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04-03高晗
摘 要:数智,是数字化与智能化的融合。信息化时代,“互联网+”赋能各行各业,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方兴未艾,创新成为推动档案事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数智技术与档案事业四个体系建设相结合,有助于解决档案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难题,为档案事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孕育新活力。通过数字赋能,促进资源集成,建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便民惠民档案查询利用服务体系,可以有效释放大数据对档案事业发展的倍增作用。
关键词:数智赋能;四个体系;高质量发展;平台建设;档案品牌
“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擘画档案事业发展宏伟蓝图。创新驱动的智能化发展,代表了档案体系转型升级的前进方向。
1 数智赋能“四个体系”建设一体稳步推进
数智赋能是档案事业“四个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方向,也是推动建设数字中国、让科技创新成果得以应用的重要内容。
1.1 建设多元协同、依法依规的档案治理体系
数智赋能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先导性工作就是推动档案治理体系现代化。凝聚各方工作合力,加强档案局、档案馆协同,建立局馆工作联席会议、工作对接、协调项目工作专班等制度机制;加强部门协同、行业协同,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做好档案工作的强大合力;加强区域协同,健全有关制度机制,共同推进各项任务落实。不断增强各级档案主管部门统筹谋划和指导协调能力,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参与档案资源建设,加大协同力度,充分发挥各主体在档案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制定符合实际的档案接收、保管、查阅、利用制度,做到流程管事,有章可循。
抓好新《档案法》宣贯,推动依法治档。落实好法治宣传教育任务,结合每年5月法治宣传月,提升普法宣传中受众的广度和精准度,提高档案普法产品供给质量。强化监督,实地开展档案工作执法检查,各级档案部门在规范化指导、档案年检、执法检查和日常监管中加大监管力度。健全“互联网+监管”手段,创新档案数字治理新模式,推进档案资源管理[1]。推进档案业务在线监督指导,将档案工作列入各单位综合考核范围,推动档案工作融入各项业务全流程,严格按照档案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及管理办法、整理细则规范进馆,按照档案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全面构筑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紧密协作的档案工作网络,为档案治理提供充分制度保障,提升档案治理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1.2 建设结构优化、管理有效的档案资源体系
持续优化馆藏结构,加大档案征集力度,加强进馆档案质量管控,推动“覆盖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形成合理科学的档案资源体系。加大档案依法接收工作力度,科学规划进馆档案全宗条目,积极开展口述材料、实物档案等采集征集工作,优化馆藏档案门类,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馆藏资源体系。全面推行档案分类方案、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档案保管期限表三合一制度,规范建档工作,提高归档文件质量[2]。强化部门协同,推动档案资源集成。强化与各行业部门联系沟通,建立协作机制,合力推进档案应收尽收,构建全生命周期档案馆藏资源库,为档案信息共享奠定坚实基础。
找准服务数字化改革的切入点和发力点,逐步建立以档案数字资源为主导的档案资源体系,有序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继续开展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工作,探索开发以电子政务OA系统为依托的“在线归档系统”,逐步实现档案“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依托电子文件接收管理,助推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档案馆(室),争创示范数字档案馆(室),积极对接本级政务云平台建设,完成“在线归档系统”模块上云,加快“在线归档平台”的推广使用,实现对各级部门单位室藏数字档案信息进行在线归档管理、检索利用、编目编研和在线移交进馆,加快推进对重要档案数字化成果进行文字识别和语音识别,逐步建立以档案数字资源为主导的档案资源体系。
1.3 建设开放共享、服务大局的档案利用体系
利用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目的,要以开放为导向、共享为目标,推动“服务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建设,提升档案利用工作服务效能。以数据治理赋能档案服务能力提升,搭建档案部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平台,让数据动起来,真正做到数据开放共享。明确档案资料开放的范围,确保数据的安全。打造功能区集合的档案服务、查询利用场景,搭建资源互通平台,深化“一站式服务”机制,优化“档案查询利用+档案保护开发+档案展览宣传”服务流程,加速优化服务转为惠民实际。制定开放审核具体办法,严格流程规范,实现档案开放审核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推动档案馆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目录,加强档案馆与政务公开部门对接,档案开放与政府信息公开有效衔接,稳步推进开放档案全文在线查阅。
积极探索档案信息数据化利用需求机制,利用线上查档APP,实现档案服务“掌上办”,实现多类民生档案数据化电子出证,提升档案查阅质效。加强档案服务现代化、档案资源数字化,从而实现档案事业转型升级。依托具有区域带动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发挥带动和辐射的作用。完善“异地查档、跨馆出证”机制,实现“远程受理、跨馆出證”异地协同办理服务,查档“最多跑一次”“最近跑一地”。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内档案馆,积极抓住国家重大战略利好政策,签订跨馆利用合作协议,整合区域内档案资源,以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为链接机制、以功能整合为赋能平台,形成档案公共服务普惠、便利新格局。
1.4 建设权责明晰、科技保障的档案安全体系
安全是档案工作的底线。各级档案部门要不断健全档案安全工作机制,推进档案登记备份工作和档案信息系统安全,一体化推进档案实体与信息安全保障,建设标准安全的档案保管场所。各级档案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开展档案工作专题调研,结合本级档案监督检查,以实地查看、现场座谈等方式,对本辖区县市区、有关部门单位档案工作情况进行调研,着力推进档案馆新馆建设、数字档案馆建设和面积不达标的档案室新建改建等重点工作。完成重要数据异地、异质备份,强化档案信息数据安全;建设智能库房,实时监控库房温度、湿度等一系列参数,数据传输到管理后台,系统通过云计算反馈,用信息技术手段有效降低档案安全风险。严防档案工作外包服务安全隐患。当前,多数档案馆(室)数字化加工都委托档案中介服务机构完成,对中介机构进行有效管理是保障档案安全、提升工作质量的关键。信息化环境下,档案信息损毁、失泄密风险与日俱增,数智赋能的前提是安全数字化,档案部门要压实主体责任,落实监管责任,严格企业保密资质审核,提升从业人员对于档案保密重要性认识。合理配置档案工作场所安全监控设备,规范处理档案数字化成果,严格外包服务成果验收,减少犯错的概率,提升档案中介服务机构专业服务能力。同时,与执法部门联合,加大对档案中介机构在档案整理、数字化等档案活动中出现问题的惩处力度,共同维护国家档案资源的安全。
2 数智赋能,抢占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掌握了创新主动权,就掌握了发展主动权。数智赋能,锚定“科技兴档”,是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的重要抓手。
2.1 档案便民服务跑出“加速度”
全面开展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推动档案便民服务向基层延伸。坚持利用优先,对群众利用率较高的全宗和专题档案优先开展数字化,规范建立专题数据库和分布式、规范化、可共享的区域性民生档案专题数据库群。充分激发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缩小智慧生活、民生服务城乡差别。将档案服务线上平台融入农村数字社区圈建设,推动“互联网+档案服务”向鄉村的延伸,抓住数字档案馆项目建设的有利机遇,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新途径,构建各级双向贯通的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使村民足不出村就能查阅档案,开设异地查档、线上档案文献展览等服务功能,打通档案便民惠民“最后一公里”,让农村群众平等共享数智红利和技术进步的成果。
推进平台建设,适应农村档案现代化管理要求。学习浙江省镇海区档案馆推进村(社区)档案现代化管理先进经验,档案管理方式由传统人工管理转变为计算机管理,依托区级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将区数字档案室系统延伸至全区村(社区),构建“1+6+N”的区、镇街、村社三级档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对全区农村档案资源的智能化管理,进一步强化全区村(社区)档案工作监管力度。推动建设“网上云数字档案馆”,实现清单式高效监管,提升档案服务治理效能,真正做到通过档案工作为基层工作减负,实现了档案工作和基层治理双驱动,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2.2 档案品牌建设打造“新高地”
打破档案工作“身藏闺阁无人识”的瓶颈,着力打造档案品牌,提升档案事业社会影响力。打造精品档案史料展,依托云平台,创建数字展厅,打造线上全景3D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字展示平台;利用档案文化直播宣传等新业态新模式,展现当地历史文化、建设经验、英雄模范,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爱国主义教育、党员党性教育、党史地方史学习等综合服务,让数智赋能档案服务精神文明建设有效落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档案故事、建设档案文化,切实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作用。
档案品牌的建设又推动了档案征集工作的有效开展。依托建党百年、二十大召开等重大时间节点和“6·9国际档案日”等重要节点,开展系列宣传;利用档案资源举办主题展览、开展社会宣传,打响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扩大档案资源征集,形成两者良性互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水平档案文化的需求。积极宣传推介档案精品,以高水平编研成果形成档案品牌建设新动能。创新宣传模式,档案宣讲走向机关、走向基层、走进行业,扩大档案文化影响力和受教育面。
2.3 档案人才队伍提供“强支撑”
人才是“数智赋能”关键变量,转化为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需要人才的支撑,需要制度的保障。持续加大档案人才培养力度,推动档案人才队伍量质齐升,形成系统、完整的学科体系和人才体系。推动“档案专家”评定体系、职称评审体系体制改革,创新人才评价体系,提升档案学优秀成果评定含金量,激发人才创新活力[3];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等,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各级档案主管部门建立档案系统工作人员备案制度,编制档案系统工作人员联系表,保证档案人才队伍稳定性。
加强档案工作者专门业务培训,加大对年轻人兴趣的培养、业务能力的锤炼,强化人员选拔、岗位轮转等环节,试点建设档案文化志愿者队伍,发挥智囊团集思广益作用、发挥侦查员线索发掘作用,增强档案工作征集、编研、宣传等方面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完善档案文化体验课程,培养一批能走上讲堂、走进展馆的讲解员、宣传员。不断提高人员综合能力加速锤炼一支思想纯、业务熟、理念新的高素质、综合性档案专业人员队伍。
3 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与破题之法
当前,档案工作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取得较好的阶段性成果,但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3.1 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
随着档案事业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文化产品需求的不断提高,仅靠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源开展编研开发,已无法适应当前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求,部门之间档案资源共享率偏低导致的“信息孤岛”现象,更不利于档案资源利用与开发质量的提升。共建机制需进一步理顺。进一步推动档案资源收集保护利用工作,使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协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当前工作主要为各级档案馆牵头,未形成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保护开发机制,对散落民间的档案资源保护开发工作的统筹规划不足,无法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有关单位、各馆(室)之间整合开发特色档案资源渠道不完善;推动实体资源转化为数字化信息、加快特色档案专题数据库建设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3.2 数智赋能寻求突破
数智赋能成为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口。加强与各部门单位互联互通,进一步丰富特色档案资源专题数据库。实施国家记忆保护工程,组织开展特色档案、红色档案抢救保护工作,留存时代记忆,加强中华文化和中国文明的保护、传承和弘扬,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和开发利用奠定坚实基础。依托档案馆馆藏丰富红色档案资源,充分发挥全媒体平台作用,建立市县联动、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机制,形成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合力。
以数智赋能档案工作,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档案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打造四个体系建设“新动能新优势”,开辟高质量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优化档案服务流程,加速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档案,提供智慧服务,档案事业一定能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参考文献
[1]陆柱国.以新党章引领新时代黄石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J].档案记忆,2023(01):45-47.
[2]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J].北京档案,2021(09):4-10.
[3]辽宁省档案局.“十四五”辽宁省档案事业发展规划[EB/OL].P020220215579910730080.pdf(lnsdaj.cn),2021-09-28.
作者简介:高晗(1990— ),大学学历,商丘中等专业学校馆员,主要从事档案信息化研究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