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运用信息技术强化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管理

2024-04-02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马进财孙军芳赵云鹏马英辉

农电管理 2024年1期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力企业信息技术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马进财 孙军芳 赵云鹏 马英辉 马 静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各行业生产经营模式逐渐呈现出多元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趋势,生产、建设和管理环境越来越复杂。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电力工程因其工作点多、线长、面广的特征,其安全逐渐被人们重视,科学运用信息技术,强化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有助于电力企业全面掌握安全生产动态,降低安全风险发生概率,增强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置能力,切实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稳步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整体经济水平呈现出上升趋势,此时必然给电网建设布局、规划和设计提出更高要求,而提前谋划布局电网大规模建设需要引入大量外来作业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参与,如何科学有效地对外包企业、其他专业人员进行安全管理成为当前电力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根据过去电力工程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中主要问题表现在信息化水平不高、人工统计和管理为主、工作效率低等,为了提升对外包企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文章通过分析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总结了信息技术的运用技巧,旨在让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精准地管控相关建设人员和工作。

信息技术在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新时期,电网规模、电网结构和电网组成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力工程建设也呈现出大规模、多元化发展趋势,各类工程施工中出现了作业人员多、施工范围广、施工量大、工程复杂程度高、危险性大等现象,同时随着大量外包团队的不断加入,电力安全危险系数正在不断地攀升,给工程施工建设和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在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工作中融入信息技术势在必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有助于推动社会稳定发展

在如今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和工作中,电力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电力供应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目前,人们生活中各种电气设备的类型众多,如果电力企业供电不稳定,很容易影响到电能供应,最终影响到社会正常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因此,在电力工程建设中落实安全管理十分必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可以确保电力供应稳定,进而保障人们生活、工作和生产的正常性,最终推动社会稳定发展。

提高电力企业的竞争力

电力是当今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能源,电力企业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定前行。如果电力企业工程建设环节出现安全事故,必然会给电力企业发展带来影响,甚至影响到区域电能供应。在目前不断增加的电能需求基础上,确保电力工程建设安全是保障电能供应稳定的关键,因此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十分必要,能有效提高电力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现状及信息技术的运用策略

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现状

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和发展,我国电力行业已经迈入了世界顶尖水平,拥有了庞大的电网规模,并且形成了一套完善、系统的管理制度和体系,但是其安全问题仍然严峻。虽然在过去的工作中一直反复强调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更是采取各种现代化技术体系宣传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的重要性,但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其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首先,从技术的角度分析,虽然目前大部分电力工程建设中有效运用了新兴技术,且能够达到工程建设安全管理要求,但是由于不同部门、不同企业、不同小组之间的协作不深入,造成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到工程建设内部,最终影响到工程建设安全。其次,电力工程建设中虽然一些企业将日常工作数据进行收集且构建了相应的数据库,但因为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和任务来源不一样,导致一些资料得不到完善便被汇总,最终影响到安全管理效果。最后,因为上级部门对电力工程信息化管理实行条块管理,造成数据收集、安全管理目标不明确,整体规范性比较差,影响到安全管理效果。

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环节信息技术的应用

应用思路。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的运用对提高电力工程施工建设安全管理的时效性、实时性和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确保信息技术的运用科学合理,在思路上要强调实现原有系统的升级改造,通过现代化技术体系和管理手段更好地规范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和分包小组的行为。在具体工作中,借助现代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进行优化,设计互联网层次和移动应用平台等不同的模块,通过对这些平台的功能拆分,围绕设计应用层、网络层、数据层进行优化,让整个工作流程变得科学合理。

推进作业现场标准化管理。在电力工程建设中,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系统、科学的施工、运维、检修标准化作业工艺、验收规范体系,依托专业技术管理团队研发适合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作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围绕该系统进行标准化管理,以作业流程全覆盖、作业管理全方位为准则进行管控,方便现场负责人及时查看现场施工情况,了解工程现场的实际现状,及时提醒现场工作人员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点以及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而实现作业现场标准化、安全化作业。

作业现场监控信息化。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科学的电力建设工程现场安全管控体系,及时查看工程现场的作业情况,实现作业现场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管。首先,利用视频终端对施工现场进行远程监督和管理,这样不仅能实施远程管理,还能通过终端调取保存的视频,对现场违规行为和不安全操作进行纠正,为后期安全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开展提供准确的资料。其次,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人员信息管理和登记系统,并且导入工作人员信息的二维码,通过扫码的方式及时查看工作人员的相关信息,方便外来人员的管理,杜绝了与工程施工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避免由此带来的安全隐患。最后,还可以建立手机客户端和终端系统,作业人员通时手机客户端及时上传班前会、作业过程中、工作结束相关的信息,管理人员通过终端系统可以调阅上传资料,查看现场安全管控措施是否到位,查看作业人员是否按照标准化作业卡进行作业,人员是否存在违章等情况。当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也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信息化系统应用到电力安全管理工作中。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电力设备安装是电力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依托信息技术实现电力设备信息的实时监控和查看,并且设定自动预警系统,保证电力设备安装科学的同时,确保电力设备的运行稳定。在具体工作中,通过开发在线监测系统,及时上传设备压力、温度、负荷等参数,绘制相关参数曲线图,通过设置预警值的方式,当设备出现异常的时候能够自动警告,提醒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及时地检查调整,避免隐患的扩大。经工作实践证明,虽然目前信息技术的应用保证了电力设备运行安全,但仍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错误警告,此时需要现场施工人员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判断,分析设备是否存在安装失误的情形。

总之,电力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且周期性较长的工程项目,其涵盖的工作面、工程量和技术要求相对复杂,在工程建设中容易引发安全问题。为此,在施工的时候需要综合分析安全问题产生原因,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管理,不断推进工作面的调整,进而确保施工的顺利、科学实施,提升电力企业自身综合实力。

猜你喜欢

电力工程电力企业信息技术
试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BIM系统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中国电力企业的海外投资热潮
浅析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