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急医学人才培养 高校应担重任

2024-04-02于海军

民生周刊 2024年7期
关键词:灾难救援应急

于海军

灾难现场救援解困之前如何维持生命?狭小空间身体机能出现问题如何处理?如何用人工智能处理更复杂的环境问题?这些应急医学所研究和处理的内容,需要的不仅是消防员,更重要的是懂医学、会现场紧急救治的应急医学专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应急救援也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我国高层次应急医学人才储备不足。作为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委员会成员,陈卫认为大学应该承担应急医学高水平人才培养的责任。

人才培养仍存在不足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都建立了应急救援教育体系,十分重视应急救援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 救援人才培养体制较为完善,在应急医学相关专业设置了本科、硕士和博士不同学历层次。

陈卫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应急体系建设,相继成立国家安全委员會、应急管理部。各级地方相应加强医学救援基础性建设,初步建立了军地协同的紧急医学救援协调联动机制,在多次突发事件应对中有效发挥了作用。2020年,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教育部批准设立了应急管理本科专业。自2021年开始,全国20余所院校开设应急管理本科专业,几乎均为首次招生,对不少高校而言,开办应急管理本科专业、培养应急管理人才的经验还不够丰富。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目前国内尚无应急医学相关的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

对不少高校而言,开办应急管理本科专业、培养应急管理人才的经验还不够丰富。

不过,陈卫指出,我国应急医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不足。一是对概念的理解不够重视。应急医学是一门集医疗、教学、科研、救援和转化于一体的新型学科体系。2017年,我国成立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这基本标志着中国灾难医学学科的建立和灾难医学事业的起步。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组建应急管理部。2021年,应急管理部和国家卫健委共同提出成立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后,“应急医学”的概念才开始有规范化定义,也初步得到政府部门认可。与其他医学专业相比,应急医学的概念没有被引起高度重视。二是应急医学体系的建设不够完善。大中专院校及教育机构里鲜有应急管理专业,在大学医学院校里面没有针对灾难预防、灾难救援等特殊环境下救援的研究机构,也没有应急医学专业的硕士点和博士点方向,由此造成了应急事故发生后的救援人力、安全设备设施等的缺乏。

高校应多方位提升对人才培养的支撑力度

作为江南大学校长,陈卫认为,高校应承担高水平应急医学人才培养的重任,多方位提升对人才培养的支撑力。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应急医学学科体系。学校建立应急医学相关本科专业,成立应急医学相关研究机构,更重要的是,通过临床医学专业博士点,自主设置“应急医学”二级学科方向,培养应急医学高水平人才,打造应急医学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

二是开展应急医学研究。包括功能食品的研发,用于在灾难发生初期,在特殊环境里给予受灾民众维持人体基本生存的营养物质保留率高、有高能量密度、耐储存、方便食用、方便携带的应急食品;包括人体机能的研究,比如救援解困之前如何维持生命,狭小空间内大出血的处理、呼吸道梗阻等;还包括现场救援设备的研发,比如运用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提高在复杂环境下的救援行动等。

三是加强应急演练和知识普及。高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体单位,应当完善学生安全教育体系,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开展常态化应急疏散演练,要将其作为学校的一项常规性工作,并建立必要的安全机制,提高师生员工及全体学生的应急安全意识。高校同时也可承担社会应急培训的宣讲工作。

陈卫表示,在灾难救援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在处理应急事故上打破部门边界,形成一套完整的救治体系,实现从救援现场转运到基地救治这一条线上零死角、无缝隙对接。

推动国家应急医学管理体系构建

记者了解到,国内高校在应急医学人才培养方面有一定基础。以江南大学为例,以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应急医学中心首任主任、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烧伤外科主任吕国忠为首的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医疗团队曾多次作为专家组,主导国内历次灾难事故救援30多次,完成国家应急演习3次,其救援效果显著。

不仅如此,江南大学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烧伤外科学及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创面修复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多年来以应急医学为方向开展了益生菌等功能食品研究、烧伤创面修复材料、医用生态纺织新型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目前我国应急医学人才储备不足。

2023年10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承办了由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应急管理部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联合主办的“2023国际应急医学救援论坛暨应急医学救援装备技术博览会”。

陈卫指出,因为缺乏应急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无法更大程度发挥应急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及相关研究的作用。

陈卫建议,国家进一步发挥行业主委、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引领作用,支持所在高校建立完整的应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和应急医学研究中心,通过所在高校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点建设,培养应急医学(烧创伤)方向高水平人才,培育建设应急医学救援队伍,更好传承现有的应急医疗团队,推动国家应急医学管理体系构建。

编辑:郭梁    美编:陈荔

猜你喜欢

灾难救援应急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雷击灾难
紧急救援
3D打印大救援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救援行动
灾难不是“假想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