长的关键机遇期,中国共产党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世情、国情相结合,作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和科学研判,紧紧围绕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推进科技自主创新。中国共产党科技自立自强实现了由 “革命范式”向 “发展范式”,从“科技立国”到“科技兴国”的战略转变。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助力经济建设,中国共产党逐步厘清了科技发展中经济建设的价值旨归,明晰了科技创新中人才队伍建设与科技自主创新的核心作用。

邓小平同志强调“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20]87,而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进一步厘清了科技创新对提升社会生产的价值所在,标志着在粉碎“四人帮”摧残科技事业和知识分子的阴谋后,中国共产党再次重申了尊重科学、尊重知识,以科学技术推进国民经济和现代化进程的正确理念,并在现代科学技术经历的伟大革命中努力寻求各门新兴科学技术的普遍进步。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自变量,中国共产党探索形成了推进科学技术取得长久的进步,需要培养一批宏大科技人才队伍的实践经验,将尽快培养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学技术专家作为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任务。与此同时,在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提升科技水平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破除了“向先进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叫作崇洋媚外”[20]132的禁锢,实行主动开放政策,以学习世界范围内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理论创新成果。

针对如何理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三者的内在规律和统一关系,江泽民同志指出,“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21],对科技进步的内涵进行渐进拓展,推进科技进步更为广泛的自主性探索,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入21世纪,我们党愈加认识到创新对于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性作用。胡锦涛同志提出了“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22]的科学理念,这从本质上体现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紧密结合国情和国家战略需求,在坚持科技自主创新的同时,兼顾科技创新与科学发展的人本情怀,以科学发展观推动科技与自然、社会以及人的良性互动。

(四)跃升时期:科技自立自强,应对新时代百年未有变局助力强国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数字化革命为主要标识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快速发展,科技创新成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最大变量,嬗变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23],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谋求科技实力大幅跃升的价值旨归,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战略主动,聚焦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科技的高质量发展更多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科技自立自强在理论探研与实践探索中实现了质的跃升,为科技创新助力强国复兴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与保障。

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统筹科技进步、人才培养、创新驱动一体化推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历史性拓展。习近平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4]其一,科技自立自强是对科技自主创新的进一步发展,强调了科技自主性研发基础上的强国目标。此外,科技自立自强不仅遵循推进科技进步的重要理念,更注重解决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问题,以破解科技自主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难题,促进科技成果在经济社会的高效运用。其二,“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1]244,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光辉成就离不开一代代科技人才的接续奋斗。科技自立自强不仅重视人才队伍对于科技进步的关键作用,更将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其三,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事业的自主研判,是对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25]7的进一步诠释,注重创新在科学领域中的引领作用,将创新置于我国建设全局中的核心。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共产党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解决 “卡脖子”问题和增强国际开放合作的战略主动。“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要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26],只有将核心技术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占据主动。一方面,核心技术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要依靠对核心技术的攻关提升科技投入产出的整体效益,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使科技真正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另一方面,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不意味着闭门造车,发展科学技术要具备全球视野,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来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共同完善全球科技治理。

三、何以实现:中国共产党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长效机制

以人工智能为龙头的数字化革命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基石作用愈加凸显,成为影响变革的最大变量与关键要素。当前,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仍面临着体制机制保障不充分,基础研究实质性突破不充足,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效和科学研究与应用研究不契合等现实挑战。因此,要着力完善党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激发科技、人才、创新的驱动力,实现科技需求与科技创新的良性互动,确保我国科技创新性发展取得重点突破和长效进步。

(一)完善党对科技工作的统一领导,筑牢科技发展的坚强保障

“科研工作能不能搞起来,归根到底是领导班子问题。”[20]33我国科技发展取得历史性进步,是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科技工作,谋求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主动求变、积极应变的全局性谋划。从本质上看,始终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统一领导,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而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破解核心技术“卡脖子”等困境的必由之路和根本保障。党建引领科技工作确保了科技自立自强的统筹谋划与系统推进,保障了科技发展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正确方向前进。

针对科技自立自强所面临的新局势、新态势,应对好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始终坚持和完善党对科技工作的统一领导。其一,要强化政治引领,夯实科技自立自强的政治根基。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思想的构建到科教兴国战略的贯彻,直至开启建设科技强国新征程等,中国共产党立足国家发展全局,补短板、强弱项,推进科学技术功能定位的政策演进,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其二,要强化思想引领,凝聚科技自立自强的理论智慧。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系列论述的核心要义与包含于其中的方法论依据,明晰我国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把握跻身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规律。其三,要强化基础性和原始性研究,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组织落实。一方面,各级党委应将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作为科技自立自强的重中之重,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支持,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另一方面,各级党委要主动营造崇尚科学的良好风尚与氛围,坚决打赢科技舆论战,推进科技创新中组织推动与个人主动的统一,激发原始创新的活力,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形成科技体制改革和新型举国体制的强大合力

科技自立自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以完善创新体系提供坚实动能,坚持科技进步与体制改革同向发力,以科技体制改革引导科技工作聚焦经济建设,打通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化的通道,提升科技创新的整体效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科学把握发展大势,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关键环节,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从体制机制等多方面来保证”[25]55,明确了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科技体制改革成为扫除科技创新能力阻碍和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障碍的有效抓手。当下,科技体制改革与新型举国体制相辅相成,要注重聚焦科技体制改革和新型举国体制的强大合力,以改革推进创新,以创新引领发展。

针对关键核心技术缺失,基础研究、公共科技事业关注不够等问题,一方面,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是真正的大国重器,攻关周期长、难度大,亟需多元创新要素。因此,要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优质科技资源要素的投入,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拓宽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实效,确保以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保障把握核心科技攻关的主动权。另一方面,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为科技自立自强释放体制机制活力。举国体制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的本质属性,新型举国体制更加强调党建引领下的科技强国事业,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遵循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与良性互动,使市场多元主体和社会各界力量相互协同、形成合力、同向发力,释放鼓励支持前瞻性基础研究的创新动能,激发基础研究的潜力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内生动力。

(三)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理念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极具战略意义,将科技、人才、创新有机结合、重点推进,既贴合了党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构逻辑,又适应了当下塑造新动能和新优势的迫切需要。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不仅重视科技作为生产力要素的首要作用,更将科技发展过程中人才的支撑效能与创新的核心效用有机结合,因此要深化对科技、人才、创新的本质认识,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激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强大动能,加快建成人力资源强国,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为实现科技、人才、创新的有机结合,协同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其一,要进一步激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强大动能,实现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协同攻关,推进关键领域新的突破。科技进步的本质是在探研科学真理的基础上,将理论创新应用于实践,在注重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及其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关注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技诉求和激发出的科技创新的主体活力,提升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整体效能。其二,要继续加强科教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队伍是科技自立自强的领路先锋,要继续毫不动摇“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1]265,夯实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基础,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注重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快建成人力资源强国,破除人才队伍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的症结。其三,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方针,以科技创新催生新的发展动能。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科技自立自强的逻辑起点和重要引擎,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增强创新自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科技自主创新成为党和国家发展的强力支撑。构建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拓宽革新主体,力求破除科技发展的孤岛效应,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和引领作用,释放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潜能。

(四)秉持科技为民的价值取向,实现科技需求与科技创新的相互契合

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是谋求科技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和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而人民群众对科技的需求及其原创性贡献则深刻揭示了科技创新的人民性特征。秉持科技为民的价值取向,旗帜鲜明地以科技塑造自由个性的人作为科技创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规律叙事,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科技文化需求的重要理念。可见,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观,才能激发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才能进一步“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27],将科技创新高效对标人民需要,使科技创新成果更公平公正惠及人民。新时代背景下,人民对于现代科技的需求逐步提升,要助力推进科技需求与科技创新的相互契合,推动科技发展从需求驱动到价值创造,提升科技惠民服务水平。

科技为民的价值取向助推着科技创新成果的产生,“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8]648,对标人民需求的科技创新则顺应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价值旨归。其一,通过增强科技创新的理性预见能力,对标社会迫切需求,及时纠正科技管理偏差。尊重人民对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美好愿景,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高科技需求,拓宽科技成果转化的反馈渠道,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反馈机制,提升我国科技创新的整体效能。其二,重点激发人民的科技创新潜能,拓宽创新主体,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纵深发展。科技发展植根于人民,人民对科技创新的呼唤是科技创新的时代最强音。因此,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聚天下之才而用之,逐步加强对人才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其三,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确保民生工程和惠民措施落实到位,让科技创新更好惠及民生。以科技驱动打造智能惠民服务平台,推进信息惠民工程建设,实现公共服务信息透明化。以科技创新改善民生,依托融合多种服务渠道的便捷服务平台为人民提供科技智能化服务。

猜你喜欢

生产力科学技术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