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的“居里夫人”何泽慧

2024-04-03王梅芳

妇女 2024年3期
关键词:何泽慧钱三强居里夫人

王梅芳

我不怕打击,只要对国家有益处的事,我就做。

———何泽慧

2017年6月15日,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首颗大型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成功发射。通过“慧眼”,人类首次“听到”和“看到”宇宙深处剧烈爆发现象,直接探测到由双中子星并合发出的“雷鸣电闪”;进行宇宙最强磁场的硬X射线回旋吸收线观测,发现了中子星内部结构的“缺失环节”,提供研究中子星内部超高密度、超流体、超导体结构的新线索等。“慧眼”卫星正式在轨交付,标志着中国科学成果产出新阶段的开始。“慧眼”的名字,是为纪念推动中国高能天体物理发展的中国第一位女物理学家何泽慧。

才女宏愿出姑苏

1914年3月5日,何泽慧出生在苏州的“灵石何寓”,是一座古典苏州园林式的大宅院。何泽慧的父亲何澄,山西灵石人,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是老同盟会会员,是山西第一位前往日本的留学生,在日本入读梁启超创办的“清华学校”学农艺。这所学校,也是蔡锷在日本首选的学校。母亲王季山,是物理学翻译家、曲学家王季烈妹妹。

何泽慧父亲回国后开办工厂,家里有汽车,暑期父亲经常带着他们全国旅游,家里早早购买了照相机,何家儿女因此留下了丰富的影像资料。何澄也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准备把八个孩子送到国外学习。在家族的影响下,何泽慧早早就立下了献身科学的宏大理想。何泽慧的兄弟姐妹,也不负父望,个个出类拔萃,一共出了4位著名的物理学家、一位植物学家、一位医学家。何泽慧排行老三,自幼机灵敏捷,酷爱读书,成绩优异,深受父母的宠爱。然而,她渐渐地有些孤傲,不愿意陪弟妹们玩耍,认为那是在浪费时间。年纪稍长,她被父亲狠狠地批评了一次,开始抽空陪弟妹玩耍,还为他们织毛衣。

何泽慧6岁进入振华女子学校,从小学到高中,在校学习12年期间,她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何泽慧爱好体育,曾经是振华女校排球队的中坚力量,爱好游泳,喜爱填词赋诗,尤其写得一手好字,隶篆行楷都能,是一位兴趣广泛、多才多能的“苏南才女”。振华女子学校是何泽慧的外婆——晚清著名人物王谢长达在1906年创办的新式西学,她的外祖父是蔡元培的老师。

当时的振华女校除了国语和地理课之外,数理化课程都是采用国外原版教材,英语就更不用说了,要求的水准,也远远高于教会学校和公立中学。那时的英文课是选读名著,何泽慧晚年回忆说,她当时学英语的方法,是先看书后面的索引和生词表,把那些单词编成一个故事。

才冠清华遇佳偶

1932年,何泽慧要考大学了,那时候,苏州还没有高考的考点,她就自己到上海去考。何泽慧在考试前,父亲与她开玩笑说:“考上大学就去上,考不上就当丫环。”何泽慧到上海后,分别参加了浙江大学与清华大学的招生考试。18岁的何泽慧考上了清华大学物理系。与钱三强是同班同学,钱三强是一代国学大师钱玄同的儿子,他后来与钱学森、钱伟长称为“三钱”。且学习成绩总是何泽慧第一,钱三强第二。何泽慧经常看到钱三强代表系里去参加足球比赛,对于这个在成绩上和自己“较劲”,却还是有点爱玩儿的男孩子,何泽慧心中是佩服的。而在钱三强眼中,和其他的女孩子不同的何泽慧,是坚韧不服输的。同学们喜欢开何泽慧与钱三强的玩笑,认为他们是清华物理系的才子佳人,天生一对。

最终,物理系只有十人顺利毕业。何泽慧又是这十人中的第一名,第二名还是钱三强。1936年,何泽慧大学毕业,因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何泽慧第一时间报名前往南京军工署,投入抗战,但是因为她是女生,军工署拒绝了何泽慧的请求,理由是女生一结婚就做不了事。

无法前往战场的何泽慧,在战乱之中又找不到工作。这时,她的故乡山西传来了好消息,凡是毕业于国立大学的山西籍毕业生,都可以得到三千大洋的出国留学资助金。

何泽慧立刻回到家乡办好手续,前往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学习军械制造技术。选择去德国的原因,是当时德国的兵工技术和理工科教育在全世界首屈一指。

而此时的钱三强也获得了公费留学的名额,来到了法国居里夫人的实验室进行研究和学习。到德国后,何泽慧才知道,德国军工专业保密性极高,柏林高等工业大学的弹道专业根本不收外国学生。何泽慧直接去找系主任克里茨教授,希望跟他学习。但系主任拒绝了她,并随便找了一个“女生不适合学物理”的借口。

可何泽慧并不是轻言放弃的人,她三番五次地找到主任,恳切地说:“教授,您是支持中国的,您能来到中国当我们军工署顾问,而我也是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才来这里学习,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你为什么不能收我呢?”最终,他被何泽慧的爱国之心感动了,接受了她,让她学习弹道专业。她成为该校弹道专业破例接收的第一个外国学生,也是第一个女生。1940年,何泽慧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她的博士论文是《一种新的精确简便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方法》。

异国他乡成正果

同年,錢三强也在法国取得了博士学位,继续跟随第二代居里夫妇当助手。何泽慧本来想一毕业就回中国,报效祖国。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了,交通中断。何泽慧孤身一人留在德国,她在柏林西门子工厂实验室从事研究。此后的三年多的时间里,没法与家里通信,也没法与任何朋友联系。1943年,何泽慧又到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从事当时已初露应用前景的原子核物理研究,首先观测到正负电子碰撞现象,被英国《自然》称之为“科学珍闻”。

1943年德法两国之间可以通信了,何泽慧马上给7年未见的钱三强写下了第一封信。由于战争,信不能封口,而且只限25个法文单词,何泽慧就尽量从简:“你是否还在巴黎,如可能,代我向家中的父母写信报平安。”她非常担心钱三强在法国的安全。在何泽慧与钱三强书信来往的期间,两人的心越靠越近。最后,钱三强写信向何泽慧求婚:“我向你提出结婚的请求,如能同意,请回信,我将等你一同回国。”而何泽慧也没有半点矫情,回信说:“感谢你的爱情,我将对你永远忠诚。等我们见面后一同回国。”

1946年春天,何泽慧只身提了一个箱子,离开德国来到了巴黎。4月8日,何泽慧与钱三强在中国驻法领事馆办理了婚姻登记,在巴黎东方饭店举行了婚礼。

应邀参加婚礼的中外朋友一共三十多人,他们是钱三强平时工作中的好友,包括约里奥·居里夫妇。

约里奥·居里先生说:“钱三强先生和何泽慧女士,都是做原子物理研究的,相信他们的结合,将来一定会在科学事业中开花结果。”

何泽慧与钱三强结婚后,进入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任居里研究所的研究员,与钱三强成为同事。这之后,他们的生活和事业都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在他们眼里,如果每天都能在生活和物理实验中发现新的东西,就能激发他们做研究的激情。

何泽慧和钱三强在实验室全身心地研究,每天要照一两百张照片,然后进行分析、思考与查找。经过几个月的研究,上万次实验的失败之后,钱三强证明了自己的理论,发现了原子核裂变的三分裂方式,这在三百次裂变当中,才仅仅有可能出现一例的三分裂。

1946年,一场以原子核命题的国际学术会议中,钱三强得到了灵感,提出了原子核裂变除了一分为二之外,还可能存在着其他的裂变方式。为了证明钱三强的推论,何泽慧全力协助。两人在实验室经常一整天不出门,经过几个月的研究之后,钱三强终于发现了原子核裂变的三分裂方式。12月20日,何泽慧又发现了四分裂。相比三分裂,四分裂的实验,是在上万次裂变当中,只有可能出现三例的稀有成功率。

1947年初,何泽慧与钱三强正式发表了关于原子核裂变的论文。这一“二战”后重要的科研成果公布后,在国际科学界引起了巨大轰动。当时西方的报道中,称赞他们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钱三强与何泽慧的发现引起了国际科学界的注意,钱三强也因此被提升为法国国家科学院研究中心的研究导师,并获物理学奖。

万里归乡报国恩

1948年5月,钱三强与何泽慧抱着6个月的大女儿钱祖玄,带着约里奥·居里夫妇的赠言“要为科学服务,科学要为人民服务”以及若干个保密数据、一包放射源,踏上了归国之旅。他们带回了中国人自己研制核武器的希望。何泽慧与钱三强的想法一样,出国只是见世面学知识用来报效祖国。何泽慧和钱三强淡然面对一切赞誉,他们的心在中国,怀着科学救国的意志。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何泽慧和丈夫钱三强一起毅然扛起了筹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重任。那时中国连简单的仪器都找不到,更让他们头疼的就是资金问题。面对一大堆的困难,他们没有灰心丧气,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夫妻俩一人骑着一辆自行车,经常出现在北京各大二手旧货店和废品收购站之中,他们在垃圾里面寻找还可以利用到的五金器材和电子元件。何泽慧绘制图纸,钱三强动手制作。研究所里面的两台车床就是在两人的设计和组装之下制造出来的,他们又用这两台车床制造出了他们急需要的仪器和设备。经过几年的努力,物理研究所渐渐有了规模,科研人员由最初的5人扩大到150 人,这是新中国第一支核物理研究队伍!

1949年,何泽慧给读研究生的妹妹何泽瑛寄去50美元,让她买到最后一班回北平的船票。至此,何家八姊妹在新中国成立前,全部回到大陆,报效祖国。抗日战争爆发时,父亲何澄命5个儿子全部放下手头的工作与学业,前往大后方支援抗战。1950年,何泽慧一家诸位兄弟姊妹秉承父母遗愿,把先辈辛苦积累的家产、私宅等,全部捐献给了国家。

家庭科研比翼飞

1955年初,何泽慧积极领导开展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的实验准备工作。1956 年,她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子核乳胶,为开拓中国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实验领域作出重要贡献。何泽慧的研究重点转向原子能后,她又立即奔赴苏联,负责关键的加速器及在反应堆上进行核物理实验。1958年,中国第一台反应堆及回旋加速器建成后,她担任中子物理研究室主任,在相當长时间里领导当时的中子物理研究工作,为开拓中国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实验领域作出重要贡献。她还看准快中子谱学的国际发展趋势,不失时机安排力量开展研究,使中国快中子实验工作很快达到当时的国际水平。

1959年,苏联撤走了支援中国的专家,中央决定自力更生进行氢弹研制,钱三强当时挑选出了一批著名的专家,包括“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彭桓武、王淦昌、何泽慧等。何泽慧带领这一批人专门做一项重要实验,氢弹研究时间有限,这个实验数据正常需要两三年时间才能研究出来,何泽慧带领着这些研究人员没日没夜地研究,几个月之内就将数据给做出来了,保证了我国的氢弹研究的顺利进行。

何泽慧是一位一丝不苟的女科学家,也是一位热爱生活的母亲。当时钱三强夫妇都在房山的原子能科学院工作,只有周末才能回家和孩子们团聚。即便如此,孩子们依旧能感觉到母亲的温柔和爱,她一直都保持着剪报的习惯,这些剪报不仅仅是关于物理研究的,在孩子们小的时候,剪报是关于孩子喂养的,长大了她会剪贴关于学习的内容,孩子们工作成家的时候,何泽慧剪报的内容就是买房、装修或者学车。厚厚的剪贴本,是这位女科学家对孩子们无声的关怀和爱。

在何泽慧与钱三强的不懈努力下,中国于1964年10月16日终于成功爆炸了第一枚原子弹;1967年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何泽慧1964年起担任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钱三强因此在1999年被国家追授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的核弹之父。

一家学有所成

1973年,何泽慧与钱三强从陕西回到了北京,钱三强回到了中国科学院工作,何泽慧则调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担任副所长,积极推动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和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开展。何泽慧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他们的三个孩子长大后也个个出类拔萃,成为了国家的栋梁。

长女钱祖玄,1947年生,1972年入清华大学学习,后在法国取得了博士学位,在马赛粒子物理研究所工作,多次往返于中法之间,参与各项研究合作。

次女钱民协,1949年生,1973年入北京大學学习,博士毕业后,留校北京大学任教,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儿子钱思进,1951年生,1972年入清华大学学习,后来赴美留学,取得博士学位,成为物理研究领域专家,回国后入职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继续从事高能物理研究,1994年起参与了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实验研究。

何泽慧用“立足常规,着眼新奇”八个字,总结了自己数十年科学研究实践的主要体会。

德技双馨照后人

1980年,何泽慧当选为中科院数学物理学学部委员(院士)。耄耋之年,她仍然坚持全天上班,参与到中国高能物理和核物理事业的发展之中。

1992年6月28日,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三强因心脏病逝世。他们的女儿钱民协回忆,他们之间从不说什么特别让人感觉激动的话,他们的爱是含蓄而内敛的。何泽慧始终住在1955年住进去的老宅,屋里只有简单的生活必需品,更多的是图纸和书籍,毫无奢侈物件。

日常生活里,何泽慧穿着一双解放鞋,甚至去参加国际会议时都穿着有补丁的布鞋,有时候就在单位食堂买几个馒头带回去吃。1994年,国家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大辞典》,何泽慧坚决不同意为她立传。故在此系列丛书第六集“物理学”部分,没有何泽慧的名字。她的传记出现在了书中最后,编者不得不加了特别说明:“此篇传记虽早已约稿,但因何泽慧本人谦让不同意立传,后在本书编辑组一再要求和催促下,作者才着手撰写并于全书付印前交稿。因全书页码已定,不便插入相应学科,故补排在最后。特此说明。”

何泽慧每周还坚持几次到高能所上班。去单位她拒绝单位派车接送,通常自己挤公交车上班,一直坐公交车上班到2000年,她92岁。

何泽慧接受央视一个节目的采访时,记者问她如何发现原子核裂变的四分裂方式,她自然而然地说,“看见了就发现了,只要工作细致一点,就能发现,这没什么。”对于自己如此大的成就,何泽慧说得这样轻描淡写。

何泽慧说:“作为一名科学家,本来就应该朴素、真实、勤奋、诚实、讲真话,我们为科学服务,科学为人民服务。”在何泽慧眼里,科学研究就是探索自然的本来面目。

2011年,97岁的何泽慧住进了医院,6月20日7时39分在北京协和医院安详地离去。

何泽慧头上有许多头衔,可无论面对何种身份的人,她都是同样的谦虚。下属、同事、朋友一致评价她:“淡泊名利,没有架子,不求享受,严谨做事。”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物理学家李政道说:“何泽慧先生是中国原子能物理事业开创者之一,是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创建者之一。她以满腔的热忱领导开展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的实验,她积极推动了祖国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及高能物理研究的起步和发展。”

何泽慧的科学精神、爱国热情和高尚品德,如同一束光,照亮我们每一个人。

编辑/宋凌燕

猜你喜欢

何泽慧钱三强居里夫人
何泽慧:“叛逆”的女科学家
将位置排到最后
吴健雄孙女眼中的“东方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何泽慧
“立足常规,着眼新奇”的何泽慧
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何泽慧对国家有益的,我就做
科学奇女居里夫人
钱三强与父亲钱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