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2024-04-03田牛
田 牛
(信阳市平桥区水政监察大队,河南 信阳 464100)
多年来,信阳市平桥区坚持科学规划、综合防治、分批实施,结合乡村建设实际,形成了以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为主,以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省级生态文明村创建为辅的综合防治体系,全面提升了水土保持功能,同时调整低山丘陵区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林果产业,做大做强生态经济,助推乡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1 平桥区概况
平桥区原属信阳县,1998年信阳撤地设市后,在原信阳县基础上区划而成,为信阳市新兴城区,土地面积1 889 km2,总人口91万人。平桥区属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气候区,年均降水量1 005.6 mm[1]。区全境属淮河流域,淮河干流及主支流浉河流经全境,有一级支流10余条,水资源丰富。大别山与桐柏山在境内交会,山地、垄岗、平原多种地形交错聚集,属于典型的豫南地区丘陵垄岗地形区。平桥区为大别山革命老区,顺坡种植、陡坡耕垦,加之萤石、膨润土、珍珠岩等矿产资源的开发,严重破坏了丘陵区植被,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降低,人地矛盾突出,形成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加剧了贫困。根据2013年第一次水利普查成果,平桥区水土流失面积为124.54 km2,占平桥区总面积的6.59%,土壤侵蚀强度以轻中度侵蚀为主,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9.86%。
2 水土流失治理历程
2000—2010年,平桥区积极响应国家“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的号召,将恢复土壤植被与培植发展支柱产业相结合,围绕农业生产,开展茶叶、板栗等特色产业种植及生态保护,先后实施了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治理、农田水利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构建了“山底农田塘沟、山腰特色果木、山顶林草戴帽”的立体生态种植体系,既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发展了农业,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使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截至2010年底,平桥区水土流失面积为187 km2,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 km2,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
2011—2022年,平桥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在国家高度重视革命老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好形势下,平桥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水土保持工作总要求,坚持“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工作总基调,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水土流失防治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以开展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以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生态文明村创建为抓手,以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为目标,大力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切实发挥好水土保持工程在保护农田、乡镇基础设施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平桥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更加适宜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优质的生态环境,为加快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实支撑。期间,先后实施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水土保持补偿费治理工程等四大类水土保持治理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 km2,淮河、浉河过境水质均达到地表Ⅲ类以上,全区176座中小型水库水质全部达到地表Ⅴ类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80 d,生态环境状况整体向好态势发展;带动全区贫困户10 225户26 653人脱贫,如期解决了贫困问题,高质量打赢了生态环境保护和脱贫攻坚战。
3 做法与成效
3.1 坚持精准治理,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打造绿色产业基地
平桥区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东、西大岗,其中东大岗在丘陵区,西大岗在低山区,均为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为彻底遏制东、西大岗水土流失,平桥区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将涉农项目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有机结合,按照“政府统筹、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以小流域为单元,以“革命老区”工程为核心,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综合防治,重点进行了坡面水系工程的建设,逐步建成一批绿色经济走廊和水土保持示范区,形成了规模效应。2011年以来,平桥区共投入小流域治理资金8 700余万元,完成16条小流域综合治理,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 km2,治理区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2 260 t/(km2·a)下降到930 t/(km2·a),有效遏制了区内水土流失,明显改善了生态环境,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打造了白土堰小流域晚秋黄梨基地,年经济效益190.75万元;凤凰山小流域核桃基地,年经济效益652.02万元;张湾小流域油牡丹基地,年经济效益544.94万元;太平山小流域油茶、茶叶基地,年经济效益663.04万元;杨洼小流域蓝莓基地,年经济效益876.93万元。同时,平桥区积极响应道路绿色廊道建设,投资3.2亿元用于绿化和生态廊道建设,种植各类苗木3 700余hm2,仅出山店水库环库环湖水域岸线绿化工程就种植各类苗木200余hm2。绿色产业项目的投入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平桥的水土保持和生态文明建设。
3.2 坚持示范引领,打造精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切实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宣传基地,更是水土保持建设的示范窗口。平桥区为切实发挥好科技示范园在水土流失预防治理中的宣传教育作用,于2011年在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的胡店乡龙岗村永祥林果有限公司开展了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创建工作,通过科学规划,将“林、果、水、园”统筹融合,打造“一体两翼、两岛三亭、五湖六区”的功能结构和“四路两场一城一街”的园区基础架构,形成了水土保持产业示范区、科研示范区、乡土植物保护展示区、生态修复示范区、旅游观光区、管理服务区6个功能区。其中,产业示范区以种植石榴、梨、板栗、柿子等果树为主,是园区经济生产主业,也是特色经济产业,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科研示范区设有径流观测小区、自动气象站,以观测、研究坡耕地不同坡度径流、侵蚀等水土流失特征为主,为平桥水土保持科研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乡土植物保护展示区以展示、保护乡土植物为主,搜集展示柿子、板栗、梨、皂角等树龄百年的乡土古树300余棵,供游人参观,提高景点品质;生态修复示范区以增加地表植被覆盖为主,采用乔、灌、草相结合,在林间空地上间种较为耐阴的西瓜、花生、大豆等作物,以耕代抚,以农促林,达到林农结合,生态修复;旅游观光区以“两场一城一街”“五湖六区”为主构成自然风景游览区,在每年的5—10月还能品尝到时令果品;管理服务区主要用于园区的日常管理及为进园参观的游客提供食宿等服务。园区通过科学规划,综合整治,形成了完整的水土流失综合防御体系,截至目前园区植被覆盖度达到90%以上,土地利用率由治理前的35.7%提高到78%,土壤侵蚀量减少了80%以上。另外,园区内还专门设有水土保持宣教室、水土保持展板、功能导视牌等,充分发挥了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宣传作用。2012—2022年,园区每年都举办相应的教育活动,累计开展水土保持社会实践活动80余次,接待9万余人次参观,其中中小学生人数为2.6万余人次。2012年平桥区永祥林果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被水利部授予“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称号,2017年5月通过了水利部组织的“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中期评估。
3.3 坚持人水和谐,创建一流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助力乡村振兴
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是把水土流失防治、水资源保护、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垃圾及污水处理等结合为一体的新型综合治理模式,与乡村振兴和水利高质量发展高度契合,是实现“山青、水净、村美、民富”目标的有效途径。平桥区紧紧抓住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这一契机,将水土保持工作与治理村庄环境、建设新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利用人工治理和自然修复,发展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投放量,减少面源污染等,使生态系统更加完善。平桥区建设郝堂生态清洁小流域时,通过整合发改、农业农村、林业、交通等部门的建设资金,进行山水林田路居综合治理,共计投资2 619万元。治理前,当地主要以小麦、水稻、板栗种植及畜禽养殖为主导产业,农、林、园、非生产用地比例为25.0∶65.2∶3.7∶6.1[2],农民收入来源单一,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治理后,通过坡耕地整治、河道疏浚、岸滩绿化、农村人居环境绿化,以及塘堰、古茶园整修等措施,再造了流域生态美景,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茶树等经济作物、荷花等水生植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林、园、非生产用地比例为17.3∶71.2∶4.1∶7.1[2],初步实现了用地平衡协调,以茶、荷为媒的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以茶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郝堂小流域所在的郝堂村2013年生产总值为1 802万元,2022年达到7 730万元,8 a间增长了3.29倍,年均增长率达41.12%。
在郝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过程中,平桥区结合乡村实际,坚持“不挖山、不砍树、不填塘、不扒房”的生态环保理念,最大限度保留自然的原生态,将水土保持工程、植物和保护性耕作措施与乡村建设有机结合,打造生态清洁型、生态节能型、生态观光旅游型小流域,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及人居环境,保护了水土资源,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现了乡村振兴,构建了和谐社会。2014年该小流域被水利部授予“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称号。
4 结束语
平桥区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统筹规划,融合发展乡村产业,打造优质农村人居环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成效斐然。今后,平桥区将积极把握淮河流域生态经济带发展这一重大机遇,继续建立健全生态产业推进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种植大户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积极性,破解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在资金投入不足、产业化规模小,以及投入大见效慢、回报周期长等方面的瓶颈;同时,提升广大人民群众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倡导全民参与,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升粮食安全保障,为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