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业监管路径和发展模式渐明朗
2024-04-04方斐
方斐
证监会明确了首发现场检查相关规定,提高现场检查的覆盖率和期限。
3月15日,证监会出台政策组合拳,先后发布了《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关于落实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全面加强证监会系统自身建设的意见》、《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监管规定》6项政策。
此次政策文件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均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为目标,突出“严”字,对拟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等市场主体以及证监会、派出机构、交易所全面覆盖,释放强监管防风险、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信号。
信息披露和执法力度趋严趋紧
严监管首先便现在信息披露趋严趋紧上,从入口端来看,对于拟上市企业,证监会表示将压实拟上市企业及“关键少数”对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的第一责任;实施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研究提高上市标准,从严审核未盈利企业。
对于相关中介机构和交易所,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用好以上市公司质量为导向的保荐机构执业质量评价机制;突出交易所审核主体责任,把防范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摆在发行审核更加突出的位置,严监管高价超募。
另一方面,提高信息披露灵活性,综合考虑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的差异性,适度提高部分板块的财务指标、优化综合性标准,统筹考虑丰富新上市行业类型,让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优质企业在合适的板块上市。
此外,证监会表示防范绕道减持,对通过离婚、质押平仓、转融通出借、融券卖出等方式绕道减持的行为,责令违规主体购回违规减持的股份并上缴价差。
其次,严监管还体现在加强监督和监管执法力度上,证监会重点加强了IPO检查力度和惩罚力度:
第一,证监会明确了首发现场检查相关规定,提高现场检查的覆盖率和期限。包括落实“申报即担责”,新增“飞行检查”机制,即在出现重大紧急事项或有明确证据表明提前告知检查对象可能影响检查效果的情况下,检查机构可以不提前告知检查对象,直接开展检查,将24个月内现场检查多次发现同类问题时从重处理,延长为36个月。
第二,证监会大幅提高现场检查比例,同步增加随机抽取和问题导向的现场检查,使现场检查覆盖率不低于拟上市企业的三分之一。对现场检查中发现的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这些线索,一经查实,严惩不贷。
此外,证监会将推动构建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体系,强调对财务造假、虚假陈述、粉饰包装等行为及时依法严肃追责。
同时,证监会再次表示将从严处罚违规的个人和机构。坚持机构罚和个人罚、经济罚和资格罚、监管问责和自律惩戒并重,对无视、损害公众投资者利益的机构与个人依法坚决予以严厉打击。加强行业机构股东、业务准入管理,完善高管人员任职条件与备案管理制度。此外,证监会也加强了内部的监管与处罚,行业整体监管和处罚力度都在持续加码。
近两年来,A股市场震荡幅度较大,导致大部分投资者信心一再受挫,市场活跃度持续下滑,对券商经纪、自营等多项业务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证券行业监管及信息披露政策的持续收紧,短期内对证券公司部分业务或将产生一定影响,但长期来看,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投资者信心具备,进而引导长线资金入市,有利于券商多业绩的回暖,以及估值的持续修复。
以投资者为本 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除上述加强信息披露和加强监管,提高执法力度等措施以外,证监会还通过提高金融机构综合实力、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关注投资者的获得感等多个方面保护投资者利益。
证监会再次强调推动上市公司加强市值管理,提升投资价值。推动优质上市公司积极开展股份回购,引导更多公司回购注销。同时,证监会表示将加强现金分红监管,增强投资者回报。对多年未分红或股利支付率偏低的,加强监管约束。推动一年多次分红,在春节前结合未分配利润和当期业绩预分红,整体增强了投资者在资本市场的获得感和投资信心。
在行业建设方面,证监会再次强调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相较于此前表述,此次明确提出了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规划,证监会表示力争通过5年左右时间形成10家左右优质头部机构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到2035年形成2-3家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当前,中国证券行业与国际头部投行在盈利能力、规模等多个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后续头部券商仍具备较大增长空间,结合此前证监会提出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等相关提法,预计头部券商有望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行业马太效应或将加剧,头部券商有望更加受益。
同时,证监会提出校正行业机构定位。督促行业机构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更加注重客户长期回报。对于券商而言,券商需重视服务实体经济和投资者的能力,重视自身服务中介的功能是本次政策改革的重要抓手,一方面,券商作为“看门人”的职责和功能需进一步强化,对券商投行信息披露、价值发现等投行综合实力要求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券商需要重视“以投资者为本”的服务理念,财富管理和机构业务的重要性提升。
總体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行业整体监管环境趋严趋紧,且结合二级市场的表现,投行等业务或将持续受限。但长期来看,提高上市门槛,加强信息披露检查和惩罚力度,对券商等相关金融机构监管力度的加强,均有利于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投资者信心,有利于券商长期发展。头部券商未来发展方向明确,成长空间较大,有望持续受益于政策利好。
证监会此次发布的四个文件,从融资端、投资端、监管端、中介端、企业主体端五个角度进行了相关要求,体现了证监会系统化、综合化的监管思路。同时对首发上市检查和辅导上市监管规定进行修订,建立常态化滚动式现场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投行执业质量的管理。这是全面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体现,是全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强资本市场可投性,提升投资者获得感的具体举措。
文件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全面从严加强对企业发行上市活动的监管,压紧压实发行监管全链条各相关方责任。聚焦校正机构定位、促进功能发挥、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和监管效能,全面加强证券公司管理,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随着监管路径的逐渐明朗,证券行业发展模式将由以量取胜变为以质取胜,执业质量控制及资本集约效率将成为核心能力。2035年及本世纪中叶,证券行业目标响应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投资银行,推动行业马太效应进一步加强,头部券商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加大,质量及风险控制优势券商有望形成业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