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传承视角下非遗技艺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体系构建

2024-04-01许栋樑王智薇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4年2期
关键词:技艺图谱动态

■许栋樑,任 珊,王智薇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文化强国战略,传统优秀文化尤其是非遗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开展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和创新性发展成为热点之一。当前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非遗热潮,非遗旅游、非遗体验、非遗文创、非遗课堂、非遗演绎等等文化形式广泛普及,但与此同时传统非遗技艺的保护和传承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继承人缺乏、手艺人逐渐年长、研究过于表面化、文化内涵不深入、文化元素不系统、产品设计直接用等等,只有在对地方非遗文化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上,梳理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因子才能更好地促进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从文化传承视角出发,研究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的方法、传承和创新发展模式以及可持续发展路径,尝试构建非遗数字化保护和创新发展体系,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化保护和多元化发展。

1 数字化与非遗保护

1.1 数字化概述

数字(digit)一词最早来自拉丁文digitus,意为手指,随着形式逻辑和计算机科学的出现,数字成为一个时代感很强的术语[1]。目前关于数字化的概念表述较多的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或者数据建立相关的数字化模型,将其转变为一系列的二进制代码,再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2]。通俗来讲数字化技术是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等信息技术的统称,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数字化技术已经全面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促进和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革。在文化传承与传播领域,数字化技术深度参与到非遗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和传播当中,以数字技术为基础,通过计算机图像技术、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将理念、方法应用到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保存、修复和创新应用上,将人类理性思维和传统艺术灵感高度融合,开拓了传统文化科学保护与创新的新思路。

1.2 非遗的数字化保护

近些年关于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从政府到民间越来越受到重视,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实施后,博物馆、研究机构、高校、企业等先后开设相关课程、开展讲坛论坛、建立传习所、举办手工艺技能大赛和开发文创产品等,推动非遗的创造性保护和创新性发展,比如贵州省“锦绣计划”不断提高妇女手工技艺和发展非遗数字经济,促进妇女就业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3]。2012年文化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纳入规划,随后非遗普查资源的数据库、非遗项目资源数据库、中国数字故事博物馆、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等非遗类的数据库相继投入建立和使用,为非遗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有效支撑[4]。2022年国家《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提出建立全媒体文化传播体系以及引导网络文化创作生产。

关于非遗的数字化保护研究方面,敦煌研究院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展敦煌石窟壁画数字化研究工作[5];李旭(2019)以传统剪纸艺术为例探索互联网+文化遗产的数字创意产品设计[6];王琨(2020)以民间文学为例提出推进非遗科学建档与数字化保护[7];薛可(2020)提出构建非遗信息传播的“数字共同体”和构建非遗数字传播内容活化体系[8];于寒(2021)以图文信息建立了约尔麦克非遗数据资料库并结合三维建模和虚拟展示技术推动非遗的传播[9];杨阳(2021)从传播角度提出采用交互投影、艺术装置以及VR体验等新媒体方式开展非遗数字化展示[10];朱熔国(2021)等提出通过拍摄纪录片的形式开展非遗数字化保护和传承[11]。这些研究对于传统非遗文化的多样化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主要体现为数字化记录、数字化还原、数字化提取、数字化研究、数字化存档、数字化设计、数字化传播、数字化展示等集保护、传承、研究、设计、展示与传播为一体,是一项系统性、全面性的文化保护和创新发展工程。

2 非遗技艺的数字化保护方法

本文以贵州黔东南绕家服饰非遗技艺为例研究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具体方法,主要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从数据采集、实物拍摄、文化研究、数据归类和图库建立等方面,开展非遗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以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提炼非遗文化DNA,从而更好地将最本真的文化进行传承和传播,为此本文按照有序推进、由表及里、由散到整的思路提出文化产品数字化还原、建立文化元素数据库、建立文化基因图谱和建立非遗动态影像库四个方面的数字化非遗保护方法(图1)。

■图1 数字化技术介入非遗保护的方法思路

2.1 非遗文化产品数字化还原

在非遗文化研究过程中,数字化研究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之一,主要包括数字化还原提取法和影像记录法,数字化还原提取主要针对非遗所体现出的物质载体进行数字化的还原和文化元素的提取,通过采用数码技术进行实物载体的拍摄然后采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实物复原,进而提取其纹样和色彩元素并进行分类整理研究,以期达到系统化研究的目的,主要包括产品类别及造型数据库、纹样数据库、色彩数据库。影像记录法主要通过数码影像设备对非遗技艺的载体产品以及技艺、产品与人的使用方式进行动态记录,从而对其行为文化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产品的使用方式、使用场合、使用偏好和传承方式。

服饰产品是非遗技艺最直接的载体,是直观反映民族文化和智慧美学的符号语言,是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不断积累、丰富、变化和融合中延续下来的文化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特征、民族艺术和造物思想。本文主要通过相关的博物馆、当地家庭、文献书籍等渠道走访搜集查看实物并进行拍摄、分类整理和数据测量等工作,然后通过计算机技术工具等对实物进行款式造型、色彩纹样等的数字化还原,进而详细提取纹样题材、色彩类别、造型轮廓和组合形式,最后建立文化元素数据库和文化基因图谱(图2)。以贵州省黔东南麻江县绕家服饰为例(图3),服饰中体现着国家级非遗技艺枫香染、刺绣以及苏木染、拼布等传统技艺,通过前期的实地调研获得大量的实物图片数据,通过后期的计算机数字化还原研究其款式、色彩、结构、技艺、纹样,进而从更深层次角度研究背后的民族文化,对于从数字化视角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的非遗文化具有较好的价值。

■图2 非遗产品数字化还原保护流程

■图3 贵州绕家围裙数字化还原效果图

2.2 建立非遗文化元素数据库

采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建立非遗文化的数字化资源库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同时也可以作为文化创新发展的文化数字资源库,对于开展文化创新设计进行生活化保护具有重要的价值。非遗数字化资源数据库的建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在前文服饰数字化还原的基础上,主要对非遗的技艺、载体、纹饰、色彩、造型、民族文化等进行分类、辨别、提取与整理,通过图像处理等软件进行纹样元素的提取与归类、色彩的提取与辨别、款式的分类与比较、技艺的分解与整理等等,建立款式库、纹样库、色彩库、工艺流程库等数字化文化资源库。数据库的建立将有助于推动非遗文化的长久保存和正确传承,同时数据库的建立也有助于文化的多样化创新发展,激活和连接了上游的文化研究与下游的文化创新,形成良性发展的非遗文化生态链。以贵州绕家枫香染技艺为例(图4),通过对其不同类别的服饰进行数字化还原的基础上对枫香染色彩进行提取分类和研究,剔除非常用色后对标国际PANTONE流行色卡建立了枫香染技艺的色彩库[12]。

■图4 绕家服饰枫香染技艺的色彩库

2.3 建立非遗文化基因图谱

■图谱主要通过图像、文字等以一定的关系网络图示的方式表达内容,我国古代就有绘制图谱的习惯,古代图谱主要通过手绘线描的形式来表现图像并通过不同类型的人物或者事物进行绘制形成图谱,传统图谱类型多样,有地理图谱、礼仪风俗图谱、工艺技术图谱以及由多种不同类型图谱组合而成的综合图谱等,如具有代表性的技艺类图谱《天工开物》和《耕织图》就较为形象的记载着传统手工技艺的类型。而到现代时期,图谱的编制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手绘线描的方式,更多的运用到了符号、文字、图像、影像、照片等相结合的方式来表达知识,这些方式可以较为真实、清晰化地表达知识及其关系属性[13]。近些年,随着不同学科的快速发展和交叉融合,图谱与新的计算机技术等相结合也成为研究的方向,比如科学知识图谱就是将传统的手绘、图像与数学、图形学、信息可视化技术、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结合,并利用可视化的图谱较为直观和形象地展示知识内容。郑树泉(2019)认为知识图谱就是把所有不同种类的信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关系网络,从而从关系网络图中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本质上是结构化的语义知识库[14]。刘则渊(2008)从科学知识图谱理论与实践的视角将将科学知识图谱定义为“以知识领域为对象,显示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15],其认为科学知识图谱具有“图”和“谱”的双重性质与特征[16]。综上所述,不同的学科对于图谱的研究有不同的视角,建立的图谱形式也各有不同,但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多学科交叉发展,图谱的建立逐渐从传统单一手绘描线形式向手绘、图像、符号、语言、影像、流程图等建立数字化方向演变,因此建立非遗文化基因图谱,就是基于数字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化因子的提取、文化层次的构建、文化因素的关系以及文化的特征来构建文化基因图谱,通过直观的流程图形式梳理非遗文化之间的关系与发展变化。

本文认为非遗文化基因图谱是通过文化挖掘、研究、提取、归纳和整理出的具有显著文化烙印的地方文化元素,其具有独特性、唯一性和代表性,研究和绘制文化基因图谱一方面可以系统全面地整理出地方非遗的典型文化元素,可以起到系统性的文化保护和文化认同,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对外传播和进行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而避免文化的变异和消失,因此建立文化基因图谱具有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双重意义。以贵州绕家背扇为例,通过前文数字化服饰还原和文化元素库建立的基础上,从服饰形制、色彩、纹样、技艺和行为表现五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取最具代表性的文化DNA建立文化基因图谱(图5),对于深入了解绕家民族文化和传播服饰手工技艺具有重要的价值。

■图5 贵州绕家背扇文化基因图谱

2.4 建立非遗动态影像资料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人—技—境”协同的文化生态环境之下开展的,是静态呈现和动态呈现的综合表现,研究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通过动态视角记录和保护其文化,可以更直观地了解非遗文化的具体表现,非遗文化的动态学视角主要表现为:技艺工具与材料动态影像、工艺流程动态影像、产品穿戴与整理动态影像、不同场合和年龄的动态影像,其中技艺工具与材料动态影像又包括工具制作动态影像、工具使用动态影像、材料种植动态影像、材料收集与选择动态影像、材料配置与使用动态影像;工艺流程动态影像包括非遗技艺工艺流程动态影像、手艺人操作方法动态影像;产品穿戴与整理动态影像包括产品的穿戴动态影像和整理保存动态影像;不同场合和年龄的动态影像包括不同年龄人群的使用动态影像和不同场合人群的使用动态影像。正如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是人体的延伸[17],通过现代数字媒体技术采用影像记录法实地记录传统非遗技艺真实的动态文化,开展非遗技艺实操、非遗传承人访谈、地方民族节日习俗以及开展非遗文化主题活动的拍摄等等,可以较为真实、清晰、直观、完整地记录和存留非遗动态影像,记录地方非遗文化生态、自然生态和政治生态以及文化的变迁。另外也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资源平台开展电视剧、纪录片、综艺节目、话剧、舞台剧以及文艺晚会等的艺术创作,通过完整记录、真实还原、节目内容、舞台效果、服饰演绎等方式传播优秀非遗文化,对于长期的保护、研究、传承和传播具有重要的价值[18]。笔者在研究贵州绕家服饰过程中,通过影像设备完整记录了绕家妇女手工技艺的制作流程、穿戴过程以及节日礼仪,以真实影像记录的方式促进非遗文化的保护(图6)。

■图6 绕家妇女穿戴头帕动态影像数据库图示

3 基于数字化的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构建

3.1 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构建

非遗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可持续创新发展离不开非遗文化的良性发展,只有将非遗文化原汁原味的文化本质理解清楚和研究透彻,才能更加有效地传承和创新发展。当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的深度融合,传统非遗文化面临传承人匮乏、工业化产品替代、非遗产品非生活化等问题,因此系统性的研究、保护、传承和传播优秀的非遗文化成为当下热门的话题,非遗技艺的抢救性保护工程迫在眉睫[19]。基于研究建立非遗文化资源数据库可以系统性地梳理清楚非遗文化的类别、特征、传承与应用,又可以开展基于文化资源的设计创新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非遗文化资源数据库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前期需要对非遗文化开展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从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四个层次开展非遗文化的发现与挖掘、研究与整理,进而通过研究为基础结合新型媒体技术进行非遗文化资源数据库的建立,主要包括建立文化基因图谱、建立非遗文化静态资源库和动态影像库,通过影像化记录、生活化应用、研究性整理真实表达非遗文化,最后基于文化资源数据库开展多元文化创新与发展,形成“非遗挖掘与保护—非遗整理与研究—非遗资源库建立—非遗创新性发展”的数字化保护和创新发展新模式(图7)。

■图7 基于文化资源库为中心的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路径

首先非遗文化的研究性保护主要围绕“文化发现—文化挖掘—文化研究—文化提取”四个层面展开,非遗文化的系统性保护需要对于非遗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梳理,通过民族历史研究、地方史变迁研究、自然环境、政治环境、民族制度与文化、生活习俗、民族节日等视角综合研究,由表及里深入研究才能全面准确研究清楚非遗文化脉络。

其次建立非遗文化资源库既是对非遗文化研究成果的系统性整理,是非遗文化基因的完整性提取,也是开展非遗文化创新设计与创新发展的资源基础。对于内部传承来讲,非遗文化资源库可以更加完整地体现非遗文化,可以增加其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同时可以带来文化经济价值,鼓励更多人自愿加入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行列之中,并延续非遗文化基因不走样,实现非遗文化传承的良性发展。对于外部创新发展来讲,非遗文化资源库可以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和热爱非遗文化,进而开展基于资源库的设计创新。非遗文化资源库的建立可以引导创新发展的方向,避免产生文化基因变异。因此建立非遗文化资源数据库不仅要建立文化基因图谱,还要建立非遗文化静态资源库和动态影像库,文化基因图谱以非遗文化因子为重点,可以了解清楚文化脉络、文化特征和文化主线,静态影像库包括纹样库、色彩库、产品应用类别与形态库、技艺类别与流程库等等,动态影像库包括日常穿戴影像、民族文化节日影像、非遗技艺实操(展示)影像等等。

最后在非遗文化的系统性研究和建立文化资源数据库的基础上开展非遗文化的创新设计发展,可以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共享,在开展文创设计、品牌创新、影视传播、文化演绎、非遗时尚活动等方面可以更加快捷高效地汲取文化元素并进行创新发展,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开展非遗文化的传播,可以促进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

3.2 基于数字化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创新发展策略

3.2.1 开展建立数字化流动性文化博物馆

2021年8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宣传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指出,鼓励各级各类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群众艺术馆、纪念馆、科技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艺术院团及其他文化文物单位依托文化文物单位馆藏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在实现地域性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才能更加有效的展开,传统的民族博物馆作为非遗文化最主要的展示和传播方式,对于非遗文化的挖掘和整理以及走出去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热爱和传播具有很好的传承和传播价值。传统的博物馆展览主要以图片或者实物静态陈列和展示为主,大众主要通过导游讲解、文字介绍、图片展示和实物陈列等方式进行文化的了解和学习,虽然博物馆对于传统文化展示与传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博物馆传统的展示传播模式也存在陈列形式单一、文化介绍不足、互动性较少等问题,因此开展非遗博物馆新型传播方式将有力地促进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播展示和创新性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数字化展示包括VR、AR、沉浸式体验技术、全息影像等新型数字媒体虚拟展示技术手段[20],可以更好地通过虚实结合、动态影像和多维度立体展示等方式实现人与非遗的互动,打破传统的静态展示单一的展示模式,而要实现多样态的展示这种方式,需要以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保护和研究为基础,开展非遗技艺相关实物的数字化还原、影像记录工艺流程和人物访谈以及深层次的文化挖掘研究,实现从文化挖掘到文化研究到文化展示的系统性保护和传播新方式。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建立“动态(流动性)博物馆”的新型展示模式,目前手工技艺类博物馆主要以静态展示为主,提出动态博物馆主要开展博物馆文化的多样态活化,包括建立集“主题性展示+非遗文创+研究成果”为一体的流动性博物馆,这样可以突破传统非遗文化的地域性展示的局限性,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以开展文化展览与传播,可以有效地实现地方非遗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实现非遗文化与大众的近距离接触。

3.2.2 开展非遗文化资源数据库的生活化产品设计

早在2016年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文物局等4部门就印发《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对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做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宣传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鼓励开发数字文化创意产品,支持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成像、裸眼三维图形显示(裸眼3D)等技术增强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承载力、展现力和传播力。可见,从国家层面也对非遗文化的产品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非遗文化资源数据库一方面可以更系统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可以作为非遗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文化辞典,尤其是开展文化产品设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动了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促进了大众消费者对于文化产品的认可和消费,将非遗文化融入现代化的生活产品当中,可以通过产品传承文化脉络,赋予生活产品更多的文化故事,让更多的人可以认识和接触到文化产品,进而深入了解到传统非遗文化的价值,提升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21]。开展数字化文化资源的生活化产品设计,就是在前期非遗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文化资源数据库和文化基因图谱,梳理清楚文化脉络和文化内涵,进而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提取、复制、修改和创新文化元素,将传统非遗元素融入到现代化的生活产品当中。如中国高级定制品牌Guopei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元素,以传统刺绣元素与针法进行高级礼服的设计与定制,将东方元素与西方元素相结合;中国国潮品牌李宁不断挖掘和提取中国民间传统的文化元素开展现代时尚产品设计,如在T恤图案设计中采用敦煌飞天纹样为基础进行创新设计,不仅符合现代年轻群体的审美偏好,同时也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尚传播[22]。

3.2.3 开展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结合的文化活动

开展传统非遗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当下热门的文化活动之一,而非遗文化与新媒体相结合促进了非遗文化传播和展示的多样化和动态性[23]。比如2022年春晚舞蹈节目《只此青绿》以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为创作灵感,将中国最为悠久和古老的青绿蓝色彩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将传统纹样元素融入舞台效果当中,体现了艺术、文化与科技的完美融合。2021年广东秋季时装周开幕式以“非遗新造”为主题开展了多种非遗文化的时尚展示。2017年北京恭王府举办了“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活动展示了苏绣、蓝印花布、粤绣、宋锦、苏州缂丝织造技艺、佛山香云纱染整技艺等多项非遗技艺与时尚的融合创新设计[24]。贵州上丹寨县与万达集团联合建设了丹寨万达小镇,小镇以贵州非遗文化为特色结合民族文化活动、非遗动态展示、舞台剧以及影视等方式开展非遗文化传播的新模式,这些活动结合文化与科技既可以有效地起到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作用,又可以促进非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4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政府、研究者、传承人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非遗数字化的保护方法是信息技术赋能文化保护的有效手段之一,能够以数据化、可视化、清晰化、精准化的方式建立非遗文化信息,促进文化研究和保护的高效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本文主要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和影像技术介入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传播,以非遗文脉性保护和文化创新性应用提出了基本的思路方向,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保护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VR、AR、全息影像等新的数字化技术不断成熟和发展,对非遗数据库的数据处理、深度学习和智能分析能力不断增强,未来将更加深入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实践当中,不断赋能非遗文化的多元化转化和多样化传播。

猜你喜欢

技艺图谱动态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绘一张成长图谱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动态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